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地震之后为什么往往有大病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0 21:55:57
水灾地震之后为什么往往有大病啊?水灾地震之后为什么往往有大病啊?水灾地震之后为什么往往有大病啊?次生灾害简介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

水灾地震之后为什么往往有大病啊?
水灾地震之后为什么往往有大病啊?

水灾地震之后为什么往往有大病啊?
次生灾害简介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他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缺,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是地壳急骤颤动的自然现象.由于引起地壳震动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统称为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海啸、水库垮坝等)、传染性疾病(如瘟疫)、毒气泄漏与扩散(含放射性物质)、其他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停产(含文化、教育事业)、生命线工程被破坏(通讯、交通、供水、供电等)、社会动乱(大规模逃亡、抢劫等).
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
地震灾害包括直接灾害、次生灾害和三次灾害等.地震时造成的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称直接灾害;因建筑物工程 设施倒塌而引起的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物扩散等对生命财产的威胁称次生灾害.由次生灾害引起的或因抗震防灾体制不健全,人们防灾意识淡薄、指挥 系统失灵而造成社会恐慌动乱,使震灾加重称三次灾害. 城市是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地震次生灾害尤为突出,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都有不同 程度的表现.如1975年2月5日海城地震(7.3级),鞍钢因停电而铁水冻结,高炉停产;营口市水电设备破坏,全市停水、停电,城市瘫痪.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8.2 级),开滦矿供电中断,涌水量猛增,矿井被淹;天津碱厂白灰捻滑坡使30多人丧生;化工厂阀门破坏、溢氯死5 人.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震(8.2级),水管破坏, 大火持续三天两夜,横滨被烧光,东京烧掉三分之二. 1964 年6月16日日本新漓地震(7.5级),油库受震起火,直至 原油烧尽, 300多所民房工厂无一幸免. 1906年4月18日 美国旧金山地震(8.3级),火炉翻倒引起大火,供水系统 破坏,大火持续三天三夜, 10平方公里的市区化为灰烬. 1960年5月6日智利地震(最大地震8.9级)引发海啸,沿 海建筑物大部分被海浪卷走,破坏房屋16万栋.
减轻地震次生灾害的对策
震前预防:震前预防对策是人类控制和减轻次生灾害的首要一环.一旦次生灾害发生就能迅速救治,以达到减灾的目的.震前预防对策的重点是工程设防、抗震加固、次生灾 . 害监测、进行防治次生灾害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震时应急防护和紧急处置:是指从地震预警到地震结束之间人们所采取的紧急行动.一般分为:震时应急避震对策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性次生灾害.震时生产岗位的应急处置 对策是指各行各业生产岗位的领导、工人、干部、技术人员 以及家庭成员在地震预警后,所采取的防止次生灾害和保证 要害系统工作连续性的一系列紧急行动和方法.
震后救治:这是防止次生灾害蔓延扩大,减少损失的最后对策,其重点是制止次生灾害的蔓延,迅速抢救由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并有效地治理由次生灾害所造成的环境破坏.
防止地震次生灾害
1.要注意防止地震次生灾害.所谓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后引起的水灾、火灾以及有毒气体蔓延等等.很多经验表明:次生灾害往往比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大得多.如何防止次生危害呢?
2.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viper,要严密监视,地震时,一旦发现剧viper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
3.对于大型水库、堤坝等,要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水库下游的居民,在地震发生时,要严密注视堤坝的安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4.大地震发生在山区,由于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以免造成水灾.
5.在接到关于地震的预报以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尽快离开房屋.人员疏散时,要避开高楼房、烟囱、高门脸、女儿墙、高围墙等,更不要在狭窄的胡同中停留.要避开高压电线、变压器,以防电杆或电线震断触电伤人.
6.在山区,还要远离悬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时伤人.还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这些地方容易发生较大的地滑或塌陷!

水源被污染了,
生态环境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微生物失衡也会造成这种情况。

简单说:人和动物的尸体腐烂后滋生大量病菌又由蚊虫传播,所以常有瘟疫

因为水中能滋生很多细菌,越是长时间的死水越容易生长,而地震过后在死的人或牲畜身上也会生出细菌!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染……

水灾地震是大范围的灾害,会造成很大区域内的供水、供电、交通中断,使得卫生条件恶化。灾区的人们缺乏卫生的水和食物,容易生病,有病也可能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再加上尸体腐烂造成的病菌滋生、传播,所以往往会有疫情出现。

先是水灾地震等造成直接伤亡,使得尸体以及伤口成为病菌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使得菌源产生。 其次是灾害造成的人群对病菌的抵抗力下降,比如自然灾害引发的饥荒,饮用水匮乏等,使受灾人群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菌,造成瘟疫或传染病的大面积爆发。 还有就是季节原因,在很多地方水灾都是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季节(比如我国的水灾多发生在夏季),而降水较多的季节中空气流动性一般比较强,这就使病菌的传播途径广泛,传播速度快,...

全部展开

先是水灾地震等造成直接伤亡,使得尸体以及伤口成为病菌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使得菌源产生。 其次是灾害造成的人群对病菌的抵抗力下降,比如自然灾害引发的饥荒,饮用水匮乏等,使受灾人群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病菌,造成瘟疫或传染病的大面积爆发。 还有就是季节原因,在很多地方水灾都是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季节(比如我国的水灾多发生在夏季),而降水较多的季节中空气流动性一般比较强,这就使病菌的传播途径广泛,传播速度快,更促使了瘟疫或者传染病的爆发。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