求叫人关爱小动物的哲理小故事OR要有爱心的哲理小故事RT.我是要哲理故事,不要是新闻报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7:28:39
求叫人关爱小动物的哲理小故事OR要有爱心的哲理小故事RT.我是要哲理故事,不要是新闻报道。
求叫人关爱小动物的哲理小故事OR要有爱心的哲理小故事
RT.
我是要哲理故事,不要是新闻报道。
求叫人关爱小动物的哲理小故事OR要有爱心的哲理小故事RT.我是要哲理故事,不要是新闻报道。
关于这个主题,让我想起了原来度过的一片英文文章,刚刚在网上找到了中文版的,就给楼主吧,以资参考!
《感恩雨》
这是旱季里最热的一天,几乎连续一个月没有下雨.田里的农作物正在枯死,母牛挤不出奶,溪流已干涸.看来在这个旱季结束之前会有好几个农场主要宣布破产了.我的丈夫和他的兄弟们每天都要费很大的劲把水弄到田里去,过了不久我们只好开车到附近的水站运水,可很快严厉的配给制度让每个人都取不到多少水.如果老天不下雨的话,我们很快就会失去所有的一切.
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当我在厨房为丈夫和他的兄弟们做午餐时,我看到了6岁的儿子比利正向树林走去.他的样子很严肃,一点也没有平常走路时充满孩子气的横冲直撞.我只能看到他的背部,不过很显然他走得很费劲,他在努力地保持平衡.进了树林几分钟后,他又朝房子这边跑回来.我则继续做三明治,想着不管比利在做什么,他也都该做完了.
然而过了一会儿,他又继续缓慢而坚定地向树林里走去.这种行为持续了一个小时,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然后往家里跑.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蹑手蹑脚地走出房子跟着他.我小心翼翼,不想被他发现,因为很明显,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
只见他把手掬成杯状,小手里捧着大约两至三汤匙的水,小心翼翼地走着,以免洒了手中的水.在进林子后我偷偷地靠近他.树枝和荆棘划过他的小脸,可他并没有避开.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当我倾身窥伺时,我看到了一幕不可思议的画面.
只硕大的鹿赫然耸立在他面前,而比利直接向它们走去,我吓得几乎大叫让他躲开,其中一只有锋利鹿角的大公鹿离他特别近.但这只公鹿并没有吓着比利,甚至在比利跪下时它也一动不动.我看到一只小鹿趴在地上,很明显它正承受着脱水和中暑的痛苦,它费劲地抬起头舔着盛在我那可爱孩子手中的水.
等到水被喝干后,比利站了起来,转身向房子跑去.我跟着他回到家,来到我们的储水罐前,比利尽力拧开水龙头,只见一小滴水开始流下来.他跪在那儿,让水慢慢地滴在他那临时的“杯子”中,阳光直刺在他的背上.突然间我明白了比利为什么不叫我帮忙的原因——上星期他因为玩弄水管而遭到处罚,得到了不能浪费水的教训.大约20分钟后,他的手里盛满了水.
当比利站起来准备往林子里走时,我拦住了他.他泪眼汪汪地说:“我没有浪费水.”说完就朝树林走去.我也从厨房拿来了一小壶水,加入了他的行列.我让他独自照顾小鹿,自己没有插手.这是比利自己的事.
我站在树林边,望着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心灵努力地营救另一个生命.泪水顺着我的脸庞掉在地上.然后,我突然间发现一滴、两滴,接着越来越多的水滴掉了下来.我仰头望天,甘霖从天而降.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巧合,并没有真正的奇迹,毕竟雨总是要下的.而我要说的是:那场雨救了我们的农场,就像那天我的儿子救了那只小鹿一样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湖南卫视看到这感天动地的一幕时,我忍不住恸哭流涕!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
全部展开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湖南卫视看到这感天动地的一幕时,我忍不住恸哭流涕!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 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紧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犟。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二十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我那至今在乡下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收起
儿子看见一条小蚯蚓孤独地爬行着,就问母亲:“妈妈,小蚯蚓怪可怜的,它妈妈呢?”
母亲:“孩子,它妈妈上班挣钱为小蚯蚓交学费去了。”
儿子:“那它爸爸呢?”
母亲:“它爸爸和别人一起进发廊去了。”
儿子:“它爸爸也理发吗?可它们没长头发呀?”
母亲:“不是!它爸爸和别人一起钓美人鱼去了!”
儿子:“那我爸爸也钓美人鱼吗?”
母亲:“那个死鬼哪有...
全部展开
儿子看见一条小蚯蚓孤独地爬行着,就问母亲:“妈妈,小蚯蚓怪可怜的,它妈妈呢?”
母亲:“孩子,它妈妈上班挣钱为小蚯蚓交学费去了。”
儿子:“那它爸爸呢?”
母亲:“它爸爸和别人一起进发廊去了。”
儿子:“它爸爸也理发吗?可它们没长头发呀?”
母亲:“不是!它爸爸和别人一起钓美人鱼去了!”
儿子:“那我爸爸也钓美人鱼吗?”
母亲:“那个死鬼哪有不钓鱼的!”
儿子:“可我从没见爸爸带美人鱼回来让我吃?我也想吃美人鱼。”
母亲:“哦,那是你爸爸将美人鱼玩腻后又放了!”
儿子:“妈妈,我爸爸真爱护小动物!”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我和小猫咪的故事。话说我家小区里有一只白色的野猫,妈妈说已经有2年了,这只野猫就一直在小区里面,经常有好心的阿姨给它吃的东西,所以这只大白猫并没有挨饿。妞妞我从小就爱护小动物,所以伤害小野猫的事情一直都没有发生。
“问你个问题呗,大白猫”,“说吧”大白猫略带不屑地说,切!看来没把我妞妞放在眼里!“你平时便便之后怎么清洁的?”我娓娓地发问,大白猫顿时有些火了,以为我嘲笑它“我用树枝啊、地啊什么的,反正挺干净的,怎么地吧”
20年前,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院中文系读书,芦荻教授是我的中国文学史课程的老师,也是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
从1989年初开始,她和几位学生、朋友,一同筹办中国保护小动物协会。这个协会在1992年12月获得了中国农业部和中国民政部的正式批准,从此她走上了一条义无反顾地保护和救助那些被遗弃、被残害的小动物的道路。
她也走上了一条矛盾重重艰难无比的道路。
近10年过去了,我没有再见过她。
2002年的初夏,我在办公室突然接到她的电话,说想和我谈谈小动物保护的事儿。
出于种种原因,我没有去。
那年7月,北京连降暴雨。暴雨毁坏了中国保护小动物协会建在海淀区永丰乡西玉河基地的房屋,数百只猫和狗无处栖身,其中的一百多只,迁到了芦荻老师的家里。一些热心人向《北京青年报》的新闻热线反映了这个情况,我的年轻的同事王薇接电后去了芦荻老师的家。
当王薇的采访报道见报后,我竟然产生了一种“释然”的感觉,暗暗感谢我的这位年轻同事,做了芦荻老师原本希望是我做的事。
转眼羊年春节到了。当祝福的电话和短信不断地飞来,我想到了我的老师。我也给芦荻老师打了个电话祝节。
放下电话我就决定了去倾听她,不管我能否实际地对她有所帮助。
辜负谁也不能辜负自己老师的期望。
在约定的时间我敲响了在人大院里她家的大门。
出来的是她本人。一头花白的头发,一个已有些佝偻的躯干,拖着一条断过的残腿,一件旧的盆领蓝毛衣宽松地罩着她瘦弱的上身。无比的欢喜无比的亲热,她却不让我走进她的家门。
“你受不了屋子里的气味的。我们到当代商城的咖啡厅里去谈。”当代商城在人大正门的对面。
我这才注意到她的左臂上搭着一件外套。
我说:“芦老师,不必去咖啡厅,我不嫌……”
她想了想,说那我们去协会的办公室。
■这些行为其实是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一部分人,在物质生活提高之后,精神王国的塌陷
一辆白色的“小面”停在她家的窗下,这是保护小动物协会唯一的一辆车。我们站在楼门口的台阶上等司机。突然,我身旁的窗户一阵响动,我扭头一看,窗户里有一只猴子,扒在铁丝网后面看着我们。
芦老师的脸顿时漾起欢畅的笑:“它叫苍苍,我从官园市场救的,是个女猕猴,到我家5年多了。”
她就和我谈开了这只猴子,到司机来,到坐进车里,到路上,一直在谈。
1997年夏天,有一天,一位外国友人给我打电话,说在官园市场有人打猴子,我带着两个会员立刻就去了。苍苍被搁在一个扁扁的小铁笼里,伏着,一点回转的余地都没有,脖子上有一个铁圈,铁圈上有一条铁链,铁链从笼子顶部的孔里拉出来,吊在一棵树的树杈上。笼子旁边坐着两个膀大腰圆的小伙子,就这么近距离的,拿着弹弓,对着苍苍,一会儿发一发子弹,一会儿发一发子弹。中一弹,苍苍惨叫一声,身上起一个包。很多人围着看。我挤进人圈,拿出证件,对那俩小伙说:“我是保护小动物协会的,这猴子是干什么的?”“是别人卖的。”“那你们打它干什么?”“好玩。”“要是有人无缘无故打你们,以你们痛苦的叫声为乐事的话,你们怎么个感受呢?”他俩撒腿就跑了。我要把猴子带走,这时卖主过来了,不干。我对他说:“你知不知道猕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贩卖猕猴是违法的?咱们上公安局去!”他一听软了,说:“这猴子也是别人托我卖的,得,我也不要钱了,你连这破笼子一块拿走。”我看他一副可怜相,就给了他200块钱。让他写了字据,以后保证不干这种事。
我蹲下身子去开笼门。旁边的人喊:“不要打开!”我当时难受极了,没多想。笼门一开,苍苍一下子窜到了我的身上,用两手抱住我的脖子。旁边的人喊:“快松手,它会咬你!”它可没有,它知道我是来救它的。我就抱着它,租了一个面包车,把它拉回来了。
我过去没养过猴子,不知道它这么淘气啊:到我书房的顶柜上,把门打开,照相册子也翻出来了。不知道它是什么标准,有的照片它搁一边,有的,哗———它给扯了(芦老师笑了,一边笑一边说)。它又翻我的书,在冰箱柜门上来回荡秋千……过了几天,我把它放进笼子里送到动物园。到了地方,把笼子往地上一放,它就从笼子里伸出手来抱住我的脖子,怎么也不放手。动物园兽医院的医生告诉我:猴子都是族群生活,如果有“外来户”进到它们的领地,会被咬死。这样我又把苍苍带回来了。
我用儿子寄来的钱,在我房间的阳台外接了半间小屋,专门给苍苍住。它和我们房间窗户之间,我安了铁丝网。它的房子该清理了,我就叫它出来。它一出来就要我抱,还把我的头发一根一根拨开,认真地在我头上找虫子。又每每抱着我的脸亲我。你给它一块花头巾,它会自己系起来。它还会自己穿脱衣服,而且会拣颜色鲜艳的衣服穿。它穿着衣服和我做鬼脸。呵呵呵(芦老师出声地笑了)它智商相当高啊。你看它看着我们指手画脚的,知道我们在说它……我没摔断腿时,夏天我拉着它到外面散步,它会和人握手,像小孩一样在你身边。但现在我不能拉着它走了。
断腿也是因为它。
那天我正喂它香蕉,一个在协会打工的男青年进到我的房间里。苍苍一看到他就把香蕉扔了使劲推开了铁丝网往外冲。它从我头顶跳过,我伸手一拦,它一下就把我带倒了。等救护车把我抬走,它用力撼着铁丝网,哭叫着,哭叫着……
这是1998年9月13日的事。
动物是什么?动物是生命啊。人是万物之灵,万物之中的动物,也是有灵性的。就说这只猴子,它知道按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衣服,还有自己的审美观。它知道什么场合,它会遭遇灾难。知道哪里是它的安全岛。可是我这里毕竟是一个太狭小的空间,它应该在山林里自由地生活,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奔跑跳跃。谁把这个小生命从山林里捉到了城市来?在一些人的虐待下,它又饱经过多少辛酸啊。我们今天从事小动物的保护,其实是在探讨着这样一个课题:人类已经走进了21世纪,究竟应该怎样面对比自己弱小的生命?我们从恻隐之心出发,从人性出发,对那些虐待、遗弃动物的行为,不忍、不愤,这是认识的一个层次。深思之后,这些行为其实是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一部分人,在物质生活提高之后,精神王国的塌陷。
我今年72岁了,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长。我也不知道苍苍能活多长。它不认别人哪。如果我先它而去,它后来的命运会怎么样?我现在特别担心的,一个是它;还有一个是我的狗儿子元元。
■它们的生存权利获得后,对你感恩戴德,你却感到一种愧疚
元元的故事芦老师是在她的办公室讲的了。
办公室在北洼路的一个中低档写字楼的5楼,一间房,是租的。房间有两张写字台,一个文件柜,一条长沙发,都属于价格很便宜的那种。司机小赵到楼道里给我和芦老师一人倒了一杯白开水。
元元是一只西藏拉萨犬。1994年秋天,一个河南人到人大门口来卖它,当时它刚出生一个月左右。城管发现了,就追这个河南人。河南人跑进了人大,把小狗存放到了他的一位老乡家,不要了,他的老乡就给我送来了,从此之后就一直跟着我。8年多了,中间发生的许多事情不讲了。现在,我睡在书房的沙发上,它就睡在我的脚边。晚上11点,它就不让人进我这屋了。每天早上7点,它爬到我的床头伸着头看着我,有时还伸出爪子摸一摸我的脸。我睁开眼睛,喊一声:“元元”,它才回去。我想它一定意识到我老了,担心我的生死,凭着它的生物钟,每天准时来看我。对这片关爱之情,我真的很感动。
我还想给你讲一条叫清明的狗。它是在2000年4月6日,清明节第二天,深夜被3个女孩送到我家的,当时快冻僵了。这是一条柴狗,生下来的时间不长。现在狗贩子做一种事情,就是在一些普通的柴狗生下十天半月的时候,把狗毛全剃掉,用笔在狗身上画些深色的圆圈,冒充一种名贵的斑点狗,也叫大麦丁的。斑点狗的嘴有些方,狗贩子就用小刀把小狗的嘴豁开一点,不就肿了吗,也就成了小四方的了。(说到这芦老师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充满愤怒)就为了钱,无所不用其极!800块钱,女孩院里的一位男士把它买了回来。同院人一看,不对。斑点狗的底子是白色的,你这怎么是肉色?狗嘴上还有血迹。上当受骗了,男士把怒火迁到小狗身上,把它扔到了树根下……
清明在我的沙发床上和我一块睡了3个月,因为它太弱了。6个月后,我把它送到了基地。它现在快3周岁了,长的特别大。它的铺位临着窗户,它一听到汽车声,马上站起来,用前爪搭着窗户,等着。听到我的脚步声,它就把头从铁栏杆里伸出来。我一走近它,它就死死抱住我的腿,我的胳臂。它舔我的手,它的眼睛流露出来:“我多么想你,多想看到你!”我害怕它,因为它一动,我就得一个跟头。我就喊:“清明,妈妈受不了,快躲开我,你太大了!”
我后来很少见到它了,而且,它那么大了,我也不能喂它了,我对它因此而冷却。它却一如既往,感情那么深厚真挚,始终不渝。
这类故事我说也说不完。这些小动物啊,它们的生存权利获得之后,对你是这样感恩戴德。同时你会感到一种愧疚:它们本该如此生存,之所以不能,是由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某一些领域里,某一些人的反常造成的。
基地还有一只叫运儿的黑贝狗。1999年吧,它的舌头被人从靠近舌根的地方割断了。它的主人带着它跑了很多宠物医院,医生都说治不了,建议对它实行安乐死。因为狗吃饭、喝水、散热,全靠舌头。我们的一个会员,也是位宠物医生,不忍心,带着它上我们家去了。那时我做完接骨手术后出院没多久,不能走路,我是爬到运儿的身边去的。它躺在我家小门厅的地上,仰着脸,眼睛一直望着它周围的人。那对眼睛啊,我,和当时在场的人,都感觉到了它求生的愿望。我说:拿一个注射器,抽一点水,注到它喉咙口试试。它竟然咽下去了。一位来看我的朋友又提议:换奶瓶试试。它把一瓶子水也咽下去了……这位朋友和一位饲养员就每天来喂它。
运儿后来长出了一寸长的舌头,现在基本能自己吃东西了。不过每次都把食物弄得满地都是。它站起来比我还高,头这么大(芦老师用手比了一下),毛很长很长。我扔一块石头叫它取回来,多远,它飞奔而去。尾巴直直地平悬在空中,漂亮极了。北京有一位相狗行家,一看运儿就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品种,稍加训练,可以做非常好的缉毒犬。
这个美丽生命的复活,让它享受到了它应该享受的生命历程。后来照顾它也比较周到,总算偿还了它所受的折磨。
这么多年啊,菊芳,你的芦老师就完全陷入到这样一个小动物的世界里面,整天看着那么多眼睛,向你求告,向你哀诉。就是这样一些无邪的无助的深邃的动物的眼睛,这样一种令人不忍闻不忍思的动物的境遇,使我陷进来不可自拔了。
■面对着许多无法解开的矛盾:道义和人欲,公益和私利,情理和法规,动物保护和人居环境……
芦老师不断向我描述这些小动物的眼睛。她的眼睛,又是什么样的?深深地裹在一层又一层的皱纹中间,挡在一对厚厚的镜片后面。她的眼睛,不像当年那么明亮,那么有神了,却依然传达着她丰富的内心情感:喜悦,愤怒,焦虑,平静,伤感……这是一对饱经沧桑的眼睛。
从她的眼睛,我看到了这十余年来她遭遇的艰辛。
她的家已经不像家了,更像一个小动物饲养室。基地被去年夏天暴雨毁坏的房屋还没有完全修好,至今仍有好几十只猫狗还在她的家中生活。十多年来,中国保护小动物协会先后救助和收养了1000多只小动物,饲养这些小动物的基地,从最初大兴县的青云店,迁到海淀区四季青乡的南平庄,再迁到海淀永丰乡的西玉河。她获得过企业家、慈善家以及一些好心的普通人的捐赠。没有这些捐赠,就不会有基地,不会有办公室,就不可能让这样多的小生命“享受它们应该享受的生命历程”。还有一些来自北京高校和社会上的志愿者定期不定期地来帮助喂养小动物和打扫卫生。但她也倾尽了她的所能和所有。她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只睡4个小时。为了这些小生命,她把自己的钱全花进去了,儿女从国外寄给她的钱也全花进去了。她卖过家藏的善本书,母亲留给她的清代家具。她还是负了债。为此,她抵押了她和她的先生赖以栖身的住房。她还能再有什么可变卖、可抵押的吗?中国保护小动物协会的基地目前还有300来只狗,100来只猫,还有兔子、鹰、野鸭、天鹅……这些小生命,光是口粮,每月就要1.5万元,此外还要医疗费、水电费、设施维修费、饲养它们的人工资……我想她头上不断增添的白发,有许多就是为了筹集这些费用变白的。
而在这一片天地之间,还有多少小动物需要救助?!
养宠物的人越多,被遗弃的小动物就越多。
用动物换取金钱的人越多,受戕害的小动物就越多。
她曾经从餐馆的汤锅边救下过就要被剥皮的猫,从狗贩子的手里夺下过即将成为砧板上的肉的狗。她一直认为狗是一种特别有灵性特别善解人意而且具有一种别的动物所没有的特别品德的动物。但今天,我们的一些地区已经有了肉狗场!她又怎么去救那些专门为了被宰杀、被食用才被繁殖被饲养的生灵?
那些在协会护持下的小动物们就可以无虞了么?她和会员们救下来的猫狗,有的后来还是没能逃脱被打死的厄运。不久前,协会的工作人员为养护在另一处的兔子搬家,才发现原来的近50只兔子,只剩下了8只!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她的行为。为了这些小动物,她挨过骂,受到过一些人鄙弃的目光。一个那么自尊,性格那么倔强的人,也只有咬紧牙关承受。她面对着许多她无法解开的矛盾:道义和人欲,公益和私利,情理和法规,动物保护和人居环境……这种种矛盾以一言蔽之,于她,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于社会,是在有限的生存资源和空间面前,人和动物的矛盾。
在5个多小时的谈话中,有很多次她叫我“杨方”。这是20年前我作为文学青年给报刊投稿时用的笔名。自从进入北京青年报,就再没有用过。连我自己都对这个名字生疏了,而她还记得。而且她更愿叫我这个名字。从“杨菊芳”开始的只是生命,从“杨方”开始的是事业。
那么,她自己的事业呢?
■我对于这样的经历,心里非常留恋,但现在,这一切对我都隔绝了,究竟该如何是好?
芦荻生命的前60年,除了念书就是教书。1975年,时为北大中文系教师的芦荻在中南海为毛泽东侍读古文四个月。
我问:“芦老师,10年前您和我说过,您打算写几本书,动笔了吗?”
她的神情变得有些惘然。
一部中国诗歌史的草稿,那天我翻出来看,大约有十多万字了吧,就放在那儿……(她苦笑了。)……一直想写一个毛泽东系列———《我所见到的晚年的毛泽东》,《毛泽东和诗词》,《毛泽东和戏曲与小说》,《毛泽东和文赋》。还有《毛泽东和中国古代哲学》。主席不光对儒法老庄墨感兴趣,我在中南海时,他让我读佛典呢!
出版社一再地找过我,我却不能动笔。一拖再拖,心里很歉然的,也很焦急。可日日夜夜,我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
“是为这些小动物把这些书耽误了,可以这么说吧?您不觉得可惜吗?”
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芦老师的脸变得那么惨伤,以至我不敢再看她。我感到她一直在看着我。不知过了多久,她再开口时,转移了话题。
我看见你,真的很亲。看见你我想起了什么呢?有一次你上我的课迟到了,你好像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的……后来你写了一篇文章《为了拳拳师心》,我从这篇文章认识了杨方。你出的书都在我那儿搁着,你奋斗的足迹我都清楚。这么些年间隔了以后,也许你认为你的芦老师做的事情,不是你们这些学生所期望的。(她提了我的一个现任人民日报住某省记者站站长的同学的名字)就问过我:“芦老师你为什么要做这种事?”
我知道,我的许多学生、朋友、亲人,那些熟悉我的、爱我的我也爱的人,都希望我回到我的专业。我自己又何尝不希望?我平时夜里两点以前睡觉的时候都很少,往往四五点的时候就醒了,各种思虑都在头脑里奔腾,真是心急如焚。我就坐起来。一打开灯,房间里的小动物都在看着我。看着这一双双哀哀无告的眼睛,我喊这个世界上最爱我我也最爱的人,就是我的母亲:“妈妈,我究竟该如何是好?”我有时靠着枕头流眼泪,这些小动物就一个个全傻了。元元和菲菲———菲菲是一只我在一个大雪天救下的京叭———会走到我的沙发床上来,把我的眼泪全舔干。这时候我就想:我不能抛弃它们,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有一点力量,一点办法,我还得为这些生命去挣扎!
我的前60年生涯,除了念书就是教书。不久前我去了人大的第二教室,在那里停留了很长时间。在这个教室里我教过一个班的学生,是1979届的。我想到当年在讲台上,我或讲唐诗,或讲宋词,或剖析一部小说,多么意气风发,语酣意畅。我感觉我和学生的心是相通的。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我都记得。下课之后,他们有许多问题围着我要问,有好多事情愿意跟我说。我对于这样的经历,心里非常留恋,但现在,这一切对我都隔绝了。
她的声音低沉下去了。
我缄默无言,只有鼓足了勇气去聆听。
起码把关于毛泽东的几部书完成,这是我最后的心愿。虽然迟了许多年,但中国在这些年中的变化,和自己在这些年中的生活,都使我对毛泽东的理解,比过去深刻了许多。
我正在做一件事:争取有人把中国保护小动物协会接管,我只当个顾问,这样我就可以腾出时间来写书。但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这个人首先是要真正地爱小动物、爱这项工作的,我也不得不继续干下去。我再痛苦,损失再惨重,也只是生命之一。我如果能以我的付出,拯救那些无辜的小生命,我觉得是值得的,我不应有怨,也不应有悔。
■没有功利可图的事情,往往总由一副苍老的肩头承担着
我们的谈话结束时,已是晚上10点多。芦老师执意要送我回家。
这辆运送过无数小动物的白色“小面”,被司机小赵收拾得非常干净,还喷了香水,但仍然散发着一股微微的动物遗留的体味。这气味让我觉得,这小小的车厢里,有许多小动物的眼睛,芦老师描述过的眼睛,在盯视着我。
我想起了这一晚她对我最后讲的话:“你不要以为我们就是救助了1000多只小动物,我们还在做宣传和教化的工作,以逐步地让全社会、全民族都懂得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近期,芦老师又要离开北京,为这些小动物的生存,为协会的运转,去寻求帮助,拖着她那条残腿,拼着她羸弱的身躯。她告诉我,这一次,她不仅仅是去找有爱心的捐助者,更想能找到有爱心的经营者,把有关部门已批准的协会的经营项目搞起来,使今后的协会拥有一个稳定的济济来源。她已经意识到了:救助和养育生命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协会需要有自身的造血功能。
她能找到吗?
我想起了余秋里先生在他的《行者无疆》里写的一段话:“哪怕是横贯千年的大事,哪怕是连通万里的壮举,如果属于文化,往往总由一副苍老的肩头承担着。”
属于没有功利在里面的事业,大约也是这样的吧。
“小面”从三环路驶上二环路,一座座造型各异灯火辉煌的新建筑从车窗外掠过。宽阔的街道两旁,五光十色的照明灯和装饰灯,把北京城的夜景装扮得分外美丽。
断断续续,我听到芦老师在问小赵:这是什么地方,那又是什么地方。
隐隐约约,我听小赵对芦老师说:等有人接了您这摊活儿,我一定拉您好好逛逛北京。
我听到了芦老师开怀的笑。
可以么 o(≥v≤)o~~好棒
送你 .-. __ _ .-.
| ` / \ |
/ '.()--\
| '._/
_| O _ O |_
=\ '-' /=
'-._____.-'
收起
今天无意中看报纸,看到了这么一则故事,这是一则来自于西藏的故事,内容大概是:
一天清晨,一位老猎人从他睡的帐篷里出来,突然看到离他不远的草坡上站着一只肥嘟嘟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赶紧走到帐篷,毫不犹豫的转身跑向帐篷,拿出了猎枪,举枪瞄准。可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那只羊 没有立刻跑走,而是用祈求的目光看着猎人,然后冲着猎人前行了两步,就听见“扑通”一声,那只藏羚羊两条前腿突然跪了下...
全部展开
今天无意中看报纸,看到了这么一则故事,这是一则来自于西藏的故事,内容大概是:
一天清晨,一位老猎人从他睡的帐篷里出来,突然看到离他不远的草坡上站着一只肥嘟嘟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赶紧走到帐篷,毫不犹豫的转身跑向帐篷,拿出了猎枪,举枪瞄准。可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那只羊 没有立刻跑走,而是用祈求的目光看着猎人,然后冲着猎人前行了两步,就听见“扑通”一声,那只藏羚羊两条前腿突然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的眼中流了出来,猎人不由得心里一软。但他还是两眼一闭,扣动了扳机。此刻,枪声响起,儿藏羚羊应声倒地……
那天,猎人没有很快的将猎物扒皮,他的眼前总是出现藏羚羊跪下流泪的那一幕,他觉得恨不对劲,为何这只藏羚羊会给他跪拜?他在这天的晚上,久久不能入眠。
第二天,好奇心促使他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它的腹腔被打开后,猎人吃惊的叫出了声,手一软,听见“哐当”一声,猎人手中的屠刀掉在了地上——只见藏羚羊的子宫里还静静卧着一只小羊,它已经成了型,自然是死了。此刻,老猎人才明白藏羚羊为什么要弯下沉重的身体给自己下跪他是在祈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命!
到此,我不得不由衷的叹息……
收起
人们关爱动物的故事
珠海市动物保护协会首次组织会员在情侣路携宠物狗联欢,将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公之于众。面对眼前这些欢快的“小身影”,旁观者很难将它们同流浪、虐待、屠戮联系起来。现在“重获新生”后,它们成了主人的无价之宝。
作为珠海目前惟一一家旨在善待动物、关爱生命的民间社团掌门人,昔日猫王,会长吴俊对协会成立感触颇深。
900多名志同道合者
经过2年...
全部展开
人们关爱动物的故事
珠海市动物保护协会首次组织会员在情侣路携宠物狗联欢,将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公之于众。面对眼前这些欢快的“小身影”,旁观者很难将它们同流浪、虐待、屠戮联系起来。现在“重获新生”后,它们成了主人的无价之宝。
作为珠海目前惟一一家旨在善待动物、关爱生命的民间社团掌门人,昔日猫王,会长吴俊对协会成立感触颇深。
900多名志同道合者
经过2年多的筹备,今年4月,吴俊拿到了动物保护协会的注册登记证。“受‘非典’影响,很多无辜动物被主人抛弃,流离失所,甚至惨死街头,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就在协会成立伊始,各种条件还不完备的情况下,首批会员主动领养了一批街头“野族”。
从“禁狗”大讨论,到降低养狗门槛,直至协会最终成立,2002年至今的两年里,吴俊和会员们的道路走得并不平坦。为了争取更多人的支持,他们走上街头,拉人缘,结果竟发现了900多名志同道合者。大家普遍认为,饲养宠物应该科学对待,加强管理,不该一棍子打死,说禁就禁。吴俊喜忧参半,一边奔走于政府职能部门办理建会事宜,一边联系有条件的机构筹划配套设施。
从宠物协会到小动物协会,再到现在的动物保护协会,吴俊和会员们思量再三,考虑到珠海市目前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动物收容、寄养机构,相关管理上无法配套的情况,他们最终决定发动社会力量,宣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关爱生命。
有人戏称她家是动物园
不到半年,协会成员已将近200人,采访中很多会员说,让他们和协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不仅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舍得奉献的精神,一种触发后自己感动的东西。
说起自己爱猫,吴俊会心一笑,他谈到了自己收养的第一只猫。10多年前,吴俊回家途中无意发现路口有几个顽童踢“皮球”,凑近一看“皮球”原来是只几个月大的小猫,因为肚里有虫,膨胀,人为摧残后小猫已经奄奄一息。老吴随后将猫带回了家,一边喂药祛虫,一边细心喂养,慢慢地,猫恢复了健康。久而久之,老吴夫妻二人与猫结下了不解之缘,最多时家里竟养了40只,其中一只“寿星”整整跟了老吴19年。
“这种付出是值得的,你病了它们会围在你身边,你有烦恼它们也会为你伤神,慢慢地,你会发现,它们跟你心有灵犀。”
一位周女士非典时期收养了一只金巴狗,现在小家伙已成为了圈子里的明星,不仅狗缘好,人缘也好,对主人更是体贴入微,同最初流浪街头,斑秃、惊恐的情景截然不同。“同其它狗相比,它不够好看,也不够机灵,但却是我最喜欢的,因为我付出了,同时也得到了回报。”
“这些小动物没有太多的要求,它们的感情很简单,但同样需要关怀。”协会秘书长劳女士说。这是位颇有爱心的女子,协会筹建期间,曾从商贩手中解救过不少动物,其中包括两只待宰山羊和一头毛驴。
“当时没地方安置,只能把它们放在房间里‘放养’。”劳女士家住5楼,有人戏称她家是动物园,她一笑作罢,依旧“我行我素”。“这些动物在我家呆了整整一年,这一年以来,它们吃喝拉撒全得靠人,时间长了,慢慢习惯后,我发现它们有许多逗趣的地方,甚至还会撒娇。当然前提是必须有人疼爱它们。”然而好景不长,因年底气温骤降,毛驴没有撑过那年冬天,腹泻死掉了。劳女士伤心不已,随后将山羊送到了农村。现在协会成了她新的感情寄托,不少小动物正亟待救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