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3 07:37:42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成语故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zww.cn/CGZ] 来源: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12-710:15:45 ---------------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成语故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zww.cn/CGZ]
来源: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12-7 10:15:45
--------------------------------------------------------------------------------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四年》.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夷吾因内乱出逃后,求秦国支持他当晋国国君,事成后以五座城池作为酬谢.后来,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当上国君,却不履行诺言.不久晋遭受自然灾害,粮食歉收,晋惠公又向秦买粮,秦国不计较夷吾背约失信,慷慨地答应了晋的要求.
第二年,秦国收成很差,刚入冬就发生饥荒,秦王派人到晋国买粮.晋惠公不想答应秦国的要求,大夫庆郑认为不妥,他说:“这样背弃恩惠,不仁不义,把道德全丢掉了,当我们一旦需要援助,谁来帮我们呢?我们还怎样保卫国家?”另一个大臣虢射却说:“晋国不割五城给秦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不解决,只答应卖粮,就好比只有毛没有皮.没皮毛又能依附在什么地方呢(原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已背了约,再卖粮给秦,也不能平息秦国的不满,不如干脆连卖粮也不答应.”
晋惠公没有采纳庆郑的建议,听信了虢射的意见.庆郑叹气说:“国君这样做,将来要后悔的.”果不出庆郑所料,第二年秦晋发生战争,晋惠公做了秦国的俘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不解决根本问题,即使解决其他枝节问题,也没有用处.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译文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啥意思?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意思
汉译英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的意思是什么
皮之不存 后一句是“毛将焉附”还是“毛将附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出自那篇古文?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含义与译文,急用!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原意是什么?比喻了什么?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原文和译文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告诉了我们什么?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说明了一个什么的道理
古文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翻译(要全文急!)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的意思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句话的涵义和出自哪里说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焉是兼词吗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是兼词还是状语
文言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今吾田地不加广,士民不加众.“广”和“加”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