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有关氟化氢的知识HF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23:51:20
求有关氟化氢的知识HF求有关氟化氢的知识HF求有关氟化氢的知识HF氟化氢(HydrogenFluoride)同义名称:氢化氟(AnhydrousHydrogenFluoride、Fluorhydric

求有关氟化氢的知识HF
求有关氟化氢的知识
HF

求有关氟化氢的知识HF
氟化氢(Hydrogen Fluoride)
同义名称:氢化氟(Anhydrous Hydrogen Fluoride、Fluorhydric Acid、Anhydrous Hydrofluoric Acid)
化学性质:-
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S No.):7664-39-3
分子式:HF
分子量:20.01
危害物质分类及图式:
8 腐蚀性物质;6剧毒品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编辑本段
危害辨识资料
最重要危害与效应:
急性:强腐蚀性,强氧化性.
吸入:
1.刺激鼻、咽、眼睛及呼吸道.
2.高浓度蒸气会严重的灼伤唇、口、咽及肺.
3.可能造成液体蓄积于肺中及死亡.
4.122ppm 浓度下暴露1分钟会严重刺激鼻、咽、及呼吸
氟化氢气体探测器
道.
5.50ppm 浓度下暴露数分钟可能致死.
皮肤:
1.其气体或无水液体会造成疼痛难忍的深度皮肤灼伤.
2.过量的溅到皮肤会造成死亡.
眼睛:其蒸气会溶解于眼球表面的水份上而造成刺激.
食入:不适用于HF气体.刺激灼伤眼睛、皮肤及呼吸系统.可能造成骨质硬化.
慢性:长期处于弱氟化氢环境,也会产生腐蚀和氧化现象,从而伤害人体组织.
主要症状:刺激感、皮肤灼伤、骨质软弱及变化(骨质疏松症).
编辑本段
急救措施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
吸入:
1.移除污染源或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必要的话,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
2.保持呼吸道畅通,并立即就医.
3.避免口对口接触,最好在医生的指示下,由受训过之人员来施予氧气 .
皮肤接触:
1.避免直接与该化学品接触,必要时须戴防渗手套.
2.尽速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患部20分钟以上.并再冲水时脱去污染物.
3.将受伤处浸于冰的0.2%Hyamine 1622水溶液(1:500)或冰的0.13%Zephiran,若无法直接浸泡,可使用绷带,每两分钟更换一次.
4.若敏感组织(唇或口)被烧伤,可敷2.5%的葡萄糖钙胶,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
1.立即撑开眼皮,以大量的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眼睛至少15分钟以上,
2.若冲洗后仍有刺激感,再反复冲洗,并立即就医.
食入:
1.若患者即将丧失意志、已失去意识或痉挛,勿经口喂食任何东西.
2.用水彻底漱口,切勿催吐.
3.让患者喝下240-300ml 的葡萄酸钙溶液,以稀释胃中的物质.
4.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患者身体向前以避免吸入呕吐物的危险.
5.反复给患者喝水.
6.立即就医.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避免吸入蒸气、接触眼睛、皮肤及衣物,并应穿戴合适之防护衣物、安全防渗手套等防护用具.
对医师之提示:
1.吸入时,给予氧气.
2.皮肤接触,考虑冰浴.
3.避免洗胃或引发呕吐.
编辑本段
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对于周围火灾,使用合适的灭火剂来灭火.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
1.水与其接触有猛烈喷出HF的危险,故水不要直接与打开或泄漏的容器接触.
2.HF储存于金属容器时,易燃性的氢气可能产生并累积.
特殊灭火程序:-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消防人员必须配戴A 级气密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
编辑本段
泄漏处理方法
个人应注意事项:
1.人员需远离泄漏区.
2.提供适当的防护及通风设备.
环境注意事项:
1.穿戴供气式抗酸服以达最大防护效果.
2.扑灭或除去所有发火源.
3.报告政府安全卫生与环保相关单位.
清理方法:
1.勿碰触泄漏物.
2.避免外泄物流入下水道,水沟或其它密闭空间.
3.在安全许可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泄漏.
4.小量液体泄漏会和外泄物反应的吸收剂吸除并置于适当密闭,有着标示之容器内.
5.用水冲洗泄漏区域.
6.不要直接加水于泄漏源亦不要让水流入HF 容器槽内.
7.若可能则将外泄容器倒转,使气体逸出,代替液体流出.
8.若不能阻漏时,将泄漏容器移至安全处所泄空修理.
编辑本段
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
处置:
1.HF 会与某些容器材质或污染物反应产生爆炸性氢气.
2.开HF 容器时,确定工作区通风良好且无火花或引燃源存在.
3.含HF 的制程需极小心操作.
4.避免让释出的蒸气进入工作区的空气中.
5.在通风良好的特定区内操作并采最小用量.
6.需被随时可用于灭火及处理泄漏的紧急应变装置.
7.无水HF 应贮存于钢材压力容器中.
8.风扇及电器设备应为防暴型设备.
9.考虑张社侦测和警讯系统.
10.于适当张贴警示符号.
11.定期检查有无损毁或泄漏等瑕疵.
储存:
1.所有贮存容器应远离热且避免光直接射.
2.贮存区应有适当且独立的通风.
3.贮存区的建材、照明与通风系统应抗腐蚀.
4.限量储存,并限制人员进入储存区.
5.贮存区要与员工密集之工作区域分开.
编辑本段
暴露预防措施
工程控制:
1.在完全密闭中操作.
2.整体换气或局部排气装置.
控制参数:
八小时日时量平均容许浓度(TLV):3ppm
短时间时量平均容许浓度(STEL):6ppm
最高容许浓度:--
生物指针:上班前尿中每克肌酸含氟离子3mg(B、Ns)
个人防护设备:
呼吸防护:30ppm以下:含防HF 滤罐的动力型空气净化式或全面型化学滤罐式呼吸防护具、含防HF 滤罐的防毒面罩、全面型自携式或供气式呼吸防护具
未知浓度:正压自携式呼吸防护具、正压全面型供气式呼吸防护具辅以正压自携式呼吸防护具.
逃生:含防HF 滤罐之气体面罩、逃生型自携式呼吸防护具.
手部防护:防渗手套,材质建议以Saranex、Barricade、Chemrel、Responder为佳.
眼睛防护:化学安全护目镜、宽绿硬质工作帽附有全面式护面罩.
皮肤及身体防护:上述橡胶材质连身式防护衣、工作靴.洗眼器和紧急淋浴设备.
卫生措施:
1.工作后尽速拖掉污染之衣物,洗净后才可再穿戴或丢弃,且须告知洗衣人员污染物之危害性.
2.工作场所严禁抽烟或饮食.
3.处理此物后,需彻底洗手.
4.维持作业场所清洁.
编辑本段
物理及化学性质
化学式 HF
摩尔质量 20.0063 g mol-1
物质状态:气体,液体 形状:发烟液体或气体
外观 无色气体
气味:锐利刺激味
pH值:- 沸点/沸点范围:19.54℃
分解温度:-
熔点 −83.38℃ (189.77 K)
沸点 19.54°C (293.15 K)
闪火点: 不燃
测试方法: -
自燃温度:- 爆炸界限:/
蒸气压:4.1 Kpa @21℃ 蒸气密度:0.99 (13.6℃)
密度 0.818 g/L
溶解度:全溶(水)
编辑本段
安定性及反应性
安定性:正常状况下安定
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
1.碱(如苛性钠):剧烈反应.
2.氟气:与50%HF溶液剧烈反应,可能引起火灾.
3.三氧化砷:反应产生大量热.
4.玻璃、陶器、含硅石金属、天然橡胶及天然皮:此酸可将其溶解.
5.除腊、铅及白金外大部分金属:此酸可将其腐蚀.
应避免之状况:-
应避免之物质:碱(如苛性钠),氟气,三氧化砷,玻璃、陶器、含硅石金属、天然橡皮及天然皮,除腊、铅及白金外大部分金属.
危害分解物: -
溶解性:易溶于水.其溶液为氢氟酸.
有害燃烧产物:氟化氢.
编辑本段
毒性资料
LD50:- LC50:1108 ppm/1H(大鼠,吸入)
急性毒性: LC50?:5000 mgF-/m3,5 min(小鼠吸入);14400 mg F-/m?3,5 min(大鼠吸入);270 mg F-/m3,60 min(小鼠吸入);1100 mg F-/m3,60 min(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引起鼻、咽、喉慢性炎症,严重者可有鼻中隔穿孔.骨骼损害可引起氟骨病.氟化氢能穿透皮肤向深层渗透,形成坏死和溃疡,且不易治愈.家兔吸入3.3~42 mg/m3,平均20 mg/m3,经过1~5.5个月,可出现黏膜刺激、消瘦、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部分动物死亡.
代谢:本物质可以气体、蒸气或粉尘形态经呼吸道或胃肠道进入人体.氟化氢为可溶性,吸收较快,被吸收后迅速进入血循环,约75%与白蛋白结合而运转.在体内[u化物[/要分布于主动脉、心、肺、肝、脾、肾等软组织.它还能透过胎盘屏障.当pH增加及钙离子浓度增高时,氟与血浆蛋白的结合量就增多.另外,高脂食物会促进氟在体内的贮留.体内的氟主要随尿排出,成人体内被吸收的氟化物量约半数从尿液排出;工业生产中接触高浓度者,往往在脱离接触后,于尿中排出过量的氟,可持续数年.
中毒机理:氟是[u族元素[/最活跃的元素.氟离子带很强的负电荷,与其结合的氢离子不易分离.这种较少离子化的特征促使其易于透过完整的皮肤和脂质屏障,进入皮下深部组织,氟离子从氢氟酸中离解出来与钙、镁等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氟化盐;而分离后的氢离子则引起局部酸灼伤.氟离子尚可溶解细胞膜,造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乃至肌层的液化性坏死.当波及骨骼时,氟离子与骨骼中的钙结合,导致脱钙等改变.
刺激性:人在 25 mg/m3时已感到刺激;26 mg/m3时耐受数分钟;在50 mg/m3时引起眼和鼻黏膜刺激症状,皮肤刺痛;100 mg/m3浓度下只能耐受1 min; 400~430 mg/m3浓度下,急性中毒致死.
致突变性:DNA损伤:黑腹果蝇吸入1300 ppb(6周);性染色体缺失和不分离:黑胃果蝇吸入2900 ppb.
危害分级(GB 5044—85):II级(高度危害).
毒性效应:
1.氟化物为骨头所需的,但过量可能造成氟中毒(使骨质软化及变性,及骨质硬化症).
2.氟中毒可能会有心脏病、神经及肠的问题.
3.吸入氟化物的量愈多造成骨骼中毒的量愈多,经过数年后过量的氟化物可除去,骨骼氟中毒可能慢慢部分康复.
4.尿中氟浓度应小于4 mg/l .
特殊效应:470μg/m3/4H(怀孕1-22天雌鼠,吸入)造成胚胎死亡率提高.
IARC将之列为Group 3:无法判断为人类致癌症.
编辑本段
生态资料
可能之环境影响/环境流布:氟离子会储存在骨头中,但可在数年排出.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处置方法:
1.参考相关法规处理.
2.向产品供货商咨询.
材料运送
国际运送规定:
1.DOT 49 CFR将之列为第8类腐蚀性物质,包装等级I.次要危害为毒性物质.(美国交通部)
2.IATA/ICAO分级:8,次要危害:6.1.(国际航运组织)
3.IMDG分级:8,次要危害:6.1.(国际海运组织)
联合国编号:UN-No.:1052
国内运送规定:
汽车货物运输规则
公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
特殊运送方法及注意事项:建议操作人员应有完善的训练课程.
法规资料
适用法规:
国务院344号令《[u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u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u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u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u车货物运输规则[/
《[u路运输管理暂行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