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的主要事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5 20:36:02
马可·波罗的主要事迹马可·波罗的主要事迹马可·波罗的主要事迹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及其游记,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被认为是神话,被当作“天方夜马可·波罗  谭”.但《马可·波罗游记》却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

马可·波罗的主要事迹
马可·波罗的主要事迹

马可·波罗的主要事迹
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及其游记,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被认为是神话,被当作“天方夜 马可·波罗
  谭”.但《马可·波罗游记》却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打破了宗教的谬论和传统的“天圆地方”说;同时《马可·波罗游记》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意大利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加马、鄂本笃,英国的卡勃特、安东尼·詹金森和约翰逊、马丁·罗比歇等众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读了《马可·波罗游记》以后,纷纷东来,寻访中国,打破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因此,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同时,在《马可·波罗游记》以前,更准确地说是在13世纪以前,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是通过中亚这座桥梁间接地联系着.在这种中西交往中,中国一直是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去了解和认识中国以外的地方,特别是西方文明世界.最早可以追述到周穆王西巡.尽管周穆王西巡的故事充满了荒诞和神话色彩,但至少反映了中国人已开始去了解和认识西方,西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之后,一条从中国经中亚抵达欧洲的“丝绸之路”出现了,中国对西方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等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一大批西方的商人来到中国,中国对西方世界的认识更深入了.但直到13世纪以前,中西交往只停留在以贸易为主的经济联系上,缺乏直接的接触和了解.而欧洲对中国的认识,在13世纪以前,一直停留在道听途说的间接接触上,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非常肤浅.因而欧洲人对东方世界充满了神秘和好奇的心理.《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世界进行了夸大甚至神话般的描述,更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好奇心.这又有意或者无意地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直接交往.从此,中西方之间直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的新时代开始了.马可·波罗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马可·波罗游记》直接或间接地开辟了中西方直接联系和接触的新时代,也给中世纪的欧洲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事实已经证实,《马可·波罗游记》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积极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马可·波罗游记》打开了欧洲的地理和心灵视野,掀起了一股东方热、中国流,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结.许多人开始涌向东方,学习东方,以致欧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许多中世纪很有价值的地图,是参考游记制作的.许多伟大的航海家,扬帆远航,探索世界,是受到马可·波罗的鼓舞和启发.事实上,美洲大陆的发现纯属意外,因为游记的忠实读者哥伦布原本的目的地是富庶的中国.当时欧洲人相信,中国东面是一片广阔的大洋,而大洋彼岸,便是欧洲老家了.   马可·波罗东方之旅已经过去700多年了,但他的精神依然震撼着人们心灵,激励着人们不断作出新的探索取得新的进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在由他所开辟的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上,并使之不断延伸拓展,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平坦,超越时间、空间的局限,走向一个和谐的世界.马可·波罗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至于他是出生在科尔丘拉,还是别的什么地方,似乎并不太重要.
  马可·波罗引发的争论
  从《马可·波罗游记》一书问世以来,700年来关于他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一直不断有人怀疑他是否到过中国,?《游记》是否伪作?   早在马可·波罗活着的时候,由于书中充满了人所未知的奇闻异事,《游记》遭到人们的怀疑和讽刺.关心他的朋友甚至在他临终前劝他把书中背离事实的叙述删掉.之后,随着地理大发现,欧洲人对东方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游记》中讲的许多事物逐渐被证实,不再被目为荒诞不经的神话了.但还有人对《游记》的真实性发生怀疑.   直到19世纪初,学术界开始有人站在学者的角度批判此书,并质疑马可·波罗.德国学者徐而曼是最早提出马可-波罗根本没有到过中国的论证,认为所谓他在元朝17年的历史完全是荒诞的捏造,为游记而编排拙劣的教会传奇故事,是为了传教士和商人的利益,借以激发感化蒙古人的热情以便到中国通商而创作的.并且说,波罗一家最远不过到达大布哈里亚 (Bucharia) 境内,关于蒙古帝国的情况是从曾到过该地的商人们口中听来的;关於印度、波斯、阿拉伯及埃塞俄比亚的叙述则抄自阿拉伯著作.1965年,德国汉史学家福赫伯则列举了许多疑点,如扬州做官、襄阳献炮等疑点加以印证.1979年,美国学者J.W.Haeger(海格尔)翻检《马可·波罗游记》全文,撰成《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从内证中看到问题》一文提出质疑.1982年,英国《泰晤士报》发表了英国学者C.Clunas(克雷格·克鲁纳斯)《探险家的足迹》的一文,提出四条疑问对波罗到过中国一说提出质疑.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学者也有不少人质疑马可·波罗.不过都是写些短文或在其他论文中附带提及.1995年,英国学者Frances Wood(吴芳思)博士经过多年研究,把所有的疑问写成了一本书《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从而成为“ 怀疑论者”的代表.   国内“肯定论者”以杨志玖先生为代表.他从40年代起就不断地同国内外的“怀疑论者”进行论战.国外许多学者也认为或承认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以及《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其代表性人物是德国的傅海波、英国的亨利·玉尔和法国的伯希和.在19世纪的90年代,英国的马可·波罗研究专家亨利·玉尔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导言》中一一列举了《马可·波罗游记》中存在的缺陷和失误.他认为《马可·波罗游记》中对中国的记载有多处缺陷,如根本没有记载任何关于长城、茶叶、妇女缠足、用鹭鸶捕鱼、人工孵卵、印刷书籍、中国汉字及其它奇技巧术和怪异风俗等等,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地方,如中国的地名多用鞑靼语或波斯语、记载成吉思汗死事及其子孙世系关系失误、攻陷襄阳城等等. 但是他没有怀疑过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这一事实.德国的马可·波罗研究专家傅海波曾经说过,“不管怎样,在没有举出确凿证据证明马可·波罗的书只是一部世界地理志,其中有关中国的几章是取自其它的、也许是波斯的资料(他用了一些波斯词汇)   以前,我们只好作善意解释,假定(姑且认为)他还是到过中国.”法国的东方学家伯希和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为《马可·波罗游记》作了大量的注释,但对马可·波罗书中的疏失也是表示谅解的,基本承认马可·波罗到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