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汉语新词的特征主要集中在特征上!要求最少4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9 11:10:42
21世纪汉语新词的特征主要集中在特征上!要求最少400字
21世纪汉语新词的特征
主要集中在特征上!要求最少400字
21世纪汉语新词的特征主要集中在特征上!要求最少400字
21世纪是全球化及中西文化价值观激烈冲突的新时期,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经济和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急剧的变革状态,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大量出现,现代汉语词汇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这些新词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市场经济导向下的社会心态
新世纪以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对外开放的逐步加深,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经济改革无疑是这一切巨大变化的核心.大批带有经济气息的新词语出现了,如电子汇兑、按揭、促销、打折、掘金、挖银、网上购物、美食节、体育彩票等等,数不胜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相应的历史词语又在日常语言中活跃起来,如股票、债券、上市、破产、买断、控股、保险、经纪人、董事长、集团公司等等.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带有商业气息的新词语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谈话中占有相当大比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许多新词语更是充分流露出一种商业导向的社会心理.比如“促销”一词,这一新词的本义可以理解为“促进商品销售”,但实际使用起来往往是“宰人’’的同义词,在商品趋同,产品大量积压,生产商急需研发新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和结构升级的情况下,价格向下移动时往往用
“促销”或“特价”,极少用“削价”.这个词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一种狡黠的商人心理,避免使用刺激人的“削价”字眼,而选取较平和、不易引人注意的“促销”代替.
这种商业导向的社会心态在对本国产品的品牌命名上也可以略见一斑.如:吉利新款轿车以“美洲豹”为车命名,暗示消费者该车性能良好,开起来象美洲豹一样风驰电掣,迎合了商业社会中人们快速便捷的心态,这样很利于“美洲豹”品牌远销国外,开拓汽车的国际市场.
此外,现代人生活在一个从未有过的色彩斑斓而又节奏快捷的氛围里,数码技术的实现,网络世界的开通,紧张的工作,放松的企望,这一切都使人们不仅要求以新奇的语言形式进行交际,而且要求交际的符号越简便、越省时、越省力越好.于是,像“886”(英语“Goodbye”的音)、“200”(ZOO——动物园)、“GF”(GirlFRIEND——英语“女朋友”字母缩写)、BF(BOYFRIEND——英语“男朋友”字母缩写)等数字的、网络的,以及字母缩写的语言符号涌现了.从传统语言规范的角度看来,这种千奇百怪的符号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确实是难于理解,不合语法规范,甚至是不能容许的,但从置身于快节奏的竞争激烈时代的人们的角度看,这简洁的语言符号恰恰适应了他们生活的与心理的需求,扩大了他们单位时间的使用效率.
二、求新求变的心态
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具有追新、追奇、追时尚和追求与众不同的心理.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势,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活跃了人们的思想,过去那种循规蹈矩、追求一律的状况被打破了,甚至连饮食、服饰也要求与众不同.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样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比如,“很阳光”、“挺女人”、“非常现代”、“小龙女”、“酷毙了”、“帅呆了”、“I服了YOU”、粉丝(FANS)、玉米、凉粉(超级女声的歌迷专称)等词的出现,反映了21世纪初期人们的心理要求和认知状态.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正如需要改革开放一样需要语言以及语言法则的解放.这是汉语新词流行的重要的时代基础.
创新好奇原属人之常情,新词语本来就可以展现特立独行的心态,而新世纪初以来这种求新求变的心态表现得特别强烈,从某些汉语新词语的出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心理走向.这一点甚至在最常用的词语中都有突出的表现.比如、现在多数新潮现代的“茶馆”改用“茶吧’’的名称,甚至也不再用“浴室”,而代
“水吧”,以其新颖别致招徕顾客,可算是这种心态的明证.
新词中还有大量与原词汇词义相同或相似的同义词,如“泊车”和“停车”、“靠车”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当,但“泊”字强调了突发性,有一种夸张的色彩.在近几年的新词使用中,还有一种颇为奇特的现象,即有些外来词在引进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译名,经过语言环境的自然筛选,其中一个译名已成定论;但几年之后形势又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原来已被淘汰的译名又卷土重来,或许可以称此现象为“回潮’’现象.如:“VITMIN”一词引进时译为“维生素”,而现在又出现“维他命”的说法,把原来意译的“维生素”改为音译的“维他命”如:“21世纪金维他”等.
求新求变的社会心态,无疑是社会进步、个体意识增强的表现,但无形中也使语言方面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在新词、新语大批涌现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生造词,如“狡奸”、“涉跋”、“刚招”、“怪怨”.
因此,在新词语高频率出现的同时,也应注意词汇使用规范化,必须坚持交际必需、表义明确、合乎造词规律的原则,而不能——味单纯求新、求变.
三、民主宽容、道德更新的心态
国内社会最近出现“未婚母亲”、“少女妈妈”等词语,以及“家庭妇男”、“家庭主夫”等.道德观念也日益开放,在婚恋上尤为突出.
人们在用词方面还表现了充分的温情,这种注意用词的文雅与礼貌的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对智力低下的人不再以“傻子”、“痴呆”、“憨子”呼之,而代以文明的“弱智”、“智力障碍者”,同居称为“试婚”或“爱情磨合期”.
从这部分新词的出现可以看出,社会上一般人对事物不再以“两极化’’或“二元化”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人们学会了树立多元价值观,以比较人道、比较宽容的态度对待一些社会问题,这种社会心态反映出社会心理的文明趋向,也是人们更新道德观念、更具宽容与爱心的表现,这是难能可贵的,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
四、怨愤时弊的心态
新时期产生了大量的新俗语,这些新俗语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最主要的是针砭时弊.
有针对官僚主义的,如:把高官称“老板”,政绩工程;有讽刺不正之风的,如:集体不作为、一窝黑、小金库、保护伞.
新俗语是现代汉语新词中极富生命力的部分,它所反映的怨愤时弊的心态值得注意,更应注意形成这种心态的深刻的社会原因.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语言的发展折射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迁,折射着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发展、变迁与进步.没有语言的这种发展,则表明人们思想观念的停滞与落伍.21世纪初期汉语新词大量产生和广泛使用,特别是深受现代年轻人的青睐,恰恰表明这样的语言在某种意义上适应了当今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需求.任何语言都具有吸收功能,吸收的内容多集中在语言的词汇上,汉语也不例外.汉语词汇发展史告诉我们,汉语在每个发展时期都不同程度地从外民族语言、方言以及古语词中吸收一些有用的成分,不断地充实汉语词汇.所以,“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冲突,在不同的社区、不同的情景都带着不同的目的、倾向而在同一语境、同一时间共存.”而这种本土化、民族化在彼此对话中,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又渐进式地融汇于不是征服关系而是交流关系的全球化的文化人类学的宏观体系中,不难发现这正是我们的社会进步和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一种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