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的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09:57:11
我国西部的资料
我国西部的资料
我国西部的资料
人口
中国民族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 3.8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 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来说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面积占 42%,盆地面积不到 10%,约有 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 3000 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 10 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 降水量在 200 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 50 多人,远远低于 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民族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 44 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 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羌族、布朗族、 撒拉族、仡佬族 、锡伯族族、裕固族、保安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崩龙族、独龙族、基诺族、德昂族、门巴族
[1]和珞巴族等.
编辑本段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矿产、土地、水、等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十分旺盛,而且开发潜力很大,这是西部形成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 首先西部具有显著的矿产资源优势,虽然部分矿产资源的开发成本较高,但是矿业开发已经成为西部重要支柱产业.西部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占全 国的比重分别高达 87.6%和 39.4%. 根据有关专家对 48 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计算,西 部各省份的人均矿产资源基本都居于全国前列.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 156 种矿产中,西部地 区有 138 种.在 45 种主要矿产资源中,西部有 24 种占全国保有储量的 50%以上,另有 11 种占 33~50%.西部地区全部矿产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达 61.9 万亿元,占全国总额的 66.1%.目前已形成塔里木、黄河中游、柴达木、东天山北祁连、西南三江、秦岭中西段、攀西黔中、四川盆地、红水河右江、西藏“一江两河”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2000 年,西部地区的矿业产值分别占其工业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 17.3%和 5.97%,分别比全国平均水 平高 7.09 和 1.67 个百分点.攀枝花、六盘水、金昌、克拉玛依等城市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心,促进了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此外,西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以往地质勘 查程度较低,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土地资源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西部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而且拥有较高的人均耕地面积和绝大部分草原面积.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71.4%,人均占有耕地 2 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3 倍.耕地后备资源总量大,未利用土地占全国的 80%,其中有 5.9 亿亩适 宜开发为农用地,适宜开发为耕地的面积 1 亿亩,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 57%.西部草地 面积占全国的 62%,西南部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特色农牧业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 广阔.但是,西部土地资源的质量与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较大差异.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山地面 积比例高,没有大规模种植粮食的优势.西南和西北在自然条件上也存在差异,西南地区有 充足的雨水、多气候带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光照充足;青藏高原具有 独特的高原自然气候条件.因此,西部地区适合发展适应本地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的特色农业.西部的部分地区也有生产粮食的优势,如四川和陕西汉中地区等.
水能资源
由于我国地貌类型由西向东呈三级阶梯状,而且西部地下水天然可采资源丰富,水资源占全国的 80%以上,其中西南地区占全国的 70%.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而西北地区缺水.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西南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是西南地区的宝贵财富,为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西北地区缺水的现状越来越成为制约西北经济发展的瓶颈,西 北部分地区缺水十分严重,甚至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存.
旅游资源
西部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具有资源类型全面、特色与垄断性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特点.从自然资源看,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 72%,地势从世界 屋脊下落到低海拔平原,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地貌包括几乎所有的类型,动植物资源丰富多 彩类型完整.世界闻名的景观包括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高原圣湖、羌塘野生动物园、浩如烟海的大漠戈壁、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此起彼伏的广阔牧场、雄伟壮阔的祁连冰川、波涛 汹涌的九曲黄河、山水洞林石一体的喀斯特地貌、秀丽壮观的长江三峡等等.从人文资源看, 西部是多民族居住区,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举世闻名的人文景观包括世界奇迹秦始皇 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石窟文化艺术宝藏、万里长城遗址、华夏远古文明轩辕黄帝陵、古丝绸之路、古文明城市遗迹、元谋人遗址、藏文化代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以及数不胜数的宗教文化场所等等. 总之,西部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多样,气候差别明显,动植物种类千变万化,民 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绚丽多姿、富有魅力,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通商交融的历史悠久璀璨,传 统文化积淀深厚,形成了极具开发价值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目前既存在着旅游业落后、旅游资源大量闲置的问题,也面临着经营粗放、保护不力甚至人为破坏的威胁.
编辑本段重大工程
2000 年,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新开工了“十大工程”,即宁西铁路、渝怀铁路、西部公路建设、西部机场建设、重庆轻轨、涩北—西宁—兰州输气管线、青海 30 万吨钾肥工程、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西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四川紫坪铺水利枢纽等.与此同时,去年还开工建设了一批配套项目.现在这些项目都在顺利建设中. 6 月 29 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全线正式开工.这条铁路长达 1118 公里,预计 2007 年完工.青藏铁路将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而成为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通道,同时也成为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电东送全面启动
经国务院批准,贵州洪家渡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天生桥至广东第三回 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云南宝峰至罗平 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于 2000 年 11 月 8 日同时在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自治区开工建设.此前,对“西电东送”具有重要作用的重庆万县至三峡电站 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和云南宣威火电厂也开工建设.“十五”期间,从贵州、云南、广西和三峡将向广东输电 1000 万千瓦.
西气东输开始实施
目前,西气东输工程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会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重新勘测了管道走向,各相关部门和下游各省正在积极落实市场.根据目前规划方案,初期年供气量 120 亿立方米左右,以后随着资源勘探的深入和下游用气市场的开拓,逐步增加供气量.届时每年可以代替几千万吨煤,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提高 1-2 个百分点. 今年,国家还将再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将新增 500 万亩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广西百色、内蒙古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地区重要路段,兰州—重庆输油管道工程,农业和特色经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西部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医疗卫生项目等.此外,还要加快塔里木河、黑河综合整治工程和小湾水电站等一批西部地区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编辑本段交通建设
机场建设
根据“十五”时期西部地区民航机场“实施枢纽工程,发展支线机场,优化航线结构,提高运行效率”的基本原则,今年将开工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同时建设以成都双流机场、昆明巫家坝机场、西安咸阳机场、兰州中川机场和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的支线航空网络,逐步形成一个以主要枢纽机场为中心的轮幅式支线航空运输网络.
铁路建设
以建设青藏铁路为契机,“十五”西部地区铁路建设将高潮迭起.主要有:修建沟通东西部通道的铁路线.加强陆桥通道、京兰通道建设,研究修建西北至华北地区便捷铁路通道,强化沪昆通道,建设沿江通道;修建西部省区间通道铁路.
编辑本段资金保障
国家在投资的安排上,注重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倾斜.在去年计划安排的国债投资中,用于西部地区的国债投资 430 多亿元,同时还安排了相当数量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专项建设基金.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和加快.公路国道主干线和路网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新增通车里程 1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1000 公里.到目前为止,去年安排的国家级贫困县道路工程进展已经过半.农网改造工程已完成近三分之二.退耕还林还草共完成 1120 多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完成 780 多万亩. 今年,国家对西部投资的安排上,主要安排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力争用五至十年的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包括续建项目在内,今年国家对西部地区安排的投资要比去年有较大增加. 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人士认为,要在“九五”以来优先安排和近两年利用国债资金建设的项目的基础上,从战略眼光出发,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多的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同时要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鼓励企业、社会和国外资金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西部的事、国家的事,东部、中部地区的企业都可以从参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找到共同发展的结合点
编辑本段杂志名称
《中国西部》创刊于1991年,原《中国西部》为12省市外办联合举办的人文旅游类杂志,现由四川省外事办公室主管、主办.2007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该杂志转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西部》杂志社在2008年实现改版. 《中国西部》是一本面向全国发行的综合性时政类期刊,发行方式为半月刊,分为《中国西部·上半月》时政版和《中国西部·下半月》文化版.创刊以来,杂志发行足迹遍布全国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主流高端读者的广泛认同. 一本号称中国知产阶段的人文杂志,一本以“激活一切新思维”为标本,它的时代属性、它的起点和宗旨,决定了它的使命、责任和高端受众人群. 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迎来持续不断的聚变,去捕捉时代的特征和理解个人的命运,并一同成长;在物化、功利和匆忙的生活中,去体验生活的乐趣,为所有中国人留下一个梦想. 在引领时尚的同时,倡导“重拾中国文化自信,激活一切新思维”的办刊理念.
矿产资源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矿产、土地、水、等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十分旺盛,而且开发潜力很大,这是西部形成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 首先西部具有显著的矿产资源优势,虽然部分矿产资源的开发成本较高,但是矿业开发已经成为西部重要支柱产业.西部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占全 国的比重分别高达 87.6%和 39.4%. 根据有关专家对 48 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计算,西 部各省份的人均矿产资源基本都居于全国前列.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 156 种矿产中,西部地 区有 138 种.在 45 种主要矿产资源中,西部有 24 种占全国保有储量的 50%以上,另有 11 种占 33~50%.西部地区全部矿产保有储量的潜在总价值达 61.9 万亿元,占全国总额的 66.1%.目前已形成塔里木、黄河中游、柴达木、东天山北祁连、西南三江、秦岭中西段、攀西黔中、四川盆地、红水河右江、西藏“一江两河”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2000 年,西部地区的矿业产值分别占其工业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 17.3%和 5.97%,分别比全国平均水 平高 7.09 和 1.67 个百分点.攀枝花、六盘水、金昌、克拉玛依等城市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心,促进了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此外,西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以往地质勘 查程度较低,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土地资源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西部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而且拥有较高的人均耕地面积和绝大部分草原面积.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71.4%,人均占有耕地 2 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3 倍.耕地后备资源总量大,未利用土地占全国的 80%,其中有 5.9 亿亩适 宜开发为农用地,适宜开发为耕地的面积 1 亿亩,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 57%.西部草地 面积占全国的 62%,西南部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特色农牧业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 广阔.但是,西部土地资源的质量与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较大差异.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山地面 积比例高,没有大规模种植粮食的优势.西南和西北在自然条件上也存在差异,西南地区有 充足的雨水、多气候带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光照充足;青藏高原具有 独特的高原自然气候条件.因此,西部地区适合发展适应本地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的特色农业.西部的部分地区也有生产粮食的优势,如四川和陕西汉中地区等.
水能资源
由于我国地貌类型由西向东呈三级阶梯状,而且西部地下水天然可采资源丰富,水资源占全国的 80%以上,其中西南地区占全国的 70%.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而西北地区缺水.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西南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是西南地区的宝贵财富,为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西北地区缺水的现状越来越成为制约西北经济发展的瓶颈,西 北部分地区缺水十分严重,甚至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存.
旅游资源
西部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具有资源类型全面、特色与垄断性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特点.从自然资源看,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 72%,地势从世界 屋脊下落到低海拔平原,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地貌包括几乎所有的类型,动植物资源丰富多 彩类型完整.世界闻名的景观包括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高原圣湖、羌塘野生动物园、浩如烟海的大漠戈壁、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此起彼伏的广阔牧场、雄伟壮阔的祁连冰川、波涛 汹涌的九曲黄河、山水洞林石一体的喀斯特地貌、秀丽壮观的长江三峡等等.从人文资源看, 西部是多民族居住区,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举世闻名的人文景观包括世界奇迹秦始皇 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石窟文化艺术宝藏、万里长城遗址、华夏远古文明轩辕黄帝陵、古丝绸之路、古文明城市遗迹、元谋人遗址、藏文化代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以及数不胜数的宗教文化场所等等. 总之,西部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多样,气候差别明显,动植物种类千变万化,民 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绚丽多姿、富有魅力,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通商交融的历史悠久璀璨,传 统文化积淀深厚,形成了极具开发价值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目前既存在着旅游业落后、旅游资源大量闲置的问题,也面临着经营粗放、保护不力甚至人为破坏的威胁.
编辑本段重大工程
2000 年,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新开工了“十大工程”,即宁西铁路、渝怀铁路、西部公路建设、西部机场建设、重庆轻轨、涩北—西宁—兰州输气管线、青海 30 万吨钾肥工程、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西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四川紫坪铺水利枢纽等.与此同时,去年还开工建设了一批配套项目.现在这些项目都在顺利建设中. 6 月 29 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全线正式开工.这条铁路长达 1118 公里,预计 2007 年完工.青藏铁路将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而成为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通道,同时也成为西部腹地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电东送全面启动
经国务院批准,贵州洪家渡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天生桥至广东第三回 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云南宝峰至罗平 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于 2000 年 11 月 8 日同时在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自治区开工建设.此前,对“西电东送”具有重要作用的重庆万县至三峡电站 500 千伏交流输电线路工程和云南宣威火电厂也开工建设.“十五”期间,从贵州、云南、广西和三峡将向广东输电 1000 万千瓦.
西气东输开始实施
目前,西气东输工程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会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重新勘测了管道走向,各相关部门和下游各省正在积极落实市场.根据目前规划方案,初期年供气量 120 亿立方米左右,以后随着资源勘探的深入和下游用气市场的开拓,逐步增加供气量.届时每年可以代替几千万吨煤,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提高 1-2 个百分点. 今年,国家还将再新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将新增 500 万亩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广西百色、内蒙古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地区重要路段,兰州—重庆输油管道工程,农业和特色经济,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西部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医疗卫生项目等.此外,还要加快塔里木河、黑河综合整治工程和小湾水电站等一批西部地区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编辑本段交通建设
机场建设
根据“十五”时期西部地区民航机场“实施枢纽工程,发展支线机场,优化航线结构,提高运行效率”的基本原则,今年将开工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同时建设以成都双流机场、昆明巫家坝机场、西安咸阳机场、兰州中川机场和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的支线航空网络,逐步形成一个以主要枢纽机场为中心的轮幅式支线航空运输网络.
铁路建设
以建设青藏铁路为契机,“十五”西部地区铁路建设将高潮迭起.主要有:修建沟通东西部通道的铁路线.加强陆桥通道、京兰通道建设,研究修建西北至华北地区便捷铁路通道,强化沪昆通道,建设沿江通道;修建西部省区间通道铁路.
编辑本段资金保障
国家在投资的安排上,注重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倾斜.在去年计划安排的国债投资中,用于西部地区的国债投资 430 多亿元,同时还安排了相当数量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专项建设基金.从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和加快.公路国道主干线和路网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新增通车里程 1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1000 公里.到目前为止,去年安排的国家级贫困县道路工程进展已经过半.农网改造工程已完成近三分之二.退耕还林还草共完成 1120 多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完成 780 多万亩. 今年,国家对西部投资的安排上,主要安排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力争用五至十年的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包括续建项目在内,今年国家对西部地区安排的投资要比去年有较大增加. 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人士认为,要在“九五”以来优先安排和近两年利用国债资金建设的项目的基础上,从战略眼光出发,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多的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同时要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鼓励企业、社会和国外资金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西部的事、国家的事,东部、中部地区的企业都可以从参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找到共同发展的结合点
编辑本段杂志名称
《中国西部》创刊于1991年,原《中国西部》为12省市外办联合举办的人文旅游类杂志,现由四川省外事办公室主管、主办.2007年8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该杂志转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西部》杂志社在2008年实现改版. 《中国西部》是一本面向全国发行的综合性时政类期刊,发行方式为半月刊,分为《中国西部·上半月》时政版和《中国西部·下半月》文化版.创刊以来,杂志发行足迹遍布全国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主流高端读者的广泛认同. 一本号称中国知产阶段的人文杂志,一本以“激活一切新思维”为标本,它的时代属性、它的起点和宗旨,决定了它的使命、责任和高端受众人群. 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迎来持续不断的聚变,去捕捉时代的特征和理解个人的命运,并一同成长;在物化、功利和匆忙的生活中,去体验生活的乐趣,为所有中国人留下一个梦想. 在引领时尚的同时,倡导“重拾中国文化自信,激活一切新思维”的办刊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