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怎么使用吉士粉?我还有一大瓶,再过几月就过期了,我想知道,有什么样的简单糕点做法能大量使用到这东西,不要浪费了可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20:50:37
请问,怎么使用吉士粉?我还有一大瓶,再过几月就过期了,我想知道,有什么样的简单糕点做法能大量使用到这东西,不要浪费了可惜.
请问,怎么使用吉士粉?
我还有一大瓶,再过几月就过期了,我想知道,有什么样的简单糕点做法能大量使用到这东西,不要浪费了可惜.
请问,怎么使用吉士粉?我还有一大瓶,再过几月就过期了,我想知道,有什么样的简单糕点做法能大量使用到这东西,不要浪费了可惜.
在一些专家对部分厨师超剂量使用调味料的批评声还未平息下来时,目前又出现了滥用佐助料的现象,其中较为严重的便是滥用吉士粉和嫩肉粉.
吉士粉、嫩肉粉,都是近十年才被内地厨师广泛使用的佐助料.笔者发现,现在许多厨师仍然没有搞清楚吉士粉和嫩肉粉各自的性能,因为他们平时大多只是凭着感觉在用,不管炒什么菜(主要是荤菜),都要使用吉士粉或嫩肉粉,好像不用它们就做不出好菜似的.其实,某些菜肴中加了这两种(或是其中一种)佐助料,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破坏菜肴的风味特色,并造成佐助料浪费.
笔者下面就将吉士粉、嫩肉粉的成分、性质、作用及其运用体会介绍给大家.
吉士粉,这是一种混合型的佐助料,呈淡黄色粉末状,具有浓郁的奶香味和果香味,系由疏松剂、稳定剂、食用香精、食用色素、奶粉、淀粉和填充剂组合而成.吉士粉原在西餐中主要用于制作糕点和布丁,后来通过香港厨师引进,才用于中式烹调.
吉士粉具有四大优点:一是增香,能使制品产生浓郁的奶香味和果香味;二是增色,在糊浆中加入吉士粉能产生鲜黄色;三是增松脆并能使制品定形,在膨松类的糊浆中加入吉士粉,经炸制后制品松脆而不软瘪,形态美观;四是增强粘滑性,在一些菜肴勾芡时加入吉士粉,能产生粘滑性,具有良好的勾芡效果且芡汁透明度好.
吉士粉虽然有以上优点,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应当弄清楚,做什么菜肴需要使用,用量应该是多少?若使用不当,吉士粉所具有的优点在特定的条件下反而会变成缺点.比如,在制作需要保持原料本味的酥炸菜肴时,若脆浆糊中加入大量的吉士粉,虽然可以增加菜肴的色泽和松脆感,但奶香味和果香味却会掩盖原料的本味,使菜肴失去特色.实际上,烹制这类菜肴若是用另外的膨松剂,再添入增色剂,即可避免.另外,在鱼肉、虾肉、蟹肉码味上浆时加入吉士粉,成菜后肯定失去鱼肉、虾肉、蟹肉的原味,甚至使味道变得来不伦不类.
吉士粉用于不同菜肴的用量可参考如下:
1吉士粉用于菜肴原料的码味,主要是西柠汁、果汁和港式糖醋汁类菜肴,其用量以每500克原料加5克左右的吉士粉为宜.制作蒜香排骨,则可适量加大吉士粉的用量,放15克左右为宜.
2吉士粉用于菜肴勾芡时,用量比例是每500克原料加入2~5克吉士粉,且要与水淀粉和匀同时用.
3吉士粉用于脆浆糊的调制时,可在糊中加入15%的吉士粉.
嫩肉粉,又称松肉粉.这是一种能使动物性原料软嫩滑润,同时又不损伤肌纤维弹性的佐助料.嫩肉粉呈白色粉末状,为纯天然制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从番木瓜中提取的疏松剂——木瓜蛋白酶,它能将动物类原料结缔组织、肌纤维中的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适当分解,使部分氨基酸之间的连接键发生断裂,从而破坏它们的分子结构,大大提高原料肉的嫩度,并使其风味得到改善.
虽然大家都知道嫩肉粉的作用,但有的厨师却对嫩肉粉的用量、使用方法、码制时间等并不了解,甚至还片面地认为,多用嫩肉粉就能缩短腌渍时间,因此他们常常是大剂量使用,或是在过酸的环境中(原料中有大量的醋或番茄酱)和过碱的环境中(原料中码有大量的食粉或食碱)使用嫩肉粉.另外,由于嫩肉粉中所含的木瓜蛋白酶仅占2%,其余98%均为盐、糖、淀粉等填充剂,所以原料码味时加入过多的嫩肉粉,便会使中间填充剂的味道呈现出来,从而掩盖了原料本身的鲜味.大家都知道,嫩肉粉应当用于肌肉老韧、纤维较粗和含水量较低的动物性原料,而我们有的厨师却常常对一些较为细嫩、含水量较高的鱼肉、虾肉大量使用,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甚至破坏了成菜的风味.
我们这里呼吁正确使用嫩肉粉,就是要求大家掌握以下五个关键:
1嫩肉粉的用量应以原料重量的0.5%~1%为宜.
2使用嫩肉粉时,应先将其溶于适量的清水后,再投入原料中,切不可将其直接撒入原料里,因为那样不易拌和均匀.
3嫩肉粉所含木瓜蛋白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最佳温度为60℃左右.因此,只有在这种温度下嫩化的效果才最为明显,也才最快速.若温度超度90℃,蛋白酶便会失去活性.
4虽然嫩肉粉对原料产生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一般在常温下静置15分钟即可.若时间过长,便有可能致使原料失去弹性;若时间过短,又起不到嫩化的效果.
5嫩肉粉对原料发挥致嫩作用的PH值大约在7~7.5范围内,而在过酸或过碱的环境中,嫩肉粉都难以发挥作用,故我们在使用嫩肉粉之前,就应当考虑原料或调味料是否含酸或含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