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生物利用度?有何临床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13:01:34
何谓生物利用度?有何临床意义?
何谓生物利用度?有何临床意义?
何谓生物利用度?有何临床意义?
它是指经静脉外途径给药后被吸收进人血液循环的相对量和吸收速度,即吸收比率(量)和吸收速率(速度).一般用吸收百分率表示.
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标准.以前评价药品质量往往只重视主药含量的测定.认为药物剂量相同,药物效应也应该相同.然而近二十多年来,根据药物吸收测定和临床观察,发现有些药物剂量相同,药物效应并不相同,药物含量不是决定疗效的唯一标准.除药物含量外还应考虑与吸收比率和吸收速率的有关问题,即生物利用度.对需要多次连续给予的药物,吸收比率常受到重视;但对于一次给药即能奏效的药物(尤其急救用药),其吸收速率常比吸收比率更为重要,因为如果药物吸收过慢,即使最终100 %被吸收,也往往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起作用.说明药物效应的出现取决于吸收速率,集中表现在药峰时间和浓度上.生物利用度与药物疗效密切相关,特别是治疗指数窄、剂量小、溶解度小和急救用的药物,其生物利用度的改变,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尤为严重,生物利用度由低变高时,可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反之则达不到应有疗效详-而贻误治疗.临床分析药物治疗无效、效差或中毒原因时,应考虑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据报道,上海医科大学曾对某药厂的麦迪霉素生物利用度测定结果为零,这样的药物临床应用岂能有效.又如磷霉素钙,临床反应效果差,据测定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仅为26 % ,再如泼尼松龙(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顿服10mg ,质优的血药浓度为239 .4ng / ml ,质差的为60 .86ng / nil ,生物利用度差异如此之大,临床效果岂能相同.所以,临床应用生物利用度变化较大的药物,如地高辛、洋地黄毒昔、对乙酞氨基酚(扑热息痛)、异烟脐、复方磺胺甲嗯哇(复方新诺明)、氨茶碱、磺胺嗜吮、泼尼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阿司匹林、甲苯磺丁脉、峡喃妥因、毗呱酸、磷霉素钙、麦迪霉素、红霉素、苯妥英钠、氯氮罩、氢氯唾嗓、尼莫地平、环抱素等,以及其他一些难溶性的药物,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的药物,如果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换用不同厂家或不同批号的同一药物时,都要考虑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变化,防止无效、效差或中毒现象的发生.必要时应进行生物利用度的测定.
生物利用度的测定生物利用度是以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 )而比较的.静脉注射后药物全部进人体循环,故其生物利用度为100 %.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F )为口服与静脉注射剂AUC 的比值.
F 一AU (二口服/AU (书脉注射对主要经肾消除的药物,测定尿中原形药的排泄量,求得口服与静脉注射剂的比值,亦可求得生物利用度.与静脉给药相比较而求得的生物利用度为绝对生物利用度(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 ,通常用F 表示.这种参数可准确地表示药物进人体循环的数量.对有些无静脉注射剂型的药物,可将被测制剂与标准制剂相比较,求得两者A 乙U 的比值或测定尿中原形药与给药量的比值.此为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 ,通常用f 表示.
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除与药物的肠道或肝脏首过代谢有关外,还与生产工艺与制剂质量有关,如药物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出越快)、片剂压力大小和药物附加剂等.澳大利亚在1968 一1969 年间暴发苯妥英钠中毒流行,究其原因是药厂将苯妥英钠胶囊中的原附加剂硫酸钙改为乳糖所致,因苯妥英钠用乳糖作附加剂较用硫酸钙作附加剂生物利用度大;某药厂改变了地高辛片剂的配方,提高了溶出速率,导致某医院一个病区3 个月内发生15 例患者地高辛中毒.故使用不同厂家或不同批号的同一药物,尤其安全范围小的药物,一定要注意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加强对药物疗效及病情变化的观察和分析.来源:浙江省医学会资料提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