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对管仲评价那么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7:12:52
孔子为什么对管仲评价那么高?
孔子为什么对管仲评价那么高?
孔子为什么对管仲评价那么高?
孔子为何高度评价管仲
人对现状不满,往往就会怀旧.现在给复杂的人际关系搞得心烦,那么一回头,童年多么美好啊;在大学里念书的时候,把学校骂个臭死,等毕业了,就拿我们学校的BBS来说,上面好多毕业多年的人晃着,就这些人,最容不得人说学校一点不是;女孩子嫁人了,慢慢看老公越来越不顺眼,回想起来,虽然初恋时不懂爱情,但那也是甜蜜的感伤啊;工厂效益不好,回头想想,毛主席的时候多好啊;大学里行政的权力越来越大,于是老师们想,蒋委员长时多好啊……你看看现在市面上有多少怀念民国的书.
过去是不是真有那么好,其实不重要了.关键是一经过回忆上色,假的也变成真的.想当年哪能像现在这样,杀个国君跟杀个鸡似的,不怕受到天子的惩罚吗?想当年用得着为了点屁事去打仗么?有问题可以找天子协商嘛!现在那些戎狄都来打我们,想当年都是天子带着我们去打他们的……
现在大家都开始怀念周天子具有巨大权威的时代了,但周天子显然已经衰得不行,指望他本人是指不上了,所以只好指望一个能够以天子的名义,为大家做事的人,也就是霸主.
乱世,是产生霸主的社会基础;怀旧,是催生霸主的心理基础.
那时霸字还没什么贬义.
霸,也写作“伯”,伯是老大的意思,霸主也就是诸侯里的老大.
东汉的大学者郑玄给《左传》作注解,有这么一句:
霸,把也,言把持王者之政教.
这意思是,天下是天子的,但是现在天子不管事,事情归霸主管.对这个世界来说,天子是董事长,霸主是总经理.
那么,哪个国家的国君有可能成为霸主呢?
当然,称霸国首先得是个大国.《史记》写得很清楚:
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
当时,天下最强的国家是四个:齐楚秦晋.
楚国这时对自己的定位就是野蛮人,大家结盟,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就是为了打他的.他要当霸主,就跟《神雕侠侣》里面,金轮法王跑到英雄大会上,说我要当武林盟主一样.这是一种非常欠扁的行为.
秦国也不行,因为地理位置太偏远,这个时候,它还想不到要跟山东河南的这些诸侯国来打交道.
晋国呢,晋国当时的问题是发生了内乱.--晋献公年纪大了,宠爱年轻的老婆骊姬,把太子逼死,另外两个大儿子逼得流亡,而临终前立了骊姬生的小儿子.结果晋国的大夫们不服,于是晋国就乱了,非常典型的动乱模式.
只剩下齐国了.
齐国不久前也发生了内乱.齐襄公被谋杀了,于是齐国国内大乱,齐国的公子们,纷纷逃到国外避难.其中有公子小白,鲍叔牙保着他,到了莒国;有公子纠,管仲保着他,到了鲁国.
后来乱子平息,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就都往回赶,这时形势很明显,先入为主,谁先回去谁就是国君.
莒国近,鲁国远,就这么走,肯定是公子小白先到.于是管仲登上一辆轻车,备好一副弓箭,就去中途截杀公子小白.“
远远望见公子小白的身影了,管仲一箭射过去,小白惨叫一声,口吐鲜血,就倒在了车中.
于是管仲回去,跟公子纠说:“得了,这事儿我搞定了,咱们不用急了.”
哪里知道,公子小白是一点都不小白,管仲那一箭,正好射在他的衣带钩上,箭没射进去.但是小白反应很快:“看来对方箭法很准哪,他要是再射,可没这么好运气.”赶紧咬破舌尖,吐出口血来倒下去,这就骗过了管仲.
就这么,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
于是鲍叔牙就跟齐桓公说:“国君啊,你是想仅仅治理好齐国呢,还是想称霸于诸侯?”
齐桓公说:“当然想称霸于诸侯!”
“那行,您要是就想治理好齐国,就我们这些人,足够了;您要是想称霸于诸侯,非管仲不可!”
齐桓公一代霸主,还是很能放下个人恩怨的,于是就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写了封信到鲁国:“公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心杀他;管仲是我的仇人,我一定要亲手杀他.”
所谓我不忍心杀他,就是你替我杀了罢.所谓我一定要亲手杀他,那你得先给我把他送过来啊.--他这是加了个小心,怕直接要管仲,鲁国人不给.“这是一人才啊,你任用他我不惨了吗?凭什么给你啊?”现在说要过来是想杀掉,鲁国人就没什么舍不得了.
齐国强鲁国弱,鲁国没办法,把公子纠杀了.追随公子纠的人,于是就纷纷自杀,并且,盛情邀请管仲,一起自杀.
他这道理也通:我们自杀不自杀其实还无所谓,你管仲尤其得自杀啊!你可是差点没把人公子小白射死,他能不记仇么?给鲁侯的信里都写明了,要把你给醢了.--就是剁成肉泥,--现在跟我们一块儿上吊,不好歹还落个全尸吗?
但是管仲不这么想.或者,他是有预感,齐桓公不会是真想杀自己;或者他没有预感,但是只要还有一线生机,他也不肯放弃的.就从老是当逃兵那事儿也看得出来,他从来不是一个道德标兵,他不是一个为了忠于主人,就甘于牺牲性命的人.正所谓:
三战三北君莫羞,一匡天下霸诸侯.
若经沟渎殉小节,盖世功名尽射钩.
第二节孔子谈管仲
管仲事业做得很大,经历又很传奇,所以当然经常被人议论.--包括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孔子不喜欢管仲.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说:“管仲这人,格局太小.”
有人问:“管仲节俭么?”
孔子说:“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什么叫三归?解释很多,随便取其中一种,女孩子嫁人叫归,《诗经》里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那个时候诸侯娶媳妇,比方说吧,齐国国君要娶鲁国国君的女儿,鲁国国君不能光把自己的闺女嫁过去,他得找两个跟自己同姓的国家,比方说郑国和卫国,这都是姓姬的:“我闺女可是嫁到齐国去了,咱们都是兄弟,你们也得赞助一下.”于是这两国国君,也要把女儿嫁到齐国去.--一娶就娶三个国家的女孩,叫“三归”,这是诸侯的特权,管仲本来没资格,但是他也这么搞了.
还有其他解释,但不管哪种解释,主题都是一样的,就是说管仲很奢侈.
什么叫官事不摄?摄是代理,就是说,管仲家里的佣人特别多,而且分工特别明晰,不兼职.扫地的不擦窗户,擦窗户的不洗衣服,洗衣服的不下厨房,下厨房的,做西红柿炒鸡蛋的,不做韭菜炒鸡蛋……
所以孔子说,这怎么能叫节俭呢?
又问:“管仲懂礼吗?”
孔子说:“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树是动词,修建;塞门大致就是后来说的照壁或影壁.当时这是国君的特权,但管仲在家门口也筑了道影壁.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坫其实就是一个小土台子,两国国君结盟,喝过酒了,要把酒杯倒扣着放在这个小土台上,所以叫反坫.显然这也是国君才可以有的东西,可是管仲也整了个,太僭越了.
所以孔子总结说:“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管仲都懂礼的话,还有谁不知道礼啊?
但是,在学生对管仲做出负面评价的时候,孔子却反驳了,而且对管仲推许极其的高.孔子把这个字许给管仲了,--“仁”.
你要知道,其实什么节俭啊,懂礼啊,在孔子眼里虽然是美德,却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好评,可是这个“仁”字就不得了了.孔子是很少会说人家“仁”的,相反他喜欢说“不知其仁”,意思是这个人是不错,优点有,但仁还说不上.
孔子门下那么多学生,他最喜欢谁?毫无疑问是颜回,而孔门弟子里面,混得最好的,社会声誉的最高的,则是子贡.于是子贡就给孔子盯上了:“女与回也孰愈?”你跟颜回,你们俩谁强一点啊.
这个子贡是个人精哪,当然知道顺着老师说: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喊字是表示尊敬,称呼自己,当然称名.
“当然颜回强,您教给我啥,我能再领悟出一条,就不错了.颜回呢,您说一,他能知道十.”
结果孔子是真不给子贡留面子:
“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嗯,你不如他,我很赞同你这个话,你是不如他.”
“与”是赞同的意思.当然,要解释成“和”也行,那就更不得了了:“你不如他,我孔丘和你端木赐都不如他.”
但就是颜回,在仁这个问题上孔子是怎么说的:“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颜回也不过就是能保持三个月而已,整体上也还是不够一个仁者的.
那么孔子为什么又愿意给管仲那么高的评价呢?看具体的对话.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这天,一个学生叫子路的,来找孔子.读《论语》,孔子这么些学生里面,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子路.子路跟孔子,就像李逵跟宋江一样.而且,我比较心态猥琐的说一句,从做老师的角度说,你班上有一个子路这样的学生,实在是幸福了.
第一,不管你问什么问题,他肯定第一个举手发言;第二,不管他回答的是什么,他一定答得不对.
其他人一看,说这个样子还说个一头的劲,我讲得比他好啊,我也说两句.这课堂气氛就很活跃了嘛.
子路比较戆,性情中人,慷慨就义是他的理想,所以他喜欢为公子纠尽忠的召忽,而对管仲这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作风,是很瞧不上的.“未仁乎”前面那个曰,主语还是子路,子路发表意见时常常很冲动,然后就挨孔子训,所以这次话说了一半,他心里也有点打鼓,这里顿了一下,然后才问:“管仲算不上仁吧?”
九是多次.齐桓公多次聚会诸侯,可是大都是“衣裳之会”,不是靠的武力威胁.“你来,你不来我揍你!”这都没有.能这做到这些,靠的就是管仲,这说明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这个霸主当得很得人心,那为什么能这么得人心?
再看下一段: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贡也不认可管仲.于是孔子就解释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于诸侯,一举匡正了天下,老百姓至今还受着他的恩惠呐.假如没有管仲的话,我们都要披头散发的穿野蛮人的服装了.
华夏的风俗,男子二十岁成年,就要行冠礼,把头发结到头上,女的十五岁成年,如果定了婚,就要行笄礼,也把头发结到头上.所以如果一男一女,是刚成年就结婚的,那就叫结发夫妻,因为结婚前刚刚在成人仪式上把头发结起来了.戎狄就没有这个规矩,都是披头散发的.
华夏族的衣服衣襟朝右边开,叫右衽,戎狄正相反.
披发左衽,都是戎狄的风俗.
当时戎狄的势力极盛,《公羊传·僖公四年》有一句话:
“南夷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南方的蛮族和北方的蛮族,他们的势力已经挨上了.一个在我们南边一个在我们北边,他们挨上了,那我们哪儿去了?我们就好像风中的游丝,虽然还没有断,但眼看着随时都会断,这叫“中国不绝若线”.
所以,这时能出现一个管仲这样的人物,实在太重要了.他的功绩,就是捍卫了华夏文明.管仲辅佐齐桓公积极促成诸侯会盟,口号就是:“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戎狄都跟豺狼一样,他们的野心、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你不打他不行;而我们华夏的各国,再有什么矛盾,是内部矛盾,都是亲人,谁也别丢下谁.
尊王攘夷,是管仲的大事业,如果他也像“匹夫匹妇”那样,拘泥于一些小的信用(谅是信用),找根绳把自己勒死(经是绳子,这里是动词,勒死),然后尸体丢小水沟里,谁还知道他啊?
管仲以攘夷为号召,孔子再以此推崇管仲,后来就形成了儒家的一个重要命题,叫“华夷之辨”.
当然要说明的是,这不是种族歧视,主要就是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照儒家的传统,叫“中国则中国之,夷狄则夷狄之”.只要你接受中国文化,那不管你是什么血统,什么政治立场,都拿你当中国人看,这叫“中国则中国之”;相反,一个中国人,却奇风异俗,那就不承认你是中国人了,这叫“夷狄则夷狄之”.
“夷”们当然不会喜欢这种优越感,但是最终又不得不接受华夏文明确实存在的优越性.比如北宋灭亡后,金兵攻破曲阜,一把火把孔庙烧成了灰烬.但等到统治稍微稳定,金的皇帝便又拨专款把孔庙重新盖起来,还在民间不知道什么地方,找了个孔子的后代,尊为衍圣公,--当时孔子正牌嫡系的后代已经跑到了南宋,当然也在做衍圣公,这就出现了一南一北各有一个衍圣公的搞笑局面.总之,金国是也尊起孔来.正如“打倒孔家店”、“批林批孔”的呼声言犹在耳,于丹子的《论语心得》,就居然又成了许多行政部门学习的材料了.
正是:万里长城可以倒,仲尼圣像总贴金.
孔子有三段论管仲的话。
一段是:“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以下只注篇名)
一段是: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接下来一段是: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
全部展开
孔子有三段论管仲的话。
一段是:“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以下只注篇名)
一段是: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接下来一段是: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