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为什么会降级?为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2:05:13
冥王星为什么会降级?为什么?冥王星为什么会降级?为什么?冥王星为什么会降级?为什么?因为在冥王星的光谱中没发现任何分子吸收带,故我们认为,冥王星完全不同于从火星至冥王星之间的几颗大行星.有人推测,它曾

冥王星为什么会降级?为什么?
冥王星为什么会降级?
为什么?

冥王星为什么会降级?为什么?
因为在冥王星的光谱中没发现任何分子吸收带,故我们认为,冥王星完全不同于从火星至冥王星之间的几颗大行星. 有人推测,它曾一度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在逃逸出来后才开始在它自己的绕日轨道上运动(既然冥王星现在是围绕太阳运转而不是绕海王星运转,所以应归类于行星.而不再属于卫星)该假说的主要理由就是冥王星的轨道偏心率太大.冥王星绕太阳的运行轨道确实有一部分是处于海王星轨道的内侧.
今年8月24日晚上9点20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 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经典行星”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 颗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入“矮行星”.此前盛传的第一种方案中提出了太阳系另外增加3 颗二级行星的计划流产.
数十年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使得冥王星大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因此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是否要给冥王星“正名”成为了大会的焦点,为此,天文学家给出了各种方案.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
行星定义委员会最初提出的方案,在确定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经典行星之外,将冥王星降格为二级行星,同时增加谷神星、卡戎星和2003UB313 为二级行星.
概括地说,行星是由灰尘和岩石积聚而成,且有一定直径.因此,第一个标准是,行星必须是球形.但是,许多卫星也大到足以是球形;所以,定义的第二个部分是,行星必须围绕太阳而不是另一颗行星运转.
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这些天体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发现的.而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太小了,比月球还小

因为在冥王星的光谱中没发现任何分子吸收带,故我们认为,冥王星完全不同于从火星至冥王星之间的几颗大行星. 有人推测,它曾一度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在逃逸出来后才开始在它自己的绕日轨道上运动(既然冥王星现在是围绕太阳运转而不是绕海王星运转,所以应归类于行星。而不再属于卫星)该假说的主要理由就是冥王星的轨道偏心率太大.冥王星绕太阳的运行轨道确实有一部分是处于海王星轨道的内侧....

全部展开

因为在冥王星的光谱中没发现任何分子吸收带,故我们认为,冥王星完全不同于从火星至冥王星之间的几颗大行星. 有人推测,它曾一度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在逃逸出来后才开始在它自己的绕日轨道上运动(既然冥王星现在是围绕太阳运转而不是绕海王星运转,所以应归类于行星。而不再属于卫星)该假说的主要理由就是冥王星的轨道偏心率太大.冥王星绕太阳的运行轨道确实有一部分是处于海王星轨道的内侧.

收起

最新的对于大行星的定义中第二条 已经清空轨道附近的小型天体
冥王星轨道附近已经发现很多和冥王星大小相当甚至更大的天体,这就是排除它的最大理由.
有人推测,它曾经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

最新的对于大行星的定义中第二条 已经清空轨道附近的小型天体
冥王星轨道附近已经发现很多和冥王星大小相当甚至更大的天体,这就是排除它的最大理由
1978年冥王星的一颗卫星被发现,天文界才将其直径确认为2270公里。原来,冥王星是个“小个子”,只有月亮质量的1/3。
而且,冥王星的轨道偏心率大,轨道倾角大,其公转轨道与其他八大行星似同心圆的旋转路径明显不同,甚至能深入海王星...

全部展开

最新的对于大行星的定义中第二条 已经清空轨道附近的小型天体
冥王星轨道附近已经发现很多和冥王星大小相当甚至更大的天体,这就是排除它的最大理由
1978年冥王星的一颗卫星被发现,天文界才将其直径确认为2270公里。原来,冥王星是个“小个子”,只有月亮质量的1/3。
而且,冥王星的轨道偏心率大,轨道倾角大,其公转轨道与其他八大行星似同心圆的旋转路径明显不同,甚至能深入海王星轨道以内。不仅如此,它的物质成分类似彗核,既不像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四颗“类木行星”,也不能归入另外四大行星组成的“类地行星”。“小弟”在“九大行星家族”里,显得越来越“不合群”。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许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从儿时起就一直熟知的太阳系“九大行星”概念如今要被重新定义,而冥王星又因何被“降级”?
“行星”这个说法起源于希腊语,原意指太阳系中的“漫游者”。近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的标准行星。19世纪后,天文学家陆续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阳系的“行星”变成了9颗。此后,“九大行星”成为家喻户晓的说法。
不过,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发现柯伊伯带有更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发现的“2003UB313”,就是一个直径和质量都超过冥王星的天体。
布朗等人的发现使传统行星定义遭遇巨大挑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的新行星定义,意在弥合传统的行星概念与新发现的差距。
大会通过的决议规定,“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在太阳系传统的“九大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符合这些要求。冥王星由于其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义,因此被自动降级为“矮行星”。

收起

北京时间昨晚,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经两千余天文学家表决通过———
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九天,甚至是七年的争论,“一槌”定音,终告段落。
结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
“矮”,道尽冥王星无奈
一个“矮”字,道尽了冥王星的无奈。
其实,自冥王星被人类发现7...

全部展开

北京时间昨晚,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经两千余天文学家表决通过———
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九天,甚至是七年的争论,“一槌”定音,终告段落。
结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
“矮”,道尽冥王星无奈
一个“矮”字,道尽了冥王星的无奈。
其实,自冥王星被人类发现76年来,对它地位的质疑从来没有断过。
远的不说,1999年,冥王星就差一点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电子邮件投票中失去行星的地位。原因是,它与其他八大行星太不同了:一是体积过小,它的质量只有月亮的1/3;二是轨道过于椭圆;三是八星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而冥王星与八星轨道平面倾斜角达17度。这让许多天文学家“耿耿于怀”。
那么,到底行星的定义是什么?
“这届大会为此讨论了9天。”昨日电话里,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黄乘利告诉记者,“我从来没有见过讨论如此激烈的天文学会议。我17日到达布拉格,而前一天,第一份草案就已提交大会,一听太阳系要扩容到12大行星,现场立即陷入一片混乱。”
16日的只是初步草案,这些天已经不知被更改过多少次,终于在昨晚得以定论:
什么是行星:一是必须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星这八颗。而冥王星由于“先天”不足,只有出列了,被划入了“矮行星”。
何谓“矮行星”?矮行星前两点完全相同于行星的定义,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是其轨道附近仍存在其他物体,而且它不是卫星。
而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它们其中将包括大多数的太阳系星云、“海王外天体”、彗星和其他一些小天体。
在昨晚的表决上,天文学家还通过了这样的一个准则:冥王星还被认定为一种新型的“外海王星”天体的代表,比如新近发现的“齐娜”,就属于这样的天体。
“对天体的重新命名反映出当前世界天文学的认识水平。”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顾秋生说:天文学的教科书,看来是真的要改写了。
“马铃薯”,不是行星
与冥王星一起被“否定”的,还有从这一次提议草案公布起,就被认为极有可能加入“太阳系大行星”家族的“谷神”、“卡戎”和“齐娜”。
上海天文台佘山站站长林清认为,谷神星这次入选,看上去有点突然,其实并不意外。“谷神星,一开始人们认为它是行星,后来又将它降格,但现在看来,这都是科学发展阶段性的表现。”
南京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周礼勇告诉记者:1778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得经过确认,向世界宣布了一个如今被称为“波得定则”的规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应该按照一个固定的数列成比例排列。天王星藉此被人们发现,而当1801年天文学家皮亚齐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发现谷神星时,按“波得定则”,被人们理所应当的认为是行星。著名“神童”高斯更用自创方法,一个小时就精确计算出了谷神星的轨道,一举名声大振。
“只是日后天文学家们又陆续在相似轨道上发现了许多类似天体,‘谷神星’才被降格。天文学界采用新的名称‘小行星’(asteroid)为它这样的天体命名。但如此简单归类并不科学。”
林清说:实际上,直径为950公里的谷神星,基本为规则的圆球体,而其他小行星形状是不规则的,像马铃薯。“近年来科学家们还发现,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这种结构是一般小行星不具有的。因此,有天文学家认为,谷神星是一颗原始状态下的初级行星,只是因为木星巨大的引力妨碍它吸引更多的物质而发展成大行星。一份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报告,更认为谷神星的表层25%由淡水构成,其淡水含量比地球还多。根据这些条件,考虑恢复谷神星行星地位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卡戎”的加入也是如此。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顾秋生说,1978年人类才发现“卡戎”,起初认为它只是冥王星的卫星,最近的研究才发现,“卡戎”与冥王星的关系并不像地球和月球。“地球是月球质量的81倍,而冥王星只有‘卡戎’的10倍,这样的话,冥王星无法让‘卡戎’围着它转,它们更像一对大小兄弟,所以可以把‘卡戎’看作是独立的行星。”
但是,根据这次投票得出的行星标准,在谷神星的周围,还有诸多小天体,它不能满足“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这一条件,因此无法被称作行星,而“卡戎”和“齐娜”也是如此。

收起

数十年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使得冥王星大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因此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是否要给冥王星“正名”成为了大会的焦点,为此,天文学家给出了各种方案。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

全部展开

数十年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使得冥王星大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因此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是否要给冥王星“正名”成为了大会的焦点,为此,天文学家给出了各种方案。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
行星定义委员会最初提出的方案,在确定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经典行星之外,将冥王星降格为二级行星,同时增加谷神星、卡戎星和2003UB313 为二级行星。

收起

2006年8月24日,经过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的2500多名科学家投票表决,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将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太阳系“九大行星”只剩下“八大行星”,这标志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又实现了一次重大的跨越。
实际上我们现在对于太阳系的认识,跟冥王星刚被发现的时候,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大的不一样。实际上后来天文学家已经知道,不光是冥王星本身的问题,大家可能看到冥王星本身质量很小,个头...

全部展开

2006年8月24日,经过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的2500多名科学家投票表决,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将冥王星“降级”为“矮行星”,太阳系“九大行星”只剩下“八大行星”,这标志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又实现了一次重大的跨越。
实际上我们现在对于太阳系的认识,跟冥王星刚被发现的时候,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大的不一样。实际上后来天文学家已经知道,不光是冥王星本身的问题,大家可能看到冥王星本身质量很小,个头也比较小,轨道也不是非常标准的圆轨道,而且不是在黄道面上运动的,这实际上都是它本身的问题。但是最大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冥王星并不是像其他的八颗行星一样,在一个很简单,很单纯的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在冥王星的轨道附近存在一大堆的小天体,这些天体我们称之为海王外天体,这些天体我们从1992年发现第一颗,从2000年开始在这个带上发现接近冥王星大小的,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1000多颗。现在推断在冥王星轨道附近,和冥王星以及绕太阳转的直径大于100公里的在10万颗左右,很像小行星带的情况。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在冥王星这个轨道上也有很多的小天体,如果说小个的,一公里以上的就是上百万颗了。这么的多小天体和冥王星一起在一个轨道运动,冥王星只是最早被发现的,而且它也不是最大的。所以,因为这个原因,从天文学的角度,如果冥王星现在被发现,他肯定不会被当做大行星了,这件事是天文学上非常明确的事。
冥王星“降级”,媒体称已有不少人“开始怀念冥王星”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冥王星位居太阳系行星之列70多年,人们从小就从教科书里对它形成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现在冥王星“降级”,“怀念”它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对此必须科学对待。一方面,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从观念上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接受太阳系“九大行星”只剩下“八大行星”的事实。要相信科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问题。另一方面,务必牢固树立科学的探索精神,人类的探索永无止境,正是人类一次又一次的探索才日益深化了对大自然的认识。19世纪末,天文学家就大胆猜测在海王星的轨道范围之外应该有一个未知天体,当人们观测到它时,就被认定为预测中的那颗未知行星,成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尽管如此,70多年来,科学家们对它的行星地位一再置疑。从目前全球科技发展水平来看,冥王星“降级”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冥王星是1930年由美国人克莱德汤博发现的,在当时的天文观测水平和观测条件下,这很了不起。但冥王星刚被发现时就与其他行星不太一样,个头儿小,没有足够大的质量。最近十来年,在冥王星轨道附近发现有许多小天体与它类似,“个头儿”大小皆有,这就使人们对冥王星是大行星的地位产生质疑。
随着天文观测上的新发现和理论上的深入,人们对太阳系的结构有了更好的了解,而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质疑的冥王星的“身份”问题,给如何在明确和一致的框架内处理新发现的若干太阳系天体的分类和命名带来了困难。
这次在IAU大会上通过的太阳系行星定义的决议,针对原有的行星划分体系给出了不同的、更为明确的新的太阳系天体的分类,特别是对行星的概念给出了确切的定义,也是意在弥合传统的行星概念与新发现的差距。当然,“对在操作和实施中将要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的处理,还需要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相关机构在未来给出更进一步的规定。”
据IAU大会的最终决议,新定义的“行星”是指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这些天体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发现的。而与行星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据此,太阳系只剩下八大行星,而冥王星因不符合新的行星定义而失去了行星资格,成为“矮行星”一族。

收起

他们写的太多了.你看累吧 那就直接给我分吧.谢谢他们.我不懂,但我要分的.他们回答的很精彩.但麻烦你把分给我吧~~~~~~

因为在冥王星的光谱中没发现任何分子吸收带,故我们认为,冥王星完全不同于从火星至冥王星之间的几颗大行星. 有人推测,它曾一度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在逃逸出来后才开始在它自己的绕日轨道上运动(既然冥王星现在是围绕太阳运转而不是绕海王星运转,所以应归类于行星。而不再属于卫星)该假说的主要理由就是冥王星的轨道偏心率太大.冥王星绕太阳的运行轨道确实有一部分是处于海王星轨道的内侧.
今年8月24日晚上...

全部展开

因为在冥王星的光谱中没发现任何分子吸收带,故我们认为,冥王星完全不同于从火星至冥王星之间的几颗大行星. 有人推测,它曾一度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在逃逸出来后才开始在它自己的绕日轨道上运动(既然冥王星现在是围绕太阳运转而不是绕海王星运转,所以应归类于行星。而不再属于卫星)该假说的主要理由就是冥王星的轨道偏心率太大.冥王星绕太阳的运行轨道确实有一部分是处于海王星轨道的内侧.
今年8月24日晚上9点20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 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经典行星”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 颗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入“矮行星”。此前盛传的第一种方案中提出了太阳系另外增加3 颗二级行星的计划流产。
数十年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使得冥王星大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因此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是否要给冥王星“正名”成为了大会的焦点,为此,天文学家给出了各种方案。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
行星定义委员会最初提出的方案,在确定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经典行星之外,将冥王星降格为二级行星,同时增加谷神星、卡戎星和2003UB313 为二级行星。
概括地说,行星是由灰尘和岩石积聚而成,且有一定直径。因此,第一个标准是,行星必须是球形。但是,许多卫星也大到足以是球形;所以,定义的第二个部分是,行星必须围绕太阳而不是另一颗行星运转。
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这些天体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发现的。而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回答者:卧琴蝶 - 首席运营官 十二级 9-14 14:20
最新的对于大行星的定义中第二条 已经清空轨道附近的小型天体
冥王星轨道附近已经发现很多和冥王星大小相当甚至更大的天体,这就是排除它的最大理由
1978年冥王星的一颗卫星被发现,天文界才将其直径确认为2270公里。原来,冥王星是个“小个子”,只有月亮质量的1/3。
而且,冥王星的轨道偏心率大,轨道倾角大,其公转轨道与其他八大行星似同心圆的旋转路径明显不同,甚至能深入海王星轨道以内。不仅如此,它的物质成分类似彗核,既不像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四颗“类木行星”,也不能归入另外四大行星组成的“类地行星”。“小弟”在“九大行星家族”里,显得越来越“不合群”。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许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从儿时起就一直熟知的太阳系“九大行星”概念如今要被重新定义,而冥王星又因何被“降级”?
“行星”这个说法起源于希腊语,原意指太阳系中的“漫游者”。近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的标准行星。19世纪后,天文学家陆续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阳系的“行星”变成了9颗。此后,“九大行星”成为家喻户晓的说法。
不过,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发现柯伊伯带有更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发现的“2003UB313”,就是一个直径和质量都超过冥王星的天体。
布朗等人的发现使传统行星定义遭遇巨大挑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的新行星定义,意在弥合传统的行星概念与新发现的差距。
大会通过的决议规定,“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在太阳系传统的“九大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符合这些要求。冥王星由于其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义,因此被自动降级为“矮行星”。
最新的对于大行星的定义中第二条 已经清空轨道附近的小型天体
冥王星轨道附近已经发现很多和冥王星大小相当甚至更大的天体,这就是排除它的最大理由.
有人推测,它曾经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

收起

这只是一部分人的观点,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