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杏林子的文章?急用``越详细越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23:22:14
祭奠杏林子的文章?急用``越详细越好``
祭奠杏林子的文章?
急用``
越详细越好``
祭奠杏林子的文章?急用``越详细越好``
作家杏林子(刘侠女士)于2003年2月8日凌晨在台湾逝世,消息传来,震惊各界.当我从网络上看到这个消息时,心中有着无限伤感.过去我在证道中,以及在辅导那些在苦难中挣扎、深觉生命无意义而陷入绝望的人时,常将杏林子姊妹的生命见证分享给他们.听者无不感动,因此振奋起来,学习她勇于面对苦难的精神,并以苦难为祝福的属灵功课.现在敬爱的杏林子安息主怀了.她虽然走了,但仍借着自己的著作和生命的见证,向我们说话.
杏林子从12岁时就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数十年来的痛楚,剧痛入心,瘫痪不能行动,却能凭着信仰及单纯的爱心创立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她以惊人的生命力为千万丧志的人带来盼望,更为数不尽的残障人士带来生命的转机.
1977年她的第一本创作是《生之歌》,最后的遗作是《美丽人生的二十二种宝典》,一生中共写了30多本书.她经过各种痛苦的试炼,将生命的感受,用血和泪换来的经历,来劝勉读者.山的风貌神韵、水的流动响声、一花一草、一树一鸟,都能激起她对神所创造的大自然的回应,她写人、写情、写挣扎,她热爱生命,都能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她的文章充满着激励和安慰.
杏林子在《生命颂》一书中有一段对苦难的感受,十分宝贵:
没有被烈日灼伤过的皮肤,
永远不知树荫的清凉,
没有流过眼泪的双目,
也永远不了解人间的疾苦.
她曾提及30多年前,父亲因爱女心切,盼望医学界早日发现新疗法而答应医师把她的病例作为学术示范.主治大夫经常把她抬到大礼堂、讲台,让大夫们讲解类风湿病因及病况,讲者讲得头头是道,听者听得津津有味,但她却羞辱万分.她感到自己像动物园猴子般地任人展览参观;她恨不得自己可以把头重重埋进洞里.但自从她信了耶稣后,生命起了极大的变化,她由悲伤、哭泣、绝望变至喜乐、积极、乐观.
在各地领会时,她常被抬到台上分享见证.她的心情极为欢愉,她不仅不以福音为耻,更不再以自己行动不便及疾病缠身为羞耻,乃以报佳音传信息为美好脚踪,以夸主的恩典在她软弱身上显出能力为乐.她再不以她的病例作为学术示范,盼望医学发现有新治疗;如今在讲台现身说法的生命见证,使无数身心灵受创伤的人们得医治,蒙安慰,面向人生.
16岁那年,有一个晚上,夜幕低垂,她疼痛难受而哭泣时,然而在黑暗中感受主的同在,眼虽看不见主,也听不见声音,但却清楚感受主以温柔的手抚慰她.就在那一刹那间,那压在肩头的千斤重担卸去了,忧伤消失了.在这之前,她曾哭过,恸过,挣扎,不时扪心自问,为什么苦难临到她?忽有一个微声告诉她 :因为要在你身上显出神的作为.她因自己的遭遇,开始帮助与她有同样痛苦的人,她在病床上流过失望、伤心的眼泪,而现在“流泪谷”却成为“秋雨之福”.
原本会摧毁她身心灵的疾病的力量,因着认识了生命之主也随之消失了,换言之,她对人间痛苦的恐惧完全消逝,在爱中接受了主给她的使命.
她曾说,很多人往往把残障者定形,以为盲人只会按摩、算命,肢障者只会刻印、修理钟表.事实上,除了他们身体的某一部分机能障碍外,他们的智慧、能力并不输给一般人.只要给予适当的机会,他们就能将他们才能发挥出来,贡献给社会.
在她鼓励及名师栽培之下,“伊甸喜乐四重唱”成为国际闻名乐队,透过曼妙的乐章,深刻的歌词,使他们领悟“生命”是上帝的计划,“缺憾”是化装的祝福;而生命的光彩往往要经过痛苦的磨炼,他们的见证及歌声,带给那些在黑暗中感到绝望的人们再生的盼望.
杏林子生前常说:“除了爱,我一无所有.”是的,杏林子的生命是爱的生命,她是爱的传递者.有了主,就有了爱.主透过苦难塑造她的生命,叫她活出像主自己的样子,把真爱传播人间.杏林子的妈妈常向人说 :“若不是神迹,一个只有小学毕业的她,怎能在文学、社会和信仰上有那么大的贡献!”她伤残多病尚且付出那么多,怎能不感动健康、有才华的人与她同担“双福使命”(福音和福利),有许多作家和音乐家都不计酬劳在“伊甸”为伤残人士服务,教写作和音乐.神就是爱,她有了爱,把小爱化为大爱,创立了伊甸残障基金会,她在该会工作多年,从未领过薪水,平日仅靠版税维持生活.
她因信靠主而重拾生命,她说:“神让世人看见一个人即使在百般磨难,病体支离中,仍然能活出生命的精华来.不再挣扎,不再流泪,有的只是长江大河般的平稳壮阔,便是大风大浪亦能包容.痛苦打击常会临到,但这一切都会帮助我们更认识自己;同时在不断尝试中成长,肯定自己生命的价值.人生的道路各不相同,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走.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给自己的生活赋予什么样的内涵和意义.”杏林子常对残障人士及长期患病的人们说 :“一个人失去健康算不得甚么不幸,最要紧的是要有纯正的信仰、健全的心理、正确的人生方向及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其实,许多人心灵上都患有残碍创伤症,甚至比身体上的残碍更痛苦,但因读了她的著作及她那感人的生命见证,使生命得重整,心灵得启迪,心理得健全.
她写的书,文字简洁,感性温柔,常洋溢一股毫不怨天尤人、不向苦难低头的坚毅精神,字里行间充满积极、乐观,以幽默来描述人生百态及生命的各种挑战,令读者读了会振奋人心而发出无比的赞叹.人读了她的著作,不但分享了她的生命,更因她而得享基督生命与爱的祝福.
1992年她大病一场,因为修补下巴而进出医院,动了几次大手术.在锥心的痛苦煎熬下,她跟神说她要放弃不想再活了,求神接她回天家.就在那时候,她突然听到从医院病床的房外传来《奇异恩典》的诗歌,让她深信是上帝在安慰她,给她力量,使她再次坚强地活下去.
刘侠生前写作不辍,从1977年发表第一本创作《生之歌》,此后保持每年都有新作问世,创作多达百万字,先后出版多本文集,包括《杏林小记》、《另一种爱情》、《重入红尘》、《行到水穷处》、《感谢玫瑰有刺》、《相思深不深》、《现代寓言》、《生之歌》、《生之颂》、《心灵品管》、《留白的青春,叛逆的岁月》、《生命之歌》、《身边的爱情故事》、《阿丹老爸》等散文,报导文学与有声书,并于去年七月出版她首部图画书《好小子,乔比》,叙述一只名叫乔比的猫咪离家出走的故事.
她所写的励志小品广受欢迎,每年寒暑假在台湾被中学选为假期读物.她的成长故事曾被香港教育出版社选为中学生编辑的文集,在马来西亚成为畅销书前三名的作家之一.她有60多件作品,包括40多出剧本,16本散文,两本小说,还有专辑及编着的作品.杏林子的一生是贡献社会的人生,她的文学作品、生命见证赢得奖赏及崇高荣誉不计其数.
最近杏林子为了向应台湾社会推行的“反冷漠运动”而写了一篇文章《给我们的心加点热度》.我们从这篇文章中看到她的用心和积极的鼓励,充满信心的口气洋溢于文字中:
我倒想起一件久远的往事.至少己经超过三十年,我的腿部刚刚动完两次手术,恢复我行走的自由.有一天有事外出,晚上回来时,突然下起蒙蒙细雨,巷口离家门大约有两百公尺的距离,没有带雨具,行动又不方便,心中虽然有点焦灼,也只好冒着雨踽踽而行.
走了不多久,忽然身后伸过来一把伞,回头一看,是一位面貌姣好的女孩,对着我微笑,我告诉她,我的家就在前面不远,她点点头.一路上我们几乎没有交谈,默默地并肩而行,到了家门口,我再次谢谢她,她笑了笑,转身离去.
自始至终,我不知道她是谁,家住何处,从此也未再见过她,但雨中伸过来的一把伞,以及那张姣美的笑脸,有如寒夜中的一盏灯,常在我的记忆中闪烁着温暖的亮光.
比诸现今社会的乱象,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仿佛离那个鸡犬相闻,声息相通的时代己经很久了,缅怀起往日那种温馨的岁月,浓郁的人情味,仍不免唏嘘感慨,是真的人心变了,我们的社会越来越沉沦了吗?其实还是有许多有心人,只不过习惯把感情放在心里,不擅表达,久而久之,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冷漠了.
如果我们先从自己开始,多关怀我们四周的亲人朋友,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份设身处地的同情心,一时或许看不出显着的改变,但若人人都能付出他的那一份,持之以恒,影响将是无可估计的.
——摘录自2月9日联合新闻网“刘侠遗爱人间”
在她最后的一本《打破古董》散文集里,预留下了遗嘱.其中说,无形遗产如祝福及爱要留给家人及天下人,至于有形的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躯体留给医院做病理解剖.立遗嘱不减幽默,说既有益于医学,又省丧葬费.现在她己离世,家人照着她的遗嘱执行.她把爱永远留在大家的心中,她一生的和她的著作会成为千万人的激励.刘侠于《好生好死》一文中说,“有一日,当我离去,请勿用挽联把我包围,请勿用鲜花将我堆砌,请勿用歌功颂德的文字追悼我,请勿用眼泪和哭声埋葬我,我己前赴一个神秘的约会啊!我多么希望你们欢欢喜喜,如同我的欢喜一样——”
刘侠一生爱父母、爱兄弟姊妹、爱朋友、爱大自然、爱天地万物,更爱残障的孩子——.为尊重刘侠之心愿,刘侠治丧委员会于2月22日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以音乐、以绿意、以花香,在绿意盎然的大安森林公园中,举办两场《欢喜赴约——刘侠佳美脚踪怀思音乐会》.现场布置了“刘侠佳美脚踪之路”,与会众分享刘侠在信仰、在文学、在推动社会福利以及与病痛奋斗的过程.刘侠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缠斗近50年,即使每天承受着身体的狂痛,却始终热爱生命,积极争取身心障碍者福利,她更以赢弱的身体、文字、大爱,鼓励那些遇到困顿的人.
除了台湾为杏林子举行怀思音乐会,在香港、滨城、吉隆坡等城市,许多热爱她的读者同步举办追思礼拜.
在台湾举办的杏林子追思礼拜上,基督徒老艺人孙越说:
“刘侠是一个为别人什么都做的人,对自己毫不在心,我看她的文章感动,听她的广播感动,我看到她的为人,她的人格,我更加感动.今天我跟老朋友告别时,我知道她到哪里去,而那是一个好得无比的地方,那里没有疾病、痛苦,有的是平安.我相信不久将来,我也可到那里跟她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