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拉是那个少数民族的乐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9 00:29:30
冬不拉是那个少数民族的乐器冬不拉是那个少数民族的乐器冬不拉是那个少数民族的乐器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

冬不拉是那个少数民族的乐器
冬不拉是那个少数民族的乐器

冬不拉是那个少数民族的乐器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目录
  简介
  种类
  演奏
  传说
  阿肯弹唱
  与热瓦普区别
  乐曲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是中亚地区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的哈萨克族中尤其流行.琴杆细长,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两种.一般用松木或桑木制作,琴颈即指板,过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发音小孔,张羊肠弦两根,琴身有羊肠弦品位.
  冬不拉音量不大,但音色优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运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的蹄声等.指法有一弹一挑、两弹两挑、两弹一挑、一弹两挑、连奏、拨奏等,还可演奏泛音、滑音、和音(外弦奏旋律内弦配和音).弹奏的力度和速度可有多种变化.尤宜于表现快速乐曲.冬不拉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表演形式,演唱者既可用于自弹自唱,也可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表现力非常丰富.而且它轻便,易于携带,适合于草原上迁徙不定的生活,故深受人们的喜爱.
  哈萨克族的音乐工作者,对冬不拉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钢丝弦,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制成有高低音不同的冬不拉.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
  编辑本段
  种类
  冬不拉
  冬不拉的种类繁多,大都由整块松木或桦木凿成,雕刻精细,镶嵌美观.音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三角形,以近代诗人阿巴衣的名字命名,叫“阿巴衣冬不拉”;一种是椭圆形,以哈萨克的民间阿肯江布尔的名字命名,叫“江布尔冬不拉”.两种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琴弦用羊肠制成,多数为两根,也有三根的.现已改用尼龙缠钢丝弦代替了羊肠弦,并增加和使用铜质品位.
  冬不拉弹奏的力度和速度变化多端,尤其适合表现快速的乐曲.
  哈萨克族的音乐工作者,对冬不拉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钢丝弦,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制成有高低音不同的冬不拉.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
  编辑本段
  演奏
  演奏冬不拉,将琴斜置于怀中,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弹拨.左手按弦时,多用食指和拇指,其次是中指和无名指,小指很少使用,右手主要用中指和拇指拨弦,其余三指少用,有时也使用拨片弹奏.一般以外弦奏旋律,内弦作和弦衬托,有时也相反,还经常用内外弦同时弹奏旋律.
  编辑本段
  传说
  传说一
  冬不拉
  很久以前,哈萨克人就居住在靠近一片森林的地方,过着宁静的游牧生活.结果森林里有一只凶恶的瞎熊,经常跑出来伤害牧人和牲畜,使人们不得安宁,国王派去了几批猎人都被瞎熊伤害了.
  国王的独生子名叫“冬不拉”,他瞒着父王,挺身而出,为民除害,与瞎熊进行了一场轰轰轰烈烈的搏斗,杀死了瞎熊,自己也不幸牺牲.当牧民们找到王子的尸体时,都泣不成声,谁也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国王.
  这时有个名叫阿肯的老牧民站了出来,自告奋勇地去见国王.国王问他:“你知道王子的下落么?”阿肯指着一棵高大的松树说:“尊敬的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国王生气地说:“明天它如果不告诉我,我就杀了你!”聪明阿肯在牧民们的帮助下,砍下大树的一个支杈,连夜制作成一把精美的乐器,第二天在大森林前草原上,用琴声歌颂王子的壮举,倾诉对王子的崇敬和怀念.
  琴声中有阵阵松涛,有王子的怒吼,有瞎熊的哀鸣,也有草原人民悲伤的啜泣,国王听着琴声,悲痛万分,是松木制成的乐器把王子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国王.琴声一会儿雄浑激昂,一会儿低回婉转,一会儿音韵铿锵,一会儿又如泣如诉.从此,哈萨克人有了自己的乐器,为纪念王子,人们以“冬不拉”来命名乐器的名字,而弹唱冬不拉的民间歌唱家便叫做“阿肯”.
  传说二
  冬不拉是新疆哈萨克族人心爱的乐器,它的来历,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传说,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个残暴的可汗.与他一样凶狠残暴的儿子,在为他筹办50大寿前的一次狩猎中失踪,可汗命令王宫里的奴仆必须在三天内找到他,谁带来不好的消息,谁将会受到嘴里灌满鼎沸铝水的惩罚.
  一个年轻的骑手在一棵胡杉旁发现了可汗儿子的尸体.他找到了草原上最聪明的老牧人,请他帮忙出主意,老人苦思了好久,终于想出了办法:只要不用嘴说,就可以逃脱残酷的惩罚.只见他从房前的树上据下两块最好的薄木板,宰杀了自己的马,抽出马腿上两条长筋.
  老人将薄板和长筋做成了一把神奇的乐器.带领寻找可汗儿子的仆役们纵马直奔王宫.来到王宫,可汗坐在他的宝座上,在宫殿的中央摆着一口装满鼎沸铝水的锅.“你给我带来了王子的消息吗?”可汗冲着老人凶残狂吼.老人拿出昨夜赶制的乐器对着可汗弹起来.
  凄美的乐声如实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可汗听完暴跳如雷,要处罚老牧人,老牧人神情镇定的告诉可汗,发出声音的是我手里的冬不拉,如果要处罚就处罚它.
  失去理智的可汗,命令武士处罚老牧人,老牧人拿起冬不拉唱起了心底埋藏已久的积愤.
  老人的歌使仆役们个个抬起了头,宫廷武士挺直了胸膛,跟随着老人一起高唱.歌声像火山爆发,可汗顿时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他被愤怒的歌声吓得瘫痪了,从高高的王位上摔下来,摔进那鼎沸的铝锅里.这就是冬不拉的第一支歌,从此以后,草原上便流行开了哈萨克人民心灵的伙伴——冬不拉.
  编辑本段
  阿肯弹唱
  阿肯弹唱丰富了草原文化的底蕴.冬不拉伴奏下的歌声,充溢着强烈的民族气质、性格、理想与追
  冬不拉
  求,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地域风情.歌词中有大量的谚语、比喻、哲言,睿智而通俗,机警而幽默,生动而风趣,朴素凝炼,浅显易懂.
  弹奏曲调有的含蓄而内蕴;有的外露而奔放;有的沉稳而缠绵;有的粗犷而强悍,融合了东方与西方音乐的元素,是哈萨克民族历史与现实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歌词和曲调水乳交融,飞翔在广袤的草原上,因而形成了“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的写照,和从生到死“唱着来唱着去”的民族特色文化.
  传说填补信史的空白.冬不拉以简朴轻盈的构造,蓄纳天地万籁之声,淋漓尽致地传达出草原特殊的音乐语汇,表达着哈萨克人民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在阶级社会中,冬不拉琴伴随着牧羊人飘动的篝火,伴随着阿肯激昂不平的声调,诉说着草原上的愤懑与辛酸.
  编辑本段
  与热瓦普区别
  热瓦普
  由来不同:
  热瓦普是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弹弦乐器.流传在塔吉克族的叫拉布卜.十四至十五世纪已出现.清代列入四部乐.
  冬不拉,哈萨克族弹弦乐器,是新疆地区弹唱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
  组成结构不同:
  热瓦普音箱半球形,木质,蒙以蟒皮,张五根金属弦,多个音品(改革的热瓦普音品可多至二十六个).
  冬不拉的音箱为木质的,有扁平和瓢形两种,琴杆上有九个缠皮线的品位,张两根弦.解放 后,冬不拉经过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钢丝弦,音域得到扩大的同时增大了音量.制成高低不同的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高、中音冬不拉的音色明亮、清脆、技巧灵活.
  演奏方式不同:
  热瓦普的音色响亮,多用于合奏与伴奏,亦可作为独奏乐器使用.独奏乐曲为木卡姆或民歌的曲调,现已有不少新的独奏作品出现.
  作为新疆地区弹唱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冬不拉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音量较小,一般用于自弹自唱、独奏与合奏等.
  编辑本段
  乐曲
  流传在民间的冬不拉乐曲达200多首,其中以马为题材的乐曲最多.其次为描写狩猎生活、歌颂美丽山河和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解放后出现的较优秀的独奏曲有《高潮》、《热爱祖国》、《延安颂》和《伊犁河的波浪》等,协奏曲有《美丽的巴尔鲁克山》等.
  享受冬不拉歌曲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zODM3N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