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圆明园废墟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01:27:09
有关圆明园废墟的文章有关圆明园废墟的文章有关圆明园废墟的文章废墟余秋雨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

有关圆明园废墟的文章
有关圆明园废墟的文章

有关圆明园废墟的文章
废墟 余秋雨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一位朋友告诉我,一次,他走进一个著名的废墟,才一抬头,已是满目眼泪.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母亲微笑着怂恿过儿子们的创造,又微笑着收纳了这种创造.母亲怕儿子们过于劳累,怕世界上过于拥塞.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
  两位朋友在我面前争论.一位说,他最喜欢在疏星残月的夜间,在废墟间独行,或吟诗,或高唱,直到东方泛白;另一位说,有了对晨曦的期待,这种夜游便失之于矫揉.他的习惯,是趁着残月的微光,找一条小路悄然走回.
  我呢,我比他们年长,已没有如许豪情和精力.我只怕,人们把所有的废墟都统统刷新、修缮和重建.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大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君王的挑剔和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粉的遗址也不是废墟,废墟中应有历史最强劲的韧带.废墟能提供破读的可能,废墟散发着让人留连盘桓的磁力.是的,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再苦心设计,让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这种劳作,是对废墟的恩惠,全部劳作的终点,是使它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废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墟.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失.把损坏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修缮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沿用一个古名,出于幽默.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作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这与历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在废墟上开推土机,让人心痛.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拾来的又不是前夜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
  或者是冬烘气十足地怀古,或者是实用主义地趋时.怀古者只想以古代今,趋时者只想以今灭古.结果,两相杀伐,两败惧伤,既斫伤了历史,又砍折了现代.鲜血淋淋,伤痕累累,偌大一个民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些空隙吧!让古代留几个脚印在现代,让现代心平气和地逼视着古代.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唯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不想大团圆,鲁迅不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腊傍海而居,无数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间前仆后继,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腊悲剧.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
  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
  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现代人目光深邃,知道自己站在历史的第几级台阶.他不会妄想自己脚下是一个拔地而起的高台.因此,他乐于看看身前身后的所有台阶.
  是现代的历史哲学点化了废墟,而历史哲学也需要寻找素材.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
  因此,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
  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
  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圆明园的废墟 文 / 轻风轻雨
  这是一个寒冷的晚秋,北京的风沙灰蒙蒙地刮起满地的落叶,跟同伴从香山返回,香山的枫叶,即使是晚秋还是那么火红,领略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后,被返回时的沉重冲淡了,坚持要到圆明园去游览一下,同伴不愿意.
  “那有什么看的,现在是一片废墟,据说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到那时还可以感受一下她的华丽和壮观”.结果他去了颐和园,我则中途下车买了一张门票进了圆明园.
  步履十分沉重孤独地漫步在圆明园,完全是毫无目的,只是用心去感受她昔日的辉煌和华丽,满目是残墙断壁,目光缓缓飘荡在明净如镜的湖水上,这一湖宁静的碧波,一定目睹了当年火烧圆明园的壮观的场面,大火烧了数日不灭,使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的园林成为一片废墟.
  可以想象到,当时的英法联军,是那样气高趾扬举着洋枪走了进圆明园,这座明园历经了几代皇帝,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成,它集中了中西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精华,藏有无数极为珍贵的珍宝、典籍和历史文物,是一座罕见的文化宝库!那个叫何伯的英军司令,在他晚年写回忆录时,不知他是怎样写下这一段“辉煌”的历史?英法联军不仅抢走了文物,抢就抢了,为什么还要放一把火烧了?他是想告诉这泱泱的大清帝国,你的时代已结束了,你们该清醒了,不要死守着祖宗的章法.而你也不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目睹不到我们曾经的辉煌,这一辉煌同样也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你不是成了人类的千古罪人.
  历史是一面镜子,身影倒映在清波如镜的水面上,思绪才慢慢地清晰起来,回顾历史是为了瞻仰未来,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中国近代史准确来说,就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翻开中国近代史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封闭使得有着灿烂文明的古老民族落后了,封闭使得古老民族思想僵化了,固步自封,自以为是.是西方的大炮使得我们这个民族才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拿破仑曾形象地形容中华民族是睡梦中的雄狮,一旦惊醒就会让世界震惊.记得有一次在虎门炮台,放眼辽阔的大海,我们有着如此宽广海岸线的中华民族,为什么会如此封闭和落后?我们本来有着大海一样胸怀的民族,心胸为什么变得如此狭窄和愚昧?而当时的林则徐,是第一个提出放眼世界的杰出的人物,他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在当时是有先见之明,也是积极主张严禁鸦片的主要代表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先进思想的人物,最后落得个流放新疆伊犁,不知道当时的林则徐,他走在前往伊犁的路上是怎样的心情?他一定是怀着一腔愤懑,郁郁孤行,这可爱的江山,就要断送到那一班卖国求荣的封建遗老遗少的手中.从此,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没有安宁过,饱受战火纷飞的苦难民族,什么时候才真正从东方屹立起来,不知火烧圆明园,林则徐在九泉之下有何感慨!国将不国,民将不民,多少先驱前仆后继.圆明园,将成为激励中华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的战斗的号角.
  林则徐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而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帝就喜欢听谗言,不喜欢听忠言,当时的道光皇帝就是这样的人,把林则徐革职查办就是听了琦善的谗言,这个封建遗老把个大好山河的土地拱手相让,换来了他个人的荣华富贵.
  中国近代史,其实就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在十九世纪,欧美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许就是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就宣布了清王朝寿终正寝了,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是那个咸丰皇帝的爱妃那拉氏的“辛酉政变”.从而改变了这一历史的进程.而这个那拉氏是顽固维护封建王朝的代表人物,历史上有了她,中国的历史的发展进程大大打了一个折扣.这个那拉氏也是权力欲极强的“女强人”,她有武则天的野心,却没有武则天的才干.她“垂帘听政”,卖国求荣干尽了坏事,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把百日维新抹杀在摇篮里,又镇压了义和团运动,中国在她的统治下就从没有安宁过.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血腥的历史,一直到辛亥革命,革命先驱孙中山打响了武昌起义的枪声,清王朝才土崩瓦解了.也就是这个那拉氏,后来被军阀孙殿英炸了陵墓暴了尸,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流连在废墟之中,依稀拾回了她往日的繁华和尊严,当年外国使者跪拜在地上,虔诚向至高无上的皇上高呼万岁的情景,那红颜粉黛的宫女翩翩起舞场景,而现在这一切都已经化为废墟,那残存的精调细琢的石柱,仿佛是个巨大的惊叹号!你在感叹什么?是这一切成为过去,你是不是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皇帝的宝座并不是“万岁”,只有顺历史潮流的统治者才“万岁”,你是否告诉人们落后是要挨打的.
  现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重建圆明园不一定就是明智之举,应该保留这一片废墟,让她永远是我们的警钟长鸣!一个时代的政绩,并不是建立起多大架子工程,一个时代应该让人民得到喘息,才能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即使建立一个宏伟的宫殿,社会不安定,也许还会成为一片废墟.晚秋的黄昏,早早抹上苍劲而又深沉的晚霞,断垣残墙罗列在空旷的大地上,历史啊!你还能告诉后人一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