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导弹危机中涉及了哪些国家?这些国家从古巴导弹危机中得到或失去了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15:11:40
古巴导弹危机中涉及了哪些国家?这些国家从古巴导弹危机中得到或失去了什么?
古巴导弹危机中涉及了哪些国家?这些国家从古巴导弹危机中得到或失去了什么?
古巴导弹危机中涉及了哪些国家?这些国家从古巴导弹危机中得到或失去了什么?
美苏、古巴
直接影响
古巴导弹危机促使克里姆林宫下决心大力发展核武器,改变劣势,洗刷当年“懦夫的耻辱”.果真到60年代末苏联就赶上了美国,使苏联在全球争夺中逐步转为攻势.
在导弹危机的余烟中,军备竞赛得到了加强,但它在一套日益完善的制度下被处理,竞争在一些正式的协议里被法制化,如1963年的《禁止有限核试验条约》、1968年的《不扩散条约》和1972年的《战略武器限制条约》,还有同样重要的非正式的关于双方都容忍卫星侦察的谅解备忘录.到70年代晚期,冷战变得更加激烈更加持久了,达到了超级大国水平,影响着整个“和平的”国际体系.
上风
肯尼迪肯定认为是美国,因而他警告他的下属们和当时仍接受这种指示的记者们不要过分公开的吹嘘而使赫鲁晓夫感到羞辱.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以致总统忍不住告诉国会领袖们:“我们解决了人类最大的危机之一.”赫鲁晓夫也承认,“为了和平,我们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让步.”“苏联人就象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 肯尼迪沉着应对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则认为:“我们从肯尼迪那儿得到了无论是美国还是它的盟国都不准入侵古巴的保证,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伟大的胜利.” “美国侵略者的目的是摧毁古巴,我们的目的是保存古巴.直到今天,古巴一直存在着.由此看,谁才是胜利者呢?我们仅仅花费了运送导弹去古巴和运回它们的往返旅程费用.”
那一处理是一种美苏之间的妥协,对任何一方都不是一个鲜明的胜利;而对于第三者古巴而言,它得到了比以前认为将带给它的更多的东西.古巴也兵不血刃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当赫鲁晓夫在次年被罢免,卡斯特罗仍在哈瓦那掌握领导权;当赫鲁晓夫这位前任苏联领导人口授他的回忆录时,卡斯特罗仍如此;直到今天,卡斯特罗也还是如此.导弹危机的解决为卡斯特罗执掌政权提供了极其有效的生命保障,他的生命期望值比任何人估计的都要高.
古巴的无奈
在整个古巴导弹危机中古巴对美国的立场要比苏联人强硬得多.菲德尔·卡斯特罗曾这样表示:“我准备使用核武器吗?是的,我将同意使用它.因为不管怎样,我们认为核战争是当然的,我们都将消失.在国家被占领或完全被占领之前,我们准备为捍卫我们的祖国斗争到底.”古巴人坚决不同意撤出导弹,但在古巴人的强烈反对下赫鲁晓夫这样做了,古巴人感觉他们被忽视、背叛了.卡斯特罗对米高扬说,当这些导弹部署在那里时,“我们没有逮扑任何人,因为人们的联合非常牢固.”但是现在古巴人“被一种失望、混乱和痛苦的感觉吞噬了.”格瓦拉对此更加气愤,他说:“美国人想消灭我们的身体,但赫鲁晓夫的退让却毁灭了我们的精神.”米高扬厉声回答到:“我们看见你们准备漂亮地死去,但我们相信这不值得漂亮地死.”
结论及现实意义
作为国际关系史经典的案例,古巴导弹危机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和解决国际冲突的新途径呢?
启示
1.正如现实主义者认为的,国际关系形势由大国所主导,小国只不过是大国间角逐中的棋子.古巴导弹危机被解决时,俄国人事先没有征求过卡斯特罗的意见.卡斯特罗因而宣称他被出卖了,并表示对这个协议将不予理睬.然而他虽能拖延时日,却不能制止危机的结束.导弹尽管设在古巴的土地上,却是掌握在俄国人手里,而且也没有一个古巴人懂得如何发射导弹. U-2拍摄到运送导弹的苏联船只2.在国际关系中谎言有助于事件隐秘性的达成.而欺骗将导致国际社会的不信任.
这个秘密行动的最大的不利就是它要求说谎.赫鲁晓夫欺骗了肯尼迪关于在古巴有进攻性武器的存在,葛罗米柯曾于10月18日当面向肯尼迪总统说谎,那时总统已经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了.“在那一行动中,它肯定使肯尼迪产生了一种个人背叛的气愤,它也阻塞了在互信基础上建立超级大国关系的道路.”还有,信任却是赫鲁晓夫所希望的.象一份最近发表的关于这次危机的一篇评论所说的:“他相信美苏关系将在肯尼迪被告知了有关导弹的事后取得进展.” 但是对赫鲁晓夫来说,欺骗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他曾经就弹道导弹的能力无耻地说了好几年谎话.
3.美苏两国在事件中都充分考虑到国际舆论的反应.两国都有效的开展了舆论战,以求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但独裁国家和民主国家在制造和控制国内舆论的能力是不同的,独裁国家要普遍强于民主国家.无论赫鲁晓夫多么憎恨在土耳其的美国导弹,他都不必担心他们的国内意向.他能在最大程度上控制苏联国内的舆论.他曾长期打击克里姆林宫内的潜在对手,没有人用土耳其的导弹作为借口去攻击他们的领袖.肯尼迪不欣赏这样的优点.试图去欺骗民主总是危险的.某种程度上,独裁者总能控制他们自己的尴尬程度:如果国家要求做到似乎什么也没发生,他们通常就能设法做到.而民主国家的领导人不能,但是他们可以说虽然自己被欺骗,但并没有什么因此而改变.虽然他们的政治对手将迅速证实结果不是这样.俄国人对民主的无知又一次糟糕地帮助了他们. 古巴导弹危机4.根据贝塔朗非的“系统论”,假设把由各个国家组成的世界视为一个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系统.则其中一个参项的变化,会引起其它参项发生变化.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所引发的危机印证了这一点.
另外国际关系结构取何种模式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差异和力量的对比关系决定的.综合国力中的领土,资源,经济规模,军事实力和科技水平等“硬实力”决定了国家实力的大小;而民族属性,历史观念,地缘政治,国家战略等“软实力”则决定力量的发挥和使用方向.苏联试图改变地缘政治,国家战略等因素使有效的国家实力达到更充分的发挥,以求达到制衡美国的战略优势的目的.
5.在不安全的状态中,一国在制订政策是不能只强调自身利益,因为要求得生存就得与别国在政策上偕同.这正是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前忽视和古巴导弹危机中学到的.
6.亨廷顿在“文明冲突论”中指出国家利益源于国家的认同.当面临共同的敌人时,美国政府和人民间,各党派和各权力集团之间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和认同.与此类似的还有英阿马岛海战期间的英国和珍珠港事件期间的美国.
途径和范式
1.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古巴导弹危机的两个主要当事国领导人在危机中采取的理智和克制态度值得国际社会各国借鉴.
他们每一方都要求保持自制,避免感情用事. 国际政治学大师摩根索说过,审慎是最大的美德.40年前肯尼迪对古巴导弹危机的处理彰显了他的“审慎”,这也许应该为情绪化的、意识形态驱动的布什先生提供一个有益的观照.在高度警戒的条件下管理核武器的经历表明这些核武器是多么容易失去控制.古巴导弹危机时期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后来说,所有三个国家在危机前后所做出的决定,都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被导入歧途.尽管错上加错,但这一切错误都在核战争的难以挽回的灾难后果面前不得不停了下来.从这种意义上说,不是肯尼迪,也不是赫鲁晓夫,而是核战争本身遏止了核战争的爆发.
2.古巴导弹危机历史时刻,出示证据避免大战.获得重要的证据会使当事国在危机中获得主动.肯尼迪为什么对以前那些声明反应如此慢,在他们的欺骗被揭露之前等待了几个月,而对在古巴导弹的作出反应如此之快呢?一个明显的理由是古巴的导弹是真的,而不是哗众取宠. 古巴导弹危机3.冲突中利用定量分析法使当事国占有了充分的感性材料,以求在第一时间对事件作出反应.古巴港口比过去明显繁忙,使美国起了疑心并派出U-2侦察机才发现了在古巴的导弹.与之相对的是当事国对自己的调兵等行动也采取了掩盖措施.10月8日,一支F-4H战斗机中队进驻位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南端佛罗里达群岛的京维斯克岛以加强美国在那里的军事力量.对外美国则宣称,这是每年在这一地区例行军事演习的一部分.
4.肯尼迪政府应用控制论使用危机决策模式,为各国提供了新型的解决危机的有效模式.
模式的流程如下:接受一定的变量与信号--->作出反应--->信息反馈--->修正目标.
面对具有严重性,时效性和突然性的事件.决策者可根据新情况,对原先作出的常规决策及时修正或补充,能较为充分的考虑到国际关系中不确定的因素,扩大了选择和可控制的范围,为外交决策提供了较大的摆动幅度.
5.古巴导弹危机被称为“谁是懦夫”零和博弈的经典案例.由于当时美国拥有核优势,处于攻势,肯尼迪总统采取强硬立场,命令对古巴实行封锁,对苏联进行核讹诈,迫使赫鲁晓夫作出让步,从古巴撤回苏联的导弹,危机才随之化解.
6. 在此次大国较量当中,苏联通过在古巴布署和撤出导弹,达到了美国从苏联邻国撤出导弹的目的[1].虽然苏联获得了实质好处——迫使美国从进攻姿态转为对峙,但在世界舆论方面,美国俨然再次以救世主、胜利者的面目出现,苏联则是失败者、阴谋论者的代表,无疑在战略上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