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竹简的制作过程以及书写方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23:11:06
古代竹简的制作过程以及书写方法
古代竹简的制作过程以及书写方法
古代竹简的制作过程以及书写方法
简牍是古代书写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其中竹制的叫竹简或简称简,木制的叫木牍或简称牍,合称简牍(由于竹简的数量较多,有时也通称作“简”,其实是包含了木牍在内的意义.) 简牍是在纸普及之前用来记载的载体.现在发现的简牍的年代主要是战国、秦汉、三国,最晚至西晋.简牍可以用线绳或牛皮绳编连起来成书. [编辑] 竹简 竹简,一种将文字、图像或其他各种特定的符号写绘于事先加工过的竹片上的书籍形式.其加工过程简单说是将青竹筒蒸煮过,一说要用火烤,让其“发汗”脱水,称之为“杀青”,防止以后变形,不易被虫蛀,且便于书写.因此也称竹简为“汗青”,引申为书册、史籍 仿古《孙子兵法》译本竹简,为河滨加利福尼亚大学藏书
竹简
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均用毛笔墨书.汉代简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补充
竹简多用竹片制成,每片写字一行,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称为「简牍」.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用于书写文字的木片称木牍,多用于书写短文.
简牍起源于西周,春秋战国时使用更广.公元4世纪左右,由于纸已广泛使用,简牍才为纸抄本所代替.
最着名的有:
1. 1953年7月,湖南长沙仰天湖古墓出土竹简42支.最长的22厘米,宽1.2厘米,篆文,每简2-10字,为战国之物.
2.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约五千枚.
3. 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一千一百多枚.为秦昭王元年(公元前306年)至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之物.
竹简不仅在古代文化史、书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印刷术也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简牍的形式,即为卷轴装的前身,为早期的雕版印刷所广泛使用.
竹简的字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常见于楚国简帛,字形结构是楚国文字的本色,书法体势则带有“蝌蚪文”的特征,可以说是楚国简帛的标准字体;第二类出自齐、鲁儒家经典抄本,但已经被楚国所“驯化”,带有“鸟虫书”笔势所形成的“丰中首尾锐”的特征,为两汉以下《魏三体石经》、《汉简》、 《古文四声韵》所载“古文”之所本;第三类用笔类似小篆,与“古文篆书 竹简
”比较接近,应当就是战国时代齐、鲁儒家经典文字的原始面貌;第四类与齐国文字的特征最为吻合,保留较多齐国文字的形体结构与书法风格.竹简书法俊朗,疏密得宜,对研究中国书法史有很重要价值. 简册,“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西周和春秋时期有竹木简上记事的方式,战国时期的竹简发现很多.战国中晚期的竹简,内容为遣册、古书和卜筮记录.秦木牍和秦简上的隶书字形正方、长方、扁方不拘,笔画肥、瘦、刚、柔,极尽变化.点面有明显的起伏和波势,用笔有轻、重、疾、徐的区别,是考证隶书发展 的极为珍贵的资料. 战国的竹简是手写.这些字的笔画具有弹性,起止处较尖锐,中间或偏前的 竹简
部分略粗,充分表现了毛笔书写的特 色.这与金文随形轻重和因接搭凝结的笔画形态不同,已由迟重变为流美,笔画和体式也较篆文更为简略.可见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前已有初期的隶书在流行.“简书”是近年在中国书法界兴起了一支流派(又称“竹简书法”).这是一种仿效秦汉竹简和帛书的“古隶”体式,即效仿先秦、两汉时代在竹片、木片和丝织物上的古文字的书法,即以独特的国画颜料配制古朴赭黄色,以板刷在生宣纸上刷出类似竹简书竖条,字体就写在这赭色“竹简”条上,别有一番古雅特色,适应了现代审美装饰情趣. 对色彩变化瞬息之间的精确把握,使书法获得了“随类赋彩”之妙.这种书法呈现出活泼,具有生机的形象.“简书”这一书法艺术于图与文的抽象共性中彼此和谐.使我们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又驰骋在色彩和图案带给我们无限想像的空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