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所谓的灵性生命,请给予客观详细的解答,最后有比较官方的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09:54:18
什么是所谓的灵性生命,请给予客观详细的解答,最后有比较官方的资料
什么是所谓的灵性生命,请给予客观详细的解答,
最后有比较官方的资料
什么是所谓的灵性生命,请给予客观详细的解答,最后有比较官方的资料
在这个世界,存在作为个体而存在,每一个存在物都是有生命的存在体,而存在作为整体而存在,实则,一切存在物皆统归为一大生命.
什么是“灵性生命”?
——存在作为整体而存在,实为一大生命,此即为“灵性生命”.
注意,对“灵性生命”之存在,人皆须予确认.因为,人若仅作为个体而存在,其存在还不完整.这即是说,人只有不仅作为个体、而且作为整体而存在,他方能认取其存在的完整生命.
那么,对“灵性生命”确然存在这一事实,人是否一直以来都暗昧无知呢?不.在传统文化——无论是西方传统文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人就有对“灵性生命”的深入认识.
下面,将具体讨论“灵性生命”之在传统,它究竟是怎样的.
先来看西方传统文化.
西方传统文化即基督教文化是问题文化.问题文化,其对存在的认识是循外在的认识的路径进行的,因此,“灵性生命”之在西方传统文化,它必不可免地要以某种被扭曲的方式予以揭示.
如何被扭曲?请看下面所引耶酥的话: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7?0)
“灵性生命”,其在基督教,是通过爱予以认知的.
试问,在生活中,“你”为什么要首先爱上帝而后才能爱人?因为“你”是问题存在,而问题存在是极邪恶的——人作为问题存在本无爱的能力——那么,“你”为什么终究能够做到爱人?——因为作为问题存在的“你”必须爱上帝并无条件地执行由他所颁布的律令.
上帝是问题存在的主宰.
人通过执行由上帝所颁布的“爱人如己”的律令,就可以从中认知何为“灵性生命”.
什么是爱?
——爱就是对存在的肯定.
人为什么要爱人如己?
——因为人同为问题存在,有共同的命运.
在问题文化,爱神与爱人是统一的.人作为问题存在,皆以上帝为依归——在基督教的世界,上帝处于存在的中心,由他所颁布的爱的律令,把每个人不分彼此地联结在一起.
——上帝只有一个.
——人存在在上帝那里归于统一.
关于爱,应当看到,如果撇除问题文化的问题因素,则为基督教所极力倡扬的“爱”是理应受到肯定的.
实际上,人生来就具有爱的能力.
为人所具有的爱的能力,它从何而来?——它从存在的力量对存在所实施的肯定而来.
在这个世界,存在的力量遍在于一切存在物,它为一切存在物所拥有.
“你”——这一个“你”——存在的力量本在于“你”:“你”作为个体而存在,存在的力量对存在的个体所实施的肯定使“你”坚执于肯定自己,而“你”作为整体而存在,则存在的力量对存在的整体所实施的肯定必将敦促“你”肯定他人.
注意,肯定他人——它源自存在的力量对存在所实施的整体肯定——正是这种肯定,它使“你”务必爱人如己.
——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彼此肯定.
——爱,它使“你”与他人相互涉入为一.
在这个世界,“灵性生命”只有一个.此一生命,其存在,可以通过“你”与他人彼此相爱而予确认.
关于“灵性生命”,现在与爱联系起来看,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了——所谓“灵性生命”,实际上,它也就是对存在实施肯定的力量.
存在的力量本在于“你”.
“灵性生命”亦本在于“你”.
注意,这里所说的“灵性生命”于“你”之本在性,其在问题文化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在问题文化,唯向人颁布爱的律令者即上帝才是“灵性生命”之所在.
——“你”作为问题存在的邪恶性已为“你”关于存在的问题意识所认定,如此,“你”怎么可能以为“灵性生命”本在于己?
然而,按照存在之本然,“灵性生命”毕竟本在于人,它使人具有爱的能力.对此,即便是基督教也是难以否认的.那么,对“灵性生命”于人之本在性,基督教依从问题文化的逻辑又当如何解释呢?——“灵性生命”之在人,它是外来的东西,这就是基督教所能提供的唯一解释.
要理解基督教所认为的“灵性生命”于人之非本在性,首先得清楚:在问题文化,人作为问题存在是被毁掉了的存在,“灵性生命”已为人关于存在的问题意识所扼杀.
——“灵性生命”非本在于人.
——“灵性生命”,它须由上帝从外向内植入于人.
注意,以上所说的“植入”,其所指为:被毁掉了的为人所本具的东西,其在问题文化,最终还得“再进入”于人而为人所具有.
那么,在基督教,“灵性生命”究竟是如何被植入于人的呢?——通过耶酥之死.
对耶酥之死的深层意蕴,保罗揭示如下: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2·20)
上帝藉耶酥的死向世人显明他即是爱.
应当承认,“耶酥之死”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凡深入其中者必为之震憾.
耶酥是无辜的,他之赴死是为世人赎罪.
耶酥不是为“某个人”而死,他是为“人”而死,他的死堪称博爱的典范.
耶酥的死何以震憾人心?因为他是无辜的?不!——耶酥为爱而死,这才是他的死之所以对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原因所在.
注意,对耶酥之死,尤须予以认清的是:耶酥是作为神为人而死的,它能够唤起人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强烈认知.
——人作为问题存在,皆本无爱的能力.
——藉着耶酥之死,上帝把爱的福音传到人间.
为从问题文化的视角更深入地理解上面所引保罗的一段话,还是先来听听索洛维约夫(他被誉为“俄国新宗教哲学之父”)的训导吧:
“我们相信善,但我们知道,我们本身没有善,所以,我们必须诉诸现存的善,必须把自己的意志献给它,给它以精神祭物——必须向它祈祷.谁不祈祷,即不把自己的意志与最高意志结合起来,那谁或者就是不相信这个最高意志、不相信善,或者认为自己是善的全权占有者,认为自己的意志是完美而万能的意志.不相信善,就是道德上的死亡,相信自己为善的根源,就是发疯.相信善的根源并向它祈祷,把自己全部意志献给它,就是真正的智慧,就是道德完善的开端.”(引自《生活的精神基础》第1编第1章)
索洛维约夫在上帝面前自感龌龊,跟保罗“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的感悟一脉相承.
问题存在乃龌龊之物,问题存在的死是问题存在获得新生(即“新的生命”)的开端.耶酥之死是上帝赋予人以“新的生命”的决定性时刻.作为神,耶酥之死与保罗的死当然不同.耶酥是无辜受死,而保罗的死却绝非无辜,他是作为人而死,即问题存在之死.问题存在之邪恶,为问题文化所诅咒.保罗之死乃其作为问题存在之必然.问题存在不死,“新的生命”从何进入?
注意,以上所说的“新的生命”也就是爱,亦即“灵性生命”.
——问题存在必死.
——问题存在(即人)必须为非问题存在(即神)所取代.
保罗作为人“与基督同钉十字架”,是他对己作为问题存在的自审决.而他自称“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则意味着:他已经把为爱而死的耶酥自置入于己之存在中.
——因耶酥之死,保罗获得了新生.
——藉着耶酥之死,上帝把“灵性生命”重又植入人存在中.
在问题文化,人因同为问题存在而面临同一命运,那就是:人必须以上帝为依归——在耶酥之死中,人听凭上帝的引领,终于获得了非为其存在所本具的爱的能力.
与索洛维约夫一样,保罗认为:爱(即索氏所说的“善”——若作宽泛理解,则善与爱同)的根源本不在人.
基督教视上帝为爱的根源.
——人作为问题存在是可诅咒的,人无法在自身存在之内找到爱的根源.
实际上,“灵性生命”为人所本具,爱的根源就在人存在中.
在问题文化,“灵性生命”须由外向内植入(即由上帝所赋予),是由外在的认识所决定的.
外在的认识使人产生关于存在的问题意识,此种意识对存在的侵害,使人(作为问题存在)从根本上遭到否决.
——在基督教,“灵性生命”从外向内植入是自本在于人的此一生命被问题所扼杀开始的.
“灵性生命”本在于人,它无须从外植入.
基督教关于存在的问题意识对人存在的戗害,把人置于被拯救的地位.人作为被拯救者,自当听凭上帝作爱的引领.
为问题所困,人自戗其存在.
——人本具爱的能力.
——在非问题文化,“灵性生命”就存在于本然性的存在之中.
在世界各传统文化中,唯独中国儒家文化是非问题文化.儒家没有关于存在的问题意识.存在为本然性的存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就根植于本然性的存在中.
天,是儒家关于存在的最高观念.
何为天?在儒家,天之所指就是本然性的存在.进而言之,由于天为本然性的存在,故而也就可以把它理解为存在本身对存在的肯定.实际上,对儒家所说的天,还可把它作为某种力量来理解,即天之所指其实也就是肯定性的存在的力量,因为,在本然性的存在中,存在总是为存在的力量所肯定.
肯定性的存在的力量不外在于人.
人对肯定性的存在的力量的体认即为生.
《易经》被推为儒家群经之首,它以“易”释生.
由于存在的力量总是处于对存在的不断肯定中,故而“生生之谓易”(引自《系辞上传》)
宇宙万物生机不息,存在的力量对存在所实施的肯定无一刻暂停: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引自《系辞上传》)
“易”以乾坤、动静阐明宇宙创生变化之理,其所欲究明者何?——为作为大生广生之源的肯定性的存在的力量.
中国儒家文化的源头为生而非死——生生不息,存在的力量对存在的肯定不可遏止.
生为存在之本然.
生,在儒家文化,它被视为“天地之大德”(见《系辞下传》).
盛赞天地之大德为生——以天为乐而悦生是儒家文化的精神特色.
儒家文化是非问题文化.
为非问题文化所洞识的“灵性生命”就在存在之内.
实际上,儒家所说的“生”,就是存在的力量对存在所实施的肯定.
肯定性的存在的力量即生的力量,它遍在于一切存在物.人若意欲究明“灵性生命”为何,当然无须外求.
——生的力量就根植于人存在中.
对“灵性生命”,儒家文化的奠立者孔子在他关于“仁”的学说中予以阐发.
孔子认为:“仁者,人也……”(引自《中庸》)仁即人存在本身.故孔子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引自《论语·述而第七》)由于仁即人存在本身,故而人欲求仁当下即可获致.
孔子谈仁之处甚多,其中心内涵可见于如下两则: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引自《论语·颜渊第十二》)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引自《论语·雍也第六》)
爱人即肯定他人.而肯定他人何异于肯定自己?——生的力量根植于每个人,为每个人所拥有的生的力量无任何差别,“我”与他人本为一体.
由于人皆具有相同的生存欲望,故而己之所欲亦即他人之所欲.有识于此,则所谓“立人”与“达人”就可理解为:他人之所欲与己之所欲一样,亦应予肯定.
显然,孔子所说的“仁”,其所指涉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彼此肯定.
孔子视仁为做人的根本,他认为:只要人皆反求诸己而得仁并实行之,则人——每个人——必可藉之而归于统一.
孟子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他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他把人对孔子首倡之仁的体认按照存在之本然引入人的内心.孟子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引自《孟子·公孙丑上》)
在孟子,所谓“恻隐之心”就是孔子所说之仁.
儒家文化对存在的认识为内在的认识.这,在上面所引孟子的一段话中可以尽见.
为让人识仁,孟子设一实际的生活情境,使人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昭然萌发于刹那间.
“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人”当下即欲往救助,此何以故?——因为“人”在见到“孺子将入于井”的当下生发了“恻隐之心”.注意,此“恻隐之心”之萌动,纯属天然——“人”对“孺子”之生的肯定,是存在本身对存在的肯定——生的力量遍在于一切存在物,为这种力量所推动,“人”肯定“孺子”之生实乃存在之本然.
孟子认为:“人”之“恻隐之心”的本然之动,是当下无我的,即他绝无“内交于孺子之父母”等等私己之意.这就是说,即便“人”最后付诸于行动去救助“孺子”掺杂了私己之意,这些“私己之意”也非当下之念.
注意,孟子否认在“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而“人”即生“恻隐之心”的当下之念中有私己之意,其意深远,宜自置入他所设情境中用心体味.
——“人”何以在当下之念中无私己之意?因为“孺子”与“人”本为一体.
实际上,“人”对“孺子”之生的肯定就是肯定自己.
“灵性生命”内在于一切存在物.
在孟子所设情境中,人的“恻隐之心”昭然萌动于刹那间,即是此一生命存在的明证.
注意,对人的“恻隐之心”于刹那间萌动之当下无我,这里须以说明的是:所谓“无我”,只是无“私己”之我非无“存在本为一体”之大我.
——在这个世界,由于人皆不仅作为个体、而且作为整体而存在,故所谓“无我”(整体)即“我”(个体).
“灵性生命”非有异于己者.
“灵性生命”就是“我”.
从以上分析可知:为中国儒家文化通过内在的认识所确知的“灵性生命”就在人存在之中.
在儒家,由于“灵性生命”是在其处于本然性的状态中为人所认知的,因此,它自无为人类认识所歪曲.
——“灵性生命”本在于人.
——“灵性生命”,它根本就无需如基督教一般从外向内“植入”于人.
关于“灵性生命”之在传统究竟是怎样的,本节讨论至此已极为清楚:一者在西方传统文化,它是以一种被扭曲的方式予以揭示的;一者在中国传统文化,它是由人自置入于其存在的本然性状态中予以认知的.
对“灵性生命”,虽然中西传统文化各循不同的认识路径予以认知而有互异之处,但必须看到:“灵性生命”既为两者所洞识,则从根本上说并无任何差别.
在这个世界,“灵性生命”只有一个.
在这个世界,人皆须体认“灵性生命”为己.
(本文为《相遇与自在——作为信仰的哲学》第三章第二节)
应该就是像人一样能够思考,并控制我们的身体去行动的生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