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活动-药品的选择与用法,要求是常见药,求资料.要信息,不是让你做PPT例如,降压药的用法,抗生素的用法.成人、小儿用量,饭前饭后,用什么送服,例如酒或水,为什么不可以用茶,禁忌是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3 07:01:36
高二化学活动-药品的选择与用法,要求是常见药,求资料.要信息,不是让你做PPT例如,降压药的用法,抗生素的用法.成人、小儿用量,饭前饭后,用什么送服,例如酒或水,为什么不可以用茶,禁忌是什
高二化学活动-药品的选择与用法,要求是常见药,求资料.要信息,不是让你做PPT
例如,降压药的用法,抗生素的用法.成人、小儿用量,饭前饭后,用什么送服,例如酒或水,为什么不可以用茶,禁忌是什么等等,因为是要做成PPT的.要求药物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高二化学活动-药品的选择与用法,要求是常见药,求资料.要信息,不是让你做PPT例如,降压药的用法,抗生素的用法.成人、小儿用量,饭前饭后,用什么送服,例如酒或水,为什么不可以用茶,禁忌是什
第一类:吸收性抗酸药
这类药物常用的是碳酸氢钠,也叫小苏打,是一种白色,带有咸味的药片,遇酸性物质则起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口 服后能迅速中和胃中过多的胃酸,但作用持续时间较短.每次口服0.5—1.0克,每天3次,饭前服用效果较好.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碳酸氢钠在中和胃酸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胃内压力增加,对严重胃溃疡病人有引起胃穿孔的危险,所以胃溃疡病人应慎用.并且长期大量服用,碱化血液可能引起碱血症,也须注意.
第二类:非吸收抗酸药 有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片)、氢氧化铝凝胶
这类药物含有难以吸收的阳离子,口服后只能中和胃而不能被胃肠道吸收.有中和胃酸、保护溃疡面,局部止血作用,效力较弱,缓慢而持久.目前,片剂已很少使用,多用氢氧化铝凝胶.每次10—15毫升,每天3—4次,宜在饭前1小时和睡前服用.因可引起便秘,长期便秘的病人要慎用.另外还有极少量的药物可在胃内转生成氯化铝而被吸收,并从尿中排泄,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服用后可使血中铝离子浓度升高,可能引起痴呆,故使用时也应慎重.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合成抗菌药——磺胺类药物
抗生素——青霉素
青霉素功能:阻止多种细菌生长,能治疗多种炎症.
种类:F、G、X、K、V
其中,用得多是青霉素G,俗名:盘尼西林
注意事项:使用前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1.药物的选择
①以症下药是首要原则.如果 生病的原因不 明,就应该及时就医,一定不能
盲目用药.药物决不能滥服,要牢记这样一个道理,“无病吃药,有害无益”.
②要注意药品的质量. 药片变色、潮解、有斑点,丸药虫蛀、霉变,糖浆、
膏药发霉、发酵,药水浑浊沉淀等变质现象,则不选用.
2.药物的用法和用量
①口服药是在饭前、饭后或睡前服用?
服药是在饭前、饭后或睡前服用,须根据用药目的 、药物吸收排泄的时间以及药物对 胃肠道的刺激来决定.
②药物的用法和用量
严格控制服药剂量,是药三分毒.
服药一般用温开水,吃药期间一般不宜喝茶,因为茶水中的成分和药物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处方药
所谓处方药是指需经过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得到并要在医生监控或指
导下使用的药物.国际上通常用Prescription Drug.表示,简称R(即医生处方
左上角常见到的R).
处方药一般包括:刚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副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 可
产生依赖性的某些药物:如吗啡类镇痛药及某些催眠安定药物等;药物本身毒性
较大:如抗癌药物等;某些疾病必须由医生和实验室进行确诊,使用药物需医生
处方,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心血管疾病药物等.
非处方药
与处方药相对,非处方药是指那些消费者不需要持有医生处方就可直接从药房
或药店购买的药物.国际常用的术语有:Nonprescription Drug, Over the
Counter Drug,简称为OTC Drug,现已经成为国际上非处方药简称的习惯用语.
这些药物大都属于如下情况:感冒、发烧、咳嗽;消化系统疾病;头痛;
关节疾病;鼻炎等过敏症;营养补剂,如维生素、某些中药补剂等.
降压药主要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内皮素系统等对血压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的系统而发挥降压效应.常用降压药有:交感神经抑制药如可乐定、胍乙定、哌唑嗪、普萘洛尔等;主要影响血容量的降压药如氢氯噻嗪;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和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药物如肼屈嗪等.
1. 高血压为什么要服药?
一般来说,高血压属于慢性病,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有效控制血压到目标水平(一般来说要求血压低于140/90mmHg),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如防止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及进展,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死亡风险.
2. 常见降压药有哪些?不同情况的选药原则
近40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新的降压药不断问世,而且都经过了大型临床试验的科学评估.目前在我国常用的一线降压药主要有利尿药(如常见的氢氯噻嗪和速尿)、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如“代文”)、钙拮抗剂(CCB,如“络活喜”)等五大类.
顾名思义,降压药的共同作用就是降低血压,但不同类别降压药因降压机制不同而各有其侧重点,这些侧重点正是医生为不同病情患者选择不同降压药的依据.
1)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降低收缩压的作用优于舒张压,更适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或有心衰表现的患者,应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钾过低,同时如果您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情况,请务必告知您的医生,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2)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怀孕的患者,但如果您有哮喘或周围血管病则不要使用该类药物.同时该类药物还会影响糖脂代谢,可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3) ACEI 类药物更适于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时, 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但不可用于孕妇.
4) 长效CCB(如“拜新同”)有较好的防止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糖脂及电解质代谢无影响.
5) α受体阻滞剂(前边没提到,但也较为常用)适于有前列腺增生或脂质代谢紊乱的老年患者.
3. 关于单药治疗和小剂量原则
当高血压不严重时,可以用一种药物小剂量开始治疗,这样不仅可以了解病人对某种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的反应,又可以将不良反应降到最低.如小剂量疗效不佳,则可加大剂量或换药(对于老年患者尤其要缓慢降压),如果血压还是无法控制,就要考虑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了.
4. 为什么要几种降压药联合应用?
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上述的单一药物治疗依旧无法控制血压,而药物剂量增加常伴随不良反应加重(如ACEI引起的咳嗽),患者往往难以忍受,这时依据不同类别降压药的降压机制上的协同作用,可以使得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或较小增加不良反应,我们一般选择小剂量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以使得血压达标.目前联合用药已是控制血压的主流观念和方法了,所以您不必过于担心是不是多种药物会产生更多的不良反应.但是切记:联合用药而不是同一种类的降压药重复用药,因为一来疗效不佳,二来不良反应风险增加.
5. 固定的复方制剂也是联合用药么?常见的复方降压药有哪些? 目前存在的另一种很常见的联合用药形式,那就是固定复方制的降压药,虽我们不能调整其中不同组分药物的剂量,但是患者使用方便.目前常见复方降压制剂有: 1) 海捷亚:每片含氯沙坦50mg或10mg/氢氯噻嗪12.5mg或25mg,这两种药物可互相作为补充,后者降低血钾,升高尿酸水平,而前者则防止血钾丢失,降低尿酸水平,起到了防止代谢异常的作用; 2) 安博诺:每片含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 3) 复方卡托普利片:每片含卡托普利10mg/氢氯噻嗪6mg; 4) 百普乐:每片含培哚普利2mg/引哒帕胺0.625mg; 5) 诺释:每片含比索洛尔2.5mg/氢氯噻嗪6.25 mg; 6) 复代文:每片含缬沙坦80 mg/氢氯噻嗪12. 5 mg; 7) 北京降压0号:每片含氢氯噻嗪12.5mg、氨苯蝶啶12.5mg、硫酸双肼屈嗪12.5mg,以及利血平0.1mg; 8) 复方降压片:每片含利血平0.032mg,氢氯噻嗪3.lmg,维生素B6l.0mg,泛酸钙1.0mg,三硅酸镁30mg,氯化钾30mg,维生素B61.0mg,双肼屈嗪4.2mg,异丙嗪2.lmg; 9) 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片:每片含盐酸阿米洛利2.5mg/氢氯噻嗪25mg; 10) 珍菊降压片:每片含可乐定0.03mg、氢氯噻嗪5mg、芦丁20mg.
6. 哪些是长效降压药?为什么要使用长效降压药? 一般来说,处方上或药盒上注明“缓释”或“控释”的降压药都是长效制剂,比如我们常见的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佩尔(盐酸尼卡地平缓释胶囊)等等.一般来说,长效降压药要比普通制剂贵一些,那么为什么要使用它们呢?因为医生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每天24小时把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可以有效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致猝死、卒中或心脏病发作,而且可以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器官损害,同时每天一次的用药频率还可以避免患者忘记服药的事情发生,使得血压达到有效、平稳、长期控制的要求.
7. 降压药有哪些不良反应,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不良反应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说的“副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降压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可能对我们身体不利的作用.比如利尿药氢氯噻嗪会导致血钾降低、尿酸升高;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可能会引起咳嗽、血管性水肿;钙拮抗剂也可能会引起头痛、水肿、面色潮红等.那么患者该怎么看待这些不良反应呢?一来不要被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条目吓坏了而不敢吃药进而耽误了病情,二来对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要置之不理,记下自己感受,必要时或复诊时告知您的医生,请医生从专业的角度帮您调整治疗方案.总的来说,我们目前常用的降压药都是经过长期多中心的临床实践考验的,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
8. 降压药什么时候服用最好?
一般来说,我们每天的血压水平是规律波动的:24 h有两个血压高峰时间,即上午6~10时,下午4~8时(所谓的“勺型曲线”).那么在这两个高峰前半小时服药,降压作用就会比较好.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有些患者凌晨血压升高,那么就需要在睡前加服药一次.但话又说回来了,大部分人夜间入睡时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故睡前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脑、肾等的器官供血不足,所以是否睡前用药一定要在血压监测的基础上咨询您的医生.
9. 降压药需要调整剂量或换药么?
我们的血压会收到诸如饮食起居、工作环境、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工作忙碌、情绪激动、气候变冷,甚至有时候食用较多的动物脂肪也会加促使血压升高.既然血压变化,药物自然要调整,但这并不是说要随时随意调整,一般的“老病人”都在长期的用药过程中,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一套调整的策略,但对于“新病人”或者出现病情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还是要及时就医,请您的医生给您重新制定方案.但切记不可随意停药,尤其是有些患者在取得较好的降压疗效后,就开始麻痹大意,既不经常监测血压,也常常漏服降压药;更有甚者在规律用药后停药数天发现血压依旧正常,就主观的认为自己 “痊愈”了,实际上这只是降压药在体内尚未代谢完而产生的“后续效应”而已,一旦降压作用消失,血压则又会飙升,故千万不可随意停药.
降压药换药的问题也是大家经常议论的焦点.总的来说,降压药虽然种类繁多,但一般您的医生会根据不同种类降压药的特性和自己的临床经验为您选择最优的个体优化治疗方案.但有些患者担心长期服用降压药会像抗生素一样会产生“抗药性”,时间久了就开始忧心忡忡,其实完全不必这么想,高血压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治疗的过程,只要是在医生指导下的用药,还是相对安全的.至于是否更换降压药,一般取决于该药物的疗效、患者对于不良反应的耐受情况、病情的变化、药品能否买到等几个因素.如果这几点都没有问题,就不必随意换药.
10. 哪些常见的药物会升高血压?
一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的升高血压的药物有:甘草、口服避孕药、类固醇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可卡因、安非他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环孢菌素等.如果您将要或正在服用这些药物,一定要告诉您的医生,以便他能够即使调整您的降压方案.
11. 怀孕的准妈妈们不宜使用哪些降压药? 一般孕妇不宜使用的降压药一是ACEI类和ARB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和缬沙坦等),因其可能引起胎儿生长迟缓、羊水过少、新生儿肾衰、胎儿畸形等情况;二是利尿剂,因其可进一步减少血容量,使胎儿缺氧加重.
降压药的使用原则 ◇服用降压药切忌急于求成,降压不能过快,应循序渐进,平稳降压. ◇选用药物应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首次治疗应从单药开始,阶梯加药.严重高血压例外. ◇联合用药优于大剂量单药治疗效果. ◇熟练掌握并坚持使用几个药物,新药、贵药、进口药未必是最好的. ◇不能骤然停药或突然停掉某一药物. ◇用药量须按规定剂量用足. ◇选用不影响情绪和思绪的药. ◇大多数病人的药物治疗须持之以恒地继续下去,除非有必要改变治疗方案.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ienamycins)、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β-内酰酶抑制剂(β-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四)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告辞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五)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预防治疗: 1.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链球菌,防止风湿热复发. 2.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3.感染灶切除时,依治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4.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 5.结肠手术前采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 6.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按创面细菌和药敏结果采用适当的抗生素防止败血症的发生. 7.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症患者,可在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于门诊). 8.颅脑术前1天应用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六)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体内在的因素,当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足时,抗生素治疗则难以秦效.因此,在应用抗生素的同进应尽最大努力使病人全身状况得到改善;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以提高机体低抗能力,如降低病人过高的体温;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连续使用抗生素不宜超过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