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义利观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04:40:48
孔子的义利观是什么?
孔子的义利观是什么?
孔子的义利观是什么?
孔子之义利观
义,"义者,宜也"(《中庸》),便是"适宜"的意思,后来则代指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尊循的最高原则和应当追求的最高道德;利,是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利益和功利,这概念出现得很早.
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对国家、政治、经济、伦理及社会风尚都具有十分重创要的作用.
几千年来,历代思想家对它进行了反复讨论.诸子中,法家提出了"贵利轻义"主张;道家以既超道义有超功利的态度来看待义利;而墨子既不是重义轻利,也不是重利轻义,而是义利合一,志功双规;而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重义轻利"(或者说"先义后利")思想.
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孔子一方面继承了春秋中期晋国大夫丕郑、里克的观点,也认为"义以生利",所不同的是孔子强调行义要符合礼的规定,孔子说:"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认识到利益是使老百姓安定的重要因素,治国安民不能忽视利益的取得.就社会而言,孔子并不否认功利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论语·子路》里,孔子在进入卫国时,曾和冉有说过一段在"庶"(人口兴旺)、"富"(生活富裕)、之后进行"教"(教育).由此可见,孔子肯定了实际功利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论语·宪问》.在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要求孔子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在这种对立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
一言以蔽,我们不难发现"重义轻利"是适合我们现在社会的义利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和金钱的关系问题明显的凹现出来了.正确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也是关系到做人、立身的大事,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孔子所说的"见利思义",有助于启迪社会成员在这方面做出正确的道德取向.
尽人皆知,当今社会"拜金主义"蔚然成风,"物欲横流"势不可挡.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应是去规范,也就是如何让它'理性'.而我们完全可以鉴借孔子的"重义轻利"来近行调节.
孔子的义利观显然是大题目,不才所学甚浅,故再引卫君翰兄一文,该文观点新颖,见地颇深,今摘录如下——
举一些论语中的例子,简要说明一下孔子思想中的义及义与利之间的关系.
里仁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的主张非要怎样不可,也没有一定反对的事情,一切行事只求合于义.
这章直接说明了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不是固定的,而是会改变的.
述而篇,子曰: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徒…是吾忧也.知道义了之后,还不能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求合于义,是我害怕忧虑的啊.
颜渊篇,子张问崇德辨惑…徒义…知道义了之后便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求合于义.
以上这两章说明义由知而来,而且因为知有所增加改变,义也会随之变化.
里仁篇,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一切行事以求利为目标的话,容易招致他人的怨恨.(另解为自己心中容易产生怨恨)
宪问篇,子路问成人….见利思义…利益当前必须要想到义.(亦即义然后取)
季氏篇,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见得思义.见有所得必须要想到义(亦即义然后取)
宪问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公叔文子对于合于义的东西才拿取,所以别人不觉得他真的有拿取.孔子说:这样吗?真是这样吗?言下之意为孔子不太相信公叔文子已经真的做到此一境界了.
述而篇,子曰饭疏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经由不义而来的富贵对我而言只像是天边的浮云一般.意为看看就算了,怎么也不可能会想要去拥有它的.
里仁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了解义,行事也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益.
卫灵公篇,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固然也有穷困之时,但不至于像小人一样,一旦穷了就放滥横行.意为君子重义,不像小人一般因穷困便无所不取.
以上七章说明义与利之间的关系.
子路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夏问为政之道,孔子说不要只注意小利,只追逐小利就难成大事.意为不因取小利而失大事能带来的大利,这是义.
泰伯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天下有道,就应该表现自己的才能(是义);天下无道,就应该隐藏起来(是义).在有道的国家里,贫穷且地位低下是一种耻辱(也是义);但是在无道的国家里,大富大贵也是耻辱的啊(还是义).此章充分点出君子应该要能掌握义的原则来决定个人的进退,而非一昧地追逐富贵及利益.请注意孔子并未指出隐之后要作什么,至少他自己就不是单纯的隐居起来,因此这里也还隐藏了一个义.
宪问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原思问孔子何谓耻?孔子回答:在有道的国家里为官领俸,在无道的国家里也还是为官领俸,就是耻了.此章指出在有道的国家里为官领俸是无可厚非的(是义);但要是国家无道,为官者必须尽全力改变形势,期使无道转回有道(也是义);如果实在无力回天,则不应继续为官领俸了(还是义).否则就是耻辱了.
卫灵公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国家有道时出仕为官,国家无道便引退而隐居起来.
先进篇,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所谓的大臣,应该是能以正道辅佐君主(这是义),若发现无法做到这个境界,就应该请辞(这也是义).
季氏篇,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在职位上必须全力以赴,如果实在做不到就应该请辞.
以上六章说明现实生活中义与利的配合.基于以上的观察、了解,应有下列四点结论:
1.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改变的.
2.须由知来得到义,且因为知有所增加改变,义也会随之改变.
3.合于义的利一定当取,但不合于义的利虽贫不取.
4.义和利之间并不是谁轻谁重的问题.义乃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义对利而言,是衡量在这个时间点上,应不应该取这样的利的标准.二者是根本无法比较的.
孔子的德治思想 卫君翰
"德治",是指以礼乐教化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将遵守社会等级秩序及其行为规范变为一种自觉,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其中心思想便是对人民施行道德教化,以令人主动地心悦诚服,而不是靠严刑峻法来迫使人民畏敬.
德治也是孔孟儒学大力提倡的政治主张,后来儒家把这种德治思想进行了发挥与弘扬,对传统政治影响巨大."以德为主,以刑为辅"便是历代王朝政教奉行的一条基本原则.
下文为卫君翰所作,见地甚为透彻.
孔子的德治思想有以下几个重点来反映:
1.德治并不排除法治.
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媵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意思是贤人相继治理国事,也要到百年之后,才能感化残暴之人,达到废除刑罚的境界.换句话说,那百年之内当然还是须要刑罚的.
子路篇:…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指罪与刑必须适当,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既然如此,刑罚,而且是适当的刑罚,还是须要的.
尧曰篇…不教而杀谓之虐….从另一角度来看,教而后杀就不算虐了.
里仁篇…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是说君子敬畏刑法,小人贪图利益.
宪问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怨于社会国家时,若不以刑罚报之,何谓直?
2.德治是主观的理想,还须其它很多客观的环境配合,才能达成.
2-1.时间——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同前例,子路篇: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善人为邦也要百年时间.同篇中: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意指如有圣人为天子,也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使仁道行于天下.
2-2.人民的生活情况——子路篇: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和冉有一齐到了卫国,孔子见卫国人烟稠密,便说:这里人口真是众多啊!冉有问到:治理国家时,当人口多了以后,我们还能为他们作些什么呢?孔子说:改善大家的生活,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使人民的生活富裕之后,还能为他们再作些什么呢?孔子说:那就是要开始教育、教化他们的时候了.由此可知使人民丰衣足食,也是想要施行德治的基本条件之一.
2-3.政治制度——德治和法治是指治国的方法,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或共产主义制度则指是不同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可采不同或相同的治国方法.
如前所述,德治的教化是得花费相当时间的.因此一个可长可久又稳定的政治制度也是必须的.以孔子当时君主制度的背景而言,想想看善人为邦百年,那必定是要经由好几位贤人持续接力式的努力才能作到的.
综言之,孔子的德治思想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养民步骤 庶——>富——>教
治国方法 法治由重而轻而无
————————————>
德治由轻而重
————————————>
政治制度 长久稳定合理的政治制度
>
法治的特点是方便,收效快速;德治的优点则是:在早期可使法治的效果增加,中后期则可减少治国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民众理性且快乐.故孔子的德治思想在早期增加了法治的成份,在中后期则加重德治的份量,并慢慢将法治成份减到最低,最终的目的还是使民有耻且格.这也是义(宜)的表现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