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尧舜禹的传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13:00:37
关于尧舜禹的传说
关于尧舜禹的传说
关于尧舜禹的传说
《韩非子》载:“尧之王天下也,冬日鹿裘,夏日葛衣,茅茨不翦,采椽不斲,粝粢之食,藜藿之羹,虽监门之养不敌于此矣.”袁珂在《中国神话传说》一书中用白话译成:“他住在用参差不齐的茅草盖就的屋子里,屋子里的柱和梁都是山上采下来的粗糙木头架好就算事,连刨都不刨光一下;吃的是粗米饭,喝的是野菜汤,身上穿的是粗麻布衣服,天气冷了就加上一件鹿皮披衫挡风寒,使用的器皿不过是些土碗土钵子.”关于舜的谦让品德对周围人好的影响,《史记》记载说:“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晋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舜在历山耕田,不多久,当地的农人,都争着让起田界来;舜到晋泽地区去打渔,不久那里的渔民也争着互让渔场;舜又到河滨去制陶,不久河滨陶工的陶器制作得既美观又耐用.舜所住的地方,一年成村,二年成镇,三年就变成大都会了.
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设联盟会议,各氏族部落的首领都是该会议的成员.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讙兜(Huān Dōu)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才推举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舜继位后,挑选贤人,治理民事,用禹治水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舜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的禅让,已经可以看出原来老的联盟首领已具有相当大的权力,但最终还得服从联盟会议的决定.因此,当时的禅让制在实质上仍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大禹治水
大禹姓姒,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从他父亲鲧的时候起,就开始治水.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那时,生产能力很低下,生活条件很艰苦,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有一次,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水灾,洪水横流,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谷不收,人民死亡.活着的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
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部落联盟会议,请各部落首领共商治水大事.尧对大家说:“水灾无情,请大家考虑一下,派谁去治水?”大家公推鲧去办理.尧不赞成,说:“他很任性,可能办不成大事.”但是,首领们坚持让鲧去试一试.按照当时部落的习惯,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与大家意见不相符,首领要听从大家的意见.尧只好采纳大家的建议,勉强同意鲧去治水. 鲧沿用了过去传统的水来土挡的办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筑堤,堵塞漏洞的办法.他把人们活动的地区搞了个象围墙似的小土城围了起来,洪水来时,不断加高加厚土层.但是由于洪水凶猛,不断冲击土墙,结果弄得堤毁墙塌,洪水反而闹得更凶了.鲧治水九年,劳民伤财,一事无成,并没有把洪水制服.
舜接替尧做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巡视治水情况.他见鲧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把鲧办罪,处死在羽山(神话中的地名).随后,他又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还派商族的始祖契、周族的始祖弃、东克族的首领伯益和皋陶(gāo yáo)等人前去协助.
大禹领命之后,首先寻找了以前治水失败的教训,接着就带领契、弃等人和徒众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便于治水时作参考.这次考察是很辛苦的.据说有一次他们走到山东的一条河边,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山洪暴发了,一下子卷走了不少人.有些人在咆哮的洪水中淹没了,有些人在翻滚的水流中失踪了.大禹的徒众受了惊骇,因此后来有人就把这条河叫徒骇河(在今山东禹城和聊城县一带).
考察完毕,大禹对各种水情作了认真研究,最后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大禹亲自率领徒众和百姓,带着简陋的石斧、石刀、石铲、木耒等工具,开始治水.他们一心扑在治水上,露宿野餐,粗衣淡饭,风里来雨里去,扎扎实实地劳动着.尤其是大禹,起早贪黑,兢兢业业,腰累疼了,腿累肿了,仍然不敢懈怠.
据考证,当时大禹治水的地区,大约在现在的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一次,他们来到了河南洛阳南郊.这里有座高山,属秦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峰峦奇特,巍峨雄姿,犹如一座东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个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细流就由隙缝轻轻流过.但是,特大洪水暴发时,河水就被大山挡住了去路,在缺口处形成了漩涡,奔腾的河水危害着周围百姓的安全.大禹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了,有的上山时摔死了,有的被洪水卷走了.可是,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不止.在这艰辛的日日夜夜里,大禹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脚指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但他还在操作着、指挥着.在他的带动下,治水进展神速,大山终于豁然屏开,形成两壁对峙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从此畅通.
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获得了成功.原来,黄河水系有主流、支流之分,如果把主流加深加宽,把支流疏通,与主流相接,这样就可使所有支流的水,都归主流.同时,他们把原来的高处培修使它更高,把原来的低地疏濬使它更深,便自然形成了陆地和湖泽.他们把这些大小湖泽与大小支流连结起来,洪水就能畅通无阻地流向大海了.
大禹指挥人们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他公而忘私,据说大禹几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他路过家门口,正好遇上妻子生孩子,大家劝他进去看一看,照顾一下,他怕影响治水,没有进去;又有一次,他的孩子看见了父亲,非常高兴,要大禹到家里看一看,他还是没有进去.他把整个身心都用在开山挖河的事业中了.
治水成功之后,大禹来到茅山(今浙江绍兴城郊),召集诸侯,计功行赏,还组织人们利用水土去发展农业生产.他叫伯益把稻种发给群众,让他们在低温的地方种植水稻;又叫后稷教大家种植不同品种的作物;还在湖泊中养殖鱼类、鹅鸭,种植蒲草,水害变成了水利.伯益又改进了凿井技术,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到处出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十七年,舜死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夏禹死后就葬在茅山,后人因禹曾在这里大会诸侯,计功行赏,所以把茅山改名为会稽山.这就是绍兴大禹陵的由来.而今的禹陵背负会稽山,面对亭山,前临禹池.1979年重建大禹陵碑亭一座,飞檐翘角,矗立于甬道尽头.内立明朝人南大吉书写的“大禹陵”巨碑一块.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静清雅.亭南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是前人考辨禹的墓穴所在之处.大禹为民造福,永远受到华夏子孙称颂,大禹刻苦耐劳的精神,永远为炎黄后裔怀念.人们来到绍兴,总忘不了去市东南的大禹陵观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