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使至塞上》和《归园田居》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16:21:37
从《使至塞上》和《归园田居》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从《使至塞上》和《归园田居》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从《使至塞上》和《归园田

从《使至塞上》和《归园田居》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
从《使至塞上》和《归园田居》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

从《使至塞上》和《归园田居》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作者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主动辞去了彭泽县令,决意退隐田园,从此不再出仕.次年写了《归园田居》组诗五首,描写自己离开官场时的愉快心情,赞美躬耕生活和田园风光.本诗是《归园田居》组诗中的第一首,叙述弃官归田的原因、归田之后的村居生活、重返自然的愉快心情.
开头四句是诗人弃官归田之时对自己的志趣与仕宦生活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弃官归田原因的交代.“① _______ ”,是说世俗的阿谀奉承诗人一样也没有学会,反而喜欢宁静、淳朴的田园生活,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本性是与大自然相通的.这里写的是诗人向来的志趣,也表明他后来的出仕并非本愿.“适俗韵”,是指逢迎世俗的本性与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本领
“丘山”则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适俗韵”前缀加“少无”,“丘山”前饰以“本爱”,表现出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② _______ ”,是对自己仕宦生活的追悔.说自己进入污浊而又拘束的官场,是“误落”,表明自己是因一时迷了心窍,才不经意间糊里糊涂入仕的,心中有几多懊悔与感慨.说自己离开故园山林入仕竟然那么长时间,真是不可思议.这里面包含了对故园山林的几多眷恋.“三十年”应是“十三年”,指作者出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官之后写此诗的这段时间.
诗的五、六句借“③ _______ ”、“④ _______ ”,比喻自己思恋旧居,不喜在外做官.这是诗人弃官归田之因,表明他厌倦官场旧生活、向往田园新生活.其中“羁鸟”、“池鱼”比喻不自由的仕宦生活,“旧林”、“故渊”比喻田园.
诗的七、八句以“开荒”、“守拙”点题,写自己从此真正回归园田,过上村居生活了.其中“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回应“⑤ _______ ”,诗人置身“南野际”,平静安祥地过上农家耕种生活,透露出对官场的厌弃与蔑视态度,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一种不妥协的抗争行动.
诗的九至十六句借对村居之景的描绘,抒写诗人归田之后的快慰心情.“方宅”四句状写自家庭院的景物,这是近景,静态地描写田地与草屋的数量、堂前檐后的桃李与榆柳的生长情况.“暧暧”四句描写院外村落的景物,这是远景与中景,动态地描写笼罩在炊烟之中的远处村落,以及深巷中的狗吠声与桑树颠的鸡鸣声.这样一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光图被诗人描绘得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诗人正是要借恬静优美、清新喜人、富有天然之美的村居环境抒写自己摆脱“樊笼”、“尘网”之后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欢欣.这里语言质朴真淳、清新隽永,音节铿锵,极富自然之情趣,引人悠然神往.
最后四句写居室之乐,以出樊笼、返自然呼应开头,收束全诗.“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二句,由绘景转入叙事,由状物转入写人,表现出诗人无官一身轻的悠闲自在.“⑥ _______ ”,写诗人一旦冲决罗网、回归自然的无限欣喜之情,道尽归田之乐.“返自然”既指归耕田园,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又指回到原来的自然本性,过上顺应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是点题之笔,有力地揭示了诗的主旨.
全诗以追悔始,以庆幸终,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二·野外罕人事》
赏析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③.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④.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⑤.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⑥.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⑦.
【注释】①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②穷巷:偏僻的里巷.鞅(yīng央):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车马.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③白日:白天.荆扉:柴门.尘想:世俗的观念.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④时复:有时又.曲:隐僻的地方.墟曲:乡野.披:拨开.这两句是说有时拨开草莱去和村里人来往. ⑤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但道:只说.这句和下句是说和村里人见面时不谈官场的事,只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 ⑥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⑦霰(xiàn现):小雪粒.莽:草.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来临,使桑麻如同草莽一样凋零.其中也应该含有在屡经战乱的柴桑农村还可能有风险.
【赏析】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诗人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之后,回到了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所以他非常轻松地说:“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的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诗人的身心俱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不过,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他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人披草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人事”;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绝对不同于计较官场浮沉,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所以,不管是“披草共来往”,还是“但话桑麻长”,诗人与乡邻的关系显得那么友好淳厚.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惧.“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庄稼一天天生长,开辟的荒土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毁于一旦,心怀恐惧.然而,这里的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正反映着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而在这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三·种豆南山下》赏析
种豆南山下①,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②,带月荷锄归③.
道狭草木长④,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⑤.
【注释】①南山:指庐山. ②晨兴:早起.兴,起身.秽:杂草.理荒秽:除杂草. ③带:一本作戴.戴月:月夜走路.荷:扛. ④草木长:草木丛生. ⑤愿无违:不违背归耕田园的心愿.即《感士不遇赋》:“怀正志道……洁己清操”一类的抱负.
【赏析】
《归园田居》第一首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不管这种认识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历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仍然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但他确实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殊认识,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我们应当注意到:不能把陶渊明的“躬耕”与普通农民的种地等量齐观,因为这并不是他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手段;也不能把陶渊明对劳动的感受与普通农民的感受等同看待,因为这种感受中包含了相当深沉的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在古代,它只能出现在一小部分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如果要找相类的表述,我们可以在托尔斯泰的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看到.小说中的列文,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的化身,也曾亲身参加农业劳动,而从中求取人生的真理,以此来批判贵族社会的虚伪、空洞、无聊.
所以,这首诗看起来极为平易浅显,好像只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断,其买却有不少需要深入体会的内涵.
首先,这诗中不易察觉地涵化了前人的作品,那就是汉代杨恽(司马迁外孙)的一首歌辞: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此诗原是杨恽得罪免官后发泄牢骚之作.据《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晏说,南山为“人君之象”,芜秽不治“言朝廷之荒乱”,豆实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此说大体不错.
将陶诗与杨诗比照,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种豆南山下”,便是“田彼南山”;“草盛豆苗稀”,便是“芜秽不治”;“晨起理荒秽”,也是针对“芜秽不治”这一句而写的.考虑到陶渊明对古代典籍的熟悉,这种明显的相似,可以断定不是偶然巧合.
那么,陶渊明暗用杨诗,用意又何在?首先,这种化用,已经把杨诗的一部分涵意移植到自己诗里了.对于熟悉《汉书》的人来说,马上会联想到“朝廷之荒乱”、贤者无所用这样的喻意.
但是,这诗又并不是单纯地脱化前人之作,诗中所写种豆锄草,都是作者实际生活中的事情.陶渊明既移植了杨诗的某种涵意,表达他对现实政洽的看法,又用自己亲身种豆南山的举动,针对杨诗“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的喻意,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混乱的社会中,洁身自好,躬耕田园,才是一种可取的选择.杨诗结尾说:“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在一定前提下,这也是陶渊明所赞成的.但他通过自己的诗又表明:劳作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乐趣.忙时种植收获,闲来杯酒自娱,纵身大化,忘情世外,这就是真正的“人生行乐”.
解析了此诗运用典故的内涵,便可以对诗本身作进一步的分析.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说这是因为陶渊明初归田园,不熟悉农务.其实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种的,他只是参与部分劳动,这话说得没有意思.《归园田居》第一首有“开荒南野际”之句,可以证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开垦的.所以不适合种其它庄稼,只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这道理种过田的人都懂得.如果不考虑运用典故的因素,这两句就像一个老农的闲谈,起得平淡,给人以亲切感.
草盛就得锄,所以一早就下地了.这是纪实.但“理荒秽”三字,用得比较重,似乎别有用心.杨恽诗中“芜秽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乱.那么,在陶渊明看来,社会的混乱,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是因为许多人脱离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争夺利益,不能自拔.于是天下战乱纷起,流血无尽.“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诗表明陶渊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根本道理.所以,“理荒秽”,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纠治整个社会的“芜秽”之深意.
“带(戴)月荷锄归”,说明整整干了一天.陶渊明毕竟不是真正的农民,既有僮仆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干起活不那么紧张劳累,这一天也够受的.但他的心情却很愉快.何以见得?因为没有好心情,写不出这样美的诗句.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这是多么漂亮的画面!另一首诗中,陶渊明对田间劳动说过这样的话:“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身体虽然疲劳,却避免了许多患害.这不但包括兵凶战厄,也包括人群间的尔诈我虞.在劳作中生命显得切实、有力,所以是愉快的,美的.
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道路狭隘,草木却长得高.天时已晚,草叶上凝结了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衣沾不足惜”,把这么一件小事提出来,强调一句,好像没有什么必要.衣服湿了,确确实实是没有什么可惜的,陶渊明这么一个豁达的人,说它干什么?但“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而已,而是一个象征.从前做官,虽然不舒服,总有一份俸禄,可以养家活口,沽酒买醉.辞官隐居,生活自然艰难得多,田间劳动,又不是他这么一个读书人所能轻易胜任的,而且这种境况还将持续下去.高蹈避世,说起来容易,多少人能做到?陶渊明自己,不也是内心中“贫富长交战”吗?只是诗人不愿说得太远、太露,以致破坏整首诗的气氛,只就眼前小事,轻轻点上一笔.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这不是太重要了吗?所以一切艰难,与此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而自己确做到了“愿无违”,也是颇值得自我欣赏的.
用浅易的文字,平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是陶渊明的特长.即使我们并不知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我们的内心深处.
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其四·久去山泽游》赏析
久去山泽游①,浪莽林野娱②.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③.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④.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圬株⑤.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⑥?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⑦,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⑧,终当归空无.
【注释】①去:离开.游:游宦.这句是说离开山泽而去做官已经很久了. ②浪莽:放荡、放旷.这句是说今天有广阔无边的林野乐趣. ③试:姑且.榛:丛生的草木.荒墟:废墟.这两句是说姑且携带子侄,拨开丛生的草木,漫步于废墟之中. ④丘陇:坟墓.依依:思念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在坟墓间徘徊,思念着从前人们的居处. ⑤圬(wū ):涂抹.这两句是说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桑竹枯枝. ⑥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焉如:何处去. ⑦一世:二十年为一世.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这种地方为众人所注视,现在却改变了,所以说“异朝市”.这句和下句是说“一世异朝市”这句话真不假. ⑧幻化:虚幻变化.这句和下句是说人生好象是变化的梦幻一样,最终当归于虚无.
【赏析】
上面这首诗是陶渊明所写《归田园居五首》的第四首.作者之所以毅然弃官归田,并在这组诗的第三首中表达了只求不违所愿而不惜劳苦耕作、夕露沾衣的决心,为的是复返自然,以求得人性的回归.这第四首诗的前四句写归田园后偕同子侄、信步所之的一次漫游.首句“久去山泽游”,是对这组诗首篇所写“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的回顾.次句“浪莽林野娱”,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作者在脱离“尘网”、重回“故渊”,飞出“樊笼”、复返“旧林”后,投身自然、得遂本性的喜悦.这句中的“浪莽”二字,义同放浪,写作者此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身心状态;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释此字为“形容林野的广大”,似误.句中的一个“娱”字,则表达了“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对自然的契合和爱赏.从第三句诗,则可见作者归田园后不仅有林野之娱,而且有“携子侄辈”同游的家人之乐.从第四句“披榛步荒墟”的描写,更可见其游兴之浓,而句末的“荒墟”二字承上启下,引出了后面的所见、所问、所感.
陶诗大多即景就事,平铺直叙,在平淡中见深意、奇趣.这首诗也是一首平铺直叙之作.诗的第五到第八句“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圬株”,紧承首段的末句,写“步荒墟”所见,是全诗的第二段.这四句诗与首篇中所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那样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适成对照.这是生与死、今与昔的对照.既淡泊而又多情、既了悟人生而又热爱人生的作者,面对这世间的生与死、时间的今与昔问题,自有深刻的感受和无穷的悲慨.其在“丘垄间”如此流连徘徊、见“昔人居”如此依依眷念、对遗存的“井灶”和残圬的“桑竹”也如此深情地观察和描述的心情,是可以想象、耐人寻绎的.
诗的第九到第十二句是全诗的第三段.前两句写作者问;后两句写薪者答.问话“此人皆焉如”与答话“死没无复余”,用语都极其简朴.而简朴的问话中蕴含作者对当前荒寂之景的无限怅惘、对原居此地之人的无限关切;简朴的答话则如实地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而在它的背后是一个引发古往今来无数哲人为之迷惘、思考并从各个角度寻求答案的人生问题.
诗的第十三到第十六句“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是最后一段,写作者听薪者回答后的所感.这四句诗参破、说尽了盛则有衰、生则有死这样一个无可逃避的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诗句看似平平淡淡,而所包含的感情容量极大,所蕴藏的哲理意义极深;这正是所谓厚积而薄发,也是陶诗的难以企及之处.正如朱光潜在《诗论》第十三章《陶渊明·他的情感生活》中所说,一些哲理,“儒、佛两家费许多言语来阐明它,而渊明灵心进发,一语道破.我们在这里所领悟的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情趣、一种胸襟、一种具体的人格”.读陶诗,正应从中看到他内心的境界、智慧的灵光,及其对世事、人生的了悟.
有些赏析文章认为作者此行是访故友,是听到故友“死没无复余”而感到悲哀.但从整首诗看,诗中并无追叙友情、忆念旧游的语句,似不必如此推测.而且,那样解释还缩小了这首诗的内涵.王国维曾说,诗人之观物是“通古今而观之”,不“域于一人一事”(《人间词话删稿》),其“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是“人类全体之性质”(《红楼梦评论·馀论》).这首诗所写及其意义正如王国维所说.作者从“昔人居”、耕者言所兴发的悲慨、所领悟的哲理,固已超越了一人一事,不是个人的、偶然的,而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人间悲剧.

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其五·怅恨独策还》赏析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①.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②.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③.
日入室中暗④,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⑤.
【注释】①怅恨:失意的样子.策:指策杖、扶杖.还:指耕作完毕回家.曲:隐僻的道路.这两句是说怀着失意的心情独自扶杖经过草木丛生的崎岖隐僻的山路回家了. ②濯:洗.濯足:指去尘世的污垢. ③漉:滤、渗.新熟酒:新酿的酒.近局:近邻、邻居.这两句是说漉酒杀鸡,招呼近邻同饮. ④暗:昏暗.这句和下句是说日落屋里即昏暗,点一把荆柴代替蜡烛. ⑤天旭:天明.这句和上句是说欢娱之间天又亮了,深感夜晚时间之短促.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的最后一首.诗的前四句写作者独自策杖还家途中的情景;后六句写还家后邀请附近邻人欢饮达旦的田园乐趣.
对诗的首句“怅恨独策还”,有两种解说:一说认为这首诗是紧承第四首而作,例如方东树说,“怅恨”二字,承上昔人死无余意来”(《昭昧詹言》卷四),黄文焕也说,“昔人多不存,独策所以生恨也”(《陶诗析义》卷二);另一说认为这一句所写的“还”,是“耕种而还”(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中语).这两说都嫌依据不足.如果作者所写是还自“荒墟”的心情,则上首之“披榛步荒墟”为“携子侄辈”同往,何以“独策还”?如果作者是耕种归来,则所携应为农具,应如这组诗的第三首所写,“荷锄”而归,似不应策杖而还.联系下三句看,此句所写,似不如视作“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在一次独游的归途中生发的“怅恨”.其“怅恨”,可以与本句中的“还”字有关,是因游兴未尽而日色将暮,不得不还;也可以与本句中的“独”字有关,是因独游而产生的孤寂之感.这种孤寂感,既是这次游而无伴的孤寂感,也是作者隐藏于内心的“举世皆浊我独清”(《楚辞·渔父》)的时代孤寂感.次句“崎岖历榛曲”,写的应是真景实事,但倘若驰骋联想,从象喻意义去理解,则当时的世途确是布满荆榛,而作者的生活道路也是崎岖不平的.联系其在《感士不遇赋序》中所说的“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不妨设想:其在独游之际,所感原非一事,怅恨决非一端.
诗的三、四两句“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则化用《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永浊兮,可以濯我足”句意,显示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委身自然、与自然相得相洽的质性.人多称渊明冲淡静穆,但他的心中并非一潭止水,更非思想单纯、无忧无虑.生活、世事的忧虑固经常往来于其胸中,只是他能随时从对人生的领悟、与自然的契合中使烦恼得到解脱、苦乐得到平衡,从而使心灵归于和谐.合一、二两句来看这首诗的前四句,正是作者的内心由怅恨而归于和谐的如实表述.
这首诗写的是两段时间、两个空间.前四句,时间是日暮之前,空间是山路之上;后六句,则在时间上从日暮写到“天旭”,在空间上从“近局”写到“室中”.如果就作者的心情而言,则前四句以“怅恨”发端,而后六句以“欢来”收结.作者尝自称“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其“归田园居”的主要原因,如这组诗的首篇所说,为的是“复得返自然”,以求得本性的回归,保全心灵的真淳.这首诗所写的始则“怅恨”,终则“欢来”,当忧则忧,可乐则乐,正是其脱离尘网后一任自然的真情流露.
后六句的“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四句,写作者还家后的实事实景,如其《杂诗十二首》之一所说,“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从这四句诗可以想见:酒为新熟,菜仅只鸡,草屋昏暗,以薪代烛,宛然一幅田家作乐图.这样的饮酒场面,其实很寒酸,但作者写来丝毫不觉其寒酸,读者看来也不会嫌其寒酸,而只会欣赏其景真情真,趣味盎然.篇末“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二句,即张华《情诗》“居欢惜夜促”意,也寓有《古辞·西门行》“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而夜长,何不秉烛游”几句中所抒发的人生短促、光阴易逝的感慨.而为了进一步理解、领会这两句诗的内涵,还可以参读作者的另一些诗句,如《游斜川》诗所说的“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又如《己酉岁九月九日》诗所说的“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从这些诗来看作者的这次欢饮,显然有聊以忘忧的成分,在“欢”的背后其实闪现着“忧”的影子.同时,作者之饮酒也是他的逃世的手段,是为了坚定其归田的决心,如其《饮酒二十首》诗所说,“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二十首之七),“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二十首之九).当然,他的饮酒更是与其旷达的心性相表里的;这就是他在《饮酒》诗的首章所说的“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朱光潜在《论诗》第十三章《陶渊明》中谈到渊明的情感生活时指出,他“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调和静穆.”对于这首诗所写的“怅恨”、“欢来”以及“苦”时间之短促,是应从多方面去理解、领会的.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叙事直白平实,语言简单朴素,内容明晰易懂。作者奉使出征,独当重任,以征蓬、归雁自比,点出春行之时令,寓悲凉之情于壮美之色中,大漠奇观,非“孤”、“圆”不能形容,劲拔而苍茫,温暖而感伤,写景壮观,气...

全部展开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叙事直白平实,语言简单朴素,内容明晰易懂。作者奉使出征,独当重任,以征蓬、归雁自比,点出春行之时令,寓悲凉之情于壮美之色中,大漠奇观,非“孤”、“圆”不能形容,劲拔而苍茫,温暖而感伤,写景壮观,气势流畅,无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亦细味其趣,以为再无“孤”、“圆”更有情有理的两字。可见其对仗之工,用字之确。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初看,此诗平淡无奇,淡到几乎看不见诗,但却得到人们的欣赏并广为传诵,原因何在?主要就在于,陶渊明的视角是诗人的,不是普通农夫的,他所表达的是只有诗人耕作才会产生的感受,不同于田者自歌。他看似平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朴厚悠远的诗的神韵,在平平常常的叙说中,写出了一个宁静而丰足的精神世界。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不妨从他对农耕的态度讲起。
诗作开头两句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开篇十分自然朴素,诗人在南山下种了一些豆子,豆田的情况是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面对这种情况,诗人是什么态度呢?地地道道农夫的态度,很可能是要焦虑的,或者干脆放弃了,而诗人却欣然接受。豆田如此荒芜,他还要精心侍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大早就起来去清除杂草,直到月亮出现在天空才扛着锄头回去。为了这长得稀疏的豆子,诗人还要在草木丛生的狭窄小道上行走,以致晚间的露水打湿了衣裳。读到这里,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这么做值得么?诗人最后道出了种豆之意,原来豆子的丰茂与否,并不是他特别挂心的,衣服被沾湿更是小事一桩,他在意的是另一件对于他整个的生命都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他的意愿究竟是什?这首诗没有说,我们可以从诗人其他的诗作中看出来。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云:“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虽然一年过去到底种了多少地,收获有几多,诗人从不曾考虑;可是在农事耕作里遇到的事情大多让他心神舒畅。因而,他吟咏不辍,虚掩柴门,甘心做个耕作于陇亩之间的百姓。依循同一思路,豆子多少,诗人并不计较,关键在于他能在农事中得到乐趣,觉得做个农夫挺不错。《西田获早稻》一诗在备述农家事之后,亦云:“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可见,诗人的意愿就是能在田园安居,过着自食其力的耕种生活。
早起晚归去耕种,诗人也认为是苦差事,他之所以不说它苦,是因为怕辜负了自己的心志。而且,尽管耕作让人四体疲劳,可没有外界特别的忧患干扰,人的心灵能够得到安宁。他说:“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巽田舍获》其一)“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西田获早稻》)在《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里,诗人就不仅不言春作苦,而且还写了他在种豆一事中得到的淡淡的欣悦。
文人士大夫对于耕作,还有两例可以与陶渊明相对照,从中更可以看出陶的个性特点。汉代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曾作有歌诗,也言及种豆。陶诗首二句可能受到杨的启发,也可能根本未受杨的影响,二人所言之事类似,只是偶合而已。不管真实的情形如何,我们都能够看出他们对种豆所持的态度是有很大差别的。据《汉书·杨恽传》载,杨恽被废为庶人之后,“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他过着以财自娱的生活,看起来没有亲自参加耕作的可能性更大些。但他在《报孙会宗书》中却说:“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知何者为是。杨自云酒后耳热,仰天拊缶歌呼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他也在南山种豆,但却听之任之,根本不加整治,由它自生自落。因为他认为,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想富贵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由此看来,杨恽即使真的自己耕田,也只是用以发泄悲愤而沉沦的情感罢了,与陶渊明耕种以求食的朴素目的,在耕种中得到精神愉悦的态度截然不同。
陶诗中谈及“理荒秽”,这让人联想起另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从屈原的诗作中,我们看不到种豆的事情,不过他有对种植的表述。《离骚》云:“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屈原自云栽种了百亩香草,并对这些香草寄与了厚望,希望它们长得枝叶峻茂。如果香草枯萎断绝,他不会为之悲伤,可是香草却变得芜杂污秽,改变了自然的芬芳高洁品质,这让诗人哀叹不已。屈原可能真的种植过香草,但诗中并非重在写植草种花,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赋予此事以象征意义,指的是诗人曾培植教育过一些弟子,可是,他们却和政治上的反动者同流合污,失去本来的贞正品格,使诗人深感痛心。
与杨恽和屈原相比,陶渊明既不像杨恽那样对南山之豆不闻不问,也不像屈原那样有所寄托,他对农耕之事抱着客观而且坦然的态度,不管豆苗繁茂与否,他都尽心尽力地除草整治,而他整治荒秽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求得怎样的丰收,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种植豆苗,别是一种顺任物之自然,顺任人之自然的态度。他在种豆除草这样极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了乐趣,实现了自我,得到了心灵的宁静,看似平淡的语句因此饱含醇厚的诗意。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卓越之处。与诗人自己其他的作品比较,就能够略知一二。比如,同是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表述,《西田获早稻》云:“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此诗则云:“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理荒秽”所说行动的指向性就比“肆微勤”具体多了,而且“带月荷锄归”一句不仅有形象,还写出优美温馨的意境,诗中有画,真切生动。有此警句,全诗生辉。诗人是“带月”而归,而不是月照而归,这样的措辞,就突出了人的主体性,流露出人物的风神,流露出人物对周遭景物的喜爱,虽然这欣喜是那样的淡,让人几乎不能觉察。富于形象性,篇有佳句,也是这首诗受人喜爱的一个原因。
诗的语言平淡古朴,具有汉魏风格,不避重复就是一证。豆,草,沾衣等字样在短短的四十个字的小诗里,都重复出现,作者并不选择其他的语词来代替,这在近体诗中是很少见的。然而这些语词的重复并没有给人累赘之感,反而让人觉得亲切朴实,仿佛诗原本就在作者胸中,是自己流出来的一样。他信口而吟,却自有旁人不能及的一片旷远散谈,天然浑成,真是令人企慕。
就结构而言,不断的转折是本诗特色。豆苗稀就不要种了吧,可诗人还津津有味地早起晚归去整治。言及归来,似乎已经无话可说,诗人转而言说道上草木长,晚露打湿衣裳。沾湿了衣裳大概要抱怨了吧,他又说不足惜,只要不违背心志就行。就在这不断的转折中,诗人完成了一幅他心灵的风景画。转折虽多,却毫不费力,没有刻意为之的痕迹,如果不是性情本来就平和,如果不是语言的功力深厚,是不可能达到这一境界的。

收起

加我扣扣,俄有自己写的

从《使至塞上》和《归园田居》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 请从《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几首诗中任选一首,用文字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 《归园田居》《陋室铭》《望岳》《使至塞上》原文 《归园田居(其三)》和《使至塞上》的赏析题(选择) 《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的体裁和名句 归园田居 渡荆门送别 登岳阳楼 使至塞上练习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练习题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的思想感情 《归园田居》的诗意,王维的《使至塞上》的诗意 初二上册30课诗4首的主旨和翻译!《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谢谢! 英语翻译《题破山诗后馋院》、《登岳阳楼》、《蝉》、《孤雁》、《鹧鸪》、《使至塞上》《黄鹤楼》、《归园田居》(第三首) 归园田居 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 翻译 (短点,别太长) 以第三人称把《归园田居》或《使至塞上》改写白话文300字到500字 名句:使至塞上&黄鹤楼{崔}&归园田居&沁园春 雪&卜算子 咏梅归园田居是{种豆南山下...}的那首求这五首的名句~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使至塞上3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使至塞上 王维渡荆门送别 李白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求原文 不要翻译! 《归园田居》选自( )我们曾经学过他的文章( )成语( )就出自这篇文章 《使至塞上》《归园田居》选自(   )我们曾经学过他的文章(   )成语(  )就出自这篇文章 《 赏析:王维的《使至塞上》,崔颢的《黄鹤楼》,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从背景,每句的诗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去赏析) 《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陈与义)的思想感情和主旨句,名句今天是9.23,晚10:00之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