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军队的最基本组成兵制是什么是怎么算的,多少人为伍,伍之后又为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09:44:23
宋朝军队的最基本组成兵制是什么是怎么算的,多少人为伍,伍之后又为什么
宋朝军队的最基本组成兵制是什么
是怎么算的,多少人为伍,伍之后又为什么
宋朝军队的最基本组成兵制是什么是怎么算的,多少人为伍,伍之后又为什么
历史上有两个宋朝.
北宋时期,皇帝直接掌握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其下兵权三分:“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宋史□职官》).枢密院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直接秉承皇帝旨意,调发全国军队,“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以及“侍卫诸班值,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宋史□职官》),设有枢密使、副使等.三衙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分统全国禁兵和厢兵,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等,地位低于枢密院长官.枢密院与三衙分握发兵权和管兵权,互相牵制.率(帅)臣在平时统领同驻一地的各司军队,即同驻一地的军队平时要受三衙和率(帅)臣双重统辖.战时,军队受枢密院调发,由皇帝临时派遣统帅(率臣),给以都部署、招讨使等头衔,率兵出征,事已则罢.这样就使兵将分离,将不专兵.此外,还设有兵部,只掌管仪仗、武举和选募军兵等事.
北宋主要有禁兵、厢兵和乡兵,在边境地区还有蕃兵等.
禁兵是军队的主力,兵额多时在百万以上,主要任务是“守京师,备征戍”(《宋史□兵志》).禁兵实行“居中驭外”的“更戍制”,除驻京师外,还分别到边地或冲要地方戍守,一二年轮换一次,即使士兵往来道路,以习劳苦,又使兵不识将,将无专兵,以防止武装割据或拥兵叛上.一般以50人为队,2队为都,5都为营,5营为军,10军为厢.营又通称为“指挥”,是作战的基本单位.步兵1指挥为500人,骑兵少于此数.各级主官名目繁多,大体是:厢、军分别设都指挥使,军还设都虞候,营设指挥使,其下尚有都头等.禁兵的给养按规定较优厚,月俸分等发给,年节有赏,大典有赐,行军另有行装钱等.但有的妻室随营,又加军吏克扣严重,禁兵生活都很困苦,特别是社会地位低下,深受将校欺凌和虐待,以致常常发生兵变.
厢兵名义上也是一种常备兵,实际上是一支专任劳役的队伍.它分属各州和某些中央机构,“内总于侍卫司”(《宋史□兵志》).其组织编制大体如禁兵,给养比禁兵低,主要担负筑城、修路、运输等杂役,多不训练和校阅.
乡兵亦称民兵,有的称强壮、弓箭手、土兵、果毅等,是不脱离生产、农隙集结训练的民众武装,以按户选、抽的壮丁或募集的土人组成.其组织编制,各地极不统一,有的设指挥、都等,有的设甲、队等.乡兵服习水土,有的战斗力较强.朝廷遇有边事紧急,也征发乡兵出战,并发口粮和酱菜钱.乡兵有的还可转为禁兵.
蕃兵是由北、西北边境少数民族组成的武装.在西南边境还有砦兵、峒丁等.任务主要是边境戍守.组织编制因部落而异,常见的有部族、姓、小姓等.朝廷对其首领区分不同等级给予钱粮、衣服和土地,对士兵也偶有赏赐.蕃兵、砦兵等熟习边情,勇悍善战.
北宋神宗时,王安石等人曾推行新法,在军事制度方面主要有保甲法、保马法和将兵法.保甲法规定10家(后改为 5家)为1保,5保为1大保,10大保为1都保,“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宋史□王安石传》),农隙教战.保马法,即与保甲法相配合的牧养军马之法.“凡五路义保愿养马者”,由官府给予马匹,或按市价发钱自买,每户养1~2匹,免一定赋役,马匹如有死病等情须补偿.将兵法,即改变原来的“更戍制”,在全国重要军事地区置将统兵,平时就地训练,战时接受调遣,“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士”(《宋史兵志》).新法初行,颇见成效,但推行不久,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而被废止.
南宋军制 南宋时期,军事制度较之北宋有很大变化.高宗开元帅府节制诸军.枢密院的军事领导体制虽然基本保留,但朝廷控制军队的能力已削弱,枢密院的军权也随之缩小.禁兵已不居主要地位,厢兵所在多有,蕃兵已不存在,而乡兵建置更为繁杂,制度纷歧.军队的主力为屯驻大兵和三衙诸军.屯驻大兵即抗金各将领所率领、屯驻在前线的军队.其称谓几经变易.后来,朝廷为加强对各屯驻大兵的控制,将其改为御营军或行营护军.绍兴十一年(1141),又剥夺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大将的兵权,把他们的部队改为御前诸军,“遇出师取旨,兵皆隶枢密院”(《宋史兵志》).屯驻大兵多是亲族乡里和军将的旧时部曲,战斗力较强.其中,岳飞所率岳家军最为著名,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此外,三衙分别领率 3支大军,初、中期在沿江和川陕边界还陆续组建10支御前诸军.这13支军队有军、将、队等编制,统兵官有统制、统领、正将、副将、准备将等,兵士一般区分为效用和军兵两级,每级又分若干等.每支军队中有一定比例的“不入队人”,充辎重、火头(炊事)等非战斗任务.宁宗时,这些制度又遭破坏,往往以文臣控制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