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心为师,须成心之师的含义能解释的清楚点嘛,上次问了一遍,只有一个人回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07:16:00
莫以心为师,须成心之师的含义能解释的清楚点嘛,上次问了一遍,只有一个人回答,
莫以心为师,须成心之师的含义
能解释的清楚点嘛,上次问了一遍,只有一个人回答,
莫以心为师,须成心之师的含义能解释的清楚点嘛,上次问了一遍,只有一个人回答,
“心”即是心中的妄想,人往往希望事物随顺自己的欲望而产生了分别执着,贪之不得必生嗔,贪得了又怕失去(胜义嗔)——人,制造了念头,又反过来被念头所约束,这便是痛苦的根源.
若在念头起来的当下,明了一切事物本无垢净,不随烦恼转,当下即得解脱.
不被念头所驾驭,而能在当下照见一切皆空,知而故作、灵明妙用,而慈悲一切处,便是“莫以心为师,须成心之师.”
就是人要控制思想,不要妄想
不要被杂乱的生活影响到自己,而要自己主动的去调理生活的节奏
这里所指的“心”即是心杂乱的一面。当我们烦恼的时候,往往将烦恼的原因怪罪于某某,不被念头所驾驭,而能在当下照见一切皆空,知而故作、灵明妙用,而慈悲一切处,便是“莫以心为师,须成心之师。”
通俗点说,就是不要随心所欲,想什么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而应该学会掌控自己的心绪。因为有时候你想要的结果也许是有悖于常理的。学会怎样对待“事与愿违”就“成心之师”了。
总的来讲,这句话有点“心静自然凉”的意味。
心为自主、主观的意思。
诚心有谦虚之意。
就是说,遇到问题不要太主观,要虚心请教,认识其中的客观事实。
二、既然心为诸法之本,那么如何以坚强的毅力和高深的智慧主导自己的心,这是实现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的关键。佛陀教人们通过对心灵的净化,达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其调整心态的方法,略举如下六点:
心师,即不盲从于心,不让其随心所欲导致种种罪恶产生,经云:“愿作心师,不师于心”。护心,经云:“若不护于心,随顺于诸欲,恒弛散放逸,一切无不为。若善护于心,不随顺诸欲,无弛散放逸,一切皆防护”。
全部展开
二、既然心为诸法之本,那么如何以坚强的毅力和高深的智慧主导自己的心,这是实现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的关键。佛陀教人们通过对心灵的净化,达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其调整心态的方法,略举如下六点:
心师,即不盲从于心,不让其随心所欲导致种种罪恶产生,经云:“愿作心师,不师于心”。护心,经云:“若不护于心,随顺于诸欲,恒弛散放逸,一切无不为。若善护于心,不随顺诸欲,无弛散放逸,一切皆防护”。
治心,经云:“若人善治心,则除诸过患,离过乃智人,于苦则不受。” 又云:“勿以恶加人,但当自治心。”
正心,经云:“若善正心者,常顺法观察,不为过所使,如日光除暗。”
摄心,经云:“云何名摄伏于心?所谓思念一切白法,不失利益智故。”
净心,经云:“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又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