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温吐水”效应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31 06:05:16
青蛙“温吐水”效应是什么?
青蛙“温吐水”效应是什么?
青蛙“温吐水”效应是什么?
温水煮青蛙效应由来
“青蛙效应”源自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 科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只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离险境”,是因为它受到了沸水的剧烈刺激,于是便使出全部的力量跳了出来,第二次由于没有明显感觉到刺激,因此,这只青蛙便失去了警惕,没有了危机意识,它觉得这一温度正适合,然而当它感觉到危机时,已经没有能力从水里逃出来了.
青蛙效应与危机管理
“青蛙效应”告诉人们,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之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一个企业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既得利益,不要沉湎于过去的胜利和美好愿望之中,而忘掉危机的逐渐形成和看不到失败一步步地逼近,最后像青蛙一般在安逸中死去.而一个人或企业应居安思危,适时宣扬危机,适度加压,使处危境而不知危境的人猛醒,使放慢脚步的人加快脚步,不断超越自己,超越过去.
事实上,造成危机的许多诱因早已潜伏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之中,只是由于管理者麻痹大意,缺乏危机意识,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有时,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经过“连锁反应”、“滚雪球效应”、“恶性循环”,有可能演变成摧毁企业的危机.
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企业要避免“温水煮蛙”现象,首先要求其最高管理层具备危机意识,企业才不致在战略上迷失方向,不经意之间滑入危机的泥潭之中.值得重视的是,危机管理并非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或某些职能部门,如安全部门、公关部门的事情,而应成为每个职能部门和每位员工共同面临的课题.在最高管理层具备危机意识的基础上,企业要善于将这种危机意识向所有的员工灌输,使每位员工都具备居安思危的思想,提高员工对危机发生的警惕性,使危机管理能够落实到每位员工的实际行动中,做到防微杜渐、临危不乱.
青蛙效应案例启示
青蛙效应强调的便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总愿意安然现状,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生活.若一个人久久沉迷于这种无变化、安逸的生活时,就往往忽略了周遭环境等等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就像那青蛙一样只能坐以待毙.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有危机意识是我们应该从中领悟的.在生活和职业上都是如此,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回顾一下过去,当我们遇上猛烈的挫折和困难时,常常激发了自己的潜能;可一旦趋向平静,便耽于安逸、享乐、奢靡、挥霍的生活,而不断遭遇失败.
一个人就像一个公司,如果他陶醉现在已有的“卓越”中,那么他就只会走下坡路.可口可乐,作为世界软饮料行业的最卓越的公司.当Roberto Goizueta接任可口可乐的CEO时,他向高层主管们提出了这么几个问题:
“世界上44亿人口每人每天消耗的液体饮料平均是多少?”
“64盎司.”(1盎司约为31克)
“那么,每人每天消费的可口可乐又是多少呢?”
“不足2盎司.”
“那么,在人们的肚子里,我们市场份额是多少?”
Roberto Goizueta这一系列问题正是说明一个公司和个人都应该时刻充满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今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你只有不断地保持自己的饥饿意识,设定远大的目标,才不会在生活中各方各面的竞争中被打败;你只有时刻保持有面临着危机的心态,你才能在真正危机到来时,临危不乱.青蛙效应告诉我们:居安思危,给自己设定一个远大的、不断追求的目标.
“青蛙效应”与生态保护
医学上有一个典型的实验,被称为“青蛙效应”.实验时将一只青蛙从凉水中取出放进热水里,青蛙因突然受到“热”的强烈刺激,会本能地从水中跳出来,摆脱死神.如果一直让青蛙待在凉水中,然后慢慢烧火加温,青蛙就会在麻木无知中死去.看来,毕竟是低级动物,如果是人的话……
说句大实话,如果是人的话,不一定比青蛙强.这话乍听起来不合逻辑,但如果仔细琢磨一下,也不怎么别扭.你看,就说人对生态环境的态度吧.谁都知道,生态环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但真到了具体问题上,人往往就淡忘了,麻木了,冷漠了.例如:水土流失会使土层变薄,土壤沙化,肥力减退,这大概无人否认.但为了那一点点收成,人们还是在陡坡上开荒,顺坡种植,任其流失而不惜;乱砍滥伐林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一点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但为了眼前的那点经济利益,非法采伐林木的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过度放牧,超负荷“啃青”,会对草原带来破坏,从而导致沙漠化,尽管专家学者们喊破嗓子,但有些地方仍充耳不闻,我行我素;工厂排放的有毒化学物质会造成水质的污染,对此,政府三令五申,严禁向河流排放,但个别企业白天不排晚上排,明里不放暗里放;工矿企业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对人体有害,且使地球温度升高,对此,电台电视里讲,报刊网络上谈,但有些厂矿该怎么排,还怎么排,毫无收敛之意;等等.综上所述,人们对待生存的环境并不友好,并不珍惜,而且逐而蚕食,步步紧逼,以致有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不断下降,以下我国生态环境方面的几组数字可作说明:
据测定,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相当于每年毁坏土地100万公顷.目前,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
据统计,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每年还以极快的速度递增.
据报道,扬沙、浮尘和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在明显加快,20世纪60年代是8次,70年代是13次,80年代是14次,90年代是30次,而近年来每年都发生多次,其中2002年3月18日至21日,一场10年来强度最大的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10省(区、市),覆盖范围17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1.5亿.
据有关专家测算,全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黄河每年淤积的16亿吨泥沙,有12亿吨来自沙化.土地沙化直接危及1亿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全国受沙化影响的人口目前已达4亿之多.在这些地区,土地沙化加重了贫困,贫困又加快了土地进一步沙化,走进恶性循环的怪圈,以致有的地区出现了生态难民.
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青蛙所处的凉水变温水、温水变热水的环境,就是量变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渐进的,水温对青蛙的伤害是轻微的,轻微到几乎使青蛙感觉不到.然而,正是由于这渐进的、轻微的变化,才使青蛙放松了警惕,而当水温发生质的变化,即水温达到沸点时,青蛙即使想跳,也已无力回天了.青蛙是这样,那么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正像以上所述,人屡屡向自然界挑战,“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语),但这种报复通常不是致命的,甚至是微弱的.而正是这种非致命的、微弱的报复,使人长期处于陶醉的甚至麻木的状态.这种状态恰是“慢慢烧火加温”的量变过程,与“青蛙效应”如出一辙.当人所处的环境彻底崩溃之时,青蛙的下场即是人的下场.
不过,人与青蛙相比,具有十分显着的差别.人是高级动物,有思想,会思维.青蛙在逐渐加温的水中是无知的,而人在蚕食环境时是有知的,即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这一点就很重要.如果人能接受教训,知错改错,从此珍爱自然,善待环境,那么便真能对得起这个大写的“人”字了.否则,还不如青蛙,因为青蛙是无知的,不知者无罪;人是有知的,明知而故犯,耻也.
气候变暖或演“青蛙效应”
如果把青蛙放进一锅冷水中,然后慢慢加热锅里的水,青蛙就会一直呆在水里直到最终被烫死.那么,在一个又一个全球变暖的新证据面前,人类是否也会面临像青蛙一样的命运呢?据报道,联合国将于2月2日在巴黎公布的一份报告,向全世界的人类发出了迄今为止最严厉的警告.报告称,如果人类像在冷水里慢慢被加热的青蛙一样,对日益升高的全球气温继续熟视无睹的话,我们生存的地球将以更快的速度变热,而大自然也将遭受无法挽回的破坏.
联合国即将公布的这份报告由2500名科学家起草.报告将指出,过去50年来全球气温的升高,至少有90%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其中又以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主.报告称,气温升高将导致更为频繁的洪灾、热浪、干旱以及海平面的上升.
事实上,科学家对二氧化碳危害的警告,经常都被人们忽视.早在一个世纪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瑞士科学家斯凡特·阿列纽斯就首次指出,全球变暖与工业释放的二氧化碳存在联系.然而,在目前几百万人无法戒烟,无法避免患上肥胖症的情况下,对抗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让人感到欣慰的是,“青蛙效应”的故事也许并不全是真的.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动物学系的退休教授维克托·哈奇森说:“‘煮熟的青蛙’完全是一个城市神话.”经过研究他发现,“如果把动物放进一个容器里,然后慢慢对它进行加热,当到达一定温度时,动物还是会试图逃生的.”那么我们人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