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3 04:03:42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才是天才、地才、人才,三光是日光、月光、星光.不要小看了这个三,整个物质世界都是由三而来的.三既是物质运动的结构也是物质运动的极限,小到原子结构中的电子多数是分三层轨道围绕原子核运转,大至宇宙天体按照“理数相”的法则在运转.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一而再还可以,再而三就不行了,所以老子才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形而上的本体,它永远生生不已,这是道的第一层功能;所形成的天地宇宙,是道的第二层功能;地球上出现的人类社会则是道的第三层功能,所以宇宙开始于零、开始于一.
龙师伏羲氏观龙马之图始画八卦,一横为阳数之始,为法太极之道立于一;再画二横为阴数之始,即《易经》的九六之数,阴阳交变而有万物.三字的来源可是不简单,乃是一阳合二阴之象.宇宙形成之前,古人形容为“乾坤未判,天地未开”之初,名为混沌之世,还没有形成现在的物质宇宙,也没有日月星辰,此时为无极.无极静而生动出现太极,事物内部静而不动是无极,内部一动就是太极.由太极产生了宇宙大爆炸,形成了形而下的物质宇宙.形而下的特点是对立,任何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这就是太极生两仪(阴阳),由二再生三,就是三才.
天地宇宙都是相对而生,互存共荣,在天为阴与阳,在地曰柔与刚,在人为男和女.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亲师.
我们这个物质宇宙存在的时间,佛家称为一劫;而人类世界的历史寿命(这一冰河时期的人类文明)为一元,其数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这是宋儒邵康节在《黄极经世》中提出的“元会运世”的概念.现代科学证明,地球诞生于五十亿年以前,而人类只有五百万年的历史,五百万相对于五十亿,简直是电光石火的瞬间.这五百万年的历史,也还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冰河时期,人类文明又不知生灭了多少次.邵雍认为,人类世界的历史寿命,由开辟到终结为一元,共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其间又分为十二会,按照十二地支的顺序命名,每会一万八百年.一会有三十运,每运十二世,一世是三十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月三十天,一天十二时辰,这是最基本的时空之数.既然世界的开辟到终结分为十二会,于是“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观念又与“三才”混合起来,成为后世阴阳家说理的工具.
十二会各运行一万八百年,这个世界就告一段落,复归于混沌.但邵康节所说的天地终始之数,只是此次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生灭的一段过程,大概相当于佛学所说的一个“小劫”,而非地球“成住坏空”的大劫.佛家只是说理,邵子却能够用数字计算出来而且与轮回的道理完全契合,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我们前面所说的这个物质世界“本乎数”的道理之所在.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谁也不知道.存在决定价值,老祖先既然这样说,一定有它的道理.我们就姑且听之,留待未来的科学家去考证.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来讲,必然有其信仰,它的信仰就是在现实世界中对神、鬼、人的信仰.三者中,崇尚上帝与众神,那是修行积善而得“道”成仙的缘故;在人的一生中,不虚度年华,努力修“道”成仙成了人生最大的事业;不积善而失道者,坚信必遭报应而入鬼道.这实际上是中国远古时期天、地、人“三才”之“天人合一”传统思想发展延续的模式,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随着远古鬼神崇拜的民间信仰的发展变化而使其系统化、条理化和以理论根据建立起来的道教教义体系.
它的原理是在“三才”之天、地、人的空洞、抽象概念上,使三界各以等级建立起如人世界的鬼和神的世界.仙居天上,鬼居地府,人居天地之间.
道教教义之一《太平经》说:“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明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此为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思想的运用和发挥.
从两家引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为元气,“二”为阴气和阳气,“三”为天、地、人“三才”.天是阳气,地是阴气,人在天地之间必然就是阴阳调合的“和气”了.
天地人三才之道,现代的主流文化常常强调的是人为因素,对天与地的因素了解很少.道德经中有一句很有价值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什么不是二生万物而是三呢?我们在现实中明明看到的事实都是阴阳结合而化生万物,易经系辞也说:“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原来,这句话隐藏了玄学中一个玄中又玄,玄妙之至的大秘密!佛家首先发现了人的诞生除了男女受精之外还有种主要的因素“行阴”,其实就是投胎的无形因素.可以说这个三字是天地人的化身,是万物事件包括人事成败吉凶的关健之数,君不见逢三大变,事不过三.西方的耶稣也是三日死,第二个三日后就复活,(第七天).我们平常简单的思维总是看到事物的两性化、好与坏、矛盾的两方面对与错等等,但生生之道却不在两端的好与坏,而在于隐藏着1与2之间的3数,中间这个看不见的第三方就是老子的三数.三才是真正的生死之道,也是一切事物吉凶成败的关健.易经的八卦,每个经卦有三爻,就是三数的最好表达,六爻卦是二倍三数,是生生之数三倍九数,是生生之极数,这些都是天地人三才的玄机.中国的玄学阴阳五行的原理的精华也是其中的三数,这同时也是国学文化的精髓,就是一个“中”字.阴阳与一个中字构成三位一体的鼎立之势,是一个稳定的结构,也是大自然大自然生生之道.这个中心原理使中华玄学文化推绎上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立体结构思维模式,是目前的主流文化思想和模式所远远不能比拟的.举例说,现代的医学治疗的手段和目的,只是考虑到一个人的后天因素,根本没有注意每个人先天因素的千差万别,天地人三种人数充其量只是考虑了人为之因素的一部分,我从事的十多年的医学很清楚,这种没有个性化的医学体系是很幼稚的,远离天地人三种因素的立体医学很远.可以说,真正悟通了这个三数的立体结构循环关系,就解决了很多所谓科学与玄学之间争论问题.例如中西医学的结合问题,例如玄学中先天的命理可以改变吗?八字用神为金戴金器,取个有金的名字为什么有用,怎样才有用,怎样是没有用或用处不大?所有诸如命理与风水的相互关系,人生后天因素与先天因素的相互关系等等复杂的因素玄机都会浮出水面.即使是为什么祖先墓地可以影响后人这样复杂的问题也有了可以为现代思潮所接受和理解的契机.好吧,剩下问题的细节就等同行去参悟研究吧.
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意义
“天人合一”是基石:在中国文明的哲学体系中,它是理论基石之一,“远求;近取,俯查;仰视,类比;取象.”,巧妙;严紧的将人与自然在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模式展现给我们.
“天人合一”是经论:这是道家的基本理论之一,是哲学观的宗教体现,“三生万物”“天地人法”阐明人是万物的一部分,人须顺应自然规律——“道”这一世间真谛.
“天人合一”是方法:所有道家修行方法中都有天人合一的内容,这是道家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天人合一”是状态:这是在修炼中;身心对溶入自然的一种常见体会,是修行方法中的一个状态.
天人合一是医理:臓象学说;运气学说;经络学说...无不是以天地时气变化对人的直接影响为主线而展开的防病治病的理论.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明哲学体系的基本成份之一,它深深的渗透到我们的意识;思维;甚至遗传中,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昌明发达,和谐自然——是这一理论的最好的实证.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周易》在历史上和自然科学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纠葛.和天文、数学,和物理学的分支“音律学”,和医学、生物学,和古代化学,都有过纠葛.然而就本人所见的材料,则是应受批评着居多.在正史的天文律历志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用所谓“易数”去掩盖历法数据的真正来源的事例,也有用阳动阴静的所谓“易理”去否定天文学对日月视运动的观测数据的事例.而借助《周易》推动某项科学成就的诞生,或者推动某类科学发展的情况,则没有见到.近二十年来,所谓“科学易”的研究,其成果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未见这项研究能提出那怕一项确切的根据,说明中国古代某项科学成就的出现,某门新的学科或者分支的诞生,是由于《周易》介入的结果.或许,在“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中国古代这些成就是不足道的.所以他们从《周易》中,从河图、洛书中,从太极图中所找到的,都是外国人所发明的成就.比如二进制,比如相对论、互补原理等等.在某些“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凡是科学已经发现的一切,《周易》中早就有了.科学尚未发现的,《周易》中也早就有了,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因此,有人宣称,依赖《周易》,中国将称霸世界;依赖《周易》,将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的世纪.
“科学易”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周易》中的算命术也成了科学:预测学.于是,算命术就堂而皇之的混进了科学殿堂.而那位造谣说“党中央肯定了他”的所谓“易学泰斗”、实际不过是算命先生的邵伟华,他的代表作就叫做“周易与预测学”.可以说,“科学易”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没见什么成效,倒是为算命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学术保护.
“科学易”的研究者之中,有人认为用《周易》可以预测地震.十多年过去了,不见他们的研究有什么进展?也有的“科学易”研究者宣称,中医师必须懂得《周易》.也是十多年过去了,不知是否有中医师借助《周易》获得了新的成就.本人不懂地震学,也不是中医师.但对《周易》略知一二,深知《周易》没有这样的功能,也深信这样的所谓研究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1999年以前,“周易热”和“科学易”的研究,和伪气功,和特异功能热的发展,是同步的.一些特异功能或者伪气功大师,纷纷自称或被称为易学大师.一些所谓易学大师,也纷纷自称或被称为特异功能或者气功大师.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杨振宁教授讲话了.他说,不,不是这样的.《周易》中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些科学成果,《周易》也不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甚至还起到了一种阻碍的作用.这对于长期沉溺于“《周易》热”、“科学易”氛围中的人们,无疑于石破天惊.于是引来了迅速而激烈的反对.有人甚至不无轻蔑地说,杨教授缺乏易学的基本常识.杨教授是物理学家,缺乏易学常识是非常可能的.然而许多自称为易学专家的人们,几乎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天人合一,但是他们是否弄清了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值得怀疑.因此,他们不仅缺乏易学常识,更缺乏杨教授对于科学和《周易》相互关系的清醒意识,缺乏一个学者对待科学问题的那份真诚.
《周易》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是个可以争论的问题.然而杨教授的讲话,对于二十年来的“《周易》热”,无疑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他促使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反思:《周易》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关系?《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在传统文化中又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进而,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对待《周易》和我们的传统文化.
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若干比较
张先生不满足于上述的宏观考察,进一步对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具体的比较,以分析中国“天人合一”思想同西方现当代哲学思想的同与异.在这里,他首先借助的是在中西哲学的对比、贯通中占有重要、特殊地位的海德格尔.
张先生指出,海德格尔所说人“在世界之中存在”(In-der-Welt-sein)颇类似中国人的一句口头语“人生在世”.这句话里所谓“在世界之中”的“在之中”(In-Sein)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实际上也是关于人和世界关系的两种不同理一种意义是指两个现成东西,其中一个在另一个“之中”.如,水在杯子“之中”.人在世界之中就等于说,人本来是独立于世界的,世界是碰巧附加给人的.“人”这个现成的东西,就在“世界”这另一个现成的东西之中.这两者的关系,是两个并列的、现成的东西的彼此外在的关系.西方哲学传统中主客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在之中”关系.这就必然产生一个问题:主体怎样能够认识客体?“在之中”的另一种意义,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与世界”的关系.按照这种意义的“在之中”,人乃是“融身”在世界之中,而世界由于人的“此在”,对人揭示自己、展示自己.人(“此在”)是“澄明”,是世界万物的展示口,世界万物在此被照亮.(参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1~73页)按照海德格尔的这种解释,人认识万物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一向就已经融合于世界万物之中.张先生指出,“海德格尔的语言比较晦涩,他的基本思想和意思还是比较清楚的:生活、实践使人与世界融合为一,人一生下来就处于这样一体之中;所谓‘一向’如此,就是指一生下来就是如此,所以‘此在’与‘世界’融合为一的这种关系是第一位的.至于使用使人成为认识的主体,世界成为被认识的客体的这种‘主体—客体’关系则是第二位的,是在前一种‘一向’就有的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此在—世界’的结构产生‘主体—客体’的结构,‘天人合一’(借用中国哲学的术语)产生‘主客二分’,生活实践产生认识.这些就是我对海德格尔的上述思想观点的解读.”(《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当然,张先生也指出,不能把海德格尔的“天人合一”,等同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
张先生指出,作为道家的老子和庄子,都是主张“天人合一”的.老庄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根”,人以“道”为本,人的一切都不是独立于自然界的,而为自然之物.在谈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时,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更加明显.《老子》轻视知识、提倡寡欲和回复到婴儿状态,实际上是要人达到原始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庄子主张通过“坐忘”、“心斋”,取消一切差别,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境界.“但我们是否可以说,老庄的‘天人合一’境界达到了海德格尔所以主张的高级的人与世界合一的水平呢?不能这样说.”由于老庄哲学缺乏“主-客”式的思想和认识论,因此,“老庄哲学和海德格尔哲学的区别,不仅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区别,而且是有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区别的意义.”(《新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张先生还把作为儒家重要代表的王阳明与海德格尔做了比较.他认为,由于王阳明关于“人与世界万物息息相通、融为一体的程度,比起程朱哲学来要深刻得多”,因此,“王阳明似乎是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的一个最有典型性的代表,他的思想的地位同海德格尔的‘此在-世界’的思想在西方哲学史所占的地位有点类似”.但是,王阳明的思想缺乏“主体-客体”式的思想及其相联系的认识论,他讲的“人心”属于理性,具有道德意识,并且没有个人的选择自由.所以,“王阳明作为中国哲学家和古代哲学家,与海德格尔作为西方哲学家和现代哲学家,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又有根本的区别.”(《新哲学讲演录》,第33页)
张先生还对海德格尔与陶渊明,尼采与老庄、李贽,萨特与王阳明,黑格尔与朱熹、王船山,西方近现代哲学与程朱陆王哲学,作了相当深入的专题比较.《天人之际》,第291~424页)因篇幅所限,恕不详列,只着重说说张先生用海德格尔关于“显现”或“在场”(presence)与“隐蔽”或“不在场”(absence)的论点,对中国古代阴阳学说所做的若干诠释.
张先生说:“所谓阴阳正反,用西方现当代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在场与不在场、出场与不出场.任何一个当前出场的事物,总有显现在我们眼前的方面,通常称之为正面,用阴阳学说的名词来说,就是阳面;其隐蔽在背后的未出场的方面,就叫做反面,即阴面.阴阳正反可以互换、转化,但总有一面是出场的,另外的方面是未出场的.一面是阳,一面是阴,不可能正反两面同时出场.”《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7页张先生还引用董仲舒关于阴阳“不得俱出”、“不得两起”之说加以印证.说明如果阴阳两面“俱出”了、“两起”了,就没有正反之可言.
张先生用“海德格尔式”的语言对《易经》进行解读:“乾元与坤元即阳与阴,前者为万物所资以始,后者为万物所资以生,一个是由以出发者(‘始’),一个是由以产生者(‘生’),说明‘阴’负载着‘阳’,由‘阳’出发,必然追寻到产生它的‘阴’.平常所谓‘反本求源’,似可作此解.”《进入澄明之境》,第122页他用中国传统哲学批评西方哲学,例如,笛卡儿把物质与精神看作是两个相互外在、彼此独立、同时出场的东西.这是一种只讲“阳(在场)”而不讲“阴阳和合”的哲学,“它与中国的阴阳学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进入澄明之境》,第117页)他说:“西方传统哲学从‘在场形而上学’的观点出发,总想超越感性具体的现实对象而达到抽象的概念世界,认为这个抽象世界就是万物之根.”而中国的“阴阳学说的最高任务就是要寻求那隐藏在显现出来的东西背后的、然而同样现实的、具体的东西,从而把二者结合为一个整体.”(《进入澄明之境》,第122~123页)《易经》与《老子》都承认变化无止境而有常则,所谓“物极必反”、“居安思危”、“知荣守辱”等等,“这样的为人处世之道,不仅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没有,即使是大讲在场与不在场的现当代西方哲学也未见有所阐发.”(《进入澄明之境》,第124页)当然,张先生在用中国传统哲学批评西方哲学时,这时的“中国传统哲学”已经被改造过了,它已经将海德格尔的“现时视界”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视界”融为一体了.西方现当代哲学虽然与中国传统哲学有其相似之处,但却有着时代和发展阶段的重大区别.一个民族或整个人类的思想发展,只有在经历了“主体—客体”关系之后,才能进入高级的“天人合一”的阶段.在主客二分的思想原则没有充分发展的中国,想用传统的哲学思想,代替和排斥主客关系的思维方式,直接进入西方后现代的高级的“天人合一”阶段,是不应该也是办不到的.
把海德格尔关于“在场”与“不在场”的说法,贯串于哲学各个领域
张先生认为,哲学是关于人对于世界的态度或人生境界之学,它应是建立在“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或“万有相通”基础上的,是真、善、美三者的统一.因此,《哲学导论》和《新哲学讲演录》都以此为纲,分设本体论与认识论、审美观、伦理观、历史观各篇,阐明高级形态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与真善美的关系.在这里,他运用海德格尔关于“在场”与“不在场”的说法,揭示“天人合一”(既讲在场,又讲不在场)与“主客二分”(只讲在场,不讲不在场)的对立,从而在哲学的各个领域中,打通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现当代哲学.
哲学本体论.由于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存在着“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这两种根本不同的看法,因此,面对当前的事物,也有两种追问的方式:一种是“主体—客体”结构的追问方式:外在的客体“是什么”(what)?这是西方传统的概念哲学所采用的,由感性中的东西到理解中的东西的追问方式.它是沿着“纵深路线”,为着对外在的客观事物根底的把握,达到抽象同一性或普遍性概念,以把握事物的“相同”.另一种是“人—世界”(“天人合一”)结构的追问方式:人“怎么样”(how)与世界万物融合为一?这是西方现当代的哲学家所采用的,从一些现实事物到另一些现实事物的“横向路线”的追问方式.上述海德格尔所讲的从“在场”的东西,到“不在场”的东西的追问,就属于这种.它并不摒弃概念、普遍性,而是要超越“在场”的“事理”,进入“不在场”的“事理”,以把握世界万物的“相通”,达到万有相通、万物一体的境界.
认识论.上述两种超越的途径是不同的:旧形而上学的“纵向超越”主要靠思维,它奉理性、思维为至上;而西方现当代哲学所强调的“横向超越”,就不能只靠思维,而要靠象.想象让隐蔽的东西得以“敞亮”而显示出事物的意义,使人回到了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重想象的现当代转向,突破了思维的极限和范围:想象不是排斥思维,而是超越了思维.旧形而上学从主客二分的模式出发,认为彼此外在的主体与客体通过认识而得到统一,它的真理观就是“符合说”;而西方现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等人认为,任何客观的事物,都只是因其呈现于人面前而显示其意义.他们并不否认事物离开人的独立存在,但却认为事物的意义,包括事物之“成为真”,离不开人的揭示.这就是“去蔽说”的真理观.
http://tjg8814003.blog.sohu.com/136528426.html
他的博客说的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