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队员在攀登雪山时不许高声叫喊,只能借助手势互通消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5 18:24:20
登山队员在攀登雪山时不许高声叫喊,只能借助手势互通消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登山队员在攀登雪山时不许高声叫喊,只能借助手势互通消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登山队员在攀登雪山时不许高声叫喊,只能借助手势互通消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是怕发生雪崩,
是由于共振现象,人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跟雪的固有频率相同,就会导致雪崩.
如果你考虑是声音太响或雪很松,那么人就休想在雪上走路了.
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它们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时速度可以达20-30米/秒,体积可以是几百立方、几千立方,甚至更多.雪崩由于从高处以很大的势能向下运动,譬如从6000米高处向下坠落或滑落,故有极快的速度甚至会形成一层气垫层.如果你有幸死死地伏在它下面,当它从你上面“飘”过或“飞”过时,你可能会被留在原地而不被它打下去.当然,在其前端会因快速冲击形成强烈的气浪,因此有时雪崩体本身未到而气浪已把前进路上的一切阻挡物冲得“人仰马翻”.
雪崩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三部分,即形成区、通过区、堆积区.
形成区大多在高山上部,积雪多而厚的部位.比如,高高的雪檐,坡度超过50-60度的雪坡,悬冰川的下端等地貌部位,都是雪崩的形成区,有经验的高山探险者应该看得出来.雪崩的通过区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常是一条从上而下直直的U形沟槽,由于经常有雪崩通过,尽管被白雪覆盖,槽内仍非常平滑,基本上没有大的起伏或障碍物,长可达几百米,宽20-30米或稍大一些,但不会太宽,否则滑下的冰雪就不会很集中,形成不了大的雪崩.堆积区同样是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是在山脚处因坡度突然变缓而使雪崩体停下来的地方,从地貌形态上看多呈锥体,所以也叫雪崩锥(或雪崩堆).
雪崩可分为干雪崩、湿雪崩,也可以叫做粉雪崩和块雪崩,它们的形成和发生有不同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一般而言,大雪刚停,山上的雪还没来得及融化,或在融化的水又渗入下层雪中再形成冻结之前,这时的雪是“干”的,也是“粉”的.当此种雪发生雪崩时,气浪很大底层也容易生成气垫层.探险队伍遭遇此类雪崩时,人可以被裹入雪崩体中并随雪崩飞泻而下
参考资料soso