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汉化改革参与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8 16:13:48
北魏汉化改革参与者北魏汉化改革参与者北魏汉化改革参与者北魏统一中原的过程,也是鲜卑拓跋部封建化的过程.经过西晋至北魏,北方各民族在共同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彼此之间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魏晋

北魏汉化改革参与者
北魏汉化改革参与者

北魏汉化改革参与者
北魏统一中原的过程,也是鲜卑拓跋部封建化的过程.经过西晋至北魏,北方各民族在共同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彼此之间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魏晋以来陆续内迁的西北各族人民,已经完全打破部落界限,和北方广大的汉族杂居一起,过去游牧生活的各族部落成员也越来越多地向小农转化,或是成为封建国家的编户,或是沦为封建贵族的依附农民.北方各族人民在长期共同斗争中相互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魏孝文帝与其祖母冯太后先后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均田制,三长制,班禄制,租调制,迁都洛阳,改革鲜卑旧俗.
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补充形式,不仅丝毫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并通过法令的明文规定进一步把豪门大族占有大量土地、人口的既得利益加以合法化.三长制的实行,虽然对豪门大族的任意隐藏劳动人手有所限制,但是他们仍旧可以用各种手段控制他们的苞荫户.从现存的西魏大统年间敦煌残记账中,即有许多均田农户未受天的记载,所以均田制徒有均田之名,它的实质是在保障封建地主阶级经济特权的前提下,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使其耕种和开垦土地,用以增加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扩大兵役徭役的来源而已.它仅仅实行于局部地区,而且未按照规定贯彻执行,不可能解决由于土地兼并加剧和封建依附关系加深而日益矛盾的阶级矛盾.
均田制在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社会生产方面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然而均田制的颁布、三长制的代替宗主督护制以及新的租调制代替旧的“九品混通”的租调制,毕竟加强了封建政权在同豪门大族争夺劳动人手中的地位,同时也或多或少的削弱了豪门大族在地方上的割据势力,对他们借“九品混通”来规避赋税也多少有一定的限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增加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迁都洛阳摆脱了鲜卑拓跋旧贵族传统势力的影响,加强了北魏政权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改汉服,以正音(汉语),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同时采用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承认汉族门阀制度,在鲜卑族中确立了士庶的差别.鼓励鲜卑贵族和汉族士族通婚.
于是,鲜卑族兵士和人民,陆续由牧民成为中原地区的农户,鲜卑拓跋部的封建化进程宣告完成,在经济文化上和北方民族人民以及其他各族人民逐渐融合起来,各族人民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阶级的分野却越来越明显.这些措施在客观上顺应了当时民族融合的必然趋势,在当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曾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他措施:禁止鲜卑人同族通婚;下令颁布官吏俸禄制度,增收户调、田租,作为百官俸禄经费,按官品高低区分俸禄多少,并规定赃满一匹者处死,以整顿吏治,严惩贪污;令群臣按汉晋制度定官制,废除鲜卑部落旧制;颁行五铢钱,统一货币,以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这些措施,对于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文化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魏孝文帝和冯太后作为北朝统治者中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各项改革措施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地位的限制,虽然有其局限性,有的未能完全贯彻实行,但总体来说,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特别是对于促进鲜卑拓跋部进一步封建化和促进北方各族的大融合,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基本上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

冯太后 北魏孝文帝

拓跋宏孝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