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该不该过江东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7 12:58:08
项羽该不该过江东文章
项羽该不该过江东文章
项羽该不该过江东文章
关于项羽应不应该过江东,好像王安石有过这方面的论述.我是同意他的观点的.项羽,其实是气数已尽.有失败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元气未伤,并且失败只是因为偶然的一些原因.而项羽的失败,是气数已尽.亿已经失去了翻本的最基本条件了.所以他的死一方面是赌一时意气,另一方面,也是他对形势的唯一一次正确估计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唐·杜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对西楚霸王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的赞叹.她认为,项羽生前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死也死得惊天动地,他有霸气,更有傲骨,因而能傲视群雄,真可谓是人中之豪杰,鬼中之英雄!的确,项羽是英雄,无人能及!然今日读到杜牧诗歌《题乌江亭》,颇有同感,我也认为项羽真的应该过江东!
胜败兵家事不期
自古以来,战争的胜负难以预料.东汉末年,曹操率八十万大军与孙、刘二十万联军准备在赤壁决一雄雌,胜负似乎已成定局.然而,面对强敌,孙权、刘备冷静分析形势,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蒋介石借雄厚的军事势力,多次将共产党逼上绝路,然而他哪里又能想到自己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丢失了整个国家和人民!“胜败不为人先知”,螳螂捕蝉,焉知黄雀在后?
包羞忍耻是男儿
大丈夫当应能屈能伸,方能有所作为,方能出人头地.自古能成大事者,必经历种种磨难.越王勾践曾兵败会稽山,国破家亡.但他为了越国能够东山再起,毅然决定受辱亲自侍奉吴王夫差.之后,他卧薪尝胆,终于在十四年后报仇雪恨,杀了吴王,灭了吴国,成为一代霸主.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膑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即使是遭受宫刑的司马迁本人也是包羞忍耻,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流传后世的历史巨著——《史记》.还有范雎、季布、韩信······,他们无一不是在历尽屈辱和磨难后成为名留千古的文臣、武将,与之相比,项羽是不是缺少了一点包羞忍耻的精神呢?是不是缺少一点真正男儿具有的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呢?他是不是也应该想到即便是死,也定要“重于泰山”呢?
江东子弟多才俊
项羽带领江东兄弟一路走来,他们踏过了多少的坎坷,化解了多少的艰险!江东人杰地灵,奇才辈出,江东子弟是一群勇士,个个善战,他们能以一当十,能拼死苦战.尤其是巨鹿一战,他们能把强悍的秦军打得一败涂地,这支军队真的可以与后来的戚家军、杨家将相媲美了.但项羽却不知利用,不知珍惜,也难怪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会发出感叹:“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卷土重来未可知
项羽是一代将才,白手起家,能从江东走到咸阳,能从远古走到现在.如果他能冷静面对自己暂时性的失败,听从乌江亭长的建议,踏上小舟,渡过乌江,退回江东卧薪尝胆,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再次招集江东子弟,积蓄力量,重整旗鼓,拿出当年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概,卷土重来,与刘邦再决一死战,谁又能说最后的胜利就一定属于刘邦呢?
项羽的确是轰轰烈烈地走了,但是他是以自己彻底的失败“轰轰烈烈”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的离开却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又该如何?是像项羽一样责怪“时不利兮骓不逝”,怨天尤人,从此一蹶不振,还是面对挫折不沮丧,不沉沦,在逆境中重整旗鼓呢?我想:如果时光能够倒转,如果我能够面对项羽,无论结局如何,我都要大声地对他说:“项羽,抬起头来回江东!”
不该
该不该过现在已经没有意义,霸王既然如此决定了,那么,这就是最真实的,没有该或者不该,对或者不对,但愿爱者与不爱着一起为霸王祈祷,愿上帝抚慰他疲惫的灵魂。
2200前,一个刚20出头的小伙子率领8000江东子弟,狂风般的从江东席卷中原,从此战功日盛,家乡日远.不想这样一个战功卓著,日后为后人称之为"西楚霸王"的人,在八年之后,在乌江停止了奔跑.
2200前,一生战功卓著的项羽在垓下(安徽蚌埠固镇濠城镇沱河南岸)被刘邦大军团团围住,四面楚歌士兵已无心恋战,眼看大势已定的项王不知此时有何等的感慨啊!英雄一生的项羽,眼看打下的江山朝夕...
全部展开
2200前,一个刚20出头的小伙子率领8000江东子弟,狂风般的从江东席卷中原,从此战功日盛,家乡日远.不想这样一个战功卓著,日后为后人称之为"西楚霸王"的人,在八年之后,在乌江停止了奔跑.
2200前,一生战功卓著的项羽在垓下(安徽蚌埠固镇濠城镇沱河南岸)被刘邦大军团团围住,四面楚歌士兵已无心恋战,眼看大势已定的项王不知此时有何等的感慨啊!英雄一生的项羽,眼看打下的江山朝夕破碎,自己的女人虞姬也都将难保,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驹不逝
驹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可怜的虞姬,在封建礼教的制度下虞姬,在项羽身边的虞姬
汉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歌毕,拔剑自刎,也许此时的项王是泪衫满湿吧,演义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一场离别
项王安顿的爱妾后,眼看着汉兵略地,四面楚歌,只有一条路可走--突围, 勇猛的项羽率800骑突出重围,等汉兵发现时,他们已经向南飞奔几个时程了,没有哪个汉军敢怠慢、轻视项王的突围,立刻派大将灌婴率5000精骑火速追赶,项王率800骑走到今定远南部的一片沼泽地迷失了方向,向一位老者打听渡江的方向,老者认出来着项羽(自己的孩子就是死在项王军队的手上),顾而将项羽错误的指向东方,在东城(今定远东北)为灌婴追上,项羽奋杀突围从东城至乌江边时,身边已只剩下28骑,只要过了乌江也就安全了,可惜乌江却没有可渡28骑的船只,只有一乌江亭长和一小舟在此,乌江亭长谓项羽说:“我知项王今要路此,特泛舟在此等候,项王只要过了此江即是江东,安全无悠,江东虽小,方圆百里,人口十万,足以称王”项王“我起兵8年,身经70多战,当年我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使江东父老怜我、王我,我又何以目视之,纵彼不言,吾独不有愧于心”“老人家我知道你是个心地善良的人,我就将这批陪我转战千里的千里马送于你”于是解鞍下马,将马缰绳送于老者,项转而对28将骑说“虽然今天困在这里,我将为大家痛痛快快打一仗,我将为你们溃围,斩将、刹旗”此时汉兵已追赶而至,28骑均下马,徒步随项羽冲入汉兵营,只见项王斩杀百人,人见畏之,皆不敢上,项王发现领兵来者的将领竟是自己的好友,项王谓之“听说汉王以千金,万户侯以购我人头,既然你我好友我就把这个好处给你吧”,话毕即自刎,众士兵冲上抢项王尸首,最终为五人分得,皆因此而分候。
项羽死,楚汉纷争毕,然而却在中国人心中流下了一块永恒的“疤痕”----是渡江还是不渡江?渡不渡江成了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疼。1000年后的唐朝杜牧,主张渡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者,宰相杜佑的孙子,26岁中进士,后做过几任刺史,一生不得志,在理想和现实中杜牧选择了纵情声色,但在声色之下的灵魂深处却是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由唱《**花》
敏感总是痛苦的饿,与杜牧不同,李清照表现了婉约派少有的异常硬朗:
生当为俊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也许二人的经历和当时的环境不一样吧,李的现实生活是面对逃江南的王室。
过不过江东?是迂回的活着?还是刚烈的死去?是忍气吞声的争取?还是干净利索的放弃?项羽过不过江东几乎成了中国式的“活着还是不活?”一直在考问着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在我们心中要做这样的一个选择。
收起
不该(写250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