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的主要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1:38:36
秦腔的主要特点
秦腔的主要特点
秦腔的主要特点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易俗社,专演秦腔,锐意改革,吸收京剧等剧种的营养,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既保存原有的风格,又融入新的格调,绝对很实用.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易俗社,专演秦腔,锐意改革,吸收京剧等剧种的营养,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既保存原有的风格,又融入新的格调
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适合表现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欢快、爽朗的感情.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分慢板腔、二倒板腔、代板腔和垫板腔等四类.凡属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属彩腔,均用假嗓.秦腔须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脸均重唱,名曰唱乱弹.民间有“东安安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乱弹”之说.清末以前的秦腔,又叫西安乱弹,就是因其重唱而得名.其中有些生角的大板乱弹,长达数十句之多,如《白逼宫》中汉献帝的哭音乱弹,要唱五十多句,讲究唱得潇洒自然,优美动听,民间称做“酥板乱弹”.《下河东》的四十八哭,要排唱四十八句;《斩李广》的七十二个再不能,要排唱七十二句.花脸唱腔讲究“将音”和“嗷音”,调高难唱,能者则成名家.秦腔曲牌分弦乐、唢呐、海笛、笙管、昆曲、套曲六类,主要为弦乐和唢呐曲牌.秦腔的音乐伴奏,向称四大件,以二弦为主奏,人称秦腔之“胆”.琴师在秦腔戏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于舞台前场后部正中.伴奏音乐擅奏老调,音高为“三眼调”.三十年代后改用出调(即下把拉法).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一般戏班,都要按行当建置以“四梁四柱”为骨干的三路角色制.头路角色包括头道须生、正旦、花脸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须生、二花脸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为三路角色.各路角色的佼佼者,均可挂头牌演出,其他即为配角.条件优越的戏班,常不惜重金邀请名角.各行皆能,文;武、昆、乱不挡的多面手、好把式,又称“戏包袱”,或叫“饱肚子”.秦腔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如演《黄河阵》,要用五种法宝道具.量天尺,翻天印,可施放长串焰火,金交剪能飞出朵朵蝴蝶.除此,花脸讲究架子功,以显威武豪迈的气概,群众称其为“架架儿”.
秦腔很伟大,1865年的历史了. 漫步三秦,到处流曳着秦腔的旋律.相去二三里,村村高音喇叭播放的是秦腔;地畔路旁,秦人畅快淋漓吼的是秦腔;夜幕四合,“自乐班”闹的是秦腔;城镇剧院,高台演出的是秦腔.
秦人饭食少盐寡醋没辣子可以凑合,生活中没有秦腔却没法过.生子呱呱坠地,满月时以秦腔迎接;成人过寿,都要请“自乐班”助兴;老者去世,更要唱大戏热热闹闹送行.乔迁新居,子女升学,也要唱折子祝贺.
生活的艰辛,对幸福的渴望,铸就了人们唱秦腔的才能.老者能演本戏,少年会唱折戏;男人能吼“乱弹”,女子会来清唱.唱秦腔成了体面事.大凡在人面前走动的男女,有谁不曾唱过秦腔?幼时,就跟着爷爷和父亲一板一式学唱秦腔,成人,进入社会,就把生活的喜怒哀乐,黄土地上的悲欢离合,倾注于秦腔,现于唱做念打中.人逢喜事精神爽,唱一折“快板”,“忽然间一个突然”,“突然间一个忽然”,欢快愉悦之情竟惹的鸟儿啁啾,驴马撒欢打滚;肚里窝火,吼一通“慢板”,道一声“实可怜”,唱依据“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一切的烦恼和不如意,随着高吭的吼声,消失于缥缈的天际,随之而来的,是血脉的活络,筋骨的舒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秦腔唱连台,四季好运来”.秦地最热火的,秦人最看重的,还是演秦腔大戏.
锣鼓镲钹紧火地敲响了,大戏演出的时间到了.听这阵势,就知道戏班功夫不赖.这几年,戏乡人心劲盛了,要唱戏就请名剧团.戏幕拉开了,戏是熟戏,剧情早就嚼透了,秦人伸长脖子盯着台上,竟看得津津有味.“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秦人欣赏的,是演员唱、作、念、打的功力,一种高亢激昂、粗旷豪放、苍凉纯朴的艺术韵味.戏到高潮时,唱到精彩处,观众还是忘情了,感情随着剧情跌宕起伏,爱憎伴人物命运兴衰而交替,喜、怒、哀、乐皆形于色,悲、愁、欢、笑都现于颜.一折丑角戏,台下欢声雷动,成了笑的海洋;一场“苦戏”,观众眼圈都红了,那些老婆婆,还一把鼻涕一把泪,“竟看戏流眼泪,替古人担忧”.哭了,笑了,都缘于秦腔.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吼秦腔”,正是秦腔影响之广泛的真实写照.
秦川,竟成了秦腔大梨园,秦腔也成了秦人魂之所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