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穆斯林在历史上从未统治过华夏大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22:29:53
为什么穆斯林在历史上从未统治过华夏大地?
为什么穆斯林在历史上从未统治过华夏大地?
为什么穆斯林在历史上从未统治过华夏大地?
因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较晚,其信徒多集中在西北地区,地广人稀,难成气候,故未能形成对华夏的全面统治.
其实是有机会的,但是错过了:
1、宋辽夏金时期:11世纪初伊斯兰国家喀喇汗王朝占领玉门关以西的新疆,但是好景不长,1140年东西分裂,以后势力衰弱,被耶律大石统治;
2、元朝:最有机会的一次:1307年皈依伊斯兰教的安西王安难答与后来的元武宗海山为争夺皇位爆发内战,结果海山胜出,安难答被处死。
3、明朝:察合台汗国的继承国叶尔羌汗国于1514年成立,不久也陷于内战。
全部展开
其实是有机会的,但是错过了:
1、宋辽夏金时期:11世纪初伊斯兰国家喀喇汗王朝占领玉门关以西的新疆,但是好景不长,1140年东西分裂,以后势力衰弱,被耶律大石统治;
2、元朝:最有机会的一次:1307年皈依伊斯兰教的安西王安难答与后来的元武宗海山为争夺皇位爆发内战,结果海山胜出,安难答被处死。
3、明朝:察合台汗国的继承国叶尔羌汗国于1514年成立,不久也陷于内战。
4、清朝:叶尔羌汗国于1680年为准噶尔汗国所灭,之后大小和卓、张格尔、阿古柏妄图割据一方,均被清廷剿灭。
原因有三:1、伊斯兰教依附于游牧民族上层,而游牧民族的国家是很容易内讧分裂的;2、伊斯兰教内部教派冲突激烈,难以一致对外扩张;3、伊斯兰教教义有进取性,但其文化有内敛性,造成初期扩张后后期统治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为别人所灭。
收起
因为我们的世俗文化坚不可摧
1。先纠正一个概念,回纥不完全等于回族,其中少部份成了后来的回族。有人把回纥(Huihe)当成唐朝(618-907)的一个郡,这是错误的,回纥是和唐朝并列的一个国家,回纥,吐番和突厥并不属于唐朝,只是通过和亲等,曾经和唐朝有过友好关系,但那也是暂时的,后来吐番还攻入唐朝的首都长安。
2。和唐朝(618-907)并列的回纥不完全等于回族,回纥或者又叫作回鹘,其中少部份成了后来的回族。除了回...
全部展开
1。先纠正一个概念,回纥不完全等于回族,其中少部份成了后来的回族。有人把回纥(Huihe)当成唐朝(618-907)的一个郡,这是错误的,回纥是和唐朝并列的一个国家,回纥,吐番和突厥并不属于唐朝,只是通过和亲等,曾经和唐朝有过友好关系,但那也是暂时的,后来吐番还攻入唐朝的首都长安。
2。和唐朝(618-907)并列的回纥不完全等于回族,回纥或者又叫作回鹘,其中少部份成了后来的回族。除了回纥外,回族还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西北“大食”。回族是因信奉伊X斯兰教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不像其他民族之间那样在着血缘基因上的区别。 公元651年伊斯兰教才正式传入中国的,当时信奉此教的人不多,所以,回纥人不都是回回,信奉伊斯兰教的才是回回。
3。唐宋时期,我国只是有了回回之称呼,回族主要来源是在元朝(1206-1368)的13世纪初叶,大量被迫迁来中国的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后来不断同汉族人、维吾尔人、蒙古人融合,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在元朝(1206-1368),回回人数众多,遍布全国各地,在农、工、商、学、兵等各阶层都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力量。他们不仅在经济、政治上,而且在学术上都有了立足的基础和自下而上的条件,这就是形成民族共同体的前提条件。他们虽然社会地位、职业身份、成就影响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伊斯兰教徒。
4。现在已经由多位学者证明,明朝(1368-1644)的皇帝是回族穆斯林。明朝是回族穆斯林发展最快速的时期。
5。回族称呼的来源:从651年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大批穆斯林商人陆续由海路来华,在广州、西安等城市定居,建筑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礼拜寺,当时他们被称为蕃客或土生蕃客,至元代被称为回回蕃客或南蕃回回,成为回回人的一部分。回回一词初见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和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中,主要指葱岭东、西处于喀喇汗朝统治下的回纥人。元代回回是对伊斯兰教信仰者的通称。明代称伊斯兰教为回教,称其教徒为回回人。清至民国年间凡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统称回或回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民族确定了自己的族称,回回成为回族的通俗称呼。
一。民间的传说,正史,野史
朱元璋手下回民将领之多,是其他开国领袖不能比的。而元末时,政治空气是很敏感的,为什么一个回民集团会团结在他周围呢?朱元璋的夫人姓马,不曾缠足,这几乎说明了一切,十个回民九个姓马,回民女性皆不缠足,那时回民不大可能与外族通婚。安徽地区有大量的色目人,民间又有十回保一朱的说法,分指常遇春、胡大海、冯国勇、冯胜、丁德兴、蓝玉、沐英、华云、李文忠等人。被朱棣篡位后枭首的兵部尚书铁铉就是色目人。 在民间文学《大明英烈传》中宣扬他们的武功业绩,形容他们为“刚烈之回民”。这样一个回教色彩浓厚的集团在战乱的情况下有可能拱卫一个汉人登基么? 自明清以来,中国民间,尤其回族聚居区流传着明朝开国大帝朱元璋、马皇后及扶助朱元璋开创明朝天下的文臣武将多为回族,在起义前不但彼此相识,而且是拜把为兄弟的回族. 近年来,穆斯林史学家从他们的出身、思想言论和行为以及他们的后裔中考证出他们的族属和宗教信仰,确定他们是元代来自西域,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其中多数为回回。
1。朱元璋十七岁时的“特殊”葬亲仪式:
《明史》载:“至正四年(1344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乃克葬,即凤阳陵也。” 《明史》没有说明是如何克葬的。海外著名史学家黎东方博士所着的细说中国历史系列中《细说明朝》记载:“他是贫农家庭的安分守己的子弟,在他十七岁的一年,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旱灾,蝗虫与瘟疫先后降临到他的家乡,濠州钟离县(安徽凤阳),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大哥朱兴隆,在几天内相继去世,家里的现款极少,买不起三口棺材,更买不起坟地,幸亏有邻居刘家心好,准他和二哥朱兴盛把父母和大哥三人的尸首用白布裹起,埋在刘家坟地的一个角落。” 按汉族的传统习惯,富户人家所用棺材一般以杉木制成;中等家庭则使用普通木材制成;贫户人家庭则使用薄皮棺材;赤贫者则使用芦苇包卷,抬往旷野埋葬。朱氏一家如是汉族,为何一反汉族的传统习惯而改用白布呢?况且白布的价格比薄板、芦苇昂贵,朱氏一家属赤贫,为何舍弃廉价之物不买而去买昂贵的白布呢? 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亡者须穿“克凡”(白布殓衣)后土葬。由此可以推断朱家并非穷得买不起最简单的棺材才用白布,而是按伊斯兰教的规定处理丧事。
2。朱元璋在“皇觉寺”当“和尚”
《明史》卷一载:“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黎东方的《细说明朝》记载:“就这样,从阴历四月挨到九月,九月里他进了皇觉寺,受戒当和尚。” 但是,皇觉寺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佛道教的寺庙,而是一座清真寺,朱元璋出家为“僧”实际上是在清真寺里做“海里凡”(经堂学生,西北地区称“满拉”),皇觉寺这一名称则是朱元璋登基称帝后所赐的名称,意为皇帝在此寺中觉醒。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是一座坐西向东的寺院。根据中国传统,凡儒、佛、道教的寺庙、观均坐北向南,而中国的清真寺一律坐西朝东,因为中国穆斯林做礼拜时,须朝向位于中国西方的麦加天房,皇觉寺正好坐西朝东,且其建筑形式与我国清真寺建筑形式雷同。
朱元璋称帝后,对“僧”、“光”、“秃”等的同音字非常忌讳。尉氏(河南尉氏)县学教授许元,在奏章上有“体乾法坤,藻饰太平。”这两句话是千年以前的古文,但朱元璋却解释说:“法坤与‘发髡’同音,发髡是剃光了头,讽刺我当过和尚。藻饰与‘早失’同音,显然要我早失太平。”于是许无被处斩。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的表文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等语,朱元璋牵强附会,说文中的“光”指光头,“生”是“僧”的谐音,徐是在借进呈表文骂他当过和尚。德安府训导吴宪的表文中有“望拜青门”之语,朱认为,“青门”是指和尚庙。这些犯了忌讳的,都被“诛其身而没其家”在朱元璋的淫威之下丧了命。 朱元璋为什么如此的忌讳和尚? 原因很明显拉。
朱元璋对待佛教的态度。 按常理说朱元璋的"和尚"经历应该让他对佛教有种特别的好感,但是明朝的法律却极力限制佛教的发展:废除大量的佛教寺院,每县最多保留一座大观寺;逼迫大量的僧尼还俗,并规定男40岁以下,女50岁以下不得出家。 而对于当时势力并不太强大的伊斯兰教和回族却采取怀柔政策,敕建了很多清真寺。
朱元璋登基后敕建清真寺于南京、西安及滇、闽、粤等地区。南京清真寺赐名“净觉寺”落成后频临幸,并御制至圣《百字赞》赐清真寺,《百字赞》赞颂了真主和穆圣,并褒扬了伊斯兰,如果对伊斯兰没有感情和深刻的认识,写不出如此杰作。《百字赞》收录于清代刘智著作《天方至圣实录》内,其全文如下:“乾坤初始,天籍注名,传教大圣,降生西域,受授天经,三十部册,普化众生,亿兆君师,万圣领袖,协助天运,保庇国民,五时祈佑,默祝太平,存心真主,加志穷民,拯救患难,洞彻幽冥,超拔灵魂,脱离罪业,仁覆天下,道冠古今,降邪归一,教名清真,穆罕默德。至贵圣人。”另外还依据明武宗朱厚照(1506—1521在位)对各宗教的评论和《御制尊真主事诗》。武宗评论各宗教日:“儒者之学虽可以开物成物,而不足以穷神知化。佛老之学,似类穷神知化而不能复命归真。盖诸教之道各执一偏,唯清真认主之教,深源于正理,此所以乘万世与天壤久也。”《尊真主事诗》日:“一教玄玄诸教迷,其中奥妙少人知,佛是人修人是佛,不尊真主却尊谁?”
3。朱元璋的出身和出生地考证
明太祖洪武帝姓朱,名元璋,字国瑞,原名兴宗,生于安徽凤阳县,古称濠州,其周围各县,如定远、寿县、怀远、临淮等为历史上回回聚居区。父名朱世珍,母陈氏,生兄弟四人,元璋排行第四,长兄兴隆,次兄兴盛,三兄兴祖,全家务农,地仅数亩,颇贫寒。凤阳城为一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小城,西门直对东门,两门之间为一长街,将风阳城分为南北两部分,称南城与北城,北城居民几乎全部都是汉民;而南城居民全部为回民,其中绝大多数姓朱,有清真寺一所,位于南城中央偏西。朱元璋生于南城朱姓群内,按常理推,朱元璋应为回回。1935年,马明道先生随其兄马宏道先生(1899一1968)到凤阳考察访问,当时所见所闻和当地回民父老所说与上述情况相符。
4。明朝还有刻有伊斯兰教教义经文的宫廷御用瓷器散落于民间, 在CCTV的鉴宝节目里出现过, 这件珍品得到国家文物专家的鉴定认可。
二。郑和七下西洋:
经常有人问这个问题,郑和与哥伦布,为什么郑和七下西洋,而哥伦布却比郑和有名?类似问题一直在争论,其实,这个争论可以结束了,因为明朝的皇帝是回族穆斯林,郑和七下西洋,是和伊斯兰教的圣地联系,当然不会发现什么美洲了,美洲哪个方向没有伊斯兰教的圣地,而元朝的时候,中国人已经知道伊斯兰教的圣地在那里了。不仅如此,郑和七下南洋途中, 在东南亚的传X播伊X斯兰教,东南亚本来是佛教为主的,但因为明朝而变成了今天的伊斯兰教基地,在世界人口中信徒人数最多。试问:明朝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如果没有皇帝批准,郑和敢在东南亚传播伊斯兰教么?中国的历史,,,,,,
而元朝时期,中外交往频繁,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写下《马可波罗游记》一书,生动描述了大都、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激发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向往。 哥伦布深受此影响,哥伦布是做发财的梦。
郑和七下南洋不是去经商和搞殖民地的,而是去追寻其回回阿拉伯老祖宗的迁移史,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的肖宪论证. 郑和七下南洋途中在东南亚的传播伊斯兰教。郑和航海之前的中国,伊斯兰已有很大的发展。中国穆斯林严格遵守信仰,建立了经常教育制度,发展了中国穆斯林的文化教育,并在各地建起了许多宏伟、体现中阿艺术融合的清真寺。而同时期的东南亚,由于受印度文化的影响,还流行印度教和佛教,伊斯兰在大多地区仍无影响,只有极少数地区的人信仰伊斯兰。 当郑和远航经过东南亚诸国时,每到一地都要与其随从穆斯林马欢、郭崇礼、哈三等举行仪式并宣传伊斯兰教义,并建立华人穆斯林社会区以传播伊斯兰。随着郑和在东南亚对伊斯兰的宣传,使得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伊斯兰迅速地发展起来。 之后,郑和七下南洋的资料被明朝自己销毁。明朝为什么自己销毁?
三。19世纪,在土耳其发现了旅行家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哈塔伊
于1516年(即回历922年,明武宗正德十一年) ,用波斯文写的《中国纪行》一书。 全书共2l章,用较多的篇幅介绍了明代中国伊斯兰教的情况, 特别记述了明代王室与伊斯兰教的关系。中国张至善、张铁伟、岳家明三人以英、德译本和新波斯文本为依据, 编译成汉文本,并附有国际上对该书研究之论文13篇,照片和图表7幅,1988年,由三联书店出版。
波斯旅行家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哈塔伊于1500游历中国,于1516年在当时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用波斯语写成《中国纪行》一书,作为礼物奉献给土耳其素丹赛利姆一世。该书全面介绍了当时中国社会各方面的状况。作者出于穆斯林的宗教感情,以较多的篇幅着重介绍了明朝王室与伊斯兰教的关系,说:“宫廷内有皇帝专用的清真寺,有宣礼员,主麻日(星期五)皇帝到城外的清真寺做聚礼,以及穆斯林文臣武将对明朝开国的贡献、皇帝对他们的重用等。说:“从皇帝的某些行为看,他已信奉伊斯兰教了,然而由于害怕丧失权力,他不能对此公开宣布。这是因为他的国家风俗和法规所规定的……。”阿里•阿克巴尔的描述是他亲眼所见,与中国民间的传说相吻合。
四。台湾马明道参照该书及明正史、野史、史学家的评述、回民口碑传说, 对明朝王室的族属和宗教信仰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考证, 于1973年写出《明朝皇家信仰考初稿》一书。 确认朱元璋、马皇后及其家族和亲戚均为回回。 明太祖洪武帝姓朱,名元璋,字国瑞,原名兴宗,生于安徽凤阳县,古称濠州,其周围各县,如定远、寿县、怀远、临淮等为历史上回回聚居区。父名朱世珍,母陈氏,生兄弟四人,元璋排行第四,长兄兴隆,次兄兴盛,三兄兴祖,全家务农,地仅数亩,颇贫寒。凤阳城为一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小城,西门直对东门,两门之间为一长街,将风阳城分为南北两部分,称南城与北城,北城居民几乎全部都是汉民;而南城居民全部为回民,其中绝大多数姓朱,有清真寺一所,位于南城中央偏西。朱元璋生于南城朱姓群内,按常理推,朱元璋应为回回。1935年,马明道先生随其兄马宏道先生(1899一1968)到凤阳考察访问,当时所见所闻和当地回民父老所说与上述情况相符。
五。 周有光 ,我国德高望重的著名语言学家 ,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语言文字应用委员会研究员,他的话可是有份量的 ,以他的年龄和身份没必要哗众取崇的。他说: 辽、金、元、明、清这五代的1000年,都是外族打进中原来加以统治的。 其中辽、金、元、清是外族,大家都是同意的, 明朝是不是外族呢? 现在新的考证说明太祖朱元璋不是汉族而是回族,这已经证明了。
六。陈梧桐,著名明史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兼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朱立璋研究会顾问。 他对周有光上面的话反驳, 但他的反驳软弱无力,基本都是推测或者主观上的。 这从反面证实了周有光的观点。
七。白寿彝先生, 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先后执教于云南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致力于中国民族史、中国史学史及中国通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学步集》、《回族人物志》、《中国史学史教本》、《中国通史》等,视野恢宏,器识卓越,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在1946年出版的《中国伊斯兰史纲要》一书中,有条脚注提到过“父老相传,明太祖原是回回;建文帝的出走,系赴天方朝觐。又颇有人相信,武宗也信教(指伊斯兰教)”(《民族宗教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2页)。
八。朱元璋的菜单。 “参加第10届明史学术讨论会的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邱仲麟先生首次公开了他从明人笔记中发现的这张菜单。 “胡椒醋鲜虾、烧鹅、燌羊头蹄、鹅肉巴子、咸鼓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糊辣醋腰子、蒸鲜鱼、五味蒸面筋、羊肉水晶角儿、丝鹅粉汤、三鲜汤、绿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饭、蒜酪、豆汤、泡茶”。这是洪武十七年(1384年)6月某天,明太祖朱元璋的午餐菜谱。
九。明朝皇帝禁止养猪,记载的有:“九月,上次保定(河北省清苑县)禁民间养猪,着为令。”《明书武宗本纪》; “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明实录武宗实录》
最后,现在的学术界所谓持审慎的态度,正如吹捧唐朝贬低清朝一样,是为了一些人的所谓大汉族自尊心,是怕更多的少数民族皇帝开创中国历史的事实,这个对一些汉人脆弱的自尊心打击太大了 。中国的历史学者什么时候会摆脱成见,做个名符其实的学者呢?北京某大学教授周思源的唐朝疆域是现在版图的一倍,这么疯狂吹捧唐朝的话,什么时候会消失呢?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证据在哪里呢?
常见问题
一。问:明正史为什么没有提及朱元璋的族属和宗教信仰,也未载常遇春、胡大海、李文忠、丁德兴、华云、沐英等武将的族属和宗教信仰?
答:1. 按回民传说,朱元璋称帝后,讳言自己为回回,没有公开宣布自己的宗教信仰,“因言回民,不足以号召广大汉族民众也。”(薛文波《明代与回民之关系》)。
2. 而阿里•阿克巴尔在《中国纪行》中说:“从皇帝的某些行为看,他已转变成信奉伊斯兰教了,然而由于害怕丧失权力,他不能对此公开宣布。这是因为他的国家风俗和法规所决定的。”阿里•阿克巴尔的分析看法与回民的传说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他说,中国皇帝“已转变成信奉伊斯兰教了”。这一点与史实不符。明朝皇帝不是“转变成信奉伊斯兰教了”,而是他的家族原来就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回回。如果没有这个家族传统信仰的基因。在儒、佛、道思想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国,一个对伊斯兰教并无渊源,且十分陌生的汉族封建皇帝改信伊斯兰教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
3. 清朝统治者掌握的史料一定更多,也听到百姓关于明朝皇室是回回的传说。但为什么清康熙朝张廷玉等人所编撰的《明史》刻意回避,几乎没有任何明朝皇室是回回的痕迹呢?我想,这是因为明朝是回回最兴盛的时代,如果清朝揭开明朝皇室是回回的谜底,那么,大量的回回就会加入反清复明的行列中,这不利于清朝的稳定和统治。既然明朝皇室自己回避自己是回回,清朝就顺便在明史中彻底消除这类记载,免除可能带来的麻烦。有一个外国史学者说过,正史只能相信其十之三,这个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回回在明朝最兴盛,而在清朝则是相反。
4。明史的编辑,是虽然生活在清朝但原来属于明朝的学者。这些学者为了保护明朝的皇室名声,故意把明朝皇室是回回的痕迹抹掉。
二。问:明太祖压抑来华的西域穆斯林蒲寿庚后裔。蒲寿庚在宋时任泉州提举市舶,蒙古军南下时,蒲降元。明太祖对蒲寿庚的叛宋降元极为不满,对于蒲后裔颇为压抑。《闽书》载:“皇朝太祖禁蒲姓者不得读书入仕。”《宋元通鉴》载:“我太祖皇帝禁泉州蒲寿庚、孙胜夫之子不得齿于士,盖治其先世导元倾宋之罪,故禁夷之也。”《日知录》载:“明太祖有天下,治宋末蒲寿庚、黄万石子孙不得仕宦。”
答:关于明太祖压抑蒲寿庚后裔,其因是蒲氏的叛宋降元,这是出于政治的分歧,并非因为蒲氏是穆斯林。历史上和现今,由于政治观点不同,同室操戈者大有人在。
三。问:朱元璋在起义前曾在皇觉寺当过“和尚”。《明史》卷一载:“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答:关于朱元璋在起义前入皇觉寺为僧,乃是在清真寺念经做“海里凡”
四。问:朱元璋汉族观念极深,起义初,以种族革命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号召天下,目的是推翻元蒙,恢复汉族江山。因元代汉族备受压迫,握有权势者首为蒙古人,次为色目人。因此,明太祖疾恨蒙古人、色目人等外族,并采取种种压抑措施。
答:朱元璋要在汉族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建立帝业,如不依靠汉族,就很难来维持当时的局面。元末明初的回回与唐宋、元初有所不同。这时的回回,除保持伊斯兰教基本信仰外,已吸收了汉族的不少传统文化,接受了汉语、汉姓;在服饰、生活习惯上与汉族略有不同,已开始中国化了,而且,朱元璋的主要革命目标是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因此,他的口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及“凡蒙古人、色目人,听与中国人为婚姻”的提法与他的身份并不矛盾,是符合情况的。
五。问:明太祖吴元年(1367年)谕檄北中国曰:“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割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皇明通纪》卷二)。“明太祖的汉族观念从中可见一般。”
答:1, 4
六。问:明太祖禁止蒙古人、色目人自相嫁娶,而迫使他们与中国人(汉人)通婚,是歧视、同化包括回回在内的外族。《明律》卷六载:“凡蒙古人、色目人,听与中国人(汉人)为婚姻,不许本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
答:关于明太祖禁止蒙古人、色目人自相嫁娶,听与中国人(汉人)为婚姻一事,马明道先生认为:从表面看,此禁令意在同化回族、蒙古族,实则回化汉族。明太祖是十分了解伊斯兰教法的,知道伊斯兰教禁止穆斯林与非穆斯林通婚,除非改奉伊斯兰教,而蒙古人并无这种严格的规定。明太祖提倡回汉通婚,其深层用意在于扩大回族人数,发展伊斯兰教。
七。问:政治人物的出身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代表的利益集团。就算朱是回回。So What? 不知你想说明什么问题?
答:就算朱是回回?朱是回回已经早有专著和历史文献发表了. 而我们为什么对此回避?发现朱是回回是历史爱好者的兴奋点哦. 另外, 看看网上有多少诬蔑清朝狂捧明朝的帖子. 证明朱是回回, 是对哪些搞狭义民族主义者最沉重的打击喽.
八。问:明朝皇宫御膳房里不乏猪肉吧。有明一代的宫廷御膳,负责置办御膳的光禄寺,每年要用30100头牲口,其中就有猪18900头(万历《明会典》祭祀祖先太庙,洪武二十六年定议,所供祭品需用“豕十九”,万历初年又规定时享用“豕三十一”,袷祭用“豕三十五”
答:明朝皇宫御膳房里是不乏猪肉,但那个猪肉是给皇帝吃的么?见上文的朱元璋的午餐菜谱。下面还有垛子羊肉和朱元璋的故事,还有明史的记载。明史的记载中,除了有猪肉外,每次还有羊肉。这里明人笔记中发现的那张菜单,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无论是那一部正史,都有修史的官方或者参预修史人的主观因素在里面。而明人笔记,或者其他私人笔记则不然,比如一个当年地主的日记支持张献忠的屠杀四川人等等。
1。见明太祖朱元璋的午餐菜谱.
2。垛子羊肉合了朱元璋的口味
关于明朝皇帝朱元璋,有史料记载和很多的有趣传说,他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帝王,人们提起他来,都能说出一两段关于他的故事来。
据民间传说,朱元璋的妻子马娘娘是回民,朝中的文武官员也以回民居多。可朱元璋是不是回民在史料中没有记载,传说故事中也没有提到这一点。但回民一直都说朱元璋是“老表”。
基于朱元璋可能是回民的说法,就有传说称,明朝宫廷里的膳食都是清真的。据说,皇帝朱元璋最喜欢吃羊肉,一天至少要吃上一次。宫廷里有一帮御厨专门为他做羊肉,这些御厨都是从全国各地挑选来的,做羊肉人人都有一套,有的蒸羊肉在行,有的炒羊肉有独到之处,还有的炖羊肉汤是一绝,朱元璋每天可以吃到不同花样的羊肉。然而时间久了,这帮御厨们也不免“江郎才尽”,再也做不出新鲜的口味,难免让朱元璋失望。看到皇上吃羊肉没有了兴趣,御厨们诚惶诚恐,生怕有一天朱元璋怪罪下来,他们会受到责罚。
在众多的御厨中,有个姓关的中年男子,他本不会做羊肉,是专门炒菜的。当他得知皇上吃腻了“同事”们做的羊肉时,私下里动了心思,悄悄研究起羊肉的新做法来。关姓男子是回民,家是宁陵县城东关的。在他老家,人们有用大锅煮羊肉的习惯,煮出的羊肉味道很好。他没事的时候,便煮了一只羊,配上各种作料,熟后取出冷凉,把骨头全部剔除,对着一堆肥肥瘦瘦的羊肉,他苦思冥想,寻求一种独特的做法。几天后,他脑子中忽然灵光一闪,他把这堆羊肉用粗木棒挤压成厚厚的一坨。之后,他用刀切下薄薄的一片,一尝,竟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他大喜过望,又反复试验了几次,并找人帮忙把羊肉挤压得更结实些。一次,朱元璋用膳的时候,对着面前的羊肉丝毫没有动筷的欲望,他瞅准这个时机,把用烧饼夹着挤压过后的羊肉片呈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疑惑地咬了一口,细细咀嚼之后,龙颜大悦,赞不绝口,问是什么东西,关御厨把做法详细一说,朱元璋直夸他有心,当即决定让其专为他做此种羊肉。
关御厨为皇上做了10多年的羊肉,中间他不断改进,增减作料,使味道越来越地道,也因此屡屡得到朱元璋的奖赏。到了50多岁的时候,他告老还乡,回到了宁陵县东关老家。闲来无事,他便给家人和亲友做成坨的羊肉吃,大家吃后齐声叫好,问这羊肉叫啥名字。这一问还真让关御厨答不上来了,这么多年他一直都没给自己做的羊肉起个名字。他略一思索,道:“既然是把羊肉垛起来吃的,就叫它垛子羊肉吧!”
3。明史-志第二十三-礼一
牲牢三等:曰犊,曰羊,曰豕。色尚骍,或黝。大祀,入涤九旬;中祀,三旬;小祀,一旬。大祀前一月之朔,躬诣牺牲所视牲,每日大臣一人往视。洪武二年,帝以祭祀省牲,去神坛甚迩,于人心未安,乃定省牲之仪,去神坛二百步。七年定制,大祀,皇帝躬省牲;中祀、小祀,遣官。嘉靖十一年更定,冬、夏至,祈谷,俱祭前五日亲视,后俱遣大臣。圜丘,苍犊;方丘,黄犊;配位,各纯犊。洪武七年,增设圜丘配位。星辰,牛一,羊豕三。太岁,牛羊豕一。风云雷雨、天下神只,羊豕各五。方丘配位,天下山川,牛一,羊豕各三。太庙禘,正配皆太牢,祫皆太牢。时享每庙犊羊豕各一。亲王配位,洪武三年定,共牛羊豕一。二十一年更定,每坛犊羊豕各一。功臣配位,洪武二年定,每位羊豕体各一。二十一年更定,每坛羊豕一。太社稷,犊羊豕各一,配位同。府州县社稷,正配位,共羊一、豕一。洪武七年增设,各羊一、豕一。朝日、夕月,犊羊豕各一。先农与太社稷同。神只,洪武二年定,羊六、豕六。二十一年更定,每坛犊羊豕各一。嘉靖十年,天神左,地只右,各牲五。星辰,每坛羊一、豕一。帝王,每室犊羊豕各一。配位,每坛羊豕各一。先师如帝王,四配如配位,十哲东西各豕一分五,两庑东西各豕一,后增为三。府州县学先师,羊一、豕一。四配。共羊一、豕一,解为四体。十哲东西各豕一,解为五体。两庑豕一,解为百八分。旗纛,洪武九年定犊羊豕,永乐后,去犊。王国及卫所同。五祀马神俱用羊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