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如何互补?哪些历史名人做到了儒道互补?详细论述+举例说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6 15:32:41
儒道如何互补?哪些历史名人做到了儒道互补?详细论述+举例说明儒道如何互补?哪些历史名人做到了儒道互补?详细论述+举例说明儒道如何互补?哪些历史名人做到了儒道互补?详细论述+举例说明柳宗元他被贬永州后,

儒道如何互补?哪些历史名人做到了儒道互补?详细论述+举例说明
儒道如何互补?哪些历史名人做到了儒道互补?
详细论述+举例说明

儒道如何互补?哪些历史名人做到了儒道互补?详细论述+举例说明
柳宗元 他被贬永州后,在《愚溪诗序》中写到:"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显然,柳宗元在嘲讽自己的同时说明了对现实的无能为力,这体现出他对礼教的恪守;但在同时,他也引用了《庄子-在宥》中的话,"莫我知"强调了"溪"与"我"的统一,即道家思想中的"万物齐一","形神具忘".这虽是借物以抒怀,但文字后面可见这种寻求平衡的思想对当时士人影响之深. 苏轼怀有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突出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然而,苏轼一生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使他陷入苦闷、迷惘、感慨和悲伤.于是,当苏轼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但是,苏轼也并非是简单地抛弃和抉择,苏轼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态度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对儒、释、道三家,均有吸收,有批判.在积极从政和遭贬失意的不同时期,因处于顺境和逆境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表现;同时,他对三家又有意地加以调和,形成达观自适的独特思想.这种思想在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集中体现.三篇赤壁文代表了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同时也是窥悉苏轼思想的一条管道. 明太祖朱元璋首开明代三教合一风气之先.太祖曾经入寺为僧的经历,使他洞悉佛、道二教阴翊王化的玄机,深知佛、道二教内部的弊端,并力行整顿.在此基础上,明太祖进而提出了三教并用之说:"若绝弃之而杳然,则世无神鬼,人无畏矣.王纲力用焉.于斯三教,除仲尼之道,祖尧舜,率三王,删诗制典,万世永赖.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8)朱元璋曾自制僧律二十六条,颁于皇觉寺.内一款云:"凡有明经儒士,及云水高僧,及能文道士若欲留寺,听从其便,诸僧得以询问道理,晓解文辞."(9)明经儒士、能文道士留居僧寺,其实就是鼓励僧流参儒、道二氏法度,所透露的基本信息则是三教合流. 上有所好,下必应之.朱元璋提倡三教并用,其臣下随之极力鼓吹.宋濂号称明初文人之首,侍奉太祖左右,明太祖旨意,故对禅学也深信不疑,并对佛教的作用也称颂有加.他说:"大雄氏之道,不即世间,不离世间,乌可岐而二之?我心空邪?则凡世间诸相,高下、洪纤、动静、浮沉,无非自妙性光中发现.苟为不然,虽法王所说经教,与夫诸祖印心密旨,皆为障碍矣."(10)明代学者罗钦顺称宋濂学问,"一生受用,无非禅学而已",(11)可谓一语中的.除宋濂外,明初学者中,主张三教合一,肯定佛、道功能者,颇有人在,诸如乌斯道称:"佛亦赞天子之教化";张孟兼则将道家世俗化,从而达到佛、道相融的目的;而陈琏则更将道、俗合而为一,认为道教虽以清净为本,"而未尝以捐绝世务为高"(12).如此等等,不胜赘举. 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难,夺取宝座,得佛教名僧道衍(即姚广孝)之力不小.于是即位以后,对佛教多有佑护.成祖朝时大量善书的编撰,说明三教合一的观念已得到朝廷的普遍提倡.如朱棣在《孝顺事实》一书中,显然已将儒家之孝道与道教的感应思想结合在一起(13).除《孝顺事实》外,明成祖还敕撰《为善阴骘》一书.通过"阴骘"观念,教化民众行善积德,从而使儒、佛、道在"阴骘"观念上趋于融合.(14)而仁孝徐皇后所撰之《劝善书》,无疑是对成祖《为善阴骘》一书的回应,从而将儒、佛、道三教劝善之言熔于一炉.(15)所有上述御制书或敕撰书,均以儒家的五伦甚或孝道为中心,别采佛、道劝善之言,以为佑护、佐证,儒、佛、道融而为一.综所周知,这些书籍陆续被颁发于天下学宫,为天下士子所必读.由此可见,它们对儒、佛、道的合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王阳明在明代学术、思想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儒、佛、道三教合一观念的流衍或变迁中,王阳明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以前,固然明太祖、成祖倡导三教合一,亦有学者宣扬三教合流.然究其本质,不过是藉佛、道的威慑作用,暗助王纲.所注意的是佛、道的善化功能,所采用的方法亦不过是流于表面的援佛、道助儒.而王阳明则不同,他是援佛、道入儒,创制心学,其影响及于整个晚明思想界.尽管阳明集子中也不乏辟佛之言,而其根本则由王门后学陶望龄一语道破天机,即"阳抑而阴扶也.使阳明不借言辟佛,则儒生辈断断无佛种矣.今之学佛者,皆因良知二字诱之也".(16)阳明学术得益于佛、道二氏之处颇多,尤其与禅宗的关系更深.他的心学,即由禅宗"即心即佛"发展而来,而禅宗关于"定"与"慧"的关系问题,更为王阳明"寂"与"照"的关系所取代.此中关系,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已洞察秋毫:"三教合一之说,莫盛于阳明之门.察其立言之意,盖欲使墨尽归儒,浸淫至于今日,此道日晦,彼说日昌,未有逃禅以入儒,只见逃儒以入释,波流风煽,何所底极!"(17) 事实确乎如此.王门后学,大多逃于禅释,主张三教合一.在晚明,以王门后学为中心,再有其他一大批学者与之呼应,三教合一之说一时甚嚣尘上,甚至其影响及于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字.为叙述方便,下举罗汝芳、王畿、袁黄、李贽、屠隆、陶望龄、陶龄、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竟陵派钟惺、李元阳、管志道、焦 、林兆恩等人为例,以考察晚明三教合一之风在学术界的流行. http://52house.5d6d.com/bbs.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