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考好成绩.给我复习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02:53:35
我要考好成绩.给我复习题,我要考好成绩.给我复习题,我要考好成绩.给我复习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题(100分90分钟)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总分

我要考好成绩.给我复习题,
我要考好成绩.给我复习题,

我要考好成绩.给我复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100分 90分钟)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总分________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 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一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图1所示的现象,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_发生的,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中传播.
2. 绿化城市,不仅可以减弱_____________的传播,而且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
3. 患近视眼的同学应配戴__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老年人的老花镜是____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
4. 一部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火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明在教室里看书,突然屋外有人大声叫他,他一听便知道是同学小玲,正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小玲说话“声音洪亮”,是她说话声音的__________大.
6. 如图2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则__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___是折射光线.
7. 红外线感应开关是继手动开关、电子触摸开关、声光控开关之后所推出的最新科技产品,当人体在其接收范围内活动时便能自动开启,红外线感应开关是依据接收________________的光谱工作的.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8. 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使二胡发出不同的声调 B. 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9. 以下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 北京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0. 有人用照相机对着平面镜拍照,想摄出平面镜内的人物,结果( )
A. 他不会成功,因为平面镜里成的是虚像
B. 他能摄出平面镜里的人物,而且和照相机直接对着人物拍摄没有区别
C. 他能摄出平面镜里的人物,但照片的左右与实际相反
D. 他能摄出平面镜里的人物,但照片的上下、左右都与实际相反
11. 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声音太大
B. 声音太小
C. 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最大频率
D. 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最小频率
12. 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13. 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cm~20cm之间调节,现因原镜头损坏,则应选用下列哪一个元件做镜头( )
A. 焦距为5cm的凸透镜 B. 焦距为10cm的凹透镜
C. 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D. 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
14. 一块玻璃砖,中间有一饼形气泡,如图4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玻璃砖后将( )
A. 被发散 B. 被会聚
C. 还是平行光 D. 无法判断
15. 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5中,正确的是( )
16. 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6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和原来比较.将( )
A. 减小90° B. 减小30° C. 减小45° D. 减小15°
17. 关于实像和虚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而虚像不能
B. 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没有缩小的
C. 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 实像为光线相交形成,而虚像由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
18. 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物距 =5cm时,成正立的像; =8cm时,成倒立的像.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
A. u=4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B. u=9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 u=14cm时可能成缩小的实像 D. u=17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19. 某校学生进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的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像小了点,应怎样调节( )
A. 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B. 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C. 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D. 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三、实验题:每题5分,共15分)
20. (操作性实验)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如图6所示,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及其大小;画出折射的大致光路.
21. (设计性实验)小明要通过竖直井道把太阳光射到地铁车站A,需要纳降器材,请在图7中画出光路图.
22. (观察性实验)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具座上的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图8),其中在B上应放置_____________,器材装好后,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固定了B,无论怎样移动A和C,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与思考:(23题5分,24题12分,25题6分,共23分)
23. 图9的漫画说明了什么?
24. 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的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得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 从文中找出一个有关光学方面物理知识的句子填入横线: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在错误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3) 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或危害的实例: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请你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光的折射现象生活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请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振动;空气 2. 噪声;大气污染 3. 凹;凸 4. ①声音比光速快;②声音在真空中传播 5. 音色;响度 6. OD;OB 7. 人体红外线
二、 选择题: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答案 A A C C B C A B B AD D B
三、 实验题:
20. 如图1所示.
21. 如图2所示.
22. 凸透镜;蜡烛火焰(中心)、光屏中心与透镜中心不等高
四、 阅读与思考:
23. 由于光的折射使池水看看起来变浅了,图中的老人没有意识到光现象造成的这种假象,而盲目跳入水中遇到危险,现实生活中一定要实际调查才能作出判断.
24. (1)玻璃幕墙的反光使她苦不堪言
(2)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作用是相当可观的.
(3)造成火灾隐患(或危害居民身体健康、暴露生活隐私等).
(4)建议对城市使用玻璃幕墙的范围、设计、制作和安装制订统一技术标准(或限制使用玻璃幕墙等).
25.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可以是如此情景:看不到海市蜃楼奇观了;筷子的一部分放入水中不发生弯折了;看不到美丽的彩虹了;星星不再是一眨一眨的了;眼镜起不到矫正视力的作用了,等等.
我就是广东的哦!~~我也要找,但我比你先找到!哈哈!

这是我老师给的:
声现象复习和总结
知识要点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3、回声:声音的反射。回声到达人耳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听到回声至少离障碍物...

全部展开

这是我老师给的:
声现象复习和总结
知识要点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3、回声:声音的反射。回声到达人耳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听到回声至少离障碍物17m。
s=vt
4、怎样听到声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们就听到了声音。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5、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用dB表示声音的强度。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与距离有关,同一声源处发出的声音,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声音的特色。决定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辨别声音主要靠区分声音和音色。
6、噪声的含义: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
7、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大于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大于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大于90dB,会破坏听力。
8、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9、声的利用:
(1)利用声来传递信息。
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声音就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根据声音返回的时间,可以判断障碍物的位置。现在人们用来探测海底的“声呐”装置,医学上的“B超”等,都是利用了回声的原理。
(2)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如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等。
典例分析
例1、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
B、声源一定在振动
C、振动快的物体能够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D、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
解析:根据物体发声的条件,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没有介质声音不能传播;物体必须在介质中振动才能够发出声音。答案:B,D
例2、观察者在看到闪电后5.5s听到雷声,求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通常可取340m/s。实际上雷电是在看见闪电之前发生的,由于光速比声速大得多(约为声速的90万倍),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5.5s为声音传播的时间。故打雷处与观察者间的距离为:
s=vt=340m/s×5.5s=1.9×103m
例3、一般男同学说话声音大而粗,而女同学说话小而尖,这里的大小、粗尖分别指什么?
解析: 要分清我们平常说的声音大小是指响度,粗尖是指音调,一般男同学音调低而响度大,女同学音调高而响度小,成年人的声音比小孩声音的音调低。
例4、录音室的墙壁贴有一层松软的材料,有什么作用?
解析:物体除了能反射声波,还能吸收声波。特别是软的和多孔的材料,吸收声波的效果很好。播音室的墙壁和地面都要用吸收声波好的松软材料来把室内一些杂音吸收掉, 减少杂音对正常音的干扰,提高录音质量。
1)声现象
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3.声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②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4.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
①鼓膜的振动 →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 听觉神经→ 大脑
②颌骨、头骨 → 听觉神经 → 大脑
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
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2)物态变化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单位:摄氏度( ℃ )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0℃ ; 沸水的温度 —— 100℃
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3.温度计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三读:
○1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2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液面;
○3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0.1℃ ; 使用前要将水银甩下去。
5.物态变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放热。
6.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有蜡、沥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别出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不变;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8.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1沸腾:
a.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b.沸腾条件:①达到沸点; ②继续加热。
c.沸腾时的特点:液体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
○2蒸发:
a.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
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液体温度的高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蒸发有致冷的作用。
8.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9.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现象。如:雾、露水、霜、冰雹、雪的形成、各种“白气”、窗边的冰花、卫生球变小、灯管变黑、灯丝变细、冰化成水、铁水涛成钢件等。
10.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3)光现象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 3 × 10 8 m/s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v = 340 m/s
3.元电荷: e = 1.6 × 10 –19 C 二.要点知识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引导掘进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准时用到的“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都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得到的。)
2.光源:
○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阳、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
①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同面)
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i=入射角r
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②光从其他介质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
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等距)
③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垂直)
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
6.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7.反射有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举例说明)
8.红外线的作用 紫外线的作用。
① 红外线摇控
①杀菌作用
②红外线夜视仪
②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判断物质的真假
③探测病人的健康情况
③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的吸收
9.光谱太阳光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4)透镜及其应用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能找出主光轴、焦点、焦距。
5.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焦距关系 像距与焦距关系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u>2f f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2f 不 成 像 u6.照相机: u >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幻灯机: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 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 目镜:起放大作用;物镜: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望远镜:目镜: 起放大作用;物镜:u > 2f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7.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 矫正: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凸透镜为负);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凹透镜为正)。
8.透镜焦度:Φ=1 / f ( f →焦距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