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刹那"是多少秒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20:43:56
你知道"一刹那"是多少秒吗
你知道"一刹那"是多少秒吗
你知道"一刹那"是多少秒吗
从女儿的语文练习试卷发现一道这样的试题:根据古代《僧六律》的解释: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yú),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请问:“一刹那”是多少秒?这是一个语文试卷的思维创新题,不知你读后有何感想?可能首先感觉很有意思吧,原来我们古代另有一套计时的方法,先前我只知道有天干地支纪年纪时法.这些都可以与我们现代年、月、时、分、秒计时法相互换算或对等的,但我思忖之后,觉得又有点怪味,这作为一道语文题有什么意义呢?它的思维创新之处在哪呢?是在于这种计时方法的古老与新奇吗?我是第一次知道,当然是因本人的孤陋寡闻,不能怪别人,但我相信深究起来,全世界各地民族还会有十种八种计时方法不在话下.如果说让同学们了解汉语中的“一刹那”、“弹指间”、“须臾”等词的来历和时间的长短尚可以理解,汉语词汇与劳动人民生活密不可分,他是在生活中创造的,是为生活服务的,又在历代人民生活的历炼中源远流长.可这个问题设计出现在小学语文试卷上,却十分值得推敲.因为它太像一个数学试题了,求“一刹那”是多少秒,运用的基本上都是数学推理能力和乘除法的运用能力,除了稍微增长见识外,基本上看不出语文题的味道.问了做过此题的女儿,她说不知道这些(指里面的名词)都是啥玩意,我们只要算出得数就行了,老师也没讲.我不知道她的语文老师为什么没有讲,是不会讲乘除法的运算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还是怕讲着讲着变成一堂数学课?不得而知.这真是一道综合题呀,可就是看不出语文味.无独有偶,前两年给学生做中考复习时,鲁迅的《社戏》“月夜行船”片段里有这样一段文字:“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有一个地区的中考模拟题据此段文字拟出了这样一个创新的题目:仔细揣摩文意,你知道从平桥村到赵庄有多远吗?并从文段中找出相应根据.我当时在讲授此题时颇为得意,感觉题目有拟新意,别致!想别人所未敢想;当时学生的反映是很惊奇,继而有几个机灵鬼找到了“蛛丝马迹”,答曰:四里左右.根据是“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这个回答和拟题者的想法是一致的,从参考答案中也可以看出.但事后想想,感觉味道有点不对,鲁迅先生笔下的“夏夜行船”,那是清音伴月色、欢歌荡远山般美丽如画,文中的我内心时而激动、焦急,时而沉静、自失.这样生细致的描摩难道是为了告诉我们平桥村距离赵庄有四里多路吗?显然不是.在鲁迅的心目中,“那夜似的好戏、好豆”已经成为某种生命形态和境界的象征,那么舒展、自由,那么沉静而柔和,那么和谐而充满情趣,表达自己对于光明的前景和人与人之间纯朴善良关系的追求.另外,在文章前面的第五自然段对两地的距离已有明确的表述:“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这其实是无关紧要的,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只要不违背常识与常理,适当的模糊或精确都是允许的.因为简单的实证本就不是我们理解文学作品应有的方法,所以阅读的创新不是天马行空恣意妄为的肢解,应以文本的人文取向为依托,以语文阅读的基本规律为准绳.近年来,有些课堂教学为了追求表面上的热闹与互动,随意对文本进行迁移和扩展,结果不是本末倒置,就是节外生枝.上学期我听到一位老师在上光未然的《黄河颂》时,前二十分钟诵读、理解倒也丝丝入扣,后半节课却突然转向了爱国主义歌曲大比拼,一节课倒也热热闹闹、歌声悠扬,可诗歌原味却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