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单元最主要考什么 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14:50:35
三四单元最主要考什么 急
三四单元最主要考什么 急
三四单元最主要考什么 急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1.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所说的地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
2.组成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3. 组成要素:大气、水、地貌、生物、土壤等;
二.某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以生物为例)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
改造大气圈: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
现今大气的组成是生物参与的结果,氧主要来源于植物光合作用.
改造水圈: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改造岩石圈:有些沉积岩是生物参与形成的,如煤、石油等;
生物出现加快岩石风化,促成土壤形成.
2.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到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三.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概念:
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如撒哈拉沙漠气候干燥,水分不足,地表径流少,物理风化强烈,形成大片沙漠,植被稀少;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生产功能依赖于光合作用.平衡功能
(3)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以致整体地理环境改变:
如东北森林减少,土壤缺乏枯枝落叶补给腐殖质,又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降低森林滞留降水的功能,导致降水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水锐减甚至断流;水土流失使地面沟谷纵横; 如全球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整个生态环境失调;
3.自然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举例——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
1.以生物循环为例:
光合作用: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从水圈中吸收水分,即将无机物合成有机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释放氧气;
呼吸作用:植物从大气中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
分解作用: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以无机物形式归还到环境中;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2.以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为例:参见前面考点.
四.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自然带
1.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是普通存在的,自然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2.自然带形成:
由于各地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形成相应的植被和土壤,并呈带状分布构成陆地自然带.
其中气候是主导因素,植被是自然带的标志;自然带以植被类型命名.
3.读自然带分布图,了解自然带名称及分布:
五.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比较三种地域分异规律:
伸展方向
更替方向
形成的主导原因
典型分布
由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
纬线方向
东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即以热量为基础
如非洲沿东经20°从赤道向南向北的自然带变化;
由沿海向内陆
的地域分异
经线方向
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
中纬地区最明显;如北美大陆、亚欧大陆从大陆滨海向内陆方向的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垂直地域分异
沿等高线(同海拔)方向
从山麓到山顶
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
高山地区;如安第斯山、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
(2)判断基带:(相似、相同)
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山麓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3)判断自然带复杂性:
山坡自然带多少与山地所处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因素有关;低纬度、高海拔山脉表现最明显,自然带数量多;
(4)判断两坡自然带差异:
同一自然带下界在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南半球中纬度呈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坡为向阳坡,南坡为背阴坡.北半球相反).
(5)判断雪线高低:
迎风坡、阴坡、同山脉冬季雪线低,当迎风坡和阴坡发生矛盾时,以迎风坡为准.
地理1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1.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沿河或者沿海分布(如下图中的丙和丁聚落的形成);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如下图中甲和乙聚落的形成).
(2)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
(但要注意,决定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因素)
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如下图中的公路和铁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
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1.读图表,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周期、变化特点
(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冰期与间冰期更替;
当冰期出现时,冰川从高纬度向低纬度、从高山向平原推进;
(2)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1万年来):冷暖交替;
2.读图表,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1)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来):呈波动上升趋势;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
(2)说明: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
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
区域性气候变化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沿海生存环境:
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海拔较低的国家将面临被淹没的威胁;
(2)生态系统调整:
不利:改变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和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物种易患病、虫害;
有利:植物光合作用增强(高纬度会适合农作物生长并增产);
(3)干湿状况变化、灾害事件增加: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会增加;
干旱半干旱区域因蒸发增强会更加干燥;(温带草原会退化成沙漠;温带耕作业区会退化成草原;导致全球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热带气旋强度和频率会明显增加;(低纬度农作物减产)
(4)威胁人类健康:
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天气增加,扰乱人体新陈代谢;
改变传染病媒介的活动范围、病菌滋生环境,影响人体健康;
4.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对策
(1)主要人为原因:
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
②森林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2)主要对策:
①减少目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CO2):
禁止乱砍滥伐,大力植树造林,保护热带雨林;采用固碳技术等;
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方面):
改变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使用量,提高核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变暖趋势;
④适应气候变化对策:
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建设保护海岸工程等;
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概念: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如粮食、钢铁、闪电等不属于自然资源.
2.主要类型: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3.性质:可再生资源(土地、水、气候资源等);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4.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矿业等生产;
5.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1)以土地资源为例:
人类文明
生产特征
土地对人类的影响
人类对土地的影响
采猎文明
采集、狩猎
土地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影响大
极小
农业文明
种植、养殖
土地质量和数量都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
导致土地质量下降
工业文明
大规模机器生产
土地用途多样化
土壤污染、土地退化严重
(2)总结: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类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弱,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扩大,利用方式多样化,利用率越来越高;自然资源的数量决定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而自然资源的质量决定人类生产活动的效益.
6.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1)自然资源具有分布不平衡性、资源联系性、数量有限性等;
(2)人类要注意资源保护、适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循环利用等;
四.自然灾害
1.概念: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2.类型:气象灾害有台风、洪水、干旱、寒潮等;
地质灾害有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3.自然灾害例举——以洪灾为例
(1)主要原因:
①自然原因:气象因素——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等;
水系因素——流域的汇水速度快,排水速度慢;
突发因素——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
②人为因素: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
加剧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河床抬高,排水速度变慢.
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2)防治措施:
①工程性措施:中上游修建水库;
中下游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等;
②非工程性措施:中上游严禁乱砍滥伐,植树造林;
建立防灾管理体制、抗洪管理系统;
拟定居民应急撤离计划、防洪保险等;
4.自然灾害例举——以寒潮为例
(1)成因:强冷空气南下形成快行冷锋;
(2)时间: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3)主要危害:出现降温、大风、雨雪或冰冻天气;
(4)措施:提前发布寒潮警报,可减小其危害.
5.自然灾害例举——以台风为例
(1)成因:夏秋季节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上,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飓风);
(2)气流状况:北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南半球相反;
(3)结构及相应天气:台风眼—晴朗、旋涡风雨区—狂风暴雨(风力最大)、外围大风区;
(4)影响范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亚洲东部和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
(5)主要危害: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6)防御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
6.自然灾害例举——以地震为例
(1)成因: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2)分布:世界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我国东南部、西南部;
(3)防治措施: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灾害管理,健全减灾的政策法规;实施预防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