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韩愈的<师说> 的内容和解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7 13:29:07
求韩愈的<师说> 的内容和解析
求韩愈的<师说> 的内容和解析
求韩愈的<师说> 的内容和解析
《师说》是唐代大散文家韩愈所作的一篇有名的说理文.文章写在公元八百零三年,这时韩愈虽然才三十五岁,官职也不很高,但是他在文坛上已经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起来.韩愈为了能使古文运动得到更好的开展,他不仅自己从理论到实践刻苦努力,而且广泛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韩愈的这种作为,是六朝以来长期所没有的,因而人们往往引为怪事,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指责他好为人师.但是韩愈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无所畏惧,继续为开展古文运动而努力.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盖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讥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可见韩愈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纠正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不良风气,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强调了从师的重要性,论述了为什么要从师和从什么人为师的道理.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文章论述老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传授儒家的道统;“授业”,就是讲授古文“六艺”之业,“解惑”,就是解释对前两者的疑惑.韩愈认为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都不可能没有疑惑,因此谁都不能没有老师;如果有了疑惑而不向老师请教,那末疑惑也就不可能得到解决.什么人可以为师呢?他说:比我年长的人,比我先懂得道,我可以拜他为师;比我年轻的人,也比我先懂得道,我也可以拜他为师.我所要学的是“道”,哪用得着去管他们的年纪是比我大还是小呢?所以,不管是社会地位高的“贵人”或者是社会地位低的普通人,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他懂得“道”,就可以拜他为老师,向他学习.韩愈拿“道”的有无作为选择老师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合乎这点,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可以不必考虑.这一段主要是从理论上提出论题,是全篇所要论证和宣扬的中心思想所在.下文都是根据这一论题所作的具体阐发.
第二段,作者就拿上面讲的理论来批判当时人们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作者先以感叹语气,惋惜古人优良的从师风气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底下就连分三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第一层,作者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古代圣人具有过人之才,尚且拜师求教,虚心学习;而现在有许多人的才智跟圣人相差很远,却反而以向别人学习为可耻.他指出:圣人的所以具有聪明才智,愚人的所以愚昧无知,这种分野的根本关键,就在于他们能不能尊师重道,虚心学习.文章在肯定了尊师重道的必要性以后,第二层就深入一步揭露有些人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这一层,把为子弟选择老师跟自己不愿拜老师作对比.批评有些人为子弟选择老师,自己却耻于从师.同时指出那些子弟的老师,也只是教人句读,并不能够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学习句读要拜人为师,而大道茫惑不解,却不愿拜人为师,他认为这种人小的学了,大的丢了,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高明的地方.这一段的第三层,作者又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来批判当时士大夫们的不能尊师重道.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下层社会的人都不以拜师学习为可耻,而士大夫们一听到人家说老师弟子的事情就聚拢来嗤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那个做老师的和学生的年纪差不多,道术也差不多啊!这些人认为:向社会地位低的人学习是很羞耻的,而向官位显盛的学习又显得有点阿谀奉迎.这样,师道的不能恢复,其原因也就可想而知了.巫医乐师百工等人,社会地位低下,是士大夫们认为不足挂齿的,然而现在这些士大夫们的聪明才智却反而不如他们了,这实在是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一层,作者把师道之不振,完全归咎于当时的士大夫们,说他们的聪明才智,实在连巫医乐师百工等普通人都不如!这里一连三层,都列举事实进行对比,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的愚蠢,表露了作者对这种不良风尚的愤懑情绪.和文章第一段的总的论题相对照,可以明显地看出文章步步深入展开.
第三段,文章又转入正面阐述,以当时人们奉为至高无上的大圣人孔子的言行作证,来说明人必有师,人们应该多方面地向别人学习,而老师和学生也只是相对而言的.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都是春秋时代的学者,传说孔子曾经向郯子请教官职的名称,向苌弘访问古乐,向师襄学习弹琴,向老聃学习周礼.这些人的贤能,在总的方面都远不及孔子,而孔子尚且愿意向他们学习,这说明孔子是很善于学习的.他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句意义深长的名言.韩愈在这里拿孔子的言行作为例子,主要在于说明不一定自己不如别人才向别人学习,鼓励人们应该虚心好学.他认为学生不一定都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什么都比学生高明,只是他们闻道先后的不同,术业有专攻不专攻的区别罢了.
最后一小段,简要地说明本文写作的原因是:十七岁的李蟠,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都已学过,他没有被时下的不良风尚所束缚,现在又来我这里求学,我赞赏他的能行古道,所以作这篇《师说》送给他.
总起来看,《师说》的中心思想,着重在论述师道的重要性,严正地驳斥士大夫们的恶意诽谤,抨击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思想障碍.作者在本文中所发表的如何求学的见解是极其精辟的.他对于读书求学的议论,很能够启发后人.《师说》所提出的关于师道的主要思想是: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任何人都可以为师,不应该因为地位、贵贱、年龄的差别,就不肯虚心向人学习.韩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能提出这样的见解是很有胆识的,他对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的不良风气,确乎起了挽救和校正的作用.韩愈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道”虽然具体指的是儒家之道,但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能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说法,也是很有魄力的.他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归结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提倡师生教学相长,这也确实可以鼓舞大家相互学习的风气.
《师说》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是非常成功的.
首先,它具有高度的说服力.这固然和作者所提出的理论的正确性有关系,但是和作者采用了较好的说理方法也是分不开的.韩愈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论述师道的必要性,批判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的不良风尚.整篇文章从立论、论证到结论,都紧紧扣住这一点,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文章开头第一段,先正面从理论上阐述师道的重要性,并提出选择老师的标准,作为全篇文章的基本论题.接着第二段,就联系到当时的社会实际,连用三层笔墨,一层深一层地揭露和批判当时人们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这三层文字,作者抓住了它们内在的本质联系,步步开展,有理论,有事实,有分析.文章反复起伏,好象剥笋,剥了一层又一层,越剥越深,越说越透,又如海涛,一浪推动一浪,起伏不断,直到最后把问题的本质核心完全揭露无遗.最后第三段,又归结到从正面作结论.举出孔子的言论行动作为例子,目的也在于加强结论的说服力量.整篇文章从虚到实,又从实到虚,正、反、合三大段文字,有破有立,虚实结合得很好.文章谈理论,却不是空发议论;举事实,也不是现象罗列.因此文章不蔓不支,很有说服力.
第二,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有气势.韩愈的散文,在风格上具有雄健明快、汪洋恣肆的特色,这是古今研究韩愈散文的人所一致公认的.北宋的苏洵,评他的文章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师说》在风格上也表现了这种特色,气势异常充沛,形成韩愈散文这种风格的因素当然很多,但是就《师说》来看,作者根据内容的需要,在语言上善于创造性地运用排偶的句式,是具有一定的作用的.什么叫排偶的句式呢?那就是把范围相同、性质相近的事物,采用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句式接连在一起来表达.这种句式如果运用得好,它可以有助于增加文章的气势,使文章如波浪滚滚,汹涌不绝.《师说》里的排偶句式很多,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种排偶语句,使人读起来不仅感到气势很盛,而且有一种音节的美,在语气上很自然流畅,它跟骈体文雕琢堆砌的排偶不同,所以常为后来许多写散文的人所运用.
第三,《师说》整篇文章写得都很好,尤其是第二段写得更为精彩动人.这一段开始,未说先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两句,乍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出奇,然而联系上段来看,就显得非常有力.因为文章到这里出现了一个转折,它使文章掀起了一道波澜,避免了平板和呆滞.这两句往下,作者一连安排了三层对比,来对士大夫们不重视师道的愚蠢行为进行批评和讽刺,笔端饱含着感情,真可说嘻笑怒骂,淋漓尽致!
这段文章在语言运用上的错综多变,表现得也非常突出.例如连用三个对比,每个对比的结尾都指出当时不重视师道的人的愚蠢,但所用的语气都不一样.请看作者把“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比之后的结语:“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个结语带有质疑、设问和论辩的味道,非常发人深思.再看作者拿为子弟择师与自己不愿从师对之后的结语:“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这个结语就完全是下判断的肯定语气,说得斩钉截铁,毫不含糊.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和士大夫作对比后的结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个结语就采用了感叹的语气,富有感情色彩,它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对他所批判的论敌的鄙夷和蔑视.
这三个结语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语调,在次序的安排上也是颇有匠心的:先疑问,后肯定,再感叹.这样,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此外,《师说》在句式和语言的错综变化方面,可供我们细细琢磨和借鉴的地方很多,比如第一段开始,作者即创造性地采用接句法:“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二句句首的“师”字和第一句末尾的“师”字紧接着.往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第二个“惑”字也是紧接着前一句末尾的“惑”字而来.其他如“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也都是采用的接句法.这种句法,也有助于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急转直下,不可抑止.
又如第二段中的交错句您现在阅读的文章出自语文轩,我们的域名是www.yuwen888.com式,运用得也很好:“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这种句式奇突而不一般化.我们如果把它改写为直叙句:“句读之不知,则师焉;惑之不解,则不焉.”显然就变得比较平淡而没有原来那样有力了.
再如这同一段中:“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直接采用士夫大们对话的口吻来写,它不仅表明了士大夫们对从师计较年龄地位的错误态度,而且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的神情.文章直接引用他们的原话以后,紧接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两句,便立刻改用作者对士大夫们的言行进行评述的口吻来写,使两种不同的态度,针锋相对.这也是本文运用语言善于错综变化的很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