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地形的力量有哪些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02:38:24
改变地形的力量有哪些好
改变地形的力量有哪些
好
改变地形的力量有哪些好
单元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了解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认识温度、水、风、生物等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认识卵石的形成过程;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所带来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2.尝试绘制山地地形图,感悟符号语言的精妙以及它丰富的科学内涵.通过完成水滴和水流对地表的影响、温度和水对岩石的影响以及岩石磨圆作用等实验,经历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测量,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的科学研究过程,体验到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实验和研讨过程中,锻炼缜密的思维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尝试辩证地、综合地分析问题,考虑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
3.能从多样的地表形态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通过学习自然因素对地表的作用,形成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实验研究的意义.通过学习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单元结构
课题 主要活动 课时建议
1.多样的地表形态 1.认识地表形态及表示它们的地形图.
2.画山的地表形态平面图.
3.搜集能够改变地表形态的事物的资料,贴在教师的信息发布栏中.
2课时
2.自然因素对地表的作用 1.研究水滴的力量
2.研究水流的作用
*3.了解除水以外的其他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研究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力量
2课时
3.卵石的形成 1.推测卵石形成的原因
2.研究温度对岩石的影响
3.研究水对岩石的影响
4.研究石块如何变成卵形
2课时
4.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1.了解开凿运河对地表的影响
2.认识修梯田和水库对地表的影响
3.城市化对地表的影响
2课时
1. 多样的地表形态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认识地形图中表示地表形态的符号.
2.尝试绘制山地地形图,感悟符号语言的精妙以及它丰富的科学内涵.
3.能从多样的地表形态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内容设计
本课安排三个教学活动.首先是认识各种地表形态和表示它们的符号,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然后通过亲手绘制山地地形图的活动,感悟符号语言的精妙以及它丰富的科学内涵.最后引导学生思考造成地表形态多样性的原因,并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最终交流和分析资料,找出改变地表形态的两大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准备
活动1:中国地形图
活动2:黏土或橡皮泥、水槽、蓝色墨水、硬塑料薄膜、水彩笔
活动3:卡片纸
活动1.认识地表形态及表示它们的地形图
内容说明
教材由两组插图构成:第一组为各种地貌的实物图——平原、高山、峡谷、海洋、丘陵和盆地等,第二组为与之相应的地图上的表现形式.希望学生在观察认识实物图的基础上,首先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有哪些,再进一步认识地图上是如何表现这些地表形态的,增强识图的能力.
地表形态有三种主要类型:平原、山地和高原.
平原是由平坦或微起伏的低地势组成的一种地表形态.平原常出现在大陆边缘和大陆内部.沿着海岸线分布的平原叫滨海平原,远离海岸线的则称为内陆平原.
山地是一种高海拔高地势的地表形态.山地是山脉的一部分.山脉是形状、结构和年代紧密联系的山群.山地基座至少有数平方千米的面积,但其顶峰却会聚于一点.山地常有陡坡.
海拔较高、地面起伏不大的地表形态叫高原.高原顶部很少是平坦的.
教学建议
认识各种地表形态.
建议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地表形态有哪些,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和经验,唤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再利用教材插图,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认识各种典型的地表形态,并描述各种地形的主要特征.
认识地形图.
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地球表面的形态是起伏多变的.那么,怎样在一张平展的纸上表现出这种变化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符号表示出各种地形,之后再出示标准地形图让学生辨认,对号入座,完成教材41页中的活动.最后建议出示“中国地形图”,一方面复习表示各种地形的符号,另一方面通过看地形图了解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增强对我国国土的认识和了解,锻炼识图能力.
活动2.画山的地表形态平面图
内容说明
这是一个“动手做”活动.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做中学的机会,让他们在模拟绘制山地地形图的活动中感悟符号语言的精妙以及它丰富的科学内涵,例如“等高线”及其疏密程度所代表的科学含义.
教学建议
准备好黏土或橡皮泥、水槽、蓝色墨水、硬塑料薄膜、水彩笔等活动材料.
2、组织学生看教材42页插图和文字说明,熟悉活动流程.分组活动前教师自己或请一个小组的学生向全班演示一遍操作过程.
学生分组模拟绘制山的地表形态平面图.
4、对照小山模型和自己绘制的地形图,分析平面图所传达的各种信息.就像教材中提示的那样:哪里是陡坡?哪里是缓坡?哪里是最高点?
*5、进一步研究:查找资料,了解其他地形图的画法和科学道理.
活动3.搜集能够改变地表形态的事物的资料,贴在教师的信息发布栏中
内容说明
这是介于第1课和第2课之间的一个过渡性活动.是在学生认识各种地表形态之后,引导他们思考造成地表形态多样性的原因.
教材插图提示教师在这部分教学中可以采用信息发布栏的活动形式.信息发布栏中的插图则暗含了改变地表形态的两大类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教学建议
因为内容少,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课时.建议教师提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并要求他们采用文字记录或绘制简图等形式整理资料,课堂上只是交流和分析资料,放在活动1、活动2之后,占用一小段时间,三个活动共同构成一个80分钟教学单元(即两节课连排).
在分析资料的教学环节,建议教师准备一些小卡片,根据学生的发言提炼出“火山”、“河流”、“风”、“植物”、“建筑”、“水库”等词汇写在卡片上,然后放在实物投影上或利用小磁贴将卡片贴在黑板上,以方便学生分类.
2. 自然因素对地表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水、风、生物等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了解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
2.通过完成水滴和水流对地表的影响的两个实验,经历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测量,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的科学研究过程,体验到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实验和研讨过程中,锻炼缜密的思维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3.通过学习自然因素对地表的作用,形成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内容设计
围绕着“自然因素对地表的作用”,本课由4个活动组成.活动1和活动2研究的是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活动1研究水滴的力量,模拟的是垂直下落的雨水对地表的影响.活动2研究水流的作用,通过实验模拟在地表流动的水(可以理解为河流)对不同情况的地表——山地、平原、峡谷、草地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活动3、活动4是选学内容,进一步了解除水以外的其他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其中教材着重表现的是风和生物对地表的影响.
教学准备
活动1:黑色手工纸、面粉、滴管、烧杯、水、米尺
活动2:托盘、沙子、碎石、草皮(可以用草绳碎屑和泥沙代替)、水、喷壶
*活动3:各种由于风化和侵蚀作用产生的特殊的地貌的图片:如风蚀形成的风蚀柱、风蚀蘑菇,流水侵蚀形成的峡谷(长江三峡)、溶洞等.
*活动4:1个纸杯、30ml熟石膏、15ml自来水、3颗菜豆、小棒、1张纸巾
活动1. 研究水滴的力量
内容说明
这个实验是模拟自然界中的降水对地表形态产生的影响.关键是调节水滴下落的高度,通过面粉溅落范围的变化感受下落水滴的力量的变化.实验室条件下水滴下落的高度远远低于自然界中的雨滴下落的高度,由此推断雨水对地表强大的冲击力,天长日久,形成“滴水穿石”等改变地貌的现象.
教学建议
1、考察校园.教师课前仔细察看校园环境,找一找有没有类似“滴水穿石”的现象存在.
2、创设情境,引发质疑.如果校园中有类似“滴水穿石”的现象,把学生带到现场观察,质疑:“这个凹坑(或孔、洞)是怎样产生的?”如果校园中没有适合教学的素材,就利用教材44页插图引发质疑.
3、学生分组完成水滴——面粉实验.为追求实验的严密性,需注意以下两点:①水滴的大小尽可能保持不变;②每一次实验都要记录下两个数据:水滴下落的高度和面粉溅落的范围直径.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水滴位置越高,下落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越大.
推断雨水的力量很大,对“滴水穿石”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活动2. 研究水流的作用
内容说明
学生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已经知道“水流有力量”.那么这种力量在流经地表的江河中是怎样表现的呢?
流水的侵蚀作用十分强大而普遍.流动的水体有很大的冲击力,它一方面冲刷侵蚀着地表岩石,另一方面可挟带着碎屑摩擦岩石,使岩石遭到破坏.全球约90%陆地表面受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沟谷和河流的流水冲刷使得谷底和河床不断加深加宽,大的江河在山区,由于水流急、动能大,能将高山切割成峡谷.如我国著名的长江三峡、金沙江虎跳峡、黄河三门峡等都是河流切割而成的.坡面上的水流,冲刷着整个坡面,使之趋于破碎.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土层松厚,植被破坏严重,高原面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水特别是河流,是陆地上最主要的搬运动力.其搬运物质的来源是流水侵蚀作用的产物.流水的搬运能力与流速有关:流速大,搬运能力大;流速小,搬运能力小.流速相同,则粗大的、比重大的碎屑物质搬运得较近,细小的、比重小的碎屑物质搬运得比较远.因此岩石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过程中进行着明显的分异作用,即碎屑物质顺着搬运方向逐渐变小.此外,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过程中还进行着自身碰撞、摩擦,失去棱角变圆的作用,叫磨圆作用.其磨圆的程度与搬运距离的远近有关.一般来说,搬运距离远,则磨圆度较好.由于分异作用和磨圆作用,河流搬运的碎屑物质,其大小和磨圆程度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具有明显的差异.河流上游的碎屑物质比较粗大,磨圆度较差,多为带棱角的砾石;河流中下游的碎屑物质颗粒较小,磨圆度较好,多呈圆形或次圆形的卵石和泥沙.流水常以推移、悬浮、溶解等多种方式进行搬运.其搬运的能力十分惊人.每年从大陆搬运到海洋里的泥沙约有2.2*1011t,输送到海洋里的溶解物质约为2.73*109t.
岩石风化侵蚀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流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导致物质的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形成了砾石、沙、粉沙、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物.流水携带着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降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多种沉积地形.一般来说,在河流上游,流速大,动能也大,侵蚀作用强烈,沉积作用弱.中下游地区沉积作用较强,常常形成冲击平原.
教材表现的是用沙子、碎石等在托盘上堆起土堆、平原、峡谷、草地等造型,用喷壶洒水,观察草皮、沙子、碎石和水的运动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用的沙子要提前用水浸润潮湿,否则不好造型,喷洒的水也会被沙子吸收,形不成“水流”.
教学建议
1、学习情境创设.可能的话,建议教师搜集一些江河流动的影像资料,实验活动前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对水流的力量有一些感性认识.
2、结合影像资料和学生已有经验启发学生思考:雨水和融化的雪水在汇集、流动的过程中会对地表产生哪些作用?
3、模拟水流实验.
(1)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出山地、平原、峡谷、草地等各种造型?
(2)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喷洒水的高度、水流的大小必须保持一致)
(3)提示学生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4)学生分组实验
4、交流研讨,得出结论:水流可以产生冲刷、搬运和沉积作用,改变地表形态.
5、联系现实生活中由水流造就的地貌: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进一步理解水的冲刷、搬运和沉积作用.
*活动3.了解除水以外的其他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容说明
这是选学内容.包括暗河、风沙、生物三种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河水、地下水对岩石有化学侵蚀作用.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的溶解和冲刷作用会形成溶洞、地下河等奇特的岩溶地形.如我国云南、广西等地这样的地貌比较多.
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风的侵蚀作用占主导地位.风可以吹扬起岩石的碎屑和地表的沙粒,并挟带着沙粒和岩石碎屑磨蚀岩石.久而久之,岩石就被磨蚀而破坏.特别在沙漠地区,地表疏松,风力很大,风蚀作用更为显著.
地表岩石在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破坏的作用叫生物风化作用.它一方面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如植物根部对岩石的穿透、挤压,动物对岩石的穿孔和搬运等;另一方面使岩石发生化学分解,如植物根可分泌有机酸或吸收岩石中某些成分,使岩石遭到破坏.生物风化还有成土作用,腐烂的植物和动物与岩石碎屑混在一起,混合物就被称为土壤.
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它们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形成一个磨损和重建地球表面的循环.
教学建议
1、组织学生讨论暗河对地貌的影响,了解水的化学侵蚀作用.如果课时允许,可以做个小实验.
2、认识风蚀作用.可以借助图片和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风沙的侵蚀,如风蚀柱、风蚀蘑菇等.还可以联想在大风、沙尘暴等天气里人体肌肤的感受.
3、认识生物风化作用.在活动3中主要是通过图片初步了解,活动4 将通过实验感知.
*活动4.研究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力量
内容说明
这是活动3的延伸.因为可以独立构成一个教学活动,所以提炼出来形成本课最后一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看到种子萌发的力量将石膏顶得裂开,从而模拟自然界中的植物对岩石的穿透和挤压.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将石膏放在纸杯中,再加入15毫升水,用搅棒混合.
往杯子中放入3颗豆子,使其四分之一露出石膏表面.
将纸巾对折,用水浸湿,覆盖在石膏表面上.
把纸杯放在不易受干扰的地方约一周,每天把纸巾拿出来,观察记录石膏表面的样子.
时不时把纸巾浸湿,保持湿润.
教学建议
这个实验能在课上完成的只有前3个步骤,所需时间不多.因此教师要在一周的时间里随时提醒学生往纸巾上洒水,以保持种子的湿润,保证它能萌发.为防止种子本身存在问题,建议实验中至少放3粒种子.
3. 卵石的形成
教学目标
1.认识温度、水等自然因素对岩石的影响;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认识卵石的形成过程.
2.通过完成温度和水对岩石的影响以及岩石磨圆作用的实验,经历控制温度等条件模拟自然环境,探寻事物变化原因的科学研究过程,体验到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实验和研讨过程中,锻炼缜密的思维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3.通过实验研究卵石形成的原因,形成对地质科学研究的兴趣和重视实证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实验研究的意义.
内容设计
这一课是通过研究卵石的形成过程,综合认识自然因素对地表造成的影响.按照提出问题——推测——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共编排4个活动.
活动1首先是通过文字给出问题:“从河流的上游到下游,河道里的石头有什么变化?其中有什么规律?”然后给出河流上、中、下游的图片,观察后对“河道中卵石的来源、演变过程以及有哪些自然因素起了作用”作出推测.活动2和活动3分别就温度和水对岩石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活动4是个需要定量测量的实验,研究石块如何变成卵形,认识磨圆作用.最后综合活动2、活动3和活动4的研究,得出结论:风化和侵蚀作用使岩石分解,滚落到河道中的岩石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石头间的相互摩擦、碰撞,棱角消失,变成了表面光滑的卵石.
教学准备
活动1:反映河道中的石头变化的图片、照片
活动2:镊子、酒精灯、冷水、1小块石头(板岩、页岩或风化花岗岩)、护目镜
活动3:石膏、冰箱、水
活动4: 80小块石灰石、带盖的大小一样的塑料瓶4个(容积约500ml)、水300ml、醋300ml、天平、毛巾或纸巾
活动1. 推测卵石形成的原因
内容说明
教材插图表现的是河流上游、中游和下游中石块的变化,并且用简单的文字启发学生思考:河道中的卵石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怎样变成卵圆形的?在卵石的形成过程中,有哪些自然因素起了作用?在学习了第2课“自然因素对地表的作用”之后,学生应该会从水的冲刷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等方面的影响作出推测.
教学建议
1、学生参与的教学准备.现在的学生大多有丰富的野外旅游的经历.教师一定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对岩石自然形态的认知,可以发动他们搜集自己在野外拍摄的、画面中有河流和岩石的照片,回忆画面中的景点处于河流的上游、中游、还是下游?观察画面中岩石的形态特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引导观察和比较.出示有关一条河流的一组照片(选取典型的上、中、下游的画面),试着让学生排序,引导他们发现岩石形态的变化.
3、引发思考,作出推测.利用教材插图,组织学生分析推测卵石形成的原因,并记录在教材预留的横线上.
活动2. 研究温度对岩石的影响
内容说明
温度变化可使岩石膨胀和收缩.由于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岩石表层和内部受热不均,使得岩石表层热胀冷缩变化大,内部变化小.久而久之,岩石便层层剥离而破碎了.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这个问题,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一个实验,模拟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教学时,选用板岩、页岩或风化花岗岩做实验,效果较好.
教学建议
1、组织学生观察:河流上游两旁的岩石有什么特点?(有很多纵横交错的裂缝,有的石块摇摇欲坠.)
2、分组实验:用镊子夹住一小块岩石在酒精灯上烧一会儿,然后立即把它放到冷水里.如此反复几次,观察岩石有什么变化?(岩石表面出现裂缝,甚至一块块往下掉碎屑.)
3、分析讨论:岩石表面为什么会出现裂缝?(由于冷热的作用,岩石胀缩不均而产生裂缝,就像冷玻璃杯用热水一烫会炸裂一样.)
4、小结:自然界中的岩石,也像实验中这块岩石一样,经常受到冷热的影响.白天,岩石被太阳晒得很热;夜里,岩石又变得很凉;夏天,岩石被晒得很热,冬季岩石又变得很凉.日子久了,岩石各部分胀缩不均,内部结构就受到破坏,产生裂缝.
活动3. 研究水对岩石的影响
内容说明
岩石裂隙中的水,当温度下降时结成冰,体积增大,因而对岩石的缝壁产生压力,使裂隙扩大;当温度回升时,冰融化成水向下渗透.这样不断的结冰融冰,最后把岩石劈开崩碎.
教学建议
该活动在课堂教学比较难以实现.一是因为实验室一般不具备冰箱, 二是因为水冷冻和融化都需要较长时间,还要反复几次操作,40分钟难以完成.因此建议教师课前自己动手实验,最好把自己实验的过程用录像、照相等方式记录下来,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操作过程,展示实验过程的图像资料和最终结果,并提议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亲自实验.
活动4. 研究石块如何变成卵形
内容说明
这个内容是按照猜想——实验的思路编写的.实验材料可以是棱角明显的石灰岩碎块,也可以用碎砖头块代替.通过实验可以发现:这些碎石块由于水的冲刷和相互摩擦、碰撞,棱角消失了,变成了表面光滑的近似球形的卵石.
实验的设计包括摇动与否、水与醋的对比两种变量.摇动与否与摇动的力度实际上模拟的是水流的强度,水与醋的对比反映的是水质对岩石破坏程度的影响.水流动越快,对岩石的冲击力越大,岩石间的碰撞和摩擦也就越剧烈;水中含有酸性物质,对岩石的侵蚀越厉害,破坏越严重.这两种因素都会加剧岩石的磨圆作用.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个变量的科学实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控制好实验条件,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教学建议
1、猜测:河道中的石头是怎样变成光滑的卵石的?
2、分组实验:按照教材中介绍的步骤操作.
天平的使用学生过去没有学习过,这里需要教师讲解.特别要强调以下几点:(1)使用之前指针调零;(2)被称量物体的质量不要超过最大量程;(3)天平有两个托盘,左边的放物体,右边的放砝码,即左物右码;(4)数据读取的方法:砝码和游码数值相加.
摇动的时间最好课前教师先实验一下,保证摇之后绝大多数石块变圆.还要注意的是,第二次称量岩石质量之前,一定用纸巾或毛巾将岩石擦干.数据的准确性对实验结论有很大影响,因此实验要严格控制变量.
3、组织研讨:石块的棱角哪里去了?怎样解释这种现象?根据实验结果推想,河道中的石块是怎样变成卵圆形的?
4、小结:河道中的岩石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石头间的相互摩擦、碰撞,棱角消失,变成了表面光滑的卵石.
5、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卵石是怎样形成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使岩石分解,滚落到河道中的岩石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石头间的相互摩擦、碰撞,棱角消失,变成了表面光滑的卵石.)
4.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开凿运河、修建梯田、水库是人类的伟大创举;了解它们之所以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地表在人类这些活动的影响下不断发生改变所带来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2.尝试辩证地、综合地分析问题,考虑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解释.
3.认识到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或者从当前看有利,从长远看则不利.人类必须认识自然规律,并按自然规律办事,使地表形态向着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向改变.
内容设计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从人类出现至今仅短短的二、三百万年,但人类已经大大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如我国广大的平原地区,地表已大多被人工改造成农田、道路、房屋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
本课由3个活动构成:1、了解开凿运河对地表的影响.2、认识修建梯田和水库对地表的影响.3、城市化对地表的影响.运河、梯田、水库、城市建筑都属于大型工程,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最直接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实还有一些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开采矿产、填海造路、绿化沙漠等,只是这些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所以没有在教材里表现.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特点增加此类相应的学习内容.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或者从当前看有利,从长远看则不利.如我国黄河流域,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植被,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被侵蚀得千沟万壑.因此,人类必须认识自然规律,并按自然规律办事,使地表形态向着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向改变.
教学准备
活动1:有关运河的历史资料
活动2:有关梯田、水库的历史资料
活动3:所在城市变迁的历史资料
活动1. 了解开凿运河对地表的影响
内容说明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它南起浙江杭州,北至北京通县北关,全长1794公里,贯通六省市,流经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一千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商业、文化、服务等各行各业的兴旺发达.
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位于埃及境内,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从1859年开凿到1869年峻工,全长175公里.它沟通了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公里,它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水道.
教材选取这两条中外最著名的运河,考虑到它们最有代表性,查找资料也相对容易一些.希望学生了解运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它在改变地表形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
教学建议
1、搜集资料:师生课前查找有关运河的图文资料.
分析研讨:开挖运河对地表造成怎样的影响?
开挖运河对地表的影响主要有:改变地貌;改变地表水流的分布
教师注意维持课堂讨论沿着“对地表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条主线进行,切忌话题的偏离和杂乱无章.适当的时候借助学生发言中所涉及到的人文、历史方面的信息资料,过渡到下一教学环节.
3、认识运河的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意义.
学生根据自查资料讲述、交流,教师适当梳理和补充.
活动2. 认识修梯田和水库对地表的影响
内容说明
教材分三个层次展开:1、首先展现的是修建梯田和水库对人类的积极意义:使人类得到更多的粮食和充足的水源.2、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修建梯田和水库使地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修建梯田:首先从外观上,山上原生植物被采伐,人们将山坡改造成梯状.再进一步分析,缺少植物的防风固沙作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现在不少地方都在“退耕还林”.修建水库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