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确定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0 01:40:59
浅谈如何确定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浅谈如何确定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浅谈如何确定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中,教学重难点是一个重要方面.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中心

浅谈如何确定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
浅谈如何确定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

浅谈如何确定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重难点
教学设计中,教学重难点是一个重要方面.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果的主要线索.教学难点是教学中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本文主要就新课标下语文课如何通过确定重难点实现基本的“三维教学目标”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钻研教材,直击文本中的重难点 (1)根据《教师教学用书》中每一课的“精华鉴赏”提示来确定;(2)根据文本特征来确定;(3)根据教材后面的“思考探究练习”题来确定;(4)根据教师备课时觉得不易理解的“难处”来确定等. 从钻研教材来确定重难点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以教材为本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曾经我在教授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时,根据小说的文体特征,把人物形象分析设计为一课时,把鉴赏小说中最富有感染力的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上课时,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让他感动的精彩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并试着阐明原因.一个学生从文本中找到了这个句子:“如果这是一条健康的狼,那末,他觉得倒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可是,一想到自己要喂这么一只令人作呕、剩下一口气的狼,他就觉得非常厌恶.他就是这样吹毛求疵.”这是有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学生分析:人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是有生命的尊严,被这样恶心的病狼咬死,是对生命的亵 渎,所以主人公拼了最后一丝力气咬死了狼.我为他对生命尊严的维护而震撼,从这段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主人公具有一种超常的勇气和意志.另一个学生又从文本中找到了这个句子:“起初,他只是轻轻地哭,过了一会,他就对着把他团团围住的无情的荒原号陶大哭;后来,他又大声抽噎了好久.”从“轻轻地哭”到“号啕大哭”到“大声抽噎”体现了一个细节动作的变化过程.学生分析:我读到这里的时候觉得这个人真不是个男人,动不动就哭,但是读完全文再回过来看这一细节的时候,我能体会到他的心情了,并且深深地被感动了,因为哭过后他并没有放弃对生的渴望,而是更坚强地面对各种困难,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坚强、有毅力的男子汉.由于教学重难点明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能够从心理描写与细节描写中去发现小说人物的人性的闪光点,有感而发. 反之,可以想象不熟悉教材的课堂教学是很难开展的.曾经看过这么一个课例:一位老师在讲曹操的《短歌行》时,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一句诗?为什么?”在众多同学讲“喜欢”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却站起来说:“老师,我能提出一个最不喜欢的诗句吗?我最不喜欢的诗句是‘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谈阔宴’.曹操既然‘求贤若渴’,那他为什么不能像刘备那样三顾茅庐呢?”对一个饶有风趣的问题,这位教师也没有因势利导.为什么没有因势利导而就此拓展开去呢?评委们认为这恐怕是对教材没有吃透的缘故吧.这样的“偶发事件”我想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会遇见的, 这也提醒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以扎实的知识储备来从容应对. 二、关注学生,化“质疑”为重难点 教学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又是教学过程中认知的主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宋代教育家程颐又指出:“学者必先会疑.”可见,只有学生感兴趣的,提出疑问的那(些)点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这些也是我们课堂教学要落实的重难点,进而完成老师的“答疑解惑”的职责.因此,在确定教学重难点时,我们就要考虑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在这点上,教师备课前应及时关注学生在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质疑的地方,并把其确定为这课的重难点.尤其是师生都认为是”难处”更应该解决.我在教《郑伯克段于鄢》这一课时,在学生预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很对庄公这个人物形象很感兴趣,似乎有自己的评价但又不能准确地给这人物定位,抓住这点,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分析庄公这个人物形象及本文所透露的悲剧性质;2、以文本阅读带动字词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因为这是拓展阅读篇目,所以不把字词句当作重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将人物的品赏当作重点,对于郑伯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实际上也可以当作一个难点.因为一直以来对于这个复杂的人物的解读多停留于平面化,譬如《古文观止》的评点就用了多个“毒甚”来下结论,其他 的文章多将其列入反面人物,后面母子隧道相见的情节也批之为虚伪.我预想,随着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学生对于这个人物的理解可以有新的发现,他应该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在课堂的实际讨论中,学生能够多角度的,有理有据地分析这个人物,譬如将其在对“家”有值得批判的地方,但是在于“国”上,他却可以算是一个有谋略的君王,历史上的例子如唐太宗;讨论母子隧道相见的情节时,学生也指出创新的看法,以为是为了树立“孝”的典型,也有学生认为是对这段失去已久的母爱的追寻,认为母子的重归于好并不应该批判,乃人之常情.我顺势引导,用弗洛伊德的“缺失性体验”来归纳.最后,点出我们历来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缺乏科学,太片面.我们要做到,尽量客观的,立体的,全面地去还原一个人物的真正面貌,才能避免失之偏颇.从上课的具体表现来看,既定的重难点得以落实,学生的疑惑也解决了,而且不时有超越常规认识的观点涌现. 三、借鉴教学经验,以“前车之鉴”为重难点 我们常说经验是最好的资本,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教学经验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循环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知识点本来应该是重点的,却在之前教学中被我们忽略了,因而再次讲授时要把其当成一个重点来突破,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正确确定一堂课重难点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教师只有明确每一堂课的教学重难点,对教材有充 分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本文从以两个方面谈个人看法,抛砖引玉,教学重难点的定位和落实还有其他方面值得探讨,需要教师们不断地关注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