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进行评论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03:42:34
谁能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进行评论阿
谁能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进行评论阿
谁能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进行评论阿
也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秦晖在《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典籍与行为中的文化史悖论及中国现代化之路》对《论语》这一则的解释,认为“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支配,即君要像个君,臣才能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才能像个子;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所以“原初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实际上把君臣关系看成一种契约,君不君则臣也就可以不臣”.
此说言过其实.且先看这一则的内容与句读.
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第十二》)
一般的句读:
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断句上,的确可以断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照样讲得通,但是考察起来却不太可能成立.
齐国在景公的时候,陈桓子施惠于民,越来越壮大,景公没有办法.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去齐国,景公求教孔子怎么办,孔子说了这番话.孔子话只有八个字,但是意思表达却非常到位,大概是说:做君主就应该像的样子,做臣子就应该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就应该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就应该像儿子的样子(,这样齐国才有希望).不仅回答了景公的问题,其中还暗示景公有“不君”的行为,劝喻的意思很明显.景公也不是傻子,但是他死要面子,就顾左右而言他了:“是啊是啊,如果君主不像君主,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就是有饭,我能吃得上嘛?”
尽管孔子说君要像君的样子,但大概也不会说如果“君不君”则“臣”就可以“不臣”这样的话,因为他还是很有些“愚忠”的.比如在“赵盾弑其君”这件事上孔子的态度,尽管晋灵公无道,臣子杀死了他(灵公为赵盾之弟所杀),还是要背负弑君的罪名.而且“君,君”与“臣,臣”,“父,父”与“子,子”之间并不必然存在条件的关系,说原初儒家认为“君臣关系看成一种契约,君不君则臣也就可以不臣”,显然没有注意孔孟之间的差别.孔子最终以礼作为评价的标准,即使“君不君”,“不臣”的行为仍然是“不臣”,而不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其君”,“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都是孟子以后的事情了,孔、孟思想差距很大,一般说来,孔子带有浓厚的法家色彩,所以人们一般认为韩非的老师荀子才是战国时期孔子学说的严格继承者.
“三纲五常”在漫长的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尽管牢不可破,这也并掩不住过去的文明.今天对儒学中一些思想的再认识当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却也不能“药方只贩古时丹”,动辄往前贤的脸上贴金.把民族(或国家)的希望寄托在所谓复兴原初的儒学上,恐怕也只是新儒家们的一厢情愿.
再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夫子最受诟病的话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少人理解成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父就是父,子就是子.后面的潜台词是各有位置,不可改变.有些人甚至认为:“按儒家理论,每一个人出生后,其社会地位就已自然形成,并且终生不得逾越,否则便是不仁非礼,甚至是犯上作乱.”这就与“血统论”、“出身论”画上了等号.
这样的解读产生的结果就是中国人对孔子和儒家学说厌恶异常.因为中国人血液里历来就有一种不安分的骚动,有一种蔑视一切的气概.这个特点朝好里讲就是不安现状,勇于挑战,期望改变命运,期望混得有模有样;朝不好讲就是不守秩序,轻慢规则,不懂得渐进式改革,更不懂可持续发展.比如说以前项羽看见秦始皇威风八面,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现代一位领袖人物在对农民运动的讴歌里赞道:少奶奶的牙床上农民兄弟也可以上去滚一滚.两位历史人物的语言尽管穿越了遥远的时空隧道,但还是异常贴近、投契,反映了中国人跨越式发展、跃进式腾飞的心理.所以说将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解成了各有各的位、各是各的事,各认各的命之时,怎么能不激起中国人强烈的逆反心理,怎么能不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
也许不能说上面那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但对照孔子一贯的思想,以及后人的研究,至少可以说“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的理解过于简单了,与孔子原意恐怕有一定距离.这点,老汉在《寂寞的孔夫子》里引用了一些资料予以说明.近来读书,无意间又发现了一些与孔子同时代或相距较近人的说法,可以作为旁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左传》里有篇“石碏谏宠州吁”,说的是卫国大臣石碏看不惯卫庄公溺爱儿子州吁,对卫庄公说的一番话.里面有“六逆”、“六顺”之说:“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六逆”不去说了,值得注意的是“六顺”里面,君义与臣行、父慈与子孝、兄爱与弟敬是并列对应的,互有义务,各有所守.反映了那时候人们对“君臣父子”关系的理解并不是单方面的我对你错、我大你小、我强你弱的关系,或者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要你怎么样你就应该怎么样那样一种状况,而是君臣父子各守其道、互有制约.《左传》记载这话说在公元前七二二年,距孔子诞生的五五一年早了不足二百年.应该还算不是相距太远.还要注意的是,石碏的“六逆”、“六顺”之说不完全是他本人的奇思妙想,应该是那个时代有代表性与涵盖力的观点.因为大臣向君主进言,一般是不会拿实验室里只有自己才懂的语言说事的,只会用整个社会公认、接受的标准言说.就像今天各级官员开口闭口“三个代表”、“邓小平理论”一样.
如果说上面引用的例子稍早了一点,那么《左传》里记载的另一件事恰好与孔子同时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晏子不死君难》说的是公元前五四八年发生在齐国的一件事:齐国国君齐庄公与大臣崔武子老婆私通,崔武子不甘戴绿帽子杀了齐庄公.另一大臣晏子尽臣礼抱庄公之尸痛哭,但是当其他人询问晏子会不会与庄公共存亡时,晏子却这样回答:“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晏子这里讲的同样是君臣各守其道的问题.在晏子看来,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做臣子的才可能与国君共进退,除此而外,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你死你亡,与我何干?晏子说这话时孔子尚为幼儿,但他语言里很显然蕴含着“君有君的样子,臣有臣的样子”的意思.
上述两例距孔子较近,说明君臣父子各守其道是那时整个社会接受的观念.站在这个角度看待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恐怕理解上会更准确些,视野上也更开阔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