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中"梦"指什么,为什么被揉碎了还像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徐志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03:09:26
再别康桥中"梦"指什么,为什么被揉碎了还像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徐志摩)
再别康桥中"梦"指什么,为什么被揉碎了还像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再别康桥(徐志摩)
再别康桥中"梦"指什么,为什么被揉碎了还像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徐志摩)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高、赞美自然的.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代,艰难的民生,使诗人的 康桥理想逐渐破灭.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八年诗人重返英伦归国途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徐志摩以其独抒性灵的诗风靡一时.他的诗,轻灵飘逸,幽婉洒脱,集意境美、建筑美、音节美和绘画美于一身,同时对中外诗艺进行融合,追求一种“纯真的诗感”.这些在《再别康桥》可见一斑.
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淡的离别愁绪.诗的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行文看似洒脱,实则是无奈与惆怅:诗人知道,康桥的美景是永存的无法带走的,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经的梦想,而带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实浊的眷恋与忧愁.往下,诗人运用比喻,将金柳看成是荡漾自己心头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第四节中,是清泉倒映了天上的彩虹,还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那种“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开阔而悠远,正如诗人那淡淡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愁情.那绚烂如虹的梦早已揉碎、沉淀在其间诗人轻轻地吟哦也许正是对往日康桥理想的一种悼念?情感在每一个意境中不断升华至高潮.如果说诗的前四节描写的是自然之景,而到了第五节则回忆人的活动.诗人仿佛看到往日的自己长蒿漫溯,在康桥寻梦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是怎样的意气风发啊,现实中的诗人禁不住也要放歌了——但他不能放歌,因为要离别,因为离别时是满心的不舍与惆怅.唯有沉默才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的心境,如一张拉满弦的弓,箭未离弦,便被人活生生的抢了去,那淡淡的思绪曾有瞬间的高涨,但这高涨又在瞬间消失了,正如他悄悄地来,呼应了开头.诗作的情绪线索是:淡淡的哀伤——逐渐升华——高涨瞬间——回复淡淡的哀伤,在这样的线索中,整首诗情与景浑然一体.而诗人构思之精妙体现于取裁的巧妙.诗的开头:“轻轻地,我走了”诗的结尾:“悄悄地,我走了”两个一前一后的“我走了”,说明诗人截取的是“走”这一瞬间,而并非从来到走这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一瞬间已在诗人心中永远定格,诗人的一系列情感与他所描绘的康桥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间中完成.瞬间便是永恒.也许,这也正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在众多的离别抒情诗中脱颍而出,为世人所喜爱,经久不衰的原因.
从结构上来看这首诗.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每节各描写一个景物一个意境,而节与节之间是相互联系,上承下启的.以第二、第三节为例.第二节中,前两句诗人描绘了河畔的金柳,后两句采用层进深化情感.第三节则承第二节所写的“波光”来写“水底的清荇”.可见句子之间、诗节之间的环环相扣.诗人非常重视诗行本身的美感作用.他的诗作很考究诗歌的外形整齐.这样的整齐偏重于诗的整体排列顺序的整齐规划,至于诗行长短并不做呆板限制.这首诗使用 式的诗形,而诗句有长有短,诗的整体错落有致而并不单调死板,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诗的参差错落的图案美及严谨稳定中内含变化的和谐感.
诗人说:“诗歌的美妙不在于它的文字意义,而在于它的不可捉摸的音节里.”可见,诗人追求的是音节的音律和节奏.在其诗歌里,音节与内容达到了自然完美的统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两个“轻轻地”叠用,与其说是意境的渲染,不如说是诗人在有意增强节奏的轻盈.诗人将节奏视为诗内在的生命,他所谓的“内含的音节的均整”,更多的是追求诗行间“顿”的数目大致相等,而非字数的相等.顿,即按句中不同成分来区分音节.如诗的最后一节按意群可作这样的划分:“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的每一句之间的顿数是大致相等的,使得整首诗富有整体一致的节奏感.在音韵方面,这首诗偶句押韵,同一节二、四句押相同的韵,造成了一种叠荡起伏的音韵美.在诗人有节奏有韵律的吟唱中,诗中的意境、诗人的愁绪也在变化、扩散开来.
这首诗采用现代白话形式,继承了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含虚、典雅,又采用了音语中的语法调式,可谓中西合壁.而绘画的色彩美在诗中也用明显体现,诗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组组物象的颜色鲜明,写出了康桥之美 .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卷,与诗人的心情并不矛盾,正是因为它的美,才令诗人如此难以割舍!
读《再别康桥》,如观楼如吟歌如赏画,而感受到的是诗人那淡淡的离别之恋之愁之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