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东征一共几次,什么时间,什么起因,什么结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8 16:47:55
十字军东征一共几次,什么时间,什么起因,什么结局?十字军东征一共几次,什么时间,什么起因,什么结局?十字军东征一共几次,什么时间,什么起因,什么结局?总介:  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和天主教会

十字军东征一共几次,什么时间,什么起因,什么结局?
十字军东征一共几次,什么时间,什么起因,什么结局?

十字军东征一共几次,什么时间,什么起因,什么结局?
总介:
  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和天主教会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对地中海东岸地区发动的侵略性远征.因东侵军队的衣服上均有红十字的标记,故称为十字军.东侵活动从1096年起,到1291年止,历时近200年,大规模的侵略共8次.
  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召开宗教大会,宣布组成十字军远征,从异教徒(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城耶路撒冷.但实际上,天主教会、封建主和大商人都企图扩大势力、掠夺财富,并借以缓和西欧的社会矛盾.教会更想以武力在东方传播天主教,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则期望领先西欧封建主的势力,抵御突厥人.参加东征的国家有法、意、德、英等国,大批没有领地的骑士成为主力军.
  第一次东征(1096年—1099年)分四路进军,攻占耶路撒冷.十字军大肆劫掠,杀戮7万人,并建立耶路撒冷拉丁王国.第二次东征(1147年—1149年)为响应耶路撒冷国王求援,企图夺回被土耳其军队收复的埃德萨,遭失败.第三次东征(1189年—1192年)企图夺回被埃及苏丹萨拉丁攻克的耶路撒冷,遭到顽强抵抗未能如愿.第四次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林三世发动,攻陷拜占庭帝国,在巴尔干建立拉丁帝国.第五次(1217年—1221年)、第六次(1228年—1229年)、第七次(1248年—1254年)东征都把进攻矛头指向埃及,均告失败.第八次(1270年)进军突尼斯,也以悲剧告终.历次东侵所占据点后来不断丧失,1291年最后据点阿克城失守,标志着十字军东征彻底失败
  以下详细:
  以上帝的名义:十字军
  “疯狂的野蛮人蹂躏上帝在东方的教堂,甚至----说起来令人羞耻----奴役基督的圣城耶路撒冷.”教皇乌尔班二世用这些言论鼓动整个欧洲的基督徒参加一种特殊的朝圣----一场反对穆斯林的圣战,当穆斯林横扫近东传播他们的新宗教伊斯兰教时,占领了耶路撒冷.
  基督徒响应了这一号召,因为在中世纪,对普通信徒来说,参加十字国就是对最高要求的响应.成千上万敬畏上帝、热爱上帝的男男女女佩带十字标志,冒死去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仅用信仰装备起来的宗教狂热者和装备长矛和剑的贵族及骑士主导着十字军,他们成了一群乌合之众,正如一个目击者写道,十字军人数之多“超过海滩的沙粒或天上的星星”,他们“肩扛着作为胜利标志的棕榈枝和十字架”.这些朝圣者不仅踏上一条远离家园的家庭的征途,而且大多数人为出征倾其囊中所有,他们相信他们正免除自己的罪恶并在天国里站稳脚跟.
  十字军生活在狂暴的年代.11世纪,欧洲不过正在脱离黑暗朝代,各种集团相互厮杀.到处是野蛮残杀,生活艰难.十字军的奉献在很多人看来必然只是日常生活中种种需求的一种扩展,不过这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扩展:十字军的奉献会拯救信徒的灵魂.教皇乌尔班二世布道鼓动信徒起身响应号召,参加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以解放圣城耶路撒冷.他向参加十字军的人允诺,即使他们没有足够的钱,仁慈的上帝也会供给他们.
  教皇乌尔班二世原本设想,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作为基督的战士的贵族和骑士的一场军事行动,可是这次东征吸引的普通民众远远超出预想.首先出发的是未经训练、没有组织的贫困百性,他们是踏上2000英里陆路旅程的5万多欧洲人中的第一批.沿途已有成千人死亡,更多人命丧于试图攻占穆斯林两座堡垒的战火中.第二批出发的是骑士和步兵,他们进攻耶路撒冷时成功占领了几座城市.
  然而正规军也有重大损失:仅一天就有500人死于干渴,以致一些十字军把战马甚至敌人作为食物来吃.然而,他们的忍耐和勇敢成为后来者的楷模,后来几代十字军,包括英狮心王理查和德皇巴巴罗萨弗雷德里克,都佩带着十字标志踏上了漫长险峻的征途.
  十字军东征年表
  第一次东征1096-1099: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
  第二次东征1147-1140:穆斯林占领耶路隼洌?BR>第三次东征1189-1192:狮心王理查占领雅法,但耶路撒冷仍在穆斯林之手(1191-1192);
  第四次东征1202-1204:十字军劫夺君士坦丁堡(1204);
  第五次东征1217-1221
  第六次东征1228-1229:基督徒重新控制耶路撒冷达15年(1229-12440;
  第七次东征1248-1250
  第八次东征1269-1270:穆斯林攻占并摧毁基督徒在圣地的最后据点(1291).
  十字军的组建
  参加十字军是颇费财力的任务.很多骑士为参加十字军寻找赞助人;其他人则需出卖或抵押土地,因而也就将自己和家庭的未来置于危险之中.诺曼底公爵罗伯特为能参加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甚至把整个公爵领地抵押出去.
  对国王来说,参加十字军的代价也高得惊人.法王路易九世有六年在国外,在此期间他不得不承受维持王室和他的骑士、弓箭手和步兵的财政负担,更不用说提供财政支持以修建和维十字军在圣地的军事堡垒,以及无以计数的隐形花费.关于路易的十字军财政支出的计算表明,他的支出是其王室年收入的12倍.
  除了令人头痛的资金问题,十字军的后勤保证也是棘手问题.在后来的几次十字军东征中,行军和运输行军物资变得更容易一些,因为地中海航运的改善使十字军乘船到圣地比沿陆更容易.巨大的货船运载食物、战马和武器,为十字军提供了保证,否则的话,仅是行军本身就会使很多勇敢的十字军感到恐怖.
  抵押给圣战的耶路撒冷
  当最初的十字军于1099年6月7日首次注视耶路撒冷时,阳光灿烂的圣城仿佛是一幅天国景象.深受此景感动的十字军跪下来感谢上帝把他们带到这里.但他们内心一定清楚,占领这座作为那时代防御最坚固的城市之一的设防城市远非易事.13000名攻城兵相信上帝会供应他们所需物资,可他们自己很快就遭到围困.十字军没有攀梯,因而不能攻上城墙,他们的食物、水和其他物资所剩无几.耶路撒冷城机敏的守军已经预先填埋了周围的水井,或向井里撒了毒药.然而那时,英国和热那亚的船队几乎是奇迹般地突然出现在海岸,船队既然运来了可以建攀梯的木工和木材,也送来了可以藉此攻占古堡垒的移动塔.
  7月10日攀梯和移动塔准备就绪后,十字军发动进攻.他们冒着一排排喷着火焰的飞箭缓慢前进,将笨重的移动塔靠近险峻的城墙.五天后,一个平台在合适的地点竖起来,十字军潮水般涌入耶路撒冷.
  圣城内,十字军挥舞刀剑向逃窜的市民砍去,“杀掉他们并肢解尸体”,甚至对妇女和儿童也没有丝毫同情.屠城的指挥官向教皇写道:“如果您想知道我们在城里对所找到的敌人干了什么,只需知道,在所罗门门廊和所罗门神殿,我们的人骑马走在撒拉逊人的鲜血中,他们的血淤及马的膝部.”7月15日耶路撒冷陷落后,大量居民死亡,以致尸体垒成了像房子般大的火葬柴堆.据估计,耶路撒冷曾生活着2万名穆斯林和犹太人,他们现在无一幸免.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骑士屠杀了他们在耶路撒冷城遇到的所有人,他们认为这是上帝的意志.一个12世纪的史学家说:“人们还是不能不毛骨悚然地注意到成堆的尸体和散落在地上各处的肢体.”
  因胜利而得意洋洋的支十字军分队得右一支穆斯林军队正向耶路撒冷开过来后出城迎战,7月29日与穆斯林先头部队相遇在阿什格伦.基督徒军队只有5000骑兵和15000名步兵,人数上远远小于穆斯林部队,但他们取得了胜利,歼敌上千并使穆斯林后退.
  在获胜的十字军将领中,留守和统治耶路撒冷及周围地区的是布永的戈弗里.他拒绝称国王,而是在圣城里选了一个自负的称号,称为圣墓的守护人.这位新统治者面临的任务是相当繁重的.由于基督徒已经占领耶路撒冷,因而大部分十字军士兵返回了他们在欧洲的家乡,戈弗里只有300名骑士和2000名步兵守卫耶路撒冷.然而戈弗里在证明自己能够胜任防御任务之前就死去了,任务又落到了他的兄弟鲍德温头上,他毫不犹豫地自称国王.
  以后两个多世纪里,基督徒统治的、由十字军沿群山和地中海之间的600英里走廊建立的许多国家一直面临着穆斯林军队的威胁.穆斯林不能忘记失去耶路撒冷的耻辱,他们视耶路撒冷为继麦加和麦地那之后“天神的第三个最神圣的居所”,穆斯林的先知穆罕默德正是从耶路撒冷升入天国.1187年,穆斯林军队杰出的指挥官萨拉丁攻取耶路撒冷.圣城的失陷对教皇乌尔班三世的打击实在太大,以致他一听到消息就随之暴亡.
  对十字军来说这是末日的开端.虽然他们在1229年又夺回耶路撒冷,但这次胜利转瞬即逝.1244年,穆斯林再次占领耶路撒冷.47年后即1291年,从埃及开出来的一支庞大军队包围了港口阿克城.城内的800名骑士和14000名步兵在双层城墙的保护下进行了有效抵抗,但最终挡不住穆斯林军很多弩炮向城里发射的重石和燃烧弹.经过七周的围城,阿克投降了,穆斯林军开进城内,向城内居民报仇雪耻.一个阿拉伯编处史家描述了被征服者的情况:“他们在阿克城各处遭到杀戮,未剩一人.阿克城被夷为平地.”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穆斯林军攻占了基督徒的最后一个据点.作为军事行为到圣地朝圣的十字东征结束了.
  在十字军东征中,欧洲的骑士、封建领主和教会大发横财,却没有给劳动人民带来任何好处.许多农民被编入十字军后,一路上受冻、挨饿、生病、阵亡,还有不少人被抓去卖为奴隶,成千成万的农民就这样惨死他乡.
  而最悲惨的还是"儿童十字军".那是在1212年,在教皇和封建主的哄骗、煽动下,3万多名儿童参军.他们大多是农家孩子,年龄不超过12岁.在法国马赛集合后,被送上木船渡海"东征",结果,有的船遇风暴,沉入大海;有的船到埃及,船上儿童全被船主卖为奴隶.在德国,也有2万儿童受骗参军.他们好容易翻越阿尔卑斯山,就饿死了一大半,剩下几千人到了意大利,又被拐卖掉不少."儿童十字军"坑害了5、6万天真无辜的孩子.
  从1096年到1291年间,这场断续进行的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不仅给东地中海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使西欧人民作出了重大牺牲
  十字军东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993年美国学者亨廷顿( SamuelP.Huntington)提出《文明的冲突》学说,便被人认为带 有当年的东征思维.
  亨廷顿的想法是,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的宗教信仰、历史经验、语 言、民族血统、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共同形成,其特性比起政治、 经济结构更不容易改变.冷战过后,世界上的政治意识形态冲突基本 上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很可能就是不同文明间的冲突.
  亨廷顿把人类文化圈分为西方、儒家(指中国)和回教这三大块 ,围绕其间的还有印度、日本、拉美、非洲、佛教(东南亚、蒙古、 西藏)和东正教文化圈.他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应该注意儒家和 回教汇流所带来的挑战.
  不少论者指出,亨廷顿学说的一大盲点,是把历史上的许多冲突 说成是人类文化差异所导致,而忽视了更重要的因素:物质利益和发 展空间(即便被认为出于"宗教"原因的十字军东征也如此).亨廷 顿也没看到,不同文明的表层尽管形式各异,但人类的终极关怀是一 致的.大家同向心灵探索,将有机会进入大同,不一定要冲突.
  东征最终变了质
  在1095年后的200年间,至少出现过8支十字军,如果把儿童十字 军和其他较小的十字军活动计算在内,则最少有11支,动用的总兵力 不下三四百万.其中,只有第一次十字军可算是成功的.
  后来几次的十字军在小亚细亚和回教军反复较量,不过,就是没 有办法再取得像第一次东征那样的成绩.整个运动到了后来也完全变 质,不但出现基督教徒自相残杀的局面,也演出了"儿童十字军"的 闹剧.
  以下是较有代表性的首4次远征背景与结局:
  第一次十字军(1096-1099)
  背景:教皇乌尔班二世呼吁欧洲教徒组军远征,以援助东罗马帝国在 中东反抗土耳其人,并解放耶路撒冷.
  结局:十字军收复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和埃德萨等4个王国.
  第二次十字军(1147-1148)
  背景:回教军灭埃德萨王国,德皇康拉德三世和法王路易七世组织第 二次十字军.
  结局:土耳其军分别击败德军和法军,十字军无功而还.
  第三次十字军(1189-1192) 背景:回教英雄萨拉丁率领回教军灭耶路撒冷王国.德皇腓特烈一世 和法王腓力二世和英王理查一世(即狮心理查)再组十字军.
  结局:法王和英王不合,结果一气之下撤军回国.德皇在渡河时不慎 淹死.狮心理查和萨拉丁订下休战3年的协议后,在回国途中被奥地 利公爵绑架,英国以10万马克的赎金把他赎回.
  第四次十字军(1202-1204)
  背景:教皇英诺森三世组织第四次十字军.
  结局:十字军进军途中,东罗马帝国发生皇位纠纷.十字军以平定内 乱为名,攻陷并洗劫君士坦丁堡,灭东罗马帝国,建立拉丁帝国.十 字军从此名誉扫地.
  十字军东征是典型的宗教战争.它的命运也和其他的宗教战争一样, 因为宗教理想和现实的出入,而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最终沦为残 酷的玩笑.
  不过,为当时人民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的十字军,却正面地改变了西 方的历史命运,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
  在政治上,十字军加速了西方封建制度的崩溃.十字军的堕落,使欧 洲人开始对罗马教廷失去信心.许多诸侯和骑士在战争中客死他乡, 也削弱了这些封建势力.
  在文化上,十字军东征让当时落后的西欧人民,接触和吸收较发 达的东罗马帝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今天,英文中的零(zero)、市 集(bazaar)、风险(risk)等词汇,都是从阿拉伯文字演变过来的.
  在经济上,十字军把东罗马帝国的货币制度,和阿拉伯人的商业 概念(如支票、信用状、股份公司组织)带回西欧,为欧洲日后发展 资本主义铺平道路. 如果没有十字军,或许就没有今天的西方文明,我们的世界也就 大不相同了.
  十字军东侵
  1095年11月,法国克莱蒙城郊外的空地上,集合起了大批教士、封建主、骑士和老百姓.在初冬的寒风中,万头赞动,人声嘈杂.
  太阳升到了树梢,只听得一阵号角伴着鼓声,一队人举着巨大的十字架从远处走来,后面是一辆装饰华美的大马车.十字架被安放在用石头和泥土筑成的约3米高的台子中央.教皇乌尔班二世从停在台旁的车中走出,登上了高台.二百多名手执长矛的卫兵在台子四周肃然环立.
  人群安静下来,人们的视线集中到了教皇身上,等待着这场宗教大会的主角发话.
  立在巨大十字架前的教皇,挺了挺身,举起手中的《圣经》,用铜钟般洪亮的声音说:"上帝的孩子们,现在,在东方,一个叫做什么'伊斯兰教'的异教教徒们,正在迫害我们的东正教兄弟.耶稣圣墓的听在地,圣地耶路撒冷已被那些异教徒们占领.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啊!那些异教徒是一群恶棍、魔鬼.主已经在召唤我们,去投入战斗,到耶路撒冷去,去消灭那些恶魔,去解放'圣地'!为解放'圣地'而战的人,将来他的灵魂都可以升入天国!"
  听众狂热的宗教情绪被煽动起来,"拯救东方兄弟"、"消灭异教徒"、"解放圣地"的喊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旷野.教皇继续说道:"教民们,那东方的国家,遍地是牛乳、羊乳和蜂蜜,黄金宝石随手可拾.谁到那里不会成为富翁呢?去吧,把十字架染红,作为你们的徽号,你们就是'十字军',主会保佑你们无往而不胜的!"
  如痴如狂的骑士,封建领主和平民们,欢呼着,跳跃着,争先恐后拥上前,向教皇的随行人员领取一块红布做的十字,戴在自己的胸前或肩上.凡是戴上这块十字红布的,就算走上了"主的道路",成为了十字军的一员.
  教皇的号召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西欧各地.饱受灾荒之苦的农民,渴望到富庶的东方发财的骑士以及一心想着扩充自己政治经济势力的大小封建领主们,纷纷组织成了十字军.
  第二年春天,法国北部、中部和德国西部穷苦农民组成的十字军,首先分别从本乡出发,踏上了征途.他们衣衫褴褛,有的还拖家带口,幻想着到富饶的圣地去安家乐业.然而,这批乌合之众的"穷人十字军",历尽艰辛到达小亚细亚草原时,他们遇到的是塞尔柱土耳其人装备精良的铁骑.一场恶战之后,"穷人十字军"大部分被歼灭只有一些人侥幸逃回,他们带回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悲伤与惨痛的记忆.秋天时,由骑士组成的十字军,开始从法国、意大利和德国西部出征.他们由封建领主率领,武器准备精良,组织也比较严密,总数约四万人.经过小亚细亚半岛,向耶路撒冷挺进.
  这时的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等地处在塞尔柱土耳其人的统治下,实际上已经分裂成一些各自独立的小国.面对这支强悍的十字军,这些小国难以组成统一的反抗力量.十字军一路得以胜利进军.终于在1099年7月,攻陷了耶路撒冷.疯狂的十字军士兵,开始了大规模的抢劫和屠杀.在著名的阿克萨清真寺,一万多名无辜的平民男女老幼全部被杀死,鲜血流成了小河.
  十字军在宫殿、寺院和民居四处搜掠着金银财宝.他们居然订下这样一条规矩:谁先闯进某家宅院,谁就是这座宅院的主人.整座城市被洗劫一空,十字军将士人人都发了大财,一夜之间变成了富翁.
  十字军在他们占领的地区建立起了几十个十字军国家,最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国,此外还有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等.
  然而,这些国家并不稳固.到1187年时,东方人民在能征善战的领袖萨拉丁领导下,最后消灭了十字军主力,收复了耶路撒冷.德国皇帝、英国和法国的国王又组织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十字军东侵,也都以失败告终.
  13世纪初组织的第四次十字军远征,计划是乘坐威尼斯船只去进攻埃及.而在威尼斯商人的怂恿利诱下,十字军的进攻矛头指向了东罗马帝国.这批欧洲骑士,毫不留情地进攻和抢劫了信奉同一个"十字"的国家,早已忘记了收复"圣地"的圣谕,暴露出了他们所谓的征讨异教徒不过是侵略的借口.拜占庭帝国近千年的文化艺术珍品遭到彻底的抢劫和破坏.
  十字军远征共进行了8次,历时近200年.到1291年,十字军占领的最后一个陆上据点阿克城被穆斯林攻克,至此,十字军东征告终.
  从1096年到1291年间,这场断续进行的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不仅给东地中海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使西欧人民作出了重大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