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和苏轼的词有什么区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13:09:02
辛弃疾和苏轼的词有什么区别.辛弃疾和苏轼的词有什么区别.辛弃疾和苏轼的词有什么区别.苏轼:苏词的历史性贡献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

辛弃疾和苏轼的词有什么区别.
辛弃疾和苏轼的词有什么区别.

辛弃疾和苏轼的词有什么区别.
苏轼:苏词的历史性贡献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的词是宋词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词为艳科”,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牢固的传统,苏轼成功地转为了这种风气.他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向来诗人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这就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而这种新的词风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对同时代的和后世的作家形成深远的影响.苏轼在婉约之外,大量地创作豪放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促进了词风的转变.我们一般认为苏轼的豪放词能够借助瑰丽壮伟的意象,恢宏的意境来抒发其慷慨豪情.苏轼豪放的艺术风格表现主要有三: 一是将充沛激昂甚至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 二是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慷慨豪迈的意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伟的场面取胜; 三是以奔放雄豪的音调著称.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均体现出这一风格.主张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在北宋词坛上,苏轼是革新的主将.他打破许多成规,在词中表现了自己自由的个性,被时人归纳为“以诗为词”之变革.“以诗为词”的提出,在当时实际上是对苏轼的一种批评和贬斥.最先提出这种批评的是“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后山诗话》)之后,对此发表批评意见的人甚多.然而,恰恰就是这种对传统的突破,体现了苏轼对北宋词坛的卓越贡献.继柳永之后,苏轼给词之创作带来的冲击是最大的,他的创作为以阳刚美著称的豪放词派之产生开拓了先路、奠定了基础.
辛弃疾:他用词直接表现抗金武装斗争,抒发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抒发报国无门的苦闷和及壮志难酬的忧愤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对农村生活及闲适情趣的表现稼轩后期深受老庄思想影响,老庄哲学让他暂时忘怀世间的烦恼,贴近自然与日常生活,词作多表现优美自然中所蕴涵的哲理与美感.词风清新秀丽、活泼灵动.如:《清平乐》(茅檐低小)、《西江月·遣兴》、《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嫰芽)、《鹊桥仙》(松冈避暑)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1、多种生动艺术形象的创造;最具代表性的是爱国志士、民族英雄.或奇伟英豪,或狂放不羁,或慷慨悲凉.如“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的李广(《八声甘州》);“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永遇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南乡子》).辛词中之自然景物也注入词人高昂的热情、跳跃奔腾的活力,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如:“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水龙吟》)“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满江红》).
2、雄豪壮阔的艺术境界与浓烈激越的主观情感.以文为词,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写政治,哲理,友情、恋情,田园风光、民俗人情,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要广泛得多. 辛词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悲愤.情感大起大落,反差强烈,甚似李白.《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3、表现方法上的“以文为词”.借鉴古文辞赋的章法、议论、对话问答手法以及散文化的句法.(参见袁行霈教材p163)“以古文长篇法行之”(谭献《复堂词话》).谢桃坊先生认为:辛词的以文为词较为明显地受到当时文化主潮即朱熹的理学思想的影响.“其爱国而急于事功的积极人生态度与理学家提倡儒家的兼济思想有相通之处.”参见《辛弃疾以文为词的社会文化背景》,文载其专著《宋词辨》,上海古籍出版社.
4、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一方面,辛词具有奔放豪纵、生气蓬勃的艺术特点.另一方面,辛词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具有不主故常的大家气度.又一方面,辛词能刚能柔、纵横驰骋、不拘一格.他学白居易,学苏轼,学秦观、晏几道,学李清照,无不神情逼肖.传统婉媚风格的词,也十分得心应手.豪放、婉约都能运用自如.《摸鱼儿·淳熙己亥……》,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其描述乡村风光作品,朴素清丽、生机盎然.简朴中见爽利老到,达到一般词人很难达到的境界.
5、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语言艺术 .辛弃疾大胆创新,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最充分地反映了其以文为词的特点.A、民间语言的运用,口语、谚语、俚语的灵活使用,使其词语言明白流利,轻松活泼.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B、虚词的运用 “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汉宫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C、用典丰富自如,恰到好处、浑成自然,别有妙趣.所谓随心所欲而天然生动的境界.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材料,融化锻铸,巧夺天工.
辛弃疾的词时常也有过分散文化、议论太多,以及所谓“掉书袋”即用典用古语太多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