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面对来自西方的什么挑战最好从经济、政治、文化角度说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4:46:56
近代中国面对来自西方的什么挑战最好从经济、政治、文化角度说明
近代中国面对来自西方的什么挑战
最好从经济、政治、文化角度说明
近代中国面对来自西方的什么挑战最好从经济、政治、文化角度说明
中国是最早建立奴隶制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最早进入封建制的国家.秦朝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其先进的制度与同时期的罗马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疆土的辽阔,军队的强大,人口的繁盛,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汉朝更是将这一制度推向了一新的高度,与罗马将世界一分为二.从击败并驱逐连罗马人都奈何不的匈奴人来看,汉朝的军队战斗力绝对在罗马之上,也就是说当时的汉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汉之后虽然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分裂混乱,到唐朝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发展到顶峰.随着西方商路的开通完善政策的开明,大量的西方商人大量涌入中国,东西文化的交流频繁,使中国人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善于学习取长补短使唐朝在任何领域在世界都有绝对的优势.但与此同时西方却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由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这时欧洲文明发展缓慢.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于封建社会内部.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解体使资本主义的要素得到解放.这也注定了资本主义比封建主义先进,也注定日后中国衰落的命运,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末清初,中国出现萌芽时西方已经走向成熟.
资本主义:
经济上,以私营经济为主,没有政府干预或者政府干预很少.政治上,资产阶级政党掌权,或实行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基本特征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富裕,鼓励自由的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尽量少.
二,商品生产发展到很高的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统治的形式,劳动力变成了商品.
三,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工人阶级,生产的目的是创造利润(用马克思的表达式: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四,以使用机器的大生产为特征,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 的矛盾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始终,它在经济上具体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现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两大阶段——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又叫帝国主义).
五,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形式相适应,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上层建筑被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所代替,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和思想体系,形成包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
根据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的标志之一:经济自由度指数
在经济研究上有时也会使用颇具争议性的经济自由度指数.两个最著名的指数之一是由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会所发布的,另一个是由加拿大的弗雷泽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所发布的.两个指数都试图测量每个国家的经济自由度,主要是以法规、政府干预程度、私人财产权利、和贸易自由为主.经济自由度指数将“经济自由”定义为“人民对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和消费不受政府的强迫和约束”(这也被称为自由放任).
他们以一些独立组织如联合国的资料来计算每个国家在不同项目上的分数,例如政府规模、税赋比率、财产权利的安全性、自由贸易的程度、以及市场管制的程度.许多发布的资料也被其他独立的智囊机构用作研究资本主义与贫穷之间的关系.弗雷泽研究所主张实行资本主义越彻底的国家有著更高的国民所得、最贫穷的10%人口也有更高的所得、更高的平均寿命、更高的识字率、更低的婴儿必死率、更多使用水资源的机会、和较少的腐败现象.而资本主义国家和非资本主义国家间最贫穷的10%人口所占有的总收入比率也是相同的.一些人则强调资本主义里信用制度的重要性,尤其是小额贷款所发挥的功能.
清朝:
清朝最大的功绩是人口方面,乾隆年间已近四亿,是明末数倍!但在粮食生产没有增加、工商业也没有明朝发达的情况下,人口翻了两番意味着什么呢?难道不是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下降吗?乾隆时来访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说:“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没有衣服穿”,“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发展,都存在着一个上限,大概在一亿左右,以宋、明之富也没有超越这个极限.清朝生产力并没有提升,却滋生出这么多的人口,不仅说明从清朝开始,中国进入一种低生活质量的发展模式,而且这是一种“反近代化”的道路,巨大的人口也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包袱.
中国一直都出产大麻、鸦片等作物,并且是鸦片出口国,可到了满清时才有大量民众吸食鸦片,而且中国还成为最大的鸦片输入国呢.生理繁殖活动的异常活跃和对麻醉品的大量需求,显然反映出文化思想活动的贫乏和压抑.清朝时期,人口的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美洲植物玉米、番薯、马铃薯的推广.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多种农作物 从明代就自美洲经南洋输入.《农政全书》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贮藏、加工法.讲到番薯育苗越冬、剪茎分种、扦插、窖藏干藏等技术,是最早系统介绍番薯种植法的著作.此后清人陈世元撰《金薯传习录》,记述了冷床育苗,包世臣《齐民四术》中记述了翻蔓技术,番薯种植技术逐渐完善. 但是番薯等高产作物也有其弱点:营养低且单一、味道差,可深加工的价值少.作为一时的救急尚可,长期为主食必然导致人营养不良,“面如菜色”,身体素质大幅下降,也必然影响人的正常智力发育.经过清初到中叶100多年的兴旺蓬勃,“番薯盛世”也就终于走到了尽头.
清代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在鸦片战争之前从来没有达到过明末的水平,在所谓的“康乾盛世”结束不久,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明代末年.
第三,我们再看看清朝的科技水平:
事实上,清朝所有科技研究都已停止,直至近代以来才重新恢复.林则徐广东禁烟期,民间有人献上所谓威力极大的火炮,其实仅仅是明代最普通的军事装备.明代中国的海军极其为强大,战船都配备当时最强大的火炮,而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竟然好象头一次见到这样的战船,而不得不惊叹“船坚炮利”.直到现在,每一本关于近代的历史书上都会写着,“中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而不知在明朝的时候,我们的船和炮一点也不逊色西方!
第四,我们再看看清朝的对外交往:
为了防止汉族得到当时在台湾的郑氏政权和日本、韩国等华夏附属文明的帮助,满清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富庶的东南沿海地区被辟为无人地带,不仅阻碍了中国贸易的发展,也使得中国与世界主流文明脱轨,中国从1644年至1840年200年间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总之,在清朝统治下,中国文明出现了严重倒退,与西方文明的差距愈来愈大,等到鸦片战争爆发时,在英国人眼里我们已经属于类似印第安人那样的半开化民族了.
事实上,清朝与“五胡乱华”一样,都使中国文明衰退.但清朝更糟,因为“五胡”最终接受了中华文明,而且彻底汉化,而清朝却使中国“胡化”!而且更致命的是,在南北朝时代还没有西方这样一个强势文明存在,世界的联系也没有如此紧密,中华文明大有转圜的余地,也有复兴的时间.事实上,中国文明本来就远离世界文明中心,我们进入青铜和铁器时代,都比文明中心晚上一二千年.但到了清末却不一样了,清朝使我们停下脚步,慢上这一步,结果步步慢.小日本就是因为国民性比我们好,更加开放,因而先行了一步,结果从1894年以来骑在我们头上整整半个世纪.假如中国一直有明朝那样的活力,华夏文明应该在1840以前就会融到世界文明之中,哪里会遭遇鸦片战争那样的耻辱?又岂容小日本猖狂?我们应该明白,明清两代华夏文明是截然不同的,更应该明白清朝的统治本不是华夏文明的正常发展轨迹,满人灭绝中国文化给我们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固然清朝早期的几个统治者,似乎都比汉族皇帝尚武,因此把中国的版图扩大了.但从文明进步的角度讲,中国还是停滞落后了.这绝对是清朝统治集团的落后与保守所致,加之他们是异族而对汉族刻意防范.
当西方从黑暗的中世纪走向文明时,中国却从文明走向黑暗,东方的财富不断吸引外来的侵略者,但侵略者也来了先进的文化,是接受还是拒绝,中国人陷入沉思.中国是一个喜欢墨守成规的国家,没有向西方或是邻国日本那样彻底改革的勇气.改革会怎么样成为彻底西方的殖民地,不改革将亡国灭种.终于中国人选择了挑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