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受精卵的卵裂问题有三个问题:⑴我看到参考书上写着卵裂从第3次分裂起,开始出现了细胞大小的不同,从而开始了细胞的分化,但是有时又讲原肠胚的细胞已经出现了分化.虽然从时间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00:45:41
关于受精卵的卵裂问题有三个问题:⑴我看到参考书上写着卵裂从第3次分裂起,开始出现了细胞大小的不同,从而开始了细胞的分化,但是有时又讲原肠胚的细胞已经出现了分化.虽然从时间上
关于受精卵的卵裂问题
有三个问题:
⑴我看到参考书上写着卵裂从第3次分裂起,开始出现了细胞大小的不同,从而开始了细胞的分化,但是有时又讲原肠胚的细胞已经出现了分化.虽然从时间上看不矛盾,可是分化到底从哪时候才开始的呢?
⑵动物极所谓占比重小,是否就是所占体积小于植物极呢?
⑶外胚层是不是完全由动物极发育而成,动物极是不是仅发育成为了外胚层?同样的,对于植物极和内胚层又如何呢?
关于受精卵的卵裂问题有三个问题:⑴我看到参考书上写着卵裂从第3次分裂起,开始出现了细胞大小的不同,从而开始了细胞的分化,但是有时又讲原肠胚的细胞已经出现了分化.虽然从时间上
卵裂是高度规则的,具有一定的模式.不同动物卵裂模式各异,这些
模式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首先是存在于细胞质中影响有丝分裂纺锤
丝形成的因子;其次是卵黄物质在细胞质中的数量和分布.有丝分裂器
的位置和方向以及由此形成的卵裂沟位置,是由卵的固有极性决定的,
有些种类的卵裂的方向还与精子进入卵的位置有关.有丝分裂在细胞
质的中心位置进行,有丝分裂器的长轴平行于细胞的长轴,卵裂沟则横
切这个轴.卵黄物质的数量和分布决定了卵裂发生的部位和卵裂球的
大小.当卵的一极含较少卵黄时,此处的卵裂速度就比相对的另一极
快.通常富含卵黄的一极是植物极,相对较少卵黄的一极是动物极.合
子核常常位于动物极一侧,一般来说,含相对较少卵黄的受精卵,卵裂
为全裂,也就是卵裂沟通过整个卵子;含大量卵黄的受精卵,卵裂为不
全裂,也称为偏裂,也就是卵裂沟仅停留在动物极或卵子表面,不通过
整个卵子.根据卵黄所在部位,偏裂又可分为盘状卵裂和表面卵裂,前
者的卵黄位于一端,后者的则位于细胞质中央.
全裂一般发生在少黄卵(均黄卵)或中量黄卵,全裂可分为多种
类型,如辐射型卵裂,螺旋型卵裂,两侧对称型卵裂和转动式卵裂.
哺乳动物的卵裂是最难研究的.在动物界中,哺乳动物的卵子最
小,例如人的受精卵直径只有100微米大小,很难进行实验操作.而且因
哺乳类受精卵数量也非常少,难以获得足够的材料去研究.近年来,对
哺乳类的卵裂和囊胚形成机制有了很深的了解.许多方面的研究都是
通过体外受精,胚胎外培养来进行的.
哺乳动物的卵裂与大多数动物的卵裂模式是不同的.哺乳动物
的卵母细胞从卵巢释放后进入输卵管,在靠近卵巢的输卵管壶腹部受
精,减数分裂也在这个时候完成,排除第2极体.第一次卵裂大约1天后
才能发生,以后卵裂速度也是非常缓慢的,每次卵裂间隔12-14小时,在
此过程中,输卵管的纤毛推动胚胎向子宫移动.哺乳动物的卵裂方式也
是比较特殊的,第1次卵裂是正常的经线裂;但在第2次卵裂时,其中一
个卵裂球是经线裂,另一个卵裂球是纬线裂,这种卵裂就是转动式卵
裂.哺乳动物卵裂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早期卵裂球的细胞分裂并不像
其他动物那样同步进行,所以有时会出现奇数细胞.哺乳动物的卵裂还
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致密化现象.这种致密排列,是由于外层细胞之
间形成了稳固的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将内部完全密封的结果.细胞之
间可以通过缝隙连接沟通联系,允许一些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通过.
卵裂晚期,有的动物形成实心的多细胞的球状结构,外表如桑
葚,称为桑葚胚.哺乳动物具有比较典型的桑葚期.随着进一步发育,胚
胎中间出现一个空心的结构,称为囊胚腔,此时的胚胎为囊胚.
由于卵子类型和卵裂类型的不同,也形成不同类型的囊胚,主要
有腔囊胚、盘状囊胚和表面囊胚三种类型.哺乳类的囊胚属于腔囊
胚,哺乳类卵裂过程中出现致密现象,结果使细胞出现两个区域,外
层细胞和内部细胞胞.当卵裂继续进行,致密化的细胞团就是桑葚
胚,早期桑葚胚内部并没有腔形成,此时大多数细胞位于外周,中央
细胞较少(32细胞期时只有3-5个细胞位于中央).随着液体的产生,
桑葚胚中央出现了腔,并且内部细胞位于外部细胞的一端,这时就称
为囊胚.外层细胞发育成为滋养层细胞,这些细胞将分化形成非胚胎
本体结构,形成绒毛膜等组织和胎盘的外部结构.这些组织能使胎儿
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并能分泌激素使母体的子宫能接纳胎
儿,同时还能产生免疫反应的调节因子使母体不能排斥胚胎.一旦滋
养层形成后,胚路就能在子宫壁上植入.这是因为滋养层细胞能与子
宫联系在一起.将胚胎“锚”在子宫内膜中.囊胚的内部细胞叫做内
细胞团,将来发育分化为胚胎,这些细胞不仅形态上与滋养层细胞不
同,而且在发育早期就合成不同的物质.内细胞团与滋养层细胞之间
的差异代表着哺乳动物发育的第一次分化.用传统简便手段,使卵裂
球分离.证明哺乳动物胚胎2细胞、4细胞乃至8细胞的单个卵裂球都
具有发育成滋养层或内细胞团两种可能性,用两个或多个胚胎的卵裂
球聚合成嵌合体,形成正常胚胎,证明预定的内层细胞和预定的外层
细胞并不迁移到它们正常的位置,发育方向是由细胞停留的位置所决
定的.有人认为,决定一个细胞是发育成滋养层还是内细胞团的主要
因素是卵裂球在胚胎中的相对位置,内层细胞演变成内细胞团,外层
细胞分化成滋养层.
哺乳类与鸟类都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哺乳类的发育模式与
鸟类、爬行类相似就不奇怪了.所不同的是鸟类、爬行类胚胎含大量
的卵黄,而哺乳类胚胎则缺乏卵黄.这是由于哺乳类胚胎能直接从母
体获得营养,无需卵黄物质.哺乳类有一种特殊的结构——胎盘,以
使胚胎能吸收母体营养.胎盘主要是内胚胎滋养层细胞和内细胞团分
化而来的部分中胚层细胞共同形成的.
哺乳类胚胎早期发育是从内细胞团分离出下胚层(有时称为初
级内胚层).这些从内细胞团分出的细胞在囊胚腔内排成一行,将来
形成卵黄囊的内胚层.这些细胞并不构成胚胎本体.下胚
层以上的细胞称为上胚层细胞,上胚层细胞又分离成两层:一层构成
胚胎上胚层;另一层形成羊膜,羊膜一旦形成便分泌羊水.胚胎上胚
层才是真正产生胚体的细胞,在其后端边缘细胞集聚变厚形成原条,
细胞迁移到上下胚层之间时,通过透明质酸使细胞分散,有利于细胞
运动.同样,透明质酸第一次合成也是在原条形成时.
神经胚期是胚胎中轴支持器官形成的时期,也是胚体雏型建立
的时期.在原肠胚的基础上,按照遗传指令继续建造早期胚胎是这个
时期的主要任务.在此期中,胚胎的各种结构变化极为显著,首先是
中轴支持器官,如脊索及神经管的依次出现和形成,其次为胚体雏型
的建立;另外也相应出现各个胚层的分化乃至器官原基的确立.
胚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官是由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三个胚层
分化而来的.
外胚层首先分化形成的神经管,是神经系统的原基;其
余部分形成皮肤的表皮及其衍生物;神经嵴细胞分化为神经节神经元
和肾上腺的嗜铬细胞等.
中胚层形成后的不断继续分化是胚胎发育中的大事件,有人说
抓住中胚层的逐级分化,就抓住了胚胎组织器官和个体发育的主要内
容.
内胚层分化形成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的上皮及腺体.在原肠形
成过程中,由于胚体上举卷曲,从原始原肠围进胚体内的原肠伴着胚
体的扩展和伸延,成为前后延长的盲管,这是消化系统的原基.前部
盲端为前肠,由此处在发生呼吸系统的原基;后部盲端为后肠;中央
与卵黄囊相通连的一段为中肠.前肠与后肠向中肠的开口,分别称为
前肠门和后肠门.尿囊由后肠发生,以后演化为泌尿系统后段的上
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