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介绍一下超导技术的现状详细介绍一下,比如现在温度最高能达到多少之类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21:01:11
能否介绍一下超导技术的现状详细介绍一下,比如现在温度最高能达到多少之类的.能否介绍一下超导技术的现状详细介绍一下,比如现在温度最高能达到多少之类的.能否介绍一下超导技术的现状详细介绍一下,比如现在温度

能否介绍一下超导技术的现状详细介绍一下,比如现在温度最高能达到多少之类的.
能否介绍一下超导技术的现状
详细介绍一下,比如现在温度最高能达到多少之类的.

能否介绍一下超导技术的现状详细介绍一下,比如现在温度最高能达到多少之类的.
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内斯用液氦冷却水银,当温度下降到4.2K 时发现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
为超导电性.1933年,迈斯纳和奥克森菲尔德两位科学家发现,如果把超导体放在磁场中冷却,则在材料电阻消失
的同时,磁感应线将从超导体中排出,不能通过超导体,这种现象称为抗磁性.
超导电性和抗磁性是超导体的两个重要特性.使超导体电阻为零的温度,叫超导临界温度.经过科学家们数十
年的努力,超导材料的磁电障碍已被跨越,下一个难关是突破温度障碍,即寻求高温超导材料.
奇异的超导陶瓷
1973年,人们发现了超导合金――铌锗合金,其临界超导温度为23.2K ,该记录保持了13年.1986年,设在瑞
士苏黎士的美国IBM 公司的研究中心报道了一种氧化物(镧-钡-铜-氧)具有35K 的高温超导性,打破了传统
“氧化物陶瓷是绝缘体”的观念,引起世界科学界的轰动.此后,科学家们争分夺秒地攻关,几乎每隔几天,就有
新的研究成果出现.
1986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的氧化物超导材料,其临界超导温度达到40K ,液氢的“温度壁垒”(40K )
被跨越.1987年2 月,美国华裔科学家朱经武和中国科学家赵忠贤相继在钇-钡-铜-氧系材料上把临界超导
温度提高到90K 以上,液氮的禁区(77K )也奇迹般地被突破了.1987年底,铊-钡-钙-铜-氧系材料又把临界
超导温度的记录提高到125K.从1986-1987年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临界超导温度竟然提高了100K以上,这在材
料发展史,乃至科技发展史上都堪称是一大奇迹!
高温超导材料的不断问世,为超导材料从实验室走向应用铺平了道路.
超群的超导磁体
超导材料最诱人的应用是发电、输电和储能.
由于超导材料在超导状态下具有零电阻和完全的抗磁性,因此只需消耗极少的电能,就可以获得10万高斯以上
的稳态强磁场.而用常规导体做磁体,要产生这么大的磁场,需要消耗3.5 兆瓦的电能及大量的冷却水,投资巨大.
超导磁体可用于制作交流超导发电机、磁流体发电机和超导输电线路等.
超导发电机 在电力领域,利用超导线圈磁体可以将发电机的磁场强度提高到5 6 万高斯,并且几乎没有
能量损失,这种发电机便是交流超导发电机.超导发电机的单机发电容量比常规发电机提高5 10倍,达1 万兆瓦,
而体积却减少1/2 ,整机重量减轻1/3 ,发电效率提高50%.
磁流体发电机 磁流体发电机同样离不开超导强磁体的帮助.磁流体发电发电,是利用高温导电性气体(等离
子体)作导体,并高速通过磁场强度为5 6 万高斯的强磁场而发电.磁流体发电机的结构非常简单,用于磁流
体发电的高温导电性气体还可重复利用.
超导输电线路 超导材料还可以用于制作超导电线和超导变压器,从而把电力几乎无损耗地输送给用户.据统
计,目前的铜或铝导线输电,约有15% 的电能损耗在输电线路上,光是在中国,每年的电力损失即达1000多亿度.
若改为超导输电,节省的电能相当于新建数十个大型发电厂.
广阔的超导应用
高温超导材料的用途非常广阔,大致可分为三类:大电流应用(强电应用)、电子学应用(弱电应用)和抗磁
性应用.大电流应用即前述的超导发电、输电和储能;电子学应用包括超导计算机、超导天线、超导微波器件等;
抗磁性主要应用于磁悬浮列车和热核聚变反应堆等.
超导磁悬浮列车 利用超导材料的抗磁性,将超导材料放在一块永久磁体的上方,由于磁体的磁力线不能穿过
超导体,磁体和超导体之间会产生排斥力,使超导体悬浮在磁体上方.利用这种磁悬浮效应可以制作高速超导磁悬
浮列车.
超导计算机 高速计算机要求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元件和连接线密集排列,但密集排列的电路在工作时会发生大
量的热,而散热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面临的难题.超导计算机中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其元件间的互连线用接近零
电阻和超微发热的超导器件来制作,不存在散热问题,同时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大大提高.此外,科学家正研究用半
导体和超导体来制造晶体管,甚至完全用超导体来制作晶体管.
核聚变反应堆“磁封闭体” 核聚变反应时,内部温度高达1 2 亿℃,没有任何常规材料可以包容这些物
质.而超导体产生的强磁场可以作为“磁封闭体”,将热核反应堆中的超高温等离子体包围、约束起来,然后慢慢
释放,从而使受控核聚变能源成为21世纪前景广阔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