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该休,还是不该休?为什么?我们开一个辩论会,观点是刘兰芝应该被休!请高人给点突破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06:27:44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该休,还是不该休?为什么?我们开一个辩论会,观点是刘兰芝应该被休!请高人给点突破口!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该休,还是不该休?为什么?
我们开一个辩论会,观点是刘兰芝应该被休!请高人给点突破口!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该休,还是不该休?为什么?我们开一个辩论会,观点是刘兰芝应该被休!请高人给点突破口!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优秀的长篇民间叙事诗,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对该诗的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分析已经很充分,也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焦母为什么要赶走刘兰芝”这个问题一直说法比较多,各种教学参考书中大多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又很容易问及,而且关系到对这首诗歌的人物、矛盾冲突和主题的全面深入的理解.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每次讲及该诗都要组织学生运用现代思想和伦理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分析讨论刘兰芝被驱遣的可能原因. 从文中看,刘兰芝美丽善良,忠贞不渝,有情有义,又聪明能干又有教养,深爱丈夫,孝敬婆婆,运用现代社会好媳妇的标准来衡量,都是一个打着灯笼都难找的、无可挑剔的好媳妇,可焦母为什么不喜欢这个媳妇呢? 一、 无子被出说 在古代,休妻讲究“七出”,亦称“七去”.即指女子有下列七种情形之一者,丈夫或者公婆即可休弃她.即:无子去;不顺父母去;淫去;妒去;有恶疾者去;多言去;盗窃去.古人也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从文中可以看出,刘兰芝与焦仲卿“共事二三年”,但未提到他们有孩子.想当年,焦家也曾是“仕宦于台阁”,在当地也属名门望族,可今天面临香火无继的危险,作为唯一长辈的焦母怎能不心急如焚呢?况且“无子被出”在当时的社会也是合理合情合法的,所以,刘兰芝被谴也就在情理之中. 二、 俄狄甫斯情结 按照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的俄狄甫斯情结理论,焦母驱谴刘兰芝是典型的俄狄甫斯情结-----恋子情绪.文中没有提到焦仲卿的父亲,因此焦父可能早年去世,焦母与仲卿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因此,在这个残缺的家庭中,儿子便扮演了母亲精神上的丈夫角色.儿子爱着母亲,母亲爱着儿子.可这平静一切便因为刘兰芝的到来发生了改变.儿子身边多了一个女人,儿子更多的时间是投进了妻子的怀抱,与妻子卿卿我我,儿子对母亲专一的爱现在有一半给了另一个女人,由两个女人来分享,母亲难免心理孤单,心理不平衡.她让儿子休了刘兰芝,“便可速谴之,谴去慎莫留”,而且答应儿子“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直到儿子要“自挂东南枝”了,她仍然只是说在嘴上,并没有真正的实际行动.由此可以看出,她是打着为儿子另找好媳妇的幌子,达到长期独占儿子之爱的目的.因此便不自觉地迁怒于刘兰芝.说的那些话,也只是给儿子的一点安慰和借口而已.这与美国作家劳伦斯的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母亲有着同样的心理. 三、 心理变态说 焦母经常以焦家曾“仕宦于台阁”为荣耀.也许“仕宦于台阁”的就是焦仲卿的父亲、焦母的丈夫.想当年,丈夫官居台阁,官阶不低,自己也因此而“夫荣妇贵”.也曾经是风光一时的官太太.可好景不长,焦父撒手人寰,自己不得不年轻守寡,担负起独自养育儿子的重任,以图来日“子荣母贵”.可等自己将儿子焦仲卿扶养成人后,他也只是当了一个小官吏,焦家家境渐显败落之象.再加上她年轻丧夫,感情寂寞.这样,多年的育儿之苦、家道的败落、感情的无依托、香火无继的危机等各种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他心理扭曲变态.因此,她便以一种病态的心理对待一切,包括自己的儿媳妇刘兰芝. 四、 妒贤嫉能说 从文中可以得知,刘兰芝是知情达理,贤淑聪惠,办事干练.想当年,焦母当官太太时,可能也是聪明能干的,夫荣妇贵嘛!可现在的儿媳妇刘兰芝比自己还能干,自己心中难免有些不服气,妒从中生,她怎能容忍家中有这么一个明显强于自己的女人存在呢?这样下去,自己家长的地位不是岌岌可危了吗?另外,在古代,从来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妇因夫荣.男人在外,顶天立地,为人处世果断干练,女人在内,勤俭持家,温柔贤惠,这样的家庭才是典型的封建美满家庭.,可刘兰芝的性情刚烈、聪明能干、坚强不屈的精神与焦仲卿的唯唯诺诺、软弱驯顺的性格相比,刘兰芝明显在各个方面都超过了焦仲卿.一个在家都不能做主的堂堂男子汉,如何置身于错综复杂的官场,也就是说,他的官做的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这种情况下,媳妇的存在,更衬托出了儿子的无能.这样,作为封建家长的焦母怎能容忍家中有这样一个明显强于自己、强于儿子的女人存在呢? 五、 更年期遇上了青春期 从文中可以推断,焦母的年龄大概在50岁左右,正处于妇女更年期.心情烦燥、喜怒无常是妇女更年期的典型特征.而刘兰芝则刚刚20岁左右,又刚结婚,正处于青春冲动期,但丈夫焦仲卿则“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致使刘兰芝“贱妾守空房,想见常日稀.”一个正处青春冲动期的年轻少妇,独守空房的压抑滋味是怎样的!可想而知,这样,两个心情压抑烦燥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发生种种不愉快则在所难免. 六、 人性的觉醒与专制思想的碰撞 在文中,焦母明明白白地讲了她对刘兰芝的不满,那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焦母“久怀忿”的正是刘兰芝的“举动自专由”.然而,所谓“举动自专由”,其实正是刘兰芝追求独立、自由、平等的思想的表现,是生命意识的初步觉醒,是对人格尊严的维护,是对个性精神的坚持.刘兰芝不只是才貌双全,更是一个秀外慧中、外柔内刚、具有叛逆性格的女子.她的聪颖敏锐、她的才华识见、她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她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对美和真的追求、对人性尊严的捍卫等思想意识和个性特征一定会在平时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中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来,这种行止见识是让长期生活在传统宗法社会中的已经完全自觉地接受了诸如“三从四德”“温良恭俭让”“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男权思想的焦母感到陌生和害怕的,特别是当焦母发现自己那个向来温驯听话的儿子也因为刘兰芝而变得似乎不那么听话了,这更使她感到震惊和惶恐.这在当时看来,就是不孝,就是大逆不道.如果不将她早早赶出家门,谁知道在她的影响下,这个家里会发生什么伤风败俗、丢人现眼的好事来.弄不好,还会毁了焦家一世英名.还是早点铲除祸根为好! 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必然的结局.我们现在怎么去分析评论,都只能是马后炮.当时人民的思想受时代的局限,只能用当时的标准去度量一切.我们也很难回到当时的那个场景里去体会男女主人公当时的压力和处境,所以只能在这里“胡思乱想”、“借今论古”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