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从“沈约字休文”到“年七十三,谥曰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4 14:35:03
英语翻译从“沈约字休文”到“年七十三,谥曰隐”
英语翻译
从“沈约字休文”到“年七十三,谥曰隐”
英语翻译从“沈约字休文”到“年七十三,谥曰隐”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从前金天氏有后代叫昧,任水神官玄冥师,生子允格、台骀.台骀继承他的官位,疏通汾河洮眯,在大泽筑堤防,得以居住太原.帝颛顼表彰他,把他封在汾川.他的后代建立沈、姒、蓐、黄四国,沈子国就是现在的汝南平兴沈亭.春秋时期,沈国参加诸侯盟会.鲁昭公四年,晋指使蔡灭沈,他的后代因袭国名为姓氏.从此以后,谱谍不存.
秦末有沈逞,徵入任丞相而不从.汉初,逞曾孙沈保封为竹邑侯.沈保子沈遵从本国迁居九辽的寿春,官至变王太傅,封为敷德侯.沈遵生骠骑将军沈达,沈达生尚书令沈乾,沈乾生南阳太守沈弘,沈弘生河内太守沈勗,沈勗生御史中丞沈奋,沈奋生将作大匠沈恪,沈恪生尚书关内侯沈谦,沈谦生济阳太守沈靖,沈靖生沈戎.沈戎字威卿,出仕任州从事,因劝说势力强大的盗贼尹良降伏,汉光武帝表彰他的功勋,封为海昏县侯,他辞让没有接受,为避灾祸而移居会稽乌程县的余不乡,於是在此落户安居.顺帝永建元年,分盒稽一部分为吴郡,又为吴郡人.灵帝初平五年,分乌程、馀杭一部分为永安县,吴孙晧宝鼎二年,分吴郡一部分为吴兴郡.晋太康三年,改永安为武康县,又为吴兴武康人.虽然区域名称屡次变更,但是沈氏居地没有迁移.
沈戎子沈酆字圣通,官为零陵太守,招致黄龙芝草的祥瑞.第二子名仲高,安平相,幼子沈景,河间相,演之、庆之、昙庆、怀文是他的后代.仲高子名沈鸾字建光,少年时就享有盛名,州府推荐他为茂才,公府徵用为州别驾从事史.当时广陵太守陆稠,是沈鸾的舅舅,因良好的品行和显赫的政绩名扬汉朝,又把女儿嫁给沈鸾,沈鸾早年去世.子沈直字伯平,州府推荐他为茂才,也有清廉的名声,去世.子沈瑜、沈仪都是少年时就有常人所不及的德行.沈瑜十岁、沈仪九岁时,父丧,居丧极度哀伤,身体受损,超过成年人.外祖会稽盛孝章,是汉末名士,对此深为忧伤,常抚慰他们,说:“你们都是心怀美好的品德,终究会成为奇才,为什麽定要超过礼制自求亡身呢?”三年守丧的礼仪结束时,几乎因过分悲哀而危及生命,所以兄弟二人都以孝著名.沈瑜早亡.沈仪字仲则,勤奋学习,富有才华,以儒学为自己的学业.当时海内大乱,战争四起,经学衰颓,士人很少能保全自己的行为.而沈仪学业精深,安静恬退,守道不移,操守坚贞整肃,不随便与人结交,只与同族兄弟之子仲山、叔山及吴郡陆公纪交好.州郡以礼相请,二府同时徵用,公车徵召,他都没有顺从,后因年老自然死亡.子沈曼字元惮,左中郎、新都都尉、定阳侯,以才志显扬於吴朝.子沈矫字仲桓,靠气节树立名声,官为立武校尉、偏将军.孙晧时候,有将帅的称号.吴平定后,任郁林、长沙二郡太守,他没有接受.太康末年去世.子沈陵字景高,晋元帝为镇东将军时,命他参掌军事.子沈延字思长,续川太守,开始居住在县东乡的博陆里余乌村.沈延子名沈贺字子宁,桓冲南中郎参军.
沈贺子沈警字世塱,淳厚笃实,德业兼备,从学求教,通晓《左氏春秋》,家产累积千金.后将军谢安任命他为参军,非常尊重他.沈警家中财物富足,是东南富豪,没有进身做官的愿望,故藉病引退回家.谢安坚持不让他离去,但挽留不住,於是对他说:“沈参军,卿有独善其身的志向,不也是很高尚的吗?”沈警说:“使君以道治理百姓,过去被你的德行感召而来,现在已经不需要辅佐了,所以顺了我安居乐业过闲散生活的心愿.”回家多年,以平日所从事的儒业自娱.前将军王恭镇守京口,与沈警有旧交,又延引他为参军.王恭亲笔写信,情意恳切,竭力招致,沈警不得已而答应了他.不久又辞却离开.子穆夫字彦和,年轻好学,通晓《左氏春秋》.王恭任他为前将军主簿,对沈警说:“足下已经持有不能改变的志节,高卧东南,所以只好委屈贤子共事,而不是以官职系住他.”
起先,钱唐人杜炅字子恭,能通神有道术,东土豪富和京都显贵望族都作他的弟子,像侍奉父、师、君一样尊敬他.沈警历代祟尚道家,也就恭敬地侍奉子恭.子恭死,门徒孙泰、孙泰弟之子孙恩传授他的术业,沈警又侍奉他们.隆安三年,孙恩在会稽作乱,自称征东将军,三吴都响应.当时穆夫在会稽,孙恩任他为余姚令.后孙恩被刘牢之打败,穆夫被害.在此以前,穆夫同族的人沈预与穆夫父沈警不和,到这时,告发沈警及穆夫弟仲夫、任夫、预夫、佩夫,这些人全都被杀.只有穆夫子深子、云子、田子、林子、虔子得以保全.田子、林子有名於当时.
田子字敬光,跟随武帝攻下京城,进而平定建邺,参镇军事,封为营道县五等侯.帝北伐广固,田子率领分支军队与龙骧将军孟龙符作前锋.龙符战死,田子奋力出击攻克广固.到卢循迫近都城,帝派遣田子与建威将军孙季高从海路袭击攻下广州,返回任太尉参军、淮陵内史,赐予都乡侯爵位.义熙八年,跟随武帝讨伐刘毅.十一年,跟随帝征讨司马休之,任振武将军、扶风太守.十二年,武帝北伐,田子与顺阳太守傅弘之各领一支军队,从武关进入,驻守青泥.姚泓正要亲自抵御武帝大军,又担忧田子偷袭他的后方,就想先打败田子,然后倾国向东进发.於是率领几万步兵骑兵,忽然到达青泥.田子本来只带领几百人,作为迷惑敌人的疑兵,想要攻打姚泓.傅弘之说:“彼众我寡,很难和他对抗.”田子说:“军队贵在用奇计,不一定在乎数量多.”傅弘之坚持自己的意见,田子说:“众寡相对,势不两立,如果贼兵的包围已经坚固.我军人心沮丧,事情就完了.趁贼还没有整顿好,逼近攻打他一定能够取胜.这就是所谓先於他人有压倒敌人的士气.”田子就单独率领自己属下的军队鼓噪向前.贼从四面层层包围,田子於是扔掉粮草,毁坏营房,亲自统率士卒,前后奋击,贼兵立即四散奔逃,杀死一万多敌人,并缴获了姚泓的衣服车马等物.武帝上表陈述田子的战况.长安平定后,武帝在文昌殿设宴,亲自端起酒杯赐给田子说:“平定咸阳是卿的功劳.就把咸阳赏给卿.”即时授田子为咸阳、始平二郡太守.
大军已经返回,只留下桂阳公义真镇守长安,任田子为安西中兵参军、龙骧将军、始平太守.此时赫连勃勃前来侵犯,田子与安西司马王镇恶一同前往北地抵御他.当初,武帝将要返回,田子以及傅弘之等多次在皇帝面前说,镇恶家在关中,不可以深信.武帝说:“现在留给卿文武将士、精兵一万人,如果他要做不利的事,正好自取灭亡.不必再多讲了.”等到一同前往北地,有议论说镇恶要杀光南方人,用数十人把义真遣送回南方,因而占据关中反叛.田子就请镇恶在弘之的营房内商量事情,让同族人敬仁在座位上杀了他,然后带领身边数十人归附义真.长史王修在长安稾仓门外拘捕杀死田子.这天是义熙十四年正月十五日.武帝以田子突然神经失常为理由上表天子,所以没有特别加罪.
林子字敬士,年少就气度豁达,不拘小节,几岁时,跟随祖父在京口,王恭一见就认为他很奇特,说“这孩子是王子师之流的人”.曾经与众人同时看见遗失的珍宝,众人都争着向珍宝跑去,林子却径直离去没有回视.十三岁,家中遭到灾难,一家人陷入妖党,兄弟一齐应该被杀,而沈预家非常强盛富有,一心想要灭绝他们,林子兄弟没有地方投奔安置,只好潜伏在山林川泽.适逢孙恩多次攻打会稽,武帝前来讨伐,林子就回到会稽向武帝陈述衷情,带领全家老少自首,祈求保全性命,且流泪哽咽,三军都被他感动.武帝认为他非常奇特,就用另外的船载他,於是全家迁到京口,武帝分给他们住所.
林子博览群书,注意文章的内容和涵义,跟随武帝攻下京城,进而平定都邑.当时十八岁,身高七尺五寸.沈预担忧林子成为祸害,常常身披盔甲,手握戈矛,到这时林子与兄田子才返回东方报仇.五月夏至这天,沈预正在举行大集会,子弟满堂.林子兄弟挺身冲入,砍下沈预的头,不论男女老幼全部杀死,用沈预的头祭父祖的墓.待到武帝治理扬州,徵用林子为从事,兼建熙令,封为资中县五等侯.跟随帝讨伐慕容超,平定卢循,都立下了卓著军功.后跟随征伐刘毅,参与太尉军事.又跟随征讨司马休之.武帝每次征讨,林子总是作为先锋部队.当时贼党郭亮之招集蛮、晋,占据武陵,武陵太守王镇恶出逃.林子率领军队讨伐亮之,在七里涧杀了他,把镇恶收进了武陵.平定了武陵,又去石城征讨鲁轨,鲁轨抛弃众兵逃跑到襄阳,林子紧紧追赶他.襄阳平定了,暂时留守江陵.
武帝讨伐姚泓,林子又参与征西军事,加任建武将军,统领军队作前锋,从汴水入黄河.伪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尹昭占据蒲坂.林子在陕城与冠军将军檀道济一同攻打蒲坂,龙骧将军王镇恶攻打潼关.
姚泓听说大军到了,派遣伪东平公姚绍争抢占据潼关.林子对道济说:“潼关天险,是形胜之地.但镇恶孤军一支,形势凶险力量单薄,如果让姚绍占据了潼关,就难对付了.趁他还没有到,应当同心协力争夺它.如果潼关战斗胜利了,尹昭可不战而降服.”道济听从他的意见.到了潼关,姚绍率领关右的士卒,设置层层包围,围住了林子及道济、镇恶等.道济提议渡过黄河以回避他的锋芒,或者抛弃辎重返回武帝的驻地.林子抚摸着剑说:“下官今天的事,自然应由将军料理.但是诸位有的参与创业的艰难,有的受恩无穷,这样退让屈服,以什麽见丞相的旗鼓呢?”林子堵死水井,焚烧军营,表示没有保全生命的心志.率领部下几百人,冲击他的西北.姚绍兵稍稍分散,乘其混乱而攻打他,姚绍於是大败,俘虏数以千计,缴获姚绍全部器械物资.
当时诸将打败贼兵都多报首级,而林子送军事捷报到,每次都以实情相告.武帝问他原因,林子说:“帝王的军队,从来是不战而胜,哪能虚报俘获人数,让人觉得夸大虚妄.从前魏尚因为多报首级受到处罚,这也是前车之鉴.”武帝说:“所希望的就是卿的这种做法.”
当初,姚绍逃跑,回去守卫定城,留伪武卫将军姚鸾精兵防守险要的地方,林子夜裏衔枚偷袭,攻破了他的城,割掉姚鸾的鼻子,将他的士卒全部活埋.姚绍又派遣抚军将军姚赞带兵驻守在黄河边,林子连续打败他.姚绍又派遣长史姚伯子等驻守九泉,凭藉黄河天险,断绝粮草援助.武帝又派林子接连打仗大败伯子,并杀死了他.将俘虏和缴获的物品全部还给姚绍,使他知道王师的宽宏大量.姚绍志向和节操深沉果敢,但林子每次作战都取得胜利,故告诉武帝说:“姚绍气概压倒关右而能力为形势所屈抑,只恐命凶先死,不能用牲血祭利斧.”不久,姚绍背部毒疮发作而死.武帝因为林子的话灵验,赐书嘉奖他.於是姚赞率领后军再次袭击林子,林子抵御他,连续几仗都取得胜利.
武帝到了阕乡,姚泓把境内所有的兵马调遣到蛲柳驻守.当时田子从武关北入,驻军蓝田,姚泓亲自率领军队攻打他.帝担心寡不敌众,派遣林子从秦岭步行以支援田子.到达蓝田时,姚泓已败逃.田子想紧迫不舍,攻下长安,林子阻止他说:“占领长安,易如反掌.攻克贼城,就是独自平定一个国家,是不能给予赏赐的功劳.”田子於是止息.
林子威震关中,豪强大族望风归附.帝因为林子、田子安抚治理有方,多次赐书表彰,同时下令好好安慰接纳他们.长安平定,姚氏十几万人向西逃往陇上,林子追赶讨伐到寡妇水,又转战到槐里.大军东归,林子率领水军在石门作为声援.回到彭城,帝命令林子评定功勋等级,以便根据才能任命使用.
文帝出外镇守荆州,提议以林子及谢晦为辅佐.帝说:“我不可一刻没有这两个人,林子去则谢晦不应离开.”於是就以林子为西中郎中兵参军,领新兴太守.林子以服役在外很久,士兵有回家的念头为理由,向帝深刻阐述事理.并说:“圣王所以警惕谨慎恭谨严肃,不以推重权势树立威严,实在是为了治理国家抚养百姓.故应该多设藩镇加强防卫.”武帝深深报谢并且加以采纳.不久谢翼谋反,武帝赞叹说:“林子的见解,多麽正确.”
文帝进号镇西,林子随府主转官,加建威将军、河东太守.当时武帝因为边境不安宁,又打算亲自去征伐,林子一再规劝.帝回答说:“我就不去了.”武帝登上皇位,以辅佐创业之功,封为汉寿县伯,林子坚持辞谢不受.永初三年去世,追赠征虏将军.元嘉二十五年,谧号叫怀.幼子沈璞继嗣.
沈璞字道真,年幼时神情娴静慎重.文帝召见,对沈璞的应对才能感到惊异,对林子说:“这孩子非同一般.”起初除授南平王左常侍,文帝引见,对他说:“我过去幼年出守藩镇,卿家因亲近辅佐,今日的除授,情意深厚.朝廷的事情,全都付托.千万别因为当了官就背离清廉而欺上瞒下.”
元嘉十七年,始兴王刘浚任扬州刺史,对沈璞特别宠爱,把他任为主簿.当时顺阳范晔任长史行州事,范晔性情粗疏,文帝对沈璞说:“范晔性格粗疏,一定有很多与朝廷不同的想法,卿作为心腹,应当暗中注意.他明为行事,其实是卿做事.”沈璞因深受信任,故将所想秘密相告,每到施行政策,一定从朝廷中拿意见下来.范晔只以为圣明留心考察,所以越加恭敬小心,而不了解其中端倪.在职八年,神州非常安宁,人们没有非议玷污,沈璞有功劳.
二十二年,范晔因事获罪被杀,当时刘浚虽说亲自理事,州事全部托付给沈璞.刘浚已经成年,沈璞一再请求辞掉官职.任沈璞为刘浚始兴国大农,多次升迁任淮南太守.
三十年,元凶弑君即位,沈璞因奉迎太晚被杀.有子名沈约,他撰述的《自序》大略如此.沈约十三岁遭遇家难,四处逃避躲藏,遇大赦免祸.於是寄居他乡,丧父穷困,然志向坚定喜爱学习,一天到晚手不释卷.母亲担忧他过分劳累会生病,常派人减油灭灯.然而白天诵读的,夜晚就能记诵,於是博通群书,长於写文章.济阳蔡兴宗听说他的才能而尊重他,当蔡任郢州刺史时,延引他任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常对他的几个儿子说:“沈记室是人伦师表,应该好好向他学习.”兴宗任荆州刺史时,又任他为征西记室,带厥西令.
齐初沈约任征虏记室,带襄阳令,所侍奉的就是齐文惠太子.太子入居东宫,沈约任步兵校尉,管书牍奏记,直永寿省,校四部图书.当时东宫人才众多,沈约特别被信任厚待,每天早晨入见,到太阳偏西才出来.当时王侯到东宫常常有的不能进去,沈约每次都为他们说话.太子说:“我有生以来懒於起床,这是卿知道的,听到卿的言谈,以致忘记睡觉.卿要我早起,可以经常早晨入宫.”迁任太子家令.后任司徒右长史、黄门侍郎.当时竟陵王招贤士,沈约与兰陵萧琛、琅邪王融、陈郡谢跳、南乡范云、乐安任昉等同游於竟陵王门下.当世号称能得到人才.
隆昌元年,任吏部郎,出任东阳太守.齐明帝即位,徵入任五兵尚书,迁任国子祭酒.明帝驾崩,政权归於冢宰,尚书令徐孝嗣派遣沈约拟定遗诏.永元年间,又任司徒左长史,进号征虏将军、南清河太守.
当初,梁武帝在西邸,与沈约是旧交.建康城平定后,延引沈约为骠骑司马.当时武帝功业已经成就,已得到上天的许诺,百姓的归附.沈约曾给他引了个头,武帝沉默而不回答.他日沈约又进言道:“现在与古时不同,不能用敦厚朴实的古风期望万民.攀龙附凤的士大夫们,都希望得到或大或小的功劳,以保他的福禄.现在小孩牧童都知道齐政权气数已尽,况且天文人事显示了变动的徵兆,永元以来,尤其显著.谶语说,‘行中水,作天子.这又清楚存於记录.天心不可违背,人心不可失去.”武帝说:“我正在考虑.”沈约说:“公当初起兵樊、沔时,就应该想到这一点.今日王业已经成就,还思考什麽.从前武王讨伐纣,刚一进到纣的都邑,人们就称他为吾君.武王不违背人们的意愿,也并没有思考什麽.公从到京邑至今,时间已过了许久,与周武王相比,已经慢多了,如果不早日确定大业,满足天人的愿望,倘或有一个人立异,就丧失威德.况且人非金石,时势很难保证,难道可以把曹操的建安之封用於自己,传留给子孙.如果天子回到都城,公卿居官任职,则君臣名分确定,再也没有其他的图谋.明君在上,忠臣在下,难道还有人与公对抗作贼?”武帝表示同意.沈约出,召范云告知他这件事,范云的回答与沈约的主张相同.帝说:“智者竟这样不谋而合,卿明天早晨带休文再来.”范云出来后告诉沈约,沈约说:“卿一定等我.”范云答应了.沈约比约定的时间提前入宫,帝命令起草登基大事.沈约便从怀中拿出诏书和各种任命安排草案,帝一点也不更改.不久范云从外面来,到殿门口不能进入,在寿光合外徘徊,只说“咄咄”.沈约出,范云问说:“帝如何安排你?”沈约举手指左边,范云笑着说:“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不久,帝召见范云,对他说:“有生以来与沈休文相处,没有发觉有与人不同的地方,今日才智纵横,可以说是见识高.”范云说:“公现在了解沈约,无异於沈约现在了解公.”帝说:“我起兵至今三年,功臣诸将确实有他们的功劳,但是成就帝业的是卿二人.”
梁台署建立,沈约任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兼右仆射.梁武帝接受禅让即位后,沈约任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又拜授沈约母谢氏任建昌国太夫人.受策书那天,吏部尚书范云等二十多人都来行拜礼,朝野认为很荣耀.不久,迁任左仆射.天监二年,遭母丧,武帝舆驾亲往吊丧,因为沈约年迈,不宜过分悲痛伤身,派遣中书舍人拦住客人以节其哀哭.起复任镇军将军、丹阳尹,设置佐僚.服丧期满,迁任侍中、右光禄大夫.领太子詹事,奏尚书八条事.迁任尚书令,多次上表陈情辞让,改任左仆射,领中书令.不久迁任尚书令,领太子少傅.九年,转任左光禄大夫.
当初,沈约长期任尚书长官,有担任三公三司等高级官员的想法,议论都说他应该做这样的官.但武帝始终不任用,就请求外任,又不允许.与徐勉一向要好,於是写信向徐勉陈诉衷情,说自己老病,“数十天到百日,腰带常需移孔;用手握臂,大约每月臂围要小半分”.想辞去官职,请求给予还乡养老的俸禄.徐勉在武帝面前为他陈说,请求三司的仪制,武帝不许,只加鼓吹而已.
沈约生性不饮酒,嗜欲很少,虽然地位显贵,但生活俭朴.在东田建宅,曾望着郊野,作《郊居赋》以叙自己的事.不久加特进,迁任中军将军、丹阳尹,侍中、特进如故.天监十二年在任上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谧号叫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