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霍界和古登堡界名称的由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17:25:26
莫霍界和古登堡界名称的由来
莫霍界和古登堡界名称的由来
莫霍界和古登堡界名称的由来
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其物质状态,无法直接观察.主要借助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作为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依据.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在地震学上称为不连续面.
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1909年,奥地利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当地震波通过地下33公里处时,纵波速度由 7.6公里/秒急增到 8.1公里/秒,横波由4.2公里/秒增至4.6公里/秒有一个明显的不连续面,后经各地观测证实,这个不连续面在全球普遍存在,故把这一不连续面称莫霍洛维奇面,简称莫霍面,或称莫氏面.
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自莫霍面向下,地震波持续增大,在地下2900公里处纵波速度由13.64公里/秒,突然降为8.1公里/秒,而横波由7.3公里/秒至此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是在1914年由美籍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最早发现的,故称古登堡不连续面,简称古登堡面.
莫霍界面
莫霍面是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Mohorovicic)1909年研究萨拉布地区一次地震时发现在地下33千米处地震波的波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原来的6~7千米/秒突变到8千米/秒,说明组成物质明显不同。持续研究发现,这一界面具有全球性,并经证实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因此,该不连续面称为莫霍面。莫霍面在大陆地区深度约在20~70千米左右,大洋地区7~8千米。
古登...
全部展开
莫霍界面
莫霍面是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Mohorovicic)1909年研究萨拉布地区一次地震时发现在地下33千米处地震波的波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原来的6~7千米/秒突变到8千米/秒,说明组成物质明显不同。持续研究发现,这一界面具有全球性,并经证实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因此,该不连续面称为莫霍面。莫霍面在大陆地区深度约在20~70千米左右,大洋地区7~8千米。
古登堡界面
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约33公里处有一个显著的不连续面(称为莫霍界面)之外,在软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内部约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处,属于地幔圈。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S波及横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P波(指纵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这个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所以也称为古登堡界面,它构成了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整个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深度的B层,410~1000公里深度的C层,也称过渡带层)、下地幔的D′层(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层(2700~2900公里深度)组成。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D〃层存在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其不均匀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层相比拟,它不仅是地核热量传送到地幔的热边界层,而且极可能是与地幔有不同化学成分的化学分层。
1914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古登堡发现地下2,900千米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变化,后证实这里是地核与地幔的分界层。人们将这个界面称为“ 古登堡界面”。
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其物质状态,无法直接观察。主要借助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作为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依据。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在地震学上称为不连续面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