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3 03:28:29
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史是怎样的?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史是怎样的?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史是怎样的?社会学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它不同于中国社会思想史,是从社会学在中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活动开始的.产生于19世

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社会学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它不同于中国社会思想史,是从社会学在中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活动开始的.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学,在19世纪末从国外逐步引入中国.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与中国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社会学的传入适应了改造中国社会的需要,又在中国重大的社会变革中形成与发展.中国学者立足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将国外社会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结合,为创建“中国的社会学”做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社会学重视社会学理论的探讨,但更侧重于应用社会学的研究、实地研究和社会调查.
  关于中国社会学史的起点与分期,尚无一致的看法.对于1949年以前的中国社会学史的划分,主要有这样几种观点:①分为4个阶段,即输入期(1898~1917)、移植期(1918~1925)、萌芽期(1926~1930)、建设期 (1931~1949);②划成3个阶段,即萌芽期(1840~1918)、开始期(1919~1930)、建设期(1931~1949);③亦分 3个阶段,但起始有别,即萌芽期(1903~1911)、发展期(1912~1928)、比较发达期(1929~1948).对中国社会学史总的划分另有一种观点,即5阶段论:发轫期(1891~1910)、萌芽期(1911~1918)、幼苗期(1919~1927)、成长期(1928~1948)、改革期(1949以来).我们认为,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可分为3个大的阶段:①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19世纪末~1929).以1919年为界,前期可视为传入期,后期可看作传播期.②中国社会学的建设(1930~1949).以1937年为界,前期称为成长期,后期可视为建设期.③中国社会学的调整与重建(1950~1989).以1979年为界,前期为调整与停滞期,后期为重建期.
  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时期
  社会学的传入
  传入时期大体以19世纪末至1918年为界.
  传入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文化渗透,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日趋腐败,中国处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洋务运动的破产,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同时,在中国社会动荡时期,西学东渐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其间起桥梁作用的是今文学派.今文学派既是儒学的一支,又不是正统的.他们思想活跃,比较容易吸收西方的先进思想.该学派的观点新旧混杂,中西融合,在传统文化中注入了西方的思想内容.今文学派的另一个特点是,关心社会,参与政治,鼓吹变法.他们强调变革和通经致用,将创新变革的思想运用于社会变革.其代表人物有龚自珍、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其中康有为、梁启超又是改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谭嗣同、严复等人主张中国应走维新变法的道路,认为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向西方学习.
  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时,先是学习其船坚炮利的技术,即学习自然科学技术,同时保持中国的伦理纲常.甲午战争及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使中国人认识到,学习西学不但要学自然科学,而且还要学西方的社会科学,并偏重于后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进化论和天赋人权说被介绍到中国,起了启蒙的作用.
  传入的主要途径与活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从创立阶段进入形成阶段.中国思想学术界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通过不同的途径,引进和吸收了西方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和观点.
  维新派的贡献 西方社会学中的社会进化论、平衡论、社会有机体论及同类意识等理论,对中国维新派的影响较大.他们在维新变法的社会改良运动中为社会学的传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康有为在其著作中,融合了中西社会学说,指出人类社会历史是向前发展进化的.他将社会进化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3个阶段,从根本上打破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传统思想,并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观点,其中涉及社会发展、民主制度、国家、家庭和妇女等社会问题.梁启超继承和发挥了康有为的观点和理论,提出“以群为体,以变为用”的“治天下之道”.他说“群”是天下之公理,万物之公理,同样“变”也是古今之公理,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指出“群学”(社会学)是贯通天人之际的根本学问.他把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学结合在一起,并以此来论证变法.在维新派的激进派人物谭嗣同的社会思想中,吸收了西方的社会学说.他在《仁学》(1896)一书中,最先明确采用“社会学”一词,并说:“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于西书当通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于中国当通易、春秋公羊传、论语、礼记、孟子、庄子、墨子、史记及陶渊明、周茂叔、张横渠、陆子静、王阳明、王船山、黄黎洲之书” (《谭浏阳全集》第4册).章太炎则十分赞赏H.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和F.H.吉丁斯的同类意识论.他翻译的日本社会学家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即综合了这两家的学说.他在所著《訄书》一书中,对不同社会制度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从政治到经济制度的社会改造设想,并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中国人口、语言、文学、心理、宗教、风俗等社会问题.
  中国社会学的先驱者严复首先引进了社会进化论,并根据中国社会和思想界的情况,特别强调3点:①宇宙是发展进化的,社会也是发展进化的;②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其中存在着激烈的斗争;③民主和自由是社会变法的主要内容.严复还翻译了大量社会学名著,其中最著名的是夹叙夹议地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中译名为《群学肄言》(1903).严复不但介绍了社会学的理论,而且介绍了西方的科学方法.他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取得富强的关键是科学的发达,而科学发达是由于经验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西方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达在于运用了归纳法和演绎法.严复所介绍的西方的科学方法,就是中国早期社会学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维新派不但把社会学作为变革的理论依据,而且还用社会学的理论培育人才.康有为早在1891年就将“群学”列入万木草堂的教学大纲中.严复曾指出《群学肄言》与《大学》、《中庸》有相通之处,并把社会学作为教育的基础课程.
  传入的主要途径与活动 社会学传入中国,主要通过外派留学生、外国学者来华讲学、国人办学等多种途径.中国留学生主要被派往欧美和日本,其中以留日生最多.1905年以后派出及自费留日学生每年竟达1万~1.5万人之多,留学生中学习师范、法政、经济者居多.19世纪末,日本的一般学校均已开设社会学课,尤其在法政学校和师范学校更为普遍,留学生中有不少人学过社会学.这些留学生回国后成为传播社会学的先导,中国第一位讲授社会学的教授康心孚就是学法政的留学生.留日学生翻译了大量的日文书和讲义,其中不少含有大量社会学的内容.早期社会学书籍多译自日文,如1902年章太炎译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同年另一日本学者有贺长雄的《族制进化论》的中译本问世.1903年吴建常转译市川源三日文译本(原为吉丁斯所著)《社会学提纲》,1911年欧阳钧译远藤隆吉的《社会学》讲义等.
  中国学生大批去欧美留学是1909年设立庚款奖学金之后.留美学生朱友渔较早主修社会学课程,191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哲学博士学位,其论文题目是《中国慈善事业》.回国后任上海圣约翰大学社会学教授.社会学家陶孟和早年留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1915年与梁宇臬合著《中国乡村与城市生活》,从社会学角度对中国社会做了深刻的分析.他回国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并主持社会调查所和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工作.早期留学生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社会学界的先导.
  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办的教会学校中相继开设社会学课程,或设置社会学系.教会学校也成为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重要场所.1908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开设社会学课,由美国人A.孟教授任教,采用W.白芝霍特的《物理学与政治学》一书为课本.1913年上海沪江大学由美国学者B.葛学博创立社会学系,由葛学博、H.S.白克令、J.Q.狄莱等任教.清华学校于1917年开设社会学课,由美国人C.G.狄特莫等来华短期任教.教会学校在中国开展一系列社会学调查.沪江大学1917年成立的沪东公社,在上海从事社会服务工作并进行社会调查.1917年清华学校狄特莫教授指导学生,对北京西郊 195家居民的生活费进行调查.1918年他又指导清华学生,对校役的生活费进行调查.1918~1919年,燕京大学社会学教授J.S.伯吉斯(又译步济时)与美籍教士S.D.甘博,对北京社会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调查结果于1921年用英文发表,书名为《北京——一种社会调查》.
  在社会学传播的过程中,1913年成立的北京社会实进会是较早传播社会学的团体,瞿秋白、陈长蘅、陶孟和等是其主要成员或负责人.该会宗旨是:“考察旧社会的坏处,以和平的、实践的方法,从事于改造的运动,以期实现德莫克拉西的新社会”.该会会刊《新社会》围绕社会改造登载有关提倡社会服务、讨论社会学说、研究平民教育、记载社会事件、批评社会缺点、反映社会实况的文章.特别突出的是大量讨论了社会问题,如知识分子、妇女、婚姻、劳工、自杀等.
  传入时期的特点 社会学传入中国主要是适应了中国社会本身的需要.在帝国主义入侵,封建统治腐败,国家危亡的形势下,中国社会需要变,中国社会思想需要更新.在西学东渐中,中国从西方社会学中吸取养料,吸收了社会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平衡论以及同类意识等学术观点,为中国维新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中国传统思想向近代文化转变时期注入了西方社会学思想的新内容.
  社会学的传播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传播时期大致在1919~1929年之间.
  主要教学机构 20年代末中国留学生陆续回国,国内许多大学利用这一条件,纷纷成立社会学系,扩充社会学课程,培养中国的社会学人才.据社会学家许仕廉统计,1927年60所大学中开设社会学课程 308种,多设社会理论、社会问题等课程.1921年厦门大学设立历史社会学系,由徐声金主持,是国人办系之始.1922年燕京大学设社会学系,由美国学者伯吉斯任系主任,1926年中国社会学家许仕廉接任.1917年清华学校开设社会学课,1925年成立社会学系,由陈达任系主任.1921年复旦大学开设社会学课,1925年设系.1927年中央大学设社会学系,1929年由孙本文任系主任.20年代末社会学课程和社会学系的工作主要由中国学者主持,中国教师肩负起培养新一代人才的责任.
  重要学术团体与刊物 中国最早的社会学学术团体是1922年余天休发起成立的“中国社会学会”,会刊为《社会学杂志》.1927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许仕廉主持创办了《社会学界》.1928年为联络东南的社会学者,由孙本文、吴泽霖、吴景超等发起成立“东南社会学会”,并出版《社会学刊》.
  社会调查的兴起 20年代初,社会学者在中国开始小规模的社会调查,如沪江大学对广东凤凰村的调查及对沈家行的实况调查,清华学校陈达教授指导学生对生活费的调查,李景汉对北京人力车夫生活费的调查等.初期的调查多侧重于对农民、工人生活费用的调查.
  随着社会学教学科研队伍的形成,全国性的调查研究机构逐步建立,大规模的社会调查相继展开.主要的调查研究机构有社会调查所及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
  社会调查所的前身是1926年成立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社会调查部,1929年更名为社会调查所,所长为陶孟和.该所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尤其注重调查农业经济、劳动问题和人口问题.该所调查研究成果颇多,其中篇幅最大、材料较丰富的是《中国劳动年鉴》,研究方法上贡献较大的是李景汉的《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陶孟和的《北平生活费之分析》、杨西孟的《北平生活费指数》.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学组由陈翰笙、王际昌主持,对农村和都市的工厂进行了调查.陈翰笙于1929~1934年对江苏、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广东等省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调查.
  这一时期的调查注重经济因素,侧重了解工农阶级的生活.与前期不同的是,社会调查研究有专门的机构,调查由中国社会学工作者主持,规模和范围也比较大,强调实地调查与统计相结合,调查以认识中国社会状况为目的.
  传播时期的特点 20年代,中国社会学的教学与科研队伍逐步形成,成立了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为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社会学在中国逐步传播开来.同时,中国社会学者将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同中国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对中国社会进行了调查研究,社会学向实证研究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