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的马哲论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9 05:16:46
《试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的马哲论文~
《试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的马哲论文~
《试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的马哲论文~
物质的原因世界已经消失在坐标系的相互运动之中,也消失在抽象的数学符号里.我们今天的主流科学在解释世界时很多时候忘了在世界本身方面寻找真切的原因.也许是我们搞错了,记起来了,这是一个物质膨胀的年代,问题是物质为什么会膨胀啊,能量转换的?不,不是能量转换的,这是运动参照系的一种物理效果.噢,原来运动可以有制造出质量增加的效果,不不不,这可能是一种观测效果吧.观测效果就观测效果吧,那么真实的物质原因世界又到哪儿去了呢?
也许是我们过于担心,物质肯定是不会消失的,上帝也不会同意物质的消失,它暂时的失去是在地球职业物理学家头脑中的那份尊重和在地球人类的物理科学中的那个地位.那么我们能够找回这一意义之上消失了的物质吗?也许本书作者也没有能力找回失重的物质份量,因为消失的物质份量就在各位读者的意识之中.你们能够理解我所说的话的意思吗?
中国古代人们的物质观
古人云:世界乃物气皆存混沌之宇宙,大者为物,微者为气,物气皆存而成混沌之态.物由气集聚成,亦可散解分化归还于气.气即物微,物微无极,而成天地空间.空间非空,乃无限微之物布其中耳,非真之空虚无物也.气作用于物而物行,物作用于气,而气亦随物行,非物开道于气而行之.如是物气伴行则为混沌之体行于混沌宇宙之中,混沌之体相行阻于行亦助于行,且此阻助归于均衡相济,故物久行无止,此为行物之道理也.
物质是什么?
来自于生活的感觉,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周围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万千物象世界.面对外在的世界,我们的诗人赞美它的美丽和幽趣,我们的孩子感觉到玩在其中的快乐,忙于生计的人们想着寻找生存的更好空间,哲人有感于宇宙之大而落泪——
仰望天地之间,为什么如此寥廓?问静静青山,可记得沧海桑田?问花草树木,生命为何而生?问河水匆匆,光阴几许?……
多少年来,天地悠转,万象往复依旧.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我们感觉到真实的这一切,会毫无踪影地无缘无故地消失,甚至不会留下丝毫的回忆?
我们曾经拥有过的东西,我们惧怕它是否会失去,所以我们祈祷上帝,希望在上帝那里得到一个世界永恒的回答.
也许上帝是不存在的,我们需要自己寻找关于宇宙是否永恒这一话题的答案.我们身处繁花世界之中,我们首先感觉到了什么.也许我们首先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然而,没有世界的存在,哪来我们自己的存在.这么说外在的世界也应该是存在,可是我们和我们的周围世界因为什么而存在呢?
噢,我们终于领悟了,世界和我们自己都是因为物质而存在.是物质构筑了这个纷繁美丽的世界.但是,物质是从那里来的,为什么地球上的物质是那么的多,多得多无边际,空间有多寥廓,世界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物质东西,它如何能够构筑成纷繁美丽的世界?
世界里的问题太多了,实在无法搞清楚.还是问问以前的人,他们是怎么想的吧.翻了不少的书,书是以前的人们的思想记录.找到了,有一本英文字典对于物质一词做了解释,物质,它是那个材料,它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每一样东西.看来,以前的人们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纸张留下不多多的记录.
物质是构成我们世界的每一样东西的那个东西,不过想来想去觉得这一解释和认识过于静态.噢,动态的说,物质是产生现象的那个东西.它是现象的载体和主体.如果把空间比作舞台,物质是舞台上的演员,而世界则好象是物质演员表演出来的图象.
物质那个东西从何处生来?物理性的物质有几种?物质有什么样的基本性质?我们能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首先说说物质从何处来,不过物质从何而来,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悖论.因为根据前人的观点物质是一种自在之物,物质不会毁灭也不会创生,无谓从何而来.但是我们有时想来,世界万物有生有灭.所以有时我们又想到物质从何处而来这样的问题.也许大爆炸理论正好能够解决我们这一心头的困惑.不过,物质可以创生和毁灭的思想又总使我们感到害怕.世界有一个起头,可能就会有一个末日.大爆炸理论这种宇宙最后同归于尽的结局,辉煌的历史连一丝回忆也不会留下的结局肯定是令人伤心的.也许正是物质的创生论让我们感到结局的可怕,我们过去的和现在的很多哲学家,相信物质和运动的永恒.
物质是产生现象的那个东西,可是我们是否都曾经问过,有多少基本种类的物质在这个空间舞台上表演纷繁的物象?金、木、水、火、土?或者电场、磁场、光、粒子、时空结构、能量和波?简单的一种物质是否可以演变出纷繁的世界里多种多样的宏观物质形态?根本性的物质可能只是少数几种抑或就只有一个种类?数学上有个微积分算法,物质世界是不是无限小质体运动构筑的世界?世界真的是一架巨大的物质机器吗?
世界总有我们搞不清楚的很多事情,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肯定,物质是现象的演员,以及我们也知道如果没有了物质,这个世界会留下一些什么.会留下空间的舞台,会留下时间的记忆?也许除了空荡荡的空间,什么都不会留下,甚至时间也失去了痕迹标记,你说是吗.
物质世界的实在性和确定性
……不管真实的世界在部分物理学家眼里是否真实存在,我们首先感谢上帝给我们一个纷繁美丽的景象世界.如果没有上帝给我们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们也许也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感谢上帝创造了我们的意识境界,同时也给我们一个纷繁美丽的景象世界.这个美丽的世界应该是真实地存在,因为我们需要一种塌实的感觉.上帝既然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可爱的而又美丽纷繁的世界,他不应该让我们担心这个纷繁美丽的世界是否真实,是否有一天会远离我们而去.
我们的感觉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真实地实在.中国江西省一位叫曾令富的小朋友作了一篇题为《听春》的短文,这代表了孩子眼中真实的世界存在:
春天好比那快乐的音符,弹出了多种多样的歌.在这美丽的春天里,我们听得到春天的脚步声.这时候,绿树红花,青竹丝柳,许多的鸟,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一个光彩夺目处处锦绣的春天.……春天里,处处充满了赞歌.山上,小鸟在歌唱,红花绿草在演凑.小河里,河水在弹琴.田野里,小虫在演奏,小草在舞蹈.果园里,树在鼓掌,麻雀在歌唱.无论走在那里,都有春天的音乐.……
我们眼界之外这一纷繁的美丽世界在我们看来是实在的,虽然春去秋来,景色变化,但也四季更替,年年相似,轮回依旧……
纷繁美丽的世界应该是实在的,也是确定的图象.确定的图象不是指静止的图象,是指物质运动世界的一种客观性,月亮在没有人欣赏的时候都是存在的,同时拥有自在的大小,自在的形状,自在的物质数量和自在的运动快慢.不过,这一自在的景象在职业物理学家眼里可能变成魔术般的世界.来自现代科学家们的观点,这个纷繁美丽的世界不是很确定的.先前古代的人们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动,那个时候没有科学,人们看到什么样的情景做什么样的描述是自然的.后来,人们认为不是太阳绕地球转动而是地球绕太阳转动,这一伟大的发现导致真正的一个科学时代从此诞生.然而时代走到了二十世纪,关于地球太阳的运动又有了新的说法:既可以认为是地球绕太阳转动,也可以认为是太阳绕地球转动.也许有人为此做解释,从地球的角度说,说太阳绕地球转动也是可以的.但是问题是现代物理学认为太阳绕地球转的图象与地球绕太阳转的图象具有同样的真实性,即两个图象具有同样的物理学理论意义和同样的物理学方法意义.面对这样的思想意识,有时我们总是存在这样的疑问,真的,地球绕太阳转动,和太阳绕地球转动两种说法确实是同样的好吗,没有一种说法比另外一种说法更好些、更真些?这个世界有没有比较实在的和比较确定的物质世界图景?我们曾经为这些简单的问题感到困惑,朋友们,你们是否也曾经有过同样的困惑,我想知道在你们的感觉世界里,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和确定的,还是含有主观的因素和随意可变的世界.你能告诉我吗?有人为现代的科学找了一个很令人玩味的比喻,我们在没有观赏月亮的时候月亮还存在吗?月亮是否有人在欣赏它都应该是真实地存在,这种信念在哲学上叫做物质世界的实在性.时代发展到今天,科学家们怎么还在讨论月亮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问题.科学家的思想总与常人的思想不同,也许他们说得可能也有他们某方面道理,也许科学家们可能有他们的难处.说起来科学发展到了今天,不应该提这样的问题.科学是发展了,物质世界里我们是否确定的存在这些简单的问题,其答案却已经变得非常模糊.奇怪的概念也使得科学越来越不能为大众化的人们所理解.相信事物世界拥有确定的事物道理,可以没有确定的事物度量,或许是当代科学无奈之下做出的选择,也是人们把 Einstein 的理论称为相对论的真正原因.科学在重视实验室操作结果的同时,似乎在模糊了物质世界真实的实在和感知的实在的差别.看来,科学家们已经偏向于相信这个世界已经没有比较真实的物象图景.我们甚至已经没有了权利驳斥别人说我们的 ' 篮球是个扁球 '.面对科学的实验结果,也许我们仅有的权利是相信科学家的任意解释.
更严重的问题是,即使是可以抛弃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即哲学)意义上真实的存在和感知的存在之间的差异,科学也并没有因此得到一盘和谐的棋.承认太阳绕地球转动是一种同样真实的图象,我们马上会得到各个星星的违反现代物理学基本原理的超光速运动.科学家们马上又说,这是表观速度.这样看来,现代科学多少还是承认表观现象世界的存在.既然承认了表观现象某种程度的存在,也就承认比较真实的物象图景的存在.那么现代科学到底是承认还是不承认物质运动世界存在有比较真实的物象图景,也许这个问题在现代物理学中永远无法说清楚.
何谓物质世界的确定性?作为物理学的表述,即不管对于哪里的观测者,同一物质体对象的大小、形状、物质数量和内部运动快慢程度,应该得到相同的数量描述.如果实验不能获得这些数据的一致数值,那么应该考虑产生这种理论误差的原因.比如,有一句诗句叫,微显娥眉远山低,说的是远处的东西看起来小,所以地形测量中以视线夹角乘以视线距离的乘积来估计地形的高度差.
不过现代科学并没有坚持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我们观测的客观实在.有时候人们会把某种人为的东西看得比物质世界本身还要重要.比如,有很多学者认为物理定律与地球太阳比起来,说不定还是物理定律来得实在一些和重要一些.为难的时候,他们宁可想象太阳地球在某个时刻并不具有确定的大小、确定的形状和确定的质量数量和确定的原子钟走时速度,以此来保护电磁学方程的确定算式.他们并且也一直在努力推广基于这种思想基础的物理学理论.
古语有成事者需天时地利人和的相辅相成,可是这里的天时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们就需要深思了,通览中西文化核心之意(1),我们方恍然大悟,原来古语中的天是指人所赖依存在的客观世界和因此形成的整体的这个物质环境,当然也包括人体、人类社会和“人的相关物质形式”(比如思想、心理承受能力、创造力),这个整体物质世界的所有物质形成(世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综合就是古语中的天,然后这个综合的物质世界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不断的变迁,当然在人类能够触及到的地方是可以通过人的能动性来改造和认识的,这里物质世界变迁中经历的时间就是天时中的时,既时间.综合起来就是客观物质世界在所有时间内进行转化所形成的规律,既所谓的客观物质世界的真理,这个反映在人的认识上就是对客观物质世界认识和改造中所积累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来龙去脉.从全局看,这是一个相对恒定的真理,比如分解来看,象自然科学反映的真理,人性的恒定性和可以改变性,社会科学所反映的真理,技术科学所反映的真理.《物质论》天时篇的八章的立论就是天时所反映的客观规律,这个也是地利人和的出发点和着手点,不可不查.
物质论
14.任一物质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其内部组织结构相同,但其所占用的空间、地域的不同,使其具有排它性,这种排它性的特征之一就是当它的内部结构受到外力而发生突变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来自结构本身的内力抵抗.其二是当这种结构本身具有生理特征时,不仅会受到抵抗,而且会因内力的抵抗而发生扭曲,甚至会产生生理反应——痛楚.
我们知道物质是需要占用一定空间的(即便是我们看不到的物质),这就存在着一个空间的被占用问题,也即:再小的物质也需占用空间,可以说对任何空间都不占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除非凌驾于物质之上的精神与上帝.
确定了物质对空间的占用问题,那么就存在着一个物质与物质在各自的占用空间的相对位置问题.两物质不可能在空间相互重合而占用一个空间,但可以存在物质与物质的相互挤压,而各自缩小原有占用空间的现象,当然两物质也可能通过分子的变化而结合成一物质(或扩大了原有的占用空间).当然在空间充足的情况下,物质并不需要相互挤压,而是各自占用各自的空间,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避免碰车——也就是相避(或相让).
水或水银这样的液体物质其分子是很容易被拆散,又很容易相合的,水、水银掉在地上可碎成很多瓣.水分子很容易被蒸发而溶入空气中形成湿空气(水的透明性往往使我们不易查觉,除非到一定量时我们才能看到——云,或经太阳反射成七彩色——虹),遇到低温便凝结成霜、雪、露珠等等,这表明水分子很容易被拆散,而又很容易被聚合;水分子也很容易与其它物质进行相互渗透.正是由于水分子的这种特性,才产生了众多的生物,自然也才有了众多的变化.——水是生命之源
如果说再加上上面那位写的,自己再精编一下就行了
在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后来人们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抽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其他思想,把该命题确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
1)学术界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命题的几种理解
全部展开
在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后来人们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抽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其他思想,把该命题确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
1)学术界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命题的几种理解
目前学术界对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大体上说,有三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命题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命题是等值的。这是大多数学者所主张的观点。
我们认为,严格说来,从马克思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中还推论不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命题。首先,马克思的上述命题只是在说明社会生活的唯物主义实质,而不是说明社会生活的本质问题。从马克思上述使用“实践”一词的语境中可以看出,该词是与“理论”相对而言的,马克思的意思是说,不能把社会生活归根到底看做是理论的、精神的,而要把它归根到底看做是实践的。其次,本质是相对于现象而言的,当我们讲社会本质的时候,必然要涉及社会现象问题,如果把马克思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等同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命题,就会得出马克思仅仅把“理论”看做是社会现象的结论。那么,“理论”与社会现象等值吗?不等值。在马克思看来,不仅“理论”属于社会现象,而且社会财富也属于社会现象,因为“社会财富”的“本质”就是“一般劳动”或者说实践。由此可见,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这一命题等同起来。再次,依照语法分析,马克思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其完整的表述是“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我们从该命题中只能分析出实践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属性或本质属性之一,而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比如说,我们同样可以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发展的”,难道发展也就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吗?显然不能这么讲。
第二种观点认为,从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角度理解马克思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是根本错误的。个别学者主张这种观点。
这种看法的核心论点是,所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只是说明了实践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不是在说明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与本质。实际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的基础与本质,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一种“社会物质”,它不同于实践。把人类社会归结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已经到头了,再要向前追问就会滑向唯心主义。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们认为,如果不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就说不清楚。
第三种观点认为,虽然不能够把“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命题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命题看成一回事,但是,我们在讲前一个命题时,一般就是用来指第二个命题的。这是我国一些学者的看法,我们也同意这种观点。不言而喻,这样看问题,自然就对马克思的“社会生活在本质止是实践的“命题的原初含义作了引申,然而,它却使得该命题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具体来说,该命题的原初含义虽然表达出了社会生活的唯物主义实质,但由于它是从与理论相对而言的实践出发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从实践与社会生活现象相对而言的角度出发的,这就限制了实践这一范畴所应包含的信息量,使之不能充分
显现出实践在社会生活的地位。把该命题引申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命题后,则不仅说明了社会生活的唯物主义实质,而且也把实践与社会生活现象看做一对矛盾范畴,这就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在某种程度上转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实践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问题的把握。
2)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在具体阐述实践何以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辨别实践、劳动、生产三个范畴。这是前提,否则在往后的论述中就会遇到困难。
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基本上是把实践、劳动、生产看做同等序列的、同义的范畴。马克思指出:“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这即是说,实践活动即劳动。由于实践活动就是实践,所以,实践就是劳动。马克思又指出:“产品不过是活动、生产的总结。因此,如果劳动的产品是外化,那么生产本身就必然是能动的外化,或活动的外化,外化的活动。”可见,劳动与生产也是同义的。当然,这三个范畴又是有一定区别的。
收起
怎样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
在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后来人们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抽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其他思想,把该命题确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
1)学术界对“社会...
全部展开
怎样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
在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后来人们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抽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其他思想,把该命题确立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
1)学术界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命题的几种理解
目前学术界对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大体上说,有三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命题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命题是等值的。这是大多数学者所主张的观点。
我们认为,严格说来,从马克思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中还推论不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命题。首先,马克思的上述命题只是在说明社会生活的唯物主义实质,而不是说明社会生活的本质问题。从马克思上述使用“实践”一词的语境中可以看出,该词是与“理论”相对而言的,马克思的意思是说,不能把社会生活归根到底看做是理论的、精神的,而要把它归根到底看做是实践的。其次,本质是相对于现象而言的,当我们讲社会本质的时候,必然要涉及社会现象问题,如果把马克思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等同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命题,就会得出马克思仅仅把“理论”看做是社会现象的结论。那么,“理论”与社会现象等值吗?不等值。在马克思看来,不仅“理论”属于社会现象,而且社会财富也属于社会现象,因为“社会财富”的“本质”就是“一般劳动”或者说实践。由此可见,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这一命题等同起来。再次,依照语法分析,马克思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其完整的表述是“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我们从该命题中只能分析出实践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属性或本质属性之一,而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比如说,我们同样可以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发展的”,难道发展也就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吗?显然不能这么讲。
第二种观点认为,从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角度理解马克思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是根本错误的。个别学者主张这种观点。
这种看法的核心论点是,所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只是说明了实践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不是在说明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与本质。实际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的基础与本质,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一种“社会物质”,它不同于实践。把人类社会归结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已经到头了,再要向前追问就会滑向唯心主义。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们认为,如果不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就说不清楚。
第三种观点认为,虽然不能够把“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命题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命题看成一回事,但是,我们在讲前一个命题时,一般就是用来指第二个命题的。这是我国一些学者的看法,我们也同意这种观点。不言而喻,这样看问题,自然就对马克思的“社会生活在本质止是实践的“命题的原初含义作了引申,然而,它却使得该命题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具体来说,该命题的原初含义虽然表达出了社会生活的唯物主义实质,但由于它是从与理论相对而言的实践出发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从实践与社会生活现象相对而言的角度出发的,这就限制了实践这一范畴所应包含的信息量,使之不能充分
显现出实践在社会生活的地位。把该命题引申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命题后,则不仅说明了社会生活的唯物主义实质,而且也把实践与社会生活现象看做一对矛盾范畴,这就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在某种程度上转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实践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问题的把握。
2)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在具体阐述实践何以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辨别实践、劳动、生产三个范畴。这是前提,否则在往后的论述中就会遇到困难。
我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基本上是把实践、劳动、生产看做同等序列的、同义的范畴。马克思指出:“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这即是说,实践活动即劳动。由于实践活动就是实践,所以,实践就是劳动。马克思又指出:“产品不过是活动、生产的总结。因此,如果劳动的产品是外化,那么生产本身就必然是能动的外化,或活动的外化,外化的活动。”可见,劳动与生产也是同义的。当然,这三个范畴又是有一定区别的。
“社会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8条。
因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方式规定了社会的性质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物质生产是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关键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时间、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使它能够把社会中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用其他关系区分开来。科学阐明人们社会存在对意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由于实践规定了包括社会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所以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