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解读《敬畏自然》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2:59:57
谁有解读《敬畏自然》的文章
谁有解读《敬畏自然》的文章
谁有解读《敬畏自然》的文章
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中间省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作者之所以要提出“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常常把自己和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到自然界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敬畏自然“之所以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的生存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荀子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话的意思是大自然有其运行规律,它不会因为天下处于唐尧盛世而特意存在下去,也绝不会因为出了桀这样的坏人而中止运行.与荀子的观点不同,基督教认为人要行善,不行善就要受到上帝的处罚,而且这种处罚有时要玉石俱焚,连善人也跟着倒霉.这次二十几万人命的逝去难道又是他们作恶多端的缘故?
放远一点说,几十亿年以后,太阳要大大膨胀,如果不离开地球人类就无法生存下去,难道你对自然保持敬畏,太阳系就不出现这种前景吗?近一点讲,还存在有小行星撞地球的可能,只是敬畏能让小行星改变轨道吗?人虽然渺小,与宇宙比起来如微尘,如芥子,无法改变自然规律,但人可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规避自然灾害.已有人提出可以主动出击小行星,而至于几十亿年以后,人一定会因为科学技术的发达,而迁徙到其他适合人居住的环境中去了.如果人类一心只存敬畏而无作为,恐怕什么时候都只能坐以待毙.
有人将敬畏自然与保护自然环境等同,这是不合适的.敬畏是不作为,而保护却要依靠人的认识和改造能力.
先说认识能力.这个能力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是不断提高的,但有时也会有失误与忽略之处.以这次海啸为例,人们是有些大意了.海啸发生后,大家都记死了2004年12月26日这个日子,但有多少人想起这一天于阴历是月圆之时(中国农历是十一月十五),太阳地球月亮正处于一条直线上.满月之日不一定非要有地震,但地震却多发生在月圆时,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不是有印度学者用这一古老思路预报出地震时间,与实际时间只差28分钟吗?如果我们不大意,如果我们有预警,尽管这次海啸不可避免,但还是能够减去许多伤亡.在这样令人撕心裂肺地付出二十几万条生命之后,我们首先应该检讨的是为什么我们没有预测到地震的可能性,我们的认识能力还受到什么限制,我们的科学技术手段还有哪些缺陷,而不退缩到敬畏自然的境界中去.
再说改造能力.现在一说起对自然的改造,就让人心惊肉跳,极端的自然环境保护者不能容忍改造这两个字.对自然规律我们应该了解顺应,这是不错的.但对自然环境却不可能不改造.人要生活,就不可能不改造自然,不可能按照自然环境原来的模样过下去,否则还有人今天的发展吗?但我们经过与自然环境的长期相处,又明白了改造不是可以随意进行的.恩格斯早就警告,我们对自然的每一次胜利,实际上都受到了自然的报复(这种报复自然是客观上的,而不是宗教上的主观报复).但我们从自然界的报复得到的教训,并非不作为,而是要聪明地作为.因此环境保护不等于敬畏大自然,我们要在顺应自然规律的情况下,适度地改造大自然,以求人类社会更高度更和谐的发展.
如果我们对自然有了高度的认识能力,又有合理的改造能力,相信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就会处于十分和谐的状态.孔子说过: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与这个要求不一样,但两者之间应该保持和谐却是一致的.只不过在和谐的关系中,人应该在自然面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如果变成与其他动植物一样完全依赖于自然环境,当然就失去人存在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